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形势下农村思想政治教育对策探析
2009-09-02王学俭宫长瑞
王学俭 宫长瑞
摘要:农村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党的农村工作的生命线,对促进农村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各项事业的发展有着重要作用。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新形势下,必须继续丰富和践行农村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创新和拓展农村思想政治教育载体,建立和完善农村思想政治教育机制,提升农村思想政治教育水平。
关键词:农村思想政治教育;教育载体;教育机制;教育目标
中图分类号:G6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9749(2009)03-0025-03
农村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党在农村工作的生命线,对农村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各项事业的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作出了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大决定。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要“统筹城乡发展,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并强调“解决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事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大局,必须始终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十七届三中全会再次明确提出新形势下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要把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作为战略任务。这不仅反映了党和国家对农村工作的重视,也反映了我们做好农村工作的信心和决心。面对新的形势和任务,必须紧紧把握农村思想政治工作这一党在农村工作的生命线,不断开创农村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新局面,更好地服务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实现农村社会的繁荣和稳定。
一、丰富和完善农村思想政治教育目标
改革开放以来,党对农村思想政治教育形成了丰硕的理论成果,这些理论成果是推进农村思想政治教育创新发展的理论指南。新形势下,继续丰富和完善农村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对全面推进新农村建设至关重要。
1确立农村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
农村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作为农村治理的基本手段和新型农民人格塑造的基本方式,在新农村建设中,要以党凝聚民心、团结广大农民,培育和造就懂技术、会经营、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新型农民为主要目标。培养和造就社会主义新型农民依赖于发挥农村思想政治工作的基础性作用。新时期培养和塑造新型农民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方面,农村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应以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政治目标,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来统领农村的其他各种思潮。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指出:“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构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这是党在思想文化建设上的重大理论创新,是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的理论基础,是激励全民族奋发向上的精神动力和维系全民族团结和睦的精神纽带,为新时期农村思想政治工作提出了新的奋斗目标,是新农村建设的政治保障;另一方面,农村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应以培养和造就社会主义新型农民为现实目标。在当前社会条件下,农村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在培养和造就社会主义新型农民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一是教育引导作用,就是引领社会主义新型农民形成共同的理想和精神支柱,有效防御封建迷信、伪科学的传播蔓延和侵蚀;二是规范约束功能,就是培育和提升社会主义新型农民的公共道德意识,有效抵制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利己主义在农村的滋长;三是激励凝聚作用,就是激发社会主义新型农民的凝聚力、向心力和整合力,有效提升农民的创造力,为农村的发展提供持久而强劲的动力;四是协调沟通功能,就是形成和培育社会主义新型农民的平衡机制,增强农民的主人翁意识和社会责任感。
2明确农村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任务
