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小平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思想探析
2009-11-28王振民
王振民
摘 要:邓小平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产物,是对毛泽东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思想的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他关于主体与客体相统一的思想、理论表现形式和表达方式通俗化的思想、构建有效宣传机制的思想以及发挥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等思想对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提出的推动当代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具有重要指导和借鉴意义。
关键词:邓小平;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中图分类号: 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2-7408(2009)08-0011-03
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既需要在新世纪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实践中不断探索其有效的实现形式,也需要善于学习和总结历史经验教训。邓小平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创始人,立足于改革开放的伟大历史进程,着眼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的实践,对进一步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做出了重要贡献,奠定了改革开放这部最丰富、最生动、最有说服力的当代马克思主义和科学社会主义的教科书的基石。
一、主体与客体统一的思想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一个具有鲜明时代性、实践性的系统工程,是主体与客体的有机统一。无论是作为主体还是客体,核心内容都涉及什么样的马克思主义的问题。掌握群众的马克思主义和群众所要掌握的马克思主义虽然在表现形态、方式上有所差异,但必须是在实质、精髓、目的上一致的真正的马克思主义,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紧密相连的马克思主义。
客体视角下的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就是要用马克思主义理论掌握群众,把马克思主义内在化为人民的自觉追求,统一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的思想,共同面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探索中所面对的困难和风险、各种体制的重新建构所遇到的种种障碍、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所肩负的艰巨繁重的任务、改革发展稳定中所面临的种种复杂矛盾和问题。邓小平指出:“我们现在所干的事业是一项新事业,马克思没有讲过,我们的前人没有做过,其他社会主义国家也没有干过。”[1]258-259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最重要的是人的团结,要团结就要有共同的理想和坚定的信念。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作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是党最可宝贵的政治和精神财富,是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实践证明,只有坚持用结合改革开放实际、结合中国历史传统及民族文化的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制订出科学正确的路线、方针、政策,维护人民的根本利益,而且有准确的表述语言,人民才会相信你,拥护你。[1]371马克思主义才会掌握群众,才会有说服力,才会变成巨大的物质力量,才会引导人民群众不断提高运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认识新情况、分析新矛盾、揭示新规律、解决新问题、总结新经验的能力。
主体视角下的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就是要群众掌握马克思主义理论,提高民众的马克思主义素养。虽然人们对马克思主义的认知水平总会受到历史文化传统造就的民族文化模式和心理、社会环境、自身科学文化素质的制约,邓小平还是非常重视群众的理论学习。“学习什么?根本的是要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2]153邓小平首先认为时代的变化、世界形势的变化要求“我们中国人民总是要学。谁也不能安于落后,落后就不能生存”。[2]270所有的人都必须学习,都应该不断改造,研究新问题,接受新事物,才能更好地担负起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光荣而又艰巨的任务。[2]93-94其次,邓小平认为群众能否掌握理论主要取决于两方面的影响。一方面是群众掌握理论的自觉性。这又取决于两个因素,一是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能否具有鲜明的实践特色、民族特色、时代特色,能否着眼于对社会主义建设中实际问题的理论思考,着眼于新的实践和新的发展,深入研究和回答群众所关注的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二是群众掌握理论是掌握理论的全部还是理论的根本。由于主体具有广泛性、复杂性的特点,不同的社会阶层由于其所处的社会环境、社会地位、群体文化氛围等因素的差异而导致价值观有所不同,不可能要求每个人都全面系统地掌握马克思主义,应该灵活区别对待。而且邓小平也一再强调群众掌握理论应该有不同的层次,不能一刀切。对党员干部来讲,完整准确地理解和把握马克思主义的科学原理,并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加以发展,这是时代和任务的变化提出的要求,既不能固步自封、思想僵化,也不能“跪着造反”。