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大学生心理健康夯实和谐校园的基础
2009-09-02杨淑珍马玲
杨淑珍 马 玲
摘要:大学生正处于青春期。是人生中心理变化最激烈、最明显的时期,心理发展不平衡,情绪不稳定,又面临一系列现实问题。心理矛盾冲突时有发生,容易形成这样或那样的心理问题,造成心理危机。在高校中人数最多的群体是学生,学生心理健康与校园和谐肾密相关。由于大学生受到网络、视听等潮流的影响,心理逐渐被改变。伴随而来的是校园暴力逐渐增多,这不仅破坏校园的稳定,还给社会带来诸多不和谐的因素,所以必须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为构建和谐校园奠定坚实的基础。
关键词:心理健康教育;心理问题;和谐校园;构建
中图分类号:C44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9749(2009)03-0130-04
在目前的高校校园里,大学生们对心理健康教育的潜在需求是巨大的,其心理健康形势是严峻的。因为现代大学生多为独生子女,从小就是祖父、祖母和外祖父、外祖母两个家庭中两代人呵护下的唯一的小“太阳”,早期的成长环境就为其深深地埋下了心理脆弱的种子;接下来便是在高度升学竞争条件下,德育、人文教育被挤得所剩无几的单调的校园生活经历。造成他们严重的人文素养的早期贫乏;再加之全社会从公有制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带来的种种家庭动荡;文化思想多元化和混乱;以及日益严峻的大学生就业形势……所有这些因素都毫无疑问地为每一名大学生增添了一分妨碍其心理健康的因素。
一、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标准
1946年第三届国际心理卫生大会提出的心理健康标准有以下四个方面:一是身体、智力、情绪十分协调;二是适应环境,人际关系彼此谦让;三是有幸福感;四是在职业工作中,能充分发挥自己的能力,过着有效率的生活。另外,美国著名的心理学家马斯洛和麦特曼提出了心理健康的10个标准:有充分的安全感;充分了解自己,并能对自己的能力作恰当的估计;生活目标、理想的确定要切合实际;与现实环境保持接触;能保持个性的完整和谐;具有从经验中学习的能力;能保持良好的人际关系;适度的情绪控制和表达;在不违背集体利益的前提下,有限度的发展个性;在不违背道德规范的情况下,适度满足个人的基本需要。部分国内心理健康教育专家认为心理健康应该包含以下几点:保持对学习较浓厚的兴趣和求知欲望;保持正确的自我意识,恰当的接纳自我;协调和控制情绪,保持良好的心境;保持和谐的人际关系,乐于交往;保持完整统一的人格品质,培养健全人格;保持良好的环境适应能力,正确认识环境,并处理个人与环境的关系;心理行为符合年龄特征。
二、对大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意义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大学人才培养系统工程中的一项教育实践活动,既不同于一般意义的教育活动也不同于专门意义上的心理问题医治,它需要各种教育因素的多维参与。“要想确保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高效、健康和顺利地开展,就必须整体规划、全面管理、统一协调和多方兼顾。”
1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是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的有效方式
心理素质是主体在心理方面比较稳定的内在特点,包括个人的精神面貌、气质、性格和情绪等心理要素,是其它素质形成和发展的基础。学生求知和成长,实质上是一种持续不断的心理活动和心理发展过程。教育提供给学生的文化知识,只有通过个体的选择、内化,才能渗透于个体的人格特质中,使其从幼稚走向成熟。这个过程,也是个体的心理素质水平不断提高的过程。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在很大程度上要受到心理素质的影响。在复杂多变的社会环境中,保持良好的心理适应状况,是抗拒诱惑、承受挫折、实现自我调节的关键。正是从这个意义上说,大学生综合素质的强弱,主要取决于他们心理素质的高低,取决于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成功与否。
2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是驱动学生人格发展的基本动力
心理健康教育与受教育者的人格发展密切相关,并直接影响个体人格的发展水平。一方面,学生以在心理健康教育过程中接受的道德规范、行为方式、环境信息、社会期望等来逐渐完善自身的人格结构;另一方面,客观存在的价值观念作为心理生活中对自身一种衡量、评价和调控,也影响着主体人格的发展,并且在一定条件下还可转化为人格特质,从而使人格发展上升到一个新的高度。同时,心理健康教育不是消极地附属于这种转化,而是在转化过程中能动地引导受教育者调整方向,使个体把握自我,对自身的行为进行认识评价,从而达到心理优化、健全人格的目的。
3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是开发学生潜能的可靠途径
教育的目的之一就是要开发受教育者的潜能。良好的心理素质和潜能开发是相互促进、互为前提的,心理健康教育为二者的协调发展创造必要条件。心理健康教育通过激发受教育者的自信心,帮助主体在更高的层次上认识自我,从而实现角色转换,发展对环境的适应能力,最终使潜能得到充分发展。
三、大学生存在的心理问题及原因分析
大学生常见的心理问题主要表现在适应环境能力弱、自我认知失调、人际交往障碍等方面。新生刚入学,生活、学习环境发生了改变,面对新的生活方式、学习方式,一些学生适应新环境困难,因而时常感到压抑、焦躁不安。
1生活环境变化的压力