农村思想政治教育要做好党在农村各项方针政策的宣传和教育工作,为农村的经济建设服务。农村思想政治工作作为党的农村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紧紧围绕这个中心,用致富奔小康这个主题来教育农民。实践证明,思想政治工作如果游离于经济建设之外,就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实现致富奔小康的目标,离不开农民思想道德和科学文化素质的提高。改革开放以来,农村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始终坚持加强农村思想政治工作与经济工作有机结合起来,不但实现了农村思想的解放,而且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发展。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时期后,胡锦涛同志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工作任务提出了新要求,他强调要“坚持把为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服务作为宣传思想战线的中心工作”,圳并且要求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要“广泛深入地宣传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全面准确地宣传中央的重大决策部署和各项方针政策”,“着力营造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的良好氛围”,“促进全社会牢固树立和真正落实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吸引力和凝聚力”等具体要求和任务。新时期,农村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必须认真宣传和贯彻中央的重大决策部署和各项方针政策,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农村社会中的各种思潮,统一认识,使广大农民在当前各种复杂的社会思潮面前,既克服落后保守的封闭思想、天命思想和陈旧观念的束缚,又能够充分认识到西方各种思潮的危害,从而坚定社会主义理想信念,树立劳动脱贫、劳动致富的顽强斗志,推进新农村建设的顺利进行。
3创新农村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方式方法
在农村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灵活运用和创新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方式方法。农村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对象是广大农民群众,其本质是宣传人、教育人、引导人和提高人,最终达到尊重人的权利、满足人的需要、维护人的尊严、激励人的创造和塑造农民群众高尚品格的目的。而农村思想政治工作方法就是实现这一目标的手段和载体。因此,开展思想政治工作就要针对目标,精心选择载体,做到有的放矢、扎实推进,使农村思想政治工作的价值取向和行为规范更加适应新形势下的农村实际。江泽民指出:“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过去行之有效的好传统、好办法要坚持,更重要的是要适应新情况不断探索新的方式、方法、手段、机制。不创新、不改进,简单地沿用过去老一套的东西是不行的。”㈣新形势下,农村基层组织应适应农民的特点,不断解放思想、转变观念,探索农村思想政治工作的新路子、新方法,使农村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充满生命力。一是农村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必须紧紧围绕经济建设这个中心,坚持深入群众生活,始终从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二是坚持把深入细致的思想政治工作和帮助群众解决实际问题相结合,倾听群众呼声,了解群众情绪,关心群众疾苦,变被动为主动;三是坚持在实践中正面灌输、典型示范、寓教于乐等灵活多样的方法;四是注意发现和总结各方面的先进典型,形成崇尚先进、学习先进和争当先进的良好风气;五是淘汰过去落后的教育设备和技术,学习运用现代化的网络、通讯设施和手段,提高工作的知识性、科学性、时效性和趣味性,增强农村思想政治工作的实效。
二、创新和拓展农村思想政治教育载体
不断创新农村思想政治教育的活动载体是时代的诉求,也是深入推进新农村建设的政治保证,更是不断加强农村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途径。新形势下,必须创新和拓展农村思想政治教育活动载体,为农村经济、政治、社会、文化等各项事业的发展服务。
1促进农村思想政治教育和农村民族传统节日相结合
农村思想政治教育在经过长期的探索之后,找到了一个新的实践平台,就是和民族传统节日相结合。即配合农村的传统节日,着力挖掘民族传统节日和民族重大历史事件、历史人物的纪念活动,开展形式多样的群众性活动,并赋予其时代精神和内涵,提高群众认识,启发群众觉悟,力求群众进步。开展民族节日活动,要坚持民族性与时代性相结合,在继承民族传统的同时,与时俱进,创新民族传统文化的形式。既要体现民族特色,反映民族团结的精神面貌,又要体现时代精神,推动广大人民群众向现代化迈进,摒弃乡村过去腐朽的活动内容和活动模式。在农村思想政治教育实践中开展的民族重大历史事件和重要历史人物的纪念活动,如七七事变纪念日、红军长征会宁胜利会师纪念日等,这不仅传承了革命优良传统,更对增强民族爱国热情和维护民族团结、国家安全的信心和决心,积极维护国家安定有序的政治环境都具有积极意义。
2促进农村思想政治教育和农村经济建设相结合
农村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必须善于抓住农村经济建设的有效时机,创新思想政治教育在农村经济建设中的活动载体。一是大力开展“以增产增收,先富带动后富”为主题的社会生产活动,开展各种耕种技术比赛、丰收比赛活动等,如举行温棚栽培技术比赛,不仅可以调动广大农民的生产积极性,提高农民收入,而且能够促进农业生产技术的进步;二是积极开展科教扶贫活动,鼓励农村先富带动后富,并动员其他社会团体和组织参与农村的科教扶贫及建设等;三是大力开展节约能源、保护环境、科学种田的生态文明意识建设活动,培养广大农民树立科技意识、能源意识、环保意识;四是大力开展大学生扶贫农村活动和“一村一名大学生”活动等,推动农村的人才建设,提升农村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和农村建设者的科技文化素质,推进农村经济建设和思想政治教育的长远发展。
