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汉语自称代词研究举隅
2009-10-28马滨珺马璐
马滨珺 马 璐
摘 要:古汉语和现代汉语之间有明显的继承关系,很多文言词汇和文言句式在当今仍有极强的生命力。古汉语中对人的称谓与现代汉语中对人的称谓不尽相同。古代汉语中的自称代词,内涵丰富,应用灵活,不仅能表达出说话人的自称,而且能表达出说话人的身份、地位,还能表达出说话人的情感态度。
关键词:古汉语 自称代词 举隅
一、引言
民族传统文化是通过古代典籍记载得以保存和流传下来的。具备一定的文言文阅读能力,对了解我国古代丰富灿烂的文化,批判地继承文化遗产,是必不可少的。古汉语是汉民族的历史语言,和现代汉语之间有明显的继承关系,很多文言词汇和文言句式在当今仍有极强的生命力。“如果没有圆满的结构把它联在一起,那是一种多半会被遗忘的知识。”[1]这句话生动地说明了学习过程中系统掌握知识的重要性。随着社会的发展,汉语发生了诸多变异,但仍有其相承性。古汉语较之于现代汉语而言,知识点明确、条理清楚、容量不庞杂,如果能系统地掌握文言基本知识体系,随着文言文阅读量的增加,就会迅速提高学习文言文的能力。社会语言学认为,当社会生活发生渐变或激变时,语言也毫不含糊地随社会生活而变化,这就是“共变”现象[2]。1930年,朱自清在《中学生》杂志上发表文章说:“我主张大家都用白话文写作,但文言文必须读;词汇与成语,风格与技巧,白话都有借助于文言文的地方。”[3]学习文言文,可以了解古代的社会状况、文化艺术、生活情景和古代人的生活方式、思考方式;可以学习古代遣词造句和文章的构成方法;还可以感受到古汉语的表现力。因此,对古汉语自称代词进行研究,有利于更好地学习文言文、更准确地理解文言文,有利于提高继承优秀文化遗产的能力。
二、自称代词及其类型
自称代词,亦称第一人称代词,指说话人称呼自己的代词。古汉语中对人的称谓与现代汉语中对人的称谓不尽相同。古代汉语中的自称代词内涵丰富,运用灵活,不仅能表达出说话人的自称,而且能表达出说话人的身份、地位,还能表达出说话人的情感态度。
古汉语自称代词在语用中主要有以下几种类型:
(一)帝王常用的自称为“朕、孤、寡人”等
1.“朕”在西周以前是口语词
秦代之前,一般人均可用“朕”作自称,春秋以后逐渐在民间口语中消失,在先秦时则为尊贵之人通用。如:
(1)帝高阳之苗裔兮,朕(我:屈原)皇考曰伯庸。(屈原《离骚》)
(2)殷汤问曰:“然则物无先后乎?”夏革曰:“……朕所不知也。”《列子·汤问》
秦始皇以后,“朕”专用于帝王君主的自我称谓。自始皇二十六年后,“朕”一直作为帝王的专称。
(3)“天子自称曰朕。”太后听政时也自称朕。《史记·秦始皇本纪》
2.“孤”在秦以后属王侯自称。如:
(4)劝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司马光《资治通鉴·孙权劝学》)
(5)孤不度德量力,欲信大义与天下。(陈寿《隆中对》)
3.“寡人”在唐以前是诸侯、士大夫的谦称。如:
(6)楚子使与师言曰:“君处北海,寡人(楚国使者自称)处南海……”(《左传·齐桓公伐楚》)
(7)寡人(梁惠王)之于国也,尽心焉耳矣。(《孟子·梁惠王上》)
(8)寡人欲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其许寡人!(《战国策·魏策四·唐雎不辱使命》)
唐以后,只有帝王才可称“寡人”。以上例句中的自称代词虽使用频率不高,但使用范围很明确。
(二)表明职务的自称有“臣、太守、太史公、司马、本府、下官”等
古汉语中,说话人也常用自己的职务作为自称代词,既能表明自己的身份,还能表达出或委婉或自豪或谦称的语气。如:
(9)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诸葛亮《出师表》)
(10)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战国策·齐策一·邹忌讽齐王纳谏》)
(11)虽杀臣,不能绝也。(《墨子·公输》)
(12)臣有两手,唯堪两匹,所获多矣。(《洛阳伽蓝记·王子坊》)
(13)太守与客来饮于此……(欧阳修《醉翁亭记》)
(14)太史公牛马走,司马迁再拜言。(司马迁《报任安书》)
(15)座中泣下谁最多?江州司马青衫湿。(白居易《琵琶行》)
以上用职称作为说话人的自称代词,不仅使语言表达丰富多彩,而且含蓄风趣。所以,现代汉语中也有“本部门”“本常委”等用法。
(三)显示特征的自称有“老夫、老妇、刑余之人”等
(16)老夫情怀恶,呕泄卧数日。(杜甫《北征》)
(17)有复言令长安君为质者,老妇必唾其面!(《战国策·触龙说赵太后》)
(18)膑辞谢曰:“刑余之人不可。”(《史记·孙膑》)
以特征自称,不仅表达得形象、恰切,而且还表现出了说话人直率的性格。
(四)表明身份的自称有“客、妾、女、儿、士、草民”等
(19)孟尝君曰:“客何好?”曰:“客(冯谖自称)无好也。”(《战国策·冯谖客孟尝君》)
(20)妾(刘兰芝自称)不堪驱使,徒留无所施。(《孔雀东南飞》)
(21)儿(焦仲卿自称)以薄禄相,幸复得此妇。(《乐府·焦仲卿妻》)