[3]365对港澳、台湾、海外的爱国同胞,不能要求他们都拥护社会主义,但是至少也不能反对社会主义新中国。至于对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导下的每一个公民,每一个青年,我们的要求当然要更高一些。[2]3921978年邓小平指出:“我们不能要求科学技术工作者,至少是绝大多数科学技术工作者,读很多政治理论书籍,”“各行各业的同志在坚持社会主义的政治立场的条件下,努力做好自己的岗位工作,这不但不是脱离政治,而且正是有社会主义觉悟的表现”。[2]94他认为:“学马列要精,要管用的。”[1]382“精”就是指理论的根本,是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的精髓,也就是邓小平一再提倡的实事求是。另一方面,党要善于积极引领。“社会主义不是少数人──一个党所能实现的。只有千百万的人学会做这件事的时候,社会主义才能实现。我们认为我们的责任在于大力帮助群众立即做这件事情,而不是从书本上或从讲课中学习这一点。”[4]139党通过“拿事实来说话”,对群众进行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帮助群众反思历史、认清现实、澄清认识、整合价值体系,坚定人民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念。由此可见,邓小平不仅从观念出发来解释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实践,而且用当代中国的实践来充实和丰富观念;不仅从接受主体、实践主体的角度去把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价值和意义,而且注意从客体角度透视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理论和实践要求。
二、理论表现形式、表达方式通俗化的思想
注重通俗化是马克思主义的一贯传统,也是邓小平理论的一大特色。理论是灰色的,但绝不是晦涩难懂的。邓小平十分重视马克思主义的通俗化。他指出,长篇的东西是少数搞专业的人读的,群众怎么读?要求都读大本子,那是形式主义,办不到。[1]382邓小平理论的科学价值不仅在于它全面、深刻地探索和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命题,也在于它科学地回答了社会主义中国的前途和命运的问题,在于它易于被群众所理解和接受,使全体人民都满腔热情地投身改革开放伟大事业。
从邓小平理论文本看,由“独白范式”向“对话范式”的转变是其典型特点,体现了理论和群众双向互动的特色。它虽然不是恢弘巨著,但是党和群众集体智慧的结晶,反映了马克思主义者求真务实的风格。它虽然是科学社会主义在当代中国的理论形态,是一个科学的理论体系,但其表现形式简明扼要,重点突出,易读易懂。朴实的文本既反映了实践需要和呼声,洋溢着时代精神、民族精神,体现了人民意志和马克思主义的根本原则,满足了新时期党和人民的理论需求。其中所阐明的众多关键性问题大都以标志性的、振聋发聩的论断凝练而成。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论、社会主义本质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论既是党根据社会主义建设实践理论创新的结果,也是群众在实践中逐渐认同并自主选择的结果,从而成为党和群众的实践武器。
邓小平曾指出:“农村改革中的好多东西,都是基层创造出来的,我们把它加工提高作为全国的指导”。[1]382从邓小平理论的话语体系看,“谁在说话”和“为谁说话”主体性非常明确。“谁”的问题既是理论是否科学的重要因素,也是马克思主义能否真正大众化的关键。邓小平不仅是一个伟大无产阶级革命家,坚定的马克思主义者,也是“中国人民的儿子”,他的话语体系围绕着对祖国和人民的爱,以民间谚语、俚语、俗语等民族文化的形式,形象、生动、幽默又深刻的语言揭示了中国现实与未来的趋势目标,把国家利益、人民的利益始终放在第一位。所以不论是“黑猫白猫论”、“摸着石头过河论”、“不争论”还是“发展才是硬道理”、“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改革开放”、“三步走”、“两手抓,两手都要硬”、“一国两制”,都为群众所津津乐道、耳熟能详。所以,在邓小平理论话语体系中,“谁在说话”不是指邓小平本人,而是党和人民群众集体意志的化身;“为谁说话”不是指哪个特定社会阶层的利益,而是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这充分体现在邓小平一再把人民“拥护不拥护、赞成不赞成、高兴不高兴、答应不答应”作为制定各项方针政策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把“三个有利于”作为判断是非的根本标准等方面。
三、构建有效宣传机制的思想
改革引起的利益格局、社会结构的深刻变化不可避免地引发人们思想多样性、多变性、差异性和选择性。在求同存异的前提下保持马克思主义的一元指导地位,正确有效的宣传不失为纠正人们认知阈限、进一步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重要方法。邓小平总结以往经验教训提出了马克思主义宣传的基本要求:(1)宣传形式的大众化。马克思主义的宣传工作是否有效是检验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重要标准。要按照贴近生活、贴近实际、贴近群众的要求,运用多种形式推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成果进课堂、进工厂、进村庄、进头脑。邓小平早就指出:“宣传形式不够大众化,往往不为群众所喜闻乐见,也不善于多方面地多样地表现政治内容,有时在表现急遽多变的现实上显得无能。”[5]262宣传内容的科学性。任何科学理论都是特定时代背景、历史条件的产物,受到主观认知水平的限制,都具有历史局限性。从这个意义上讲,理论内容的宣传不能绝对化、神圣化,也不能庸俗化。毕竟“马克思主义并不玄奥。马克思主义是很朴实的东西,很朴实的道理”。[1]382邓小平在谈到毛泽东思想的宣传问题时指出,现在的主要问题一是把毛泽东思想庸俗化了,把什么东西都说成是毛泽东思想,二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很少讲了。我们不能丢掉这个根本的东西。[5]281宣传的科学性也包括宣传的重点性。邓小平非常重视理想和信念的宣传。他说:“我们一定要教育我们的人民,尤其是我们的青年,要有理想。为什么我们过去能在非常困难的情况下奋斗出来,战胜千难万险呢?就是因为我们有理想,有马克思主义的信念,有共产主义信念。我们干的是社会主义事业,最终目的是实现共产主义。这一点,我希望宣传方面任何时候都不要忽略。”