APP下载

国内外高职院校课程设置比较研究

2016-11-15余宁宁

科教导刊 2016年26期
关键词:比较研究课程设置完善

余宁宁

摘 要 优化高职院校课程设置模式是提高高职教育教学质量的关键。本文通过分析国外高职院校课程设置的典型模式,总结经验,提出了改善我国高职院校课程设置现状的一些建议。

关键词 课程设置 比较研究 现状 完善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j.cnki.kjdkz.2016.09.004

A Comparative Study of Curriculum Design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YU Ningning

(HuBei Finance and Taxation College, Wuhan, Hubei 430064)

Abstract Optimizing the curriculum model of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is the key to improve the teaching quality of 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 This article through the analysis of the typical model of Foreig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curriculum, summarizes the experience, and puts forward some suggestions to improve the status of the curriculum of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in China.

Key words curriculum; comparative study; current situation; improve

1 国外高职院校课程设置模式

1.1 德国“双元制”模式

“双元制”理论课程的设计是以职业活动为中心选择课程内容,并确立了以职业活动为核心的阶梯式课程结构。从本质上来讲,这种结构是建立在相对来说较为宽厚的专业训练基础上的,是一种以职业活动为核心的具有较强综合性的课程结构。在全部的课程当中,其又被分成了基础培训、专业培训与专长培训这三个具体的层次,并且各个层次之间是以一种阶梯式上升的趋势所呈现的。简单来说,“双元制”的课程模式,主要就是把企业作为模式的核心,然后依靠于企业培训的手段,并辅之以学校教育,来强化实践与技能培训。在该模式下,理论课程和实践课程的比例为2:8或者是3:7,与此同时,要求理论必须要服从于实践的需要。

1.2 加拿大CBE模式

CBE (Competency Based Education)模式,即“能力基础教育”模式,简单来说,这种模式最根本的培养目标,就是让受教育者能够具备从事某种职业所必须要有的能力。首先,其需要与企业进行合作,并在此基础上,来进行职业能力标准的相关研究,将课程的重心设置在职业能力培养上。其次,其主张把能力培养作为整个课程教学的基础,而不是以学历为重,对于那些已经具备一定职业能力的学生而言,要求其只需要通过考核,就能够得到认可,并不会因为其原有的学习经历而受到限制。最后,要求强化学生的自我学习能力与西沃评价能力。由教师来对学生的学习过程进行管理,并根据其实际的职业能力,来为其提供有针对性的学习资源,然后再在此基础上,来建立起相关的学习模块,以此来对学生的学习效果作出更加科学的评定与鼓励。学生通过制定相关的学习计划,并在完成规定的学习内容之后来做出自我评估,然后再由教师来对其进行最后的评定与考核。

1.3 澳大利亚 TAFE模式

TAFE(Technical and Further Education)是“技术与继续教育”的简称,其不仅仅是澳大利亚职业教育培训的重要提供者,同时也是其教育体系当中的一种准高等教育模式。简单来说,在澳大利亚 TAFE 课程当中,每个课程所具体包含的科目,往往需要依据不同的文凭与证书,来对其进行规定。并且,各个课程的实际学习时间也存在着一定的差异性,部分课程仅需要半年时间就能够完成,而有的却需要四年的时间才能完成。在TAFE 当中,其所设置的所有正规课程,都需要在国家机构中完成注册。而只要是完成注册的课程,当学生们完成课程学习之后,就可以得到与该课程相关的文凭或者正式的资格证书。

1.4 美国MES模式

MES(Modules of Employable Skill)中文译为“就业技能模块”,是针对职业岗位规范进行的就业技能模块的组合。在这个组合当中,通过各个模块的学习,都能让学生获得一种岗位技能。从本质上来讲,该模式所具有的最大优势,就是其能够在时代的发展过程中保持与时俱进。在进行实际的课程设置时,要求其根据某一岗位,来创建一种具体的工作描述表,并且要将所有的技能都在表内进行描述,并对其进行逐层分解,使之形成不同的工作任务。这样一来,教师就能够更好地进行课程组合,并掌握教学内容,充分满足了课程的个性化需求。

2 国外高职院校课程设置模式的特点

2.1 注重关联性

从本质上来讲,国外高职在进行课程设置时,往往会充分重视课程之间的关联性。其所具有的最大优势,就是能够将学校与企业充分联系起来,通过共同合作,来进行深度的职业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来编制与总结出一套更加完善的课程体系,充实与丰富实际的教学内容。

2.2 注重个性化教学

针对国外高职院校的课程设置而言,其所注重的通常都是学生的个人能力,并充分重视学生原有的能力,在经过相关的考核之后,来对其进行认可,这样一来就能够有效缩短学生的实际学习时间。从本质上来讲,个性化教学所强调的,主要还是培养学生的自我学习能力与自我评价能力,要求学生对自己的学习负责。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作为整个学习过程的引导者与管理者,应当根据学生的实际需求,来为其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源,并进行学习指南的编排,来为学生的学习提供引导。

2.3 注重灵活性

在国外的高职教育中,课程的设置具有较明显的灵活性与多样性。由于其所注重的是学生们主体作用的充分发挥,提高学生的岗位技能水平,来更好地满足岗位需求,因此,在进行实际的课程设置时,为学生们提供了多种学习方式,并且对于学生的毕业时间,也没有做出一个严格的规定与要求。此外,高职教育的课程设置所采用的主要是模块化的模式,在这个模式下,学生们不仅可以选择全日制的学习模式,同时也能在就业之后,通过利用课余时间来进行相关课程的学习。这样一来,就能够充分地将就业前与就业后的教育结合起来,课程的设置不仅能够满足学生对就业的需求,同时也能以此来得到获取学士学位的资格,对学生的发展起着重要的促进作用。