(22)若士(唐雎自称)必怒,伏尸二人,流血五步。(《战国策·唐雎不辱使命》)
不同身份有不同的自称,此类自称用法举不胜举,但它们表达的都是客气、礼貌、亲切的语气。
(五)以姓名或字号作标志的自称代词
(23)杜子将北征,苍茫问家室。(杜甫《北征》)
(24)文(孟尝君名)倦于事,馈于忧。(《战国策·冯谖客孟尝君》)
(25)庐陵文天祥自序其诗。(文天祥《<指南录>后序》)
(26)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欧阳修《醉翁亭记》)
这类以名或字号自称的代词既委婉又亲切。
(六)广泛使用的一般代词自称有“我、吾、余、予、肸”等
1.第一人称代词“我”
“我”在先秦时期普遍使用,在《诗经》中尤为多见。不仅为平民所用,帝王、诸侯也同样使用。汉语“我”这个概念的产生具有重要的意义,它标志着中国人自我意识的觉醒。如:
(27)以尔车来,以我(平民:女主人公)贿迁。(《诗经·氓》)
(28)三岁贯汝,莫我(平民:劳动者)肯顾。(《诗经·硕鼠》
(29)今我(庄子)睹子之难穷也……(《庄子·秋水》)
(30)公曰:“尔有母遗,繄我(君主:郑庄公)独无!”(《左传·郑伯克段于鄢》)
(31)况我(王侯:王琛)大魏文王,不为华侈?(《洛阳伽蓝记·王子访》)
由此可见,先秦时期使用的一般人称代词没有尊卑之分,属通用。
2.“吾”“予”
使用的时间较长,从先秦至清末一直在用,使用频率很高。而且“吾”为第一人称的本字而非假借。如:
(32)以吾(孔子)一日长乎尔,毋吾以也。(《论语·先进》)
(33)吾(郑伯)不能早用子。(《左传·烛之武退秦师》)
(34)吾(越王勾践)与之共知越国之政。(《国语·勾践灭吴》)
(35)吾(邹忌)与徐公孰美?(《战国策·邹忌讽齐王纳谏》)
(36)吾(荀况)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荀子·劝学》)
(37)吾(庄周)长见笑于大方之家。(《庄子·秋水》)
(38)吾(亚父范增等)属今为之虏矣!(司马迁《史记·鸿门宴》)
(39)属予(范仲淹)作文以记之。(范仲淹《岳阳楼记》)
(40)予(张溥)犹记周公之被逮,在丁卯三月之望。(张溥《五人墓碑记》)
(41)穷予(龚自珍)生之光阴以疗梅也哉!(龚自珍《病梅馆记》)
3.甲骨文、金文已见“余”字
《尚书》和《论语》中不见“余”只用“予”;《诗经》《孟子》中“余”少见;而《左传》和《国语》中多用“余”。一般认为,“余”和“予”是同音词,只是在写法上有分别,用法则完全相同。“余”大约在唐以后才盛行使用,并且用于一般人。如:
(42)余(韩愈)嘉其能行古道,作《师说》以贻之。(韩愈《师说》)
(43)余(王安石)与四人拥火以入,……(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44)余(苏轼)是以记之,盖叹郦元之简,而笑李渤之陋也。(苏轼《石钟山记》)
(45)余(袁宏道)与江进之谋所以复之,……(袁宏道《虎丘记》)
(46)余(归有光)自束发读书轩中……(归有光《项脊轩志》)
(47)余(姚鼐)以乾隆三十九年十二月,……(姚鼐《登泰山记》)
4.“肸(xi)”先秦时用作第一人称代词
(48)肸(我)闻之,公室将卑,其宗族枝叶先落。(《左传·晏婴论季世》)
先秦以后很少再用它作第一人称代词,且词义也发生了变化。
(七)间接的代词自称有“己、自”等
“己、自”虽然在古文中不常用,但表自称较明确。如:
(49)不以物喜,不以己悲。(范仲淹《岳阳楼记》)
(50)而自(庞涓自称)以为能不及孙膑。(司马迁《史记·孙膑》)
(八)表谦称的代词自称有“仆、牛马走、窃、愚、不榖、贱妾、小人、奴”等
(51)仆非敢如此也。(司马迁《报任安书》)
(52)太史公牛马走,司马迁再拜言。(司马迁《报任安书》)
(53)此亡秦之续耳,窃(樊哙自称),为大王不取也。(司马迁《史记·鸿门宴》)
(54)愚以为营中之事,悉以咨之,必能使行阵和睦,优劣得所。(诸葛亮《出师表》)
(55)……与不榖(不善:齐侯谦称)同好,如何?(《左传·齐桓公伐楚》)
(56)贱妾(妇人自称)不幸,今日见辱问于长者。(李朝威《柳毅传》)
由以上可知,谦称不仅一般人使用,王侯甚至君主也使用。谦称结构丰富多样,不但反映出古人遣词的精巧,而且反映出古代封建礼教及封建道德的盛行和普及。
综上所述,学习并掌握古汉语自称代词的特点和用法,对学习文言文,提高文言文能力大有裨益。对弘扬民族精神,形成积极的人生观和正确的价值观极为有益。
注 释:
[1]布鲁纳.教育过程[M].上海:上海人民教育出版社,1973年版,第21页。
[2]陈源.社会语言学[M].上海:学林出版社,1983年版,第3页。
[3]朱自清.论中国文学选本[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85年版,第2页。
(马滨珺 湖北丹江口 郧阳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中文系442700;马璐 郧阳师范高等专科学校英语系 442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