3促进农村思想政治教育和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相结合
伴随着农村经济的迅猛发展农民求知、求美、求乐的渴求日益高涨,精神文化生活需求日益强烈。胡锦涛同志在十七大报告中指出:“当今时代,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丰富精神文化生活越来越成为我国人民的热切愿望。”突出强调了精神文化在当今社会生活中的重要地位。农村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必须准确把握时代脉搏,积极推进与时代相衔接的活动载体创新工作,如推进以“倡导健康文明新风尚”为主题的和谐新农村建设。并且要紧紧围绕培养新型农民的目标,以思想教育为切入点,以倡导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为载体,强化理想信念的精神支柱,提高农民的综合素质,改善农村的社会风气,为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强大的智力支持和思想保障,促进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和精神文明建设的有效结合。社会主义和谐新农村建设中还必须坚持以“八荣八耻”为导向的民风建设,引导群众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促使广大农民争做文明村民,建设文明村庄、生态村庄,移风易俗、友善相处、共同富裕、保护环境的良好乡风乡貌,成为社会主义新型农民。
三、建立和完善农村思想政治教育机制
建立思想政治工作的长效机制是确保农村思想政治工作长期保持旺盛生命力的重要途径和保证。新形势下,农村思想政治教育必须重视机制的创新和完善,建立健全农村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工作机制、保障机制、激励机制、评估机制、反馈机制等,为农村思想政治教育的长期深入发展奠定基础。
1建立和完善农村思想政治教育的工作机制
党的农村思想政治教育是一项综合工程,必须与农村其他各项工作相结合,形成统筹兼顾的一体化工作机制。一是要把农村思想政治工作与经济建设紧密结合起来,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贯穿到农村的实际工作之中,既能提升农民的思想认识,保障农村经济社会建设的长足发展,又能实现思想政治教育和社会发展的良性互动;二是要把农村思想政治工作与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紧密结合起来,坚持教育和管理、德治和法治双管齐下,切实加强党风廉政建设;三是要把农村思想政治工作与基层组织及领导的政绩考核结合起来,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业绩作为领导干部晋职、奖励、惩处的一个指标,使农村思想政治工作在制度上得到保障。
2创新和发展农村思想政治教育的激励机制
思想政治教育中的激励机制是反映思想政治教育激励主体与激励客体相互作用、巩固思想政治教育成果的一种有效方式。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运用激励机制有助于教育者确立适当的教育目标,提高受教育者的自觉性和积极性,加强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之间的理解和沟通,形成良好的教育氛围。党的农村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必须坚持精神激励和物质激励并举,在政治上及时表彰奖励,使农村思想政治工作者有一定的政治荣誉感和价值感;在经济上确保他们的工资及时足额发放,对于有较大贡献的人员给予一定的物质奖励,以调动其工作积极性。除此之外,还必须建立相应的农村思想政治工作评估机制、反馈机制、教育机制等,通过这些机制的完善和运作,有效提升和巩固农民思想政治工作的实效。
3健全和强化农村思想政治教育的保障机制
为了使党的农村思想政治教育能够落到实处,在职责上,必须明确乡村两级党团组织的领导,行政部门管理人员、村民小组长及农村其他社会组织等专职政工干部的教育主体地位,实行教育责任追究制,形成有序的农民思想政治教育网络体系。在人才上,要利用新农村建设的有利时机,吸引大学生到农村就业,为农村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队伍补充新鲜血液,同时要加强农村基层组织自身的队伍建设,通过聘请专家举办讲座等方式,提升农村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整体水平。在资金上,要严格以县级财政为基础的分配制度,保障农村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基本收入,使他们有专门的精力做好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同时,要进一步完善农村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社会保障政策,解决最基层思想政治工作者的工资、养老、医疗、保险等问题,解除他们的后顾之忧。
参考文献
[1][5][7]胡锦涛,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N],人民日报,2007-10-24(1),
[2]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N],人民日报,2006-10-19(1),
[3][4]胡锦涛,坚持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统领宣传思想工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科学理论指导和强大舆论力量[N],人民日报,2003—12-08(I),
[6]江泽民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