3 我国高职院校课程设置的现状

3.1 课程设置难以满足市场经济需求

现阶段,在实际的高职课程设置过程中,有的院校所设置的课程名称虽然比较新颖,但是其所使用的教材却相对来说还比较陈旧。有的院校虽然使用的是新教材,但是并没有建立起一个完整的课程体系。在这样的情况下,不仅会导致产业发展与课程设置之间的脱节现象,同时也会导致教材建设与社会需求之间的脱节问题。此外,在部分高职教育的课程设置中,其所设置的实践教学内容与理论教学内容难以依据技术需要来进行,导致其更多的是偏重于理论教学,使得学生的专业技能得不到充分的培养。这样一来,就会最终导致学生的市场竞争能力偏低。

3.2 课程设置不注重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

现阶段,在我国的高职教育中,有许多院校所使用的都是本科教育的课程设置与计划,这种偏理论性的课程设置,与高职教育的应用型技能人才培养目标相距甚远,导致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得不到充分的重视。再加上实践课程开设的数量相对来说比较少,使得学生缺乏足够的动手能力,也就很难完全适应职业岗位的人才需求。

3.3 课程设置缺乏弹性

就目前的高职课程结构来看,其在进行实际的课程设置过程中比较缺乏弹性,并且,选修课与活动课程也没有受到充分的重视。不仅如此,其对于专业技术知识教学过分注重,虽然说这样可以确保学生能够更好地满足岗位需要,但是高等职业教育并不只是单纯的职业培训。现阶段,随着社会的进步与技术的变革,跨专业之间也开始有了更多的合作,这种单一的专业能力已经不能够完全满足日益增长的社会需求。

4 完善我国高职院校课程设置的建议

4.1 合理设置课程体系

应当合理完善课程体系,并实行“必修课+选修课+实践课”的课程设置。首先,在进行课程体系的设置时,应当遵循“必修够用”的原则,来适当的减少必修课程的数量。其次,为了更好地培养学生的个性,应当积极增设选修课。第三,针对高职教育而言,“职业岗位针对性”是其非常显著的一大教育特色,也正因如此,需要我们将实践教学贯穿于整个的专业教学过程当中去。这样一来,才能实现实践课与必修、选修课之间的相互配合。

4.2 加强综合课程设置

现阶段,教育发展的基本特征主要指的是:学科发展相互渗透,综合集成。就目前的实际情况来看,在高等教育过程中,高校的课程结构与专业设置的综合化已经成为了一个主要的发展趋势。其中,我们所说的综合性课程,主要指的就是根据某一逻辑线索,来对若干学科的内容加以整合处理,然后再在此基础上,来进行课程的统一开设。而就课程设置的综合化而言,一方面,其所指的就是实现工程科学与基础科学之间的有效结合,而另一方面,企业包括了社会科学与人文科学之间的相互渗透,在这个过程中,充分凸显出课程的应用性与职业性,引导学生来积极突破学科范围,并以此来获取专门的知识。就针对于课程与内容的设置来说,则要求其应更加重视知识结构的优化,要求重视学生综合素质与综合能力的培养,而不仅仅是学生操作技能的提升。

4.3 增加实践性课程的比重

应当积极优化课程结构,并将实践课与理论课的比重进行适当的改变,再次基础上,来尽可能地为其提供更多的实践性课程,促进学生应用能力与实践能力的合理提升。此外,就针对于高职教学而言,要求其应当积极采用工学结合的教学模式,以此来为学生创建一个更加高质的实践平台,这样一来,就能够通过实践课程的增加,来为学生创造更多的机会,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此外,校企合作应当积极进行学生实践基地的建设,并以此来为学生提供亲身体验的机会,帮助他们更好地把已学知识进行适当的转换,并以此来提高自身的实践技能,完善与强化个人的学习目标。

4.4 增加专业选修课的数量

针对高职教学而言,如果能够为学生提供更多的自主选课机会,那么其不仅能够帮助其对专业课程的内容有更好的掌握与吸收,同时也能有效提升学生们的自主性,以此来促进学生人格的塑造与培养。此外,学生们依据自己的兴趣来选择课程,能够使他们在既定的职业生涯规划当中,来进行更加科学合理的选择,与此同时,其也能够实现对已学知识的理解与延伸,从而更好地培养与提升学生的探索能力与创造能力,为他们创造更多的发展机遇。也只有这样,才能确保学生自身的学科素质能够得到最大化的发挥,从某种意义上来讲,这样不仅仅能够满足学生发展的需要,同时也是高职教学的重要使命。

参考文献

[1] 马旋.中外高职课程设置比较——基于工学结合的视角[D].河北科技师范学院硕士学位论文,2011.

[2] 胡慧军.“以生为本”的高职课程设置分析[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0.

[3] 张盈.中外高职课程设置的比较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8.

猜你喜欢

比较研究课程设置完善
中外数据新闻编辑流程比较研究
各国税制结构与我国的比较研究
资产减值新旧会计准则比较研究
论离婚损害赔偿制度的不足与完善
资本项目开放与完善国内金融市场的探讨
完善企业制度管理的几点意见和建议
浅析媒介体制比较研究的框架设计和技术逻辑
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研究
高职物流专业课程设置与物流岗位职业证书的有效对接
独立学院商务英语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