进入大学以后,班集体成为主要生活单位,宿舍成了主要的生活区,日常生活需要自理。而现在的大学生90%以上都是独生子女,相当一部分学生在家养尊处优惯了,刚刚步入大学开始独立生活,第一次离开家庭、离开父母,缺乏独立生活能力,几乎不能单独处理学习和生活上遇到的问题,但又不太愿意主动去请求老师和同学的帮助。这些学生上大学之前有家长和老师的全方位照顾,所有的选择机会也基本上被包揽。这种善意的包办代替养成了依赖父母和家庭的心理,心理承受能力和适应能力很脆弱,这种生活环境的变化给他们带来新的精神压力。
2学习适应不良的压力
大学的学习环境及教学方式、管理模式、学习要求、评价标准都与中学不同。由课业繁重、父母管制、老师监督,被升学任务压得透不过气来的中学生活,一下变为课程自由选择,没有硬性规定,课业相对较为轻松,且时间、生活可以自主料理的大学生活,使得有些学生不习惯大学的理论性、跳跃性、选择性、创造性及自主性学习模式,产生对自我评价的困惑和学习适应不良,表现为学习上的厌倦、盲目、无序、应付,心态上的烦躁、郁闷、空虚、迷茫,不能通过积极的自我调整达到与学习环境的平衡,引发厌学情绪及怠惰行为。
3交际困难造成心理障碍
人际关系紧张或人际交往困难是新生心理困扰的最常见应激源。由于缺乏交往意识和交往能力不足,一些学生不善交往、不敢交往、不愿交往甚至不屑交往,造成人际沟通困难和孤独苦闷体验,影响了学习生活。一些学生个体存在的个性缺陷使个体难以与周围同学相互融合,和谐交往。另外,大学生活与中学相比,人际关系的广度和复杂性显著增加。由独生子
女娇生惯养、唯我独尊的家庭生活变为完全靠自己、人人平等的学校集体宿舍生活;由家庭成员为主或比较单纯的师生、生生关系变成较为复杂的师生、生生和社会关系,也容易产生不合群、不适应的心理反应。这种不适应如果得不到及时调整,便会产生失落、自卑、焦虑、抑郁等心理障碍,有的学生还会因长期不适应而退学。
4就业形势的压力
近几年来,严峻的就业形势使大学生深切感受到择业就业的压力,出现新的心理矛盾,甚至产生沉重的压抑感。面对即将择业就业的压力,他们内感忧虑、自卑而没有安全感,许多心理问题随之产生出来。加上高校收费对大多数家庭来说都是比较大的负担,学生一旦认识到家庭对自己的“庞大”投入,可能无法在毕业后即刻获得产出,责任感和对现实的焦虑联合起来形成强大的精神心理压力,学生因此对学习失去信心,对未来失去希望,焦虑、困惑且没有安全感,许多心理问题也随之产生。
从学校的角度来说,有责任和义务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通过各种方法、途径,预防学生心理障碍的产生,帮助有心理障碍的学生克服心理问题,尽量避免有心理障碍的学生出现意外事故。
四、多维参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营造和谐校园
实践表明,通过提供社会支持,能有效降低个体身心症状的严重程度。大学生的社会支持主要来自于学校教师、学生群体和家庭等方面的支撑。因此,应通过构建学校、系、班级、宿舍四级心理防治系统;开设心理健康教育选修课、加强学科渗透、“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辅导员工作、机关系部的管理服务;大学生社团、校园文化生活、各种体育活动等途径整合资源,形成合力。优化校园心理环境,强化育人意识,真正把“教书育人、服务育人、管理育人”工作落到实处,形成全员育人、全方位育人、全过程育人的工作态势,使学生在处处、时时、事事中不断得到心理上的支持和关怀,才能有效预防大学生心理问题的发生。
1社会、学校、家庭和学生共同努力解决学生心理问题
学生心理问题的产生是社会发展、家庭环境、学校教育和个体原因等多种因素的综合结果,心理问题的解决也必须依靠社会、家庭、学校和学生自身的共同努力。社会要为大学生提供安定有序的生存环境、积极健康的社会文化氛围、就业和贫困生救助的社会保障机制以及专业化的心理咨询、精神卫生机构等。家长既要关心子女的生活、学习,及时指导子女在校的人际交往、情感等问题,还要经常鼓励子女独立自主地安排自己的大学生涯。高校努力营造良好校风、教风和学风,重视教师的师德建设和心理健康水平尤其是辅导员、班主任的思想素质和心理素质的提高,抓好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大学生自身要努力提高心理保健意识和主体自育能力。同时,“利用社会资源加强对心理教师和家长的培训指导,加强学校与家长的沟通配合,形成社会、家庭、学校之间的良性互动。”
2大学生健康教育领导机构和心理健康教育中心负责心理健康教育
学校成立大学生健康教育领导机构和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心,负责对全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决策、规划、指挥、监控等;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服务机构是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主阵地。口学院(系)积极发挥指导教师的作用,按照学校部署扎实开展各项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并结合本院(系)学生和学生工作实际,积极开展相关特色教育活动;激发学生“自助、与助、助人”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依托学生班级或者成立校级、院(系)心理健康教育组织,广泛开展学生的自我教育活动;加强宿舍,把宿舍建设成学生心理品质提升的实践锻炼基地,实施心理健康教育进宿舍工程;通过多种渠道和方式,吸引大学生主动参与到各种健康教育活动中来。
3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机构要定期开展健康普查
掌握学生整体健康状况,对初步筛选出的超标学生予以重点关注并进行约谈;着眼于全体学生心理保健意识和心理素质的提高,通过多种渠道普及心理健康知识,开展团体辅导活动;通过面询、热线、网络、书信等方式,及时开展各种心理问题的个体咨询,帮助解决部分学生的心理困惑;对于个别确实存在较为突出心理问题的学生进行专门的辅导治疗和必要的危机干预;对于重症心理问题的学生,及时向专业精神卫生机构进行转介,实施专门的康复治疗。
