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初的皇权专制和军机处的产生
2009-10-28郭玉华
郭玉华
摘要: 清初统治者继承和发展了秦汉以来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建立军机处,大兴文字狱,从而使中国的君主专制达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而这一时期君主专制的强化也给中国带来了巨大而深远的影响。
关键词: 清初;皇权专制;军机处
清朝是中国历史上版图最大,人口最多,社会矛盾比较复杂的封建王朝,为了巩固自己的统治,加强对农民阶级的专政,同时防范历史上重复出现的宰相擅权,母后专政,外戚宦官专权,明党倾轧等弊端的发生,清朝前期几代皇帝都致力于加强政治、军事和思想控制,把封建专制主义统治推上了历史的顶峰,而清初建立的军机处,恰是君主专制不断强化的产物。
一、 清初加强君主专制的社会基础
中国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在战国时期初步形成,秦朝正式建立,以后逐步完善发展,到明清时期(前期)达到顶峰,这种制度在我国封建社会延续了二千多年,之所以长久不衰,而且到明清时期发展到极致,是因为首先,它基本适应我国封建社会的经济基础。我国封建社会占主导地位的经济形式是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这种自然经济结构,具有突出的分散性,各个经济主体之间缺乏相互依存,互为条件的联系,彼此分离并且相互独立,这就需要有一个强有力的中央政权,维护社会的安定和国家的统一,以保证小农经济生产的发展。这时实行君主专制的国家就如同装马铃薯的布袋,一旦中央政权权势衰落,就必然会出现分裂局面。
其次是阶级基础,封建地主阶级需要一个强有力的国家政权来保护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镇压人民的反抗。封建社会最主要的矛盾是地主阶级与农民阶级的矛盾,土地高度集中在皇室,大官僚、大地主手里,农民没有土地,他们过着“食不果腹,衣不蔽体”的生活,势必起来反抗,所以地主阶级需要依靠强有力的,统一的国家政权的力量来维护自己的利益,这样地主阶级就成了加强君主专制统治的阶级基础。
二、 清初加强皇权专制的措施及军机处的建立
那么,清初统治者究竟采取了哪些措施来加强君主专制统治的呢?
(一)清承明制,中央设内阁,长官为内阁大学士,清朝的内阁只是处理一般性的日常公事,没有什么实权,一切大权都集中皇帝一身,一人独治天下,内阁只是辅佐皇帝办事的机构而已。
(二) 设立军机处
上文所说的内阁作为国家辅助机关只是处理一般的日常公事,而国家重大的机密重务它从来没有掌管过,那么这些重大机密重务是由谁来管呢?它是由皇帝直接控制的机要办事部门掌管的。清初的机要事件是由议政王大臣议奏,康熙执政后,在宫内设有南书房,它实际上是皇帝的机要秘书处。
雍正帝进一步发展了康熙帝的做法,他在雍正初年用最秘密的形式命令怡亲王允详,大将军岳钟琪等筹备对西北两路用兵,从雍正四年(公元1726年)开始,在户部内设立军需房、在宫内的隆宗门内办公,在内阁挑选谨密可靠的中书、笔帖式等参加工作,这个军需房办事高度保密而又有效率,直到雍正七年(公元1729年)正式发动大规模军事行动以前,内外机关官吏竟全不知情。雍正七年,军需房改名为军机处,十年(公元1732年)才正式颁发“办理军机处铃封印信”,宣布此一重要辅政机关的存在。可见军机处是在议政王大臣会议和南书房的基础上,历经从雍正四年到十年的逐步扩大和正规化,然后才正式形成为固定部门的,军机处办事有以下特点,一是君权附庸,军机处是皇帝个人的工作班子,军机大臣完全听命于皇帝,只供“传述缮撰,而不能稍有赞划于期间”;二是关防严密,皇帝召见军机大臣,不许太监在侧,也不准王公及部院大臣擅入军机处,军机大臣不得擅自结交外任官员;三是职官精炼,勤于政事,办事迅速,行政效率较高。自此以后,军机处便成为辅佐皇帝工作的主要办事部门,一直存在到清末(1911年)设内阁总理大臣时止,共存在了约180年。在中国封建社会晚期政治制度史上占有重要的一页,因为它是由内廷扩展为中枢官的最后压轴,是君主独裁专制进入顶峰的产物。
(三) 实行文化专制,大兴文字狱
为从思想上加强控制、压制反清思想,清初实行文化专制,比如清初历史上出现了诸如戴名世的《南山集》案,庄廷陇的《明史》案等大规模的文字狱。文字狱从根本上说是为了进一步加强本来已经高度集权的封建专制皇权,使清朝数亿臣民俯首贴耳,听命于皇帝一人,使各级臣工绝对服从上司,从而使整个国家机器完全僵化,失去活力。
三、清初加强皇权专制的影响
清初的皇权专制制度既有进步的历史作用,又有消极影响,其历史进步作用主要体现在:
(一)有利于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巩固和发展,有利于维护国家的统一和领土完整。
(二)能有效的组织人力、物力和财力进行大规模的经济建设和生产活动,清初统治者以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国家为后盾,实行奖励垦荒,摊丁入亩的政策,发展农业和手工业,这样中国历史上才有了“佛山之冶遍天下”的繁荣景象和“康乾盛世”的美名。
(三)有利于民族大融合和各地区之间的经济文化交流
在以皇权专制为基础的多民族统一的大家庭里,各民族之间互相交往,互通有无,促进了中华民族的形成和发展,加强了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巩固了国家的统一,推动了社会经济与文化的发展与繁荣。
皇权专制的消极影响有:
(一)皇权专制导致了腐败现象的出现,成为阻碍历史发展的因素
从乾隆后期开始,清朝的政治腐败日益暴露,卖官鬻爵,贿赂成风,官场上结党营私,互相倾轧,从而为欧洲资本主义国家的入侵提供了契机。
(二)在思想上独尊一家,箝制了人们的思想,出现了万马齐喑的悲惨局面
清初的极度专制彻底扼杀了中国人的思想活力,奴性举国泛滥,尤其使作为社会精英的知识分子噤若寒蝉,在清朝长达268年统治之下的中国,在自然科学技术方面几乎没有什么值得一提的重要成果,因这一时期不允许人们有一点点的自己的思想,自然就不会有思想家,更说不上有科学家了。
(三)严重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和发展
清初统治者在皇权专制之下为维护封建统治,实行重农抑商,闭关锁国的政策,从而大大束缚了中国生产力的进步,阻碍了新的资本主义因素的产生和发展,使中国渐渐落伍了,完全失去了昔日大汉、大唐时的风采。
总之,清初的皇权专制是我国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顶峰,尤其是军机处的建立和大兴文字狱,更使这一制度发展到了极致,这种制度既有积极作用,又有消极影响,但总的来说皇权专制的消极影响在这里表现得尤为突出。正是由于清初的极度专制,使中国儒家思想中最宝贵、最核心成分的人文精神不断失落,而传统文化中的落后成分恶性发展,尤其是奴性发展到极点,思想窒息,活力尽失,而最终导致了十九世纪中期中国被动挨打局面的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