[1]1103宣传的实践性。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在本质上是一个实践范畴,实践特色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最本质的诉求,所以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宣传必须和社会主义建设实践相结合,和干部、群众关心的热点问题难点问题相结合。邓小平认为,宣传工作要“能够适应经济形势和政治形势”,[2]363 “要把国家的形势和困难、党的工作方针和政策经常真实地告诉群众”,[2]367切实关心群众生活。宣传工作如果既少做高深研究,又未深入群众基层,那么我们无论怎么去描绘社会主义的前景,其实都是肤浅、简单的,不仅不利于全党同志坚持共产主义的远大理想,反而使广大党员、干部和群众对共产主义的理想产生了动摇。(4)宣传的主动性。宣传工作是否及时而有针对性、有预防性发现并解决思想战线的问题,对党的路线、方针的顺利贯彻大有影响。邓小平曾一针见血地指出,我们的宣传工作还存在严重缺点,主要是遇到问题,没有“主动向群众宣传和解释,做好工作”。[2]229尤其是没有积极主动、理直气壮而又有说服力地宣传四项基本原则,对一些反对四项基本原则的错误思想没有进行有力的斗争,才导致人民群众思想出现了混乱的局面。
四、发挥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思想
在全球化、信息化的背景下,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过程也是各种社会意识、思潮争夺意识形态话语主导权的过程。教育尤其是经常性的教育可以促使全体人民普遍认同、接受和信仰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可以在更广阔、更自觉的思想和实践层面上形成建设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强大动力,从而造就出亿万个真正合格的优秀社会主义建设者。邓小平从实际出发,提出了马克思主义教育的方针、理念、方法,阐明了马克思主义教育的重要性、创造性。(1)教育的重要性。邓小平在总结思想政治工作经验教训时指出,我们十年最大的失误是教育,不单纯是对学校、青年学生,是泛指对人民的教育。以至于在理论界、文艺界、人民群众包括党员干部中出现了很多“杂音”,尤其是自由化思潮,阻碍了我们事业的发展,所以,“要把我们的军队教育好,把我们的专政机构教育好,把共产党员教育好,把人民和青年教育好。”[1]380(2)教育的经常性。随着对“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认识的不断深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在不断创新;随着改革开放实践的不断推进,人们的认知水平和价值体系也在不断变动。经常性教育就成为保持人们思想的连续性、价值体系的稳定性的重要环节。邓小平清醒地认识到:“四个坚持、思想政治工作、反对资产阶级自由化、反对精神污染,我们不是没有讲,而是缺乏一贯性,没有行动,甚至讲得都很少。”[1]305(3)教育的创造性。教育一定要联系实际,对于一些影响社会风气的重要思想问题、群众关心的实际生活问题和时事政策问题,各级领导一定要经常据实讲解,告诉群众客观的情况以及党和政府所作的努力,并且对群众所反映的不合理现象及时纠正,群众从事实上感觉到党和社会主义好,马克思主义教育才会有效。同时教育方法、理念也须创新,这关系到人们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认知和可接受程度,是事关马克思主义能否深入人心的重要条件。邓小平认为:“坚持四项基本原则需要根据新的丰富的事实作出新的有充分说服力的论证,这样才能够教育全国人民。这是一项十分重大的政治任务,又是重大的理论任务。这绝不是改头换面地抄袭旧书本所能完成的任务,而是要费尽革命思想家心血的崇高的创造性的科学工作。”[2]180这就要求必须克服和避免不分对象盲目“灌输”,不分内容一律开会走过场等不良现象。同时邓小平一再强调理论工作者应该发挥积极作用,他说:“思想战线上的战士,都应当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应当高举马克思主义的、社会主义的旗帜,用自己的文章、作品、教学、讲演、表演,教育和引导人民正确地对待历史,认识现实,坚信社会主义和党的领导。”[1]40
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不仅仅只涉及处理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马克思主义一元化与社会价值体系多样化的关系问题,也与社会经济政治建设、党的建设等密切相关。单一的文化建设很难从根本上解决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问题。邓小平对此有着清醒的认识。他指出:“加强思想政治工作,讲艰苦奋斗,都很必要,但只靠这些也还是不够。最根本的因素,还是经济增长速度,而且要体现在人民的生活逐步地好起来”。[1]355这就深刻地告诉我们,空说我们搞社会主义不行,最终说服不相信社会主义的人要靠我们的发展。
总之,邓小平关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思想内容极为丰富,寓意深远。这些思想对于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过程中,通过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伟大工程,建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增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的指导地位,巩固全国人民的共同思想基础,促进和谐社会建设有着重大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
[2]邓小平文选(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
[3]中山大学哲学系.马克思主义哲学史纲[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1.
[4]王玉如.马恩列斯论党性党风党纪[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1986.
[5]邓小平文选(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
[责任编辑:黎 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