4遵循大学生成长成才的实际需要与身心发展的客观规律
遵循大学生成长成才的实际需要与身心发展的客观规律是开展好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前提。在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活动中,必须能够根据学生在不同年级的发展任务、心理特点等因素,进行有针对性的教育辅导活动。例如,一年级新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点放在健康意识的提高与各种适应能力的培养上;--年级的重点放在大学生涯的拓展,经济、学习等压力的舒解,情感问题的疏导等方面;三年级的重点放在学生人生发展的抉择、恋爱问题的处理等方面;四年级的重点放在学生职业选择、社会适应等方面。而且,从新生入学到毕业离校,各阶段之间的教育辅导还必须具有内在的联系性和持续性。
5学校全员参与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人才培养作为高校的中心任务,每一名教职员工都有责任立足本职岗位为实现学校育人目标而努力工作。教育部、卫生部、共青团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意见》(教社政[2005]1号)中强调,高校所有教职员工都负有教育引导大学生健康成长的责任。因此,心理教育教师学生工作干部直接参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专业课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党政干部、其他从业人员努力在管理、服务工作中营造大学生健康成长的校园氛围,做到每一名教职员工都能够在教书、管理、服务等工作过程中,切实承担起育人职责,真正形成心理健康教育的全员育人格局。
6有规划地参与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咨询、治疗工作
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心理健康教育中心在工作规划、专门教育的推进、个别学生的咨询治疗等方面负有直接责任;学生工作部门要通过日常教育管理推进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教务部门要从教学安排、教学管理等方面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教学活动的开展创造条件;各级党政管理部门要通过党团共建等方式教育引导学生积极向上、健康成长;后勤服务保障部门要立足解决学生实际问题为学生提供优质的学习生活保障服务,发挥好服务育人功能。只要各部门积极参与、统筹协调、分工合作,努力形成部门共育的良好局面,心理健康教育就能够顺利有效地开展。
7重视课堂教学开展心理健康教育
课堂教学是高校教育教学活动的最一般形式,是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主渠道和重要阵地。要按照学科发展的要求科学地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课堂教学活动。开设“大学生心理健康导论”、“健康心理与潜能开发”等必修、选修课程,在思想政治理论课程中融入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在专业课教学中注重学习心理、专业思想等方面的引导,积极开展心理健康知识专题讲座,促进每一类型的课堂教学都能够自觉发挥出维护学生心理健康的作用,形成全课程育人的态势。
8开展第二课堂,营造有利于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校园文化氛围
高校不但要有针对性地开展各种心理健康教育辅导活动,比如个案咨询、团体辅导、心理拓展训练等,来提高大学生自我调适能力和心理健康水平;而且还要通过组织引导大学生参观形式多样的校园文化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如心理知识科普宣传、举办心理健康节假期社会实践、社区义务劳动等,来培育大学生高尚的情操、完善的人格、健全的心智。
和谐校园是以校园为纽带形成的各种教育要素的全面自由协调的育人氛围,是以学生发展,教师发展,学校发展为宗旨的整体效应,要实现这一转变,校园内学生的心理问题必须得到足够的重视。因为宜人的校园可以通过增加经费投入来实现,而和谐的心理环境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才能形成。人生就像一条波浪线,有高峰也有低谷,没有谁能永远站在高峰,也不会有谁一直处于低谷。学会一分为二地看待自己和别人,不夸大别人的优势,也不贬低自己,看到自己的长处,树立信心。做一名积极乐观的大学生,为校园和谐画上一道美丽的弧线。
参考文献
[1]肖沛雄等,大学生心理与训练[M],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2001,
[2]姚本先,方双虎,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导论[M],合肥:中国科技学出版社,2002:392,
[3]朱宝荣,现代心理学原理与应用[M],北京:世纪出版社,2002,
[4]沈克祥,孔燕等,论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多元立体模式的构建[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07(3):122—123,
[5]张延华,李厚刚,《论语》中心理和谐思想与大学生心理和谐教育[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08(6):125-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