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质量
2015-07-02向诚
向诚
摘 要 面对日益激烈的人才竞争,提高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质量,则成为了高校改革和发展的关键。为此,高校应积极采取应对措施,努力构建大学生创新创业理论体系,提高大学生自我生存的能力,为建设创新型国家做好人才储备。
关键词 大学生 创新创业教育 教育目标 企业家精神教育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j.cnki.kjdks.2015.06.003
Improve College Students' 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 Education Quality
XIANG Cheng
(Guangdong Peizheng College, Guangzhou, Guangdong 510830)
Abstract In the face of increasingly fierce competition for talent, improve the quality of education,have become the key to the reform and development of university. Therefore,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should take active measures, and strive to build a university students' innovative entrepreneurship theory system, improve the ability of College Students' self survival, reserve of talent for the construction of innovative country.
Key words college students; 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 education; education goal; entrepreneurship education
大学生创业是多年来人们常说的话题,也是各级政府十分重视的一件要务。从每年就业市场成千上万大学生报名人数来看,大学生就业的形势依然十分严峻,也说明大学生创业的积极性还有待提高。解决大学生创业问题是一项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需要从国家政策、社会服务、文化氛围和个人素养等多方面努力,并形成整体合力,才能有所成效。本文就提高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质量存在的问题及解决的对策谈谈自己的看法。
1 存在的问题
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是世界许多发达国家高等教育的必修课。在国家教育部的推动下,我国一些高校相继开设了这门课程,也受到大学生的普遍欢迎。但是,这门课程的教育水平和质量并不十分理想,存在不少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1 认识缺乏高度
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在我国是一项新生事物,产生的根源有二,一是教育宗旨的拓展使然。这种教育趋势要求高校教育应当积极参与全球化竞争,培养学生独立自主的创新创业精神,这就对学校教育和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有了更高的要求。二是我国就业形势的催生。据相关数据显示,我国每年大学毕业生人数都在600万以上,加上历年累积的未就业人数400万,也就是说我国每年大学生待就业人数超过1000万。①学生挤爆人才市场的报导屡见不鲜,说明大学生就业已经成为关乎我国高校教育能否健康持续发展和社会稳定的大问题。
1.2 校内创业孵化基地数量及利用严重不足
高校内设置孵化基地是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重要内容。在设置创业孵化基地方面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由于许多高校因认识不足或者条件有限,至今只开设了相关课程,并未设置孵化基地;(2)部分高校设置了孵化基地,但数量及学科品种单一,很难满足教育需求。(3)部分高校设立了创业孵化基地,但是缺乏创新创业能力的高校教师及资源配置。这些都说明了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仍处于低水平,很难实现创新创业教育的高质量。
1.3 教师队伍提升缺乏动力
在我国开展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课程是一项全新的产物,对高校和教师提出了很高的要求。这门课程与其他课程相比有着自身显著的特点和难点:(1)创新精神的培养是重点。培养大学生的创新精神是高校教育的最高境界,既需要在学生的思想认识上奠定理论认知,也需要一定的实践感受,有一个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又相互促进的过程,具有消化积累和潜移默化的特点;(2)教育方法更加需要灵活多样。教育学生树立创新创业精神,需要运用各种教学方法。比如,学习理论知识,参加实地考察,模拟项目操作,举办各种活动等。
1.4 校外人脉网络尚未建立
校外人脉网络是指与提高创新创业课程紧密联系的有关组织、人士参与教学的社会力量网络。这些组织和人士虽然在校外,但对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帮助很大,对提高教师的教学理念和开阔学生的知识视野大有帮助,不可或缺。社会组织可以帮助联系教学参观考察的去向及社会实践的操作程序,甚至可以帮助提供学习场地及创业实验。同时,通过组织一些成功人士现身说法,形成创新创业的感召力。这些对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都很重要。
2 对策建议
2015年3月国务院办公厅在印发《关于发展众创空间推进大众创新创业的指导意见》(国办发(2015)9号文件)提出八项重点任务中,其中一项是“推进实践大学生创业引领计划,鼓励学校开发开设创新创业教育课程,建立健全大学生创业指导服务专门机构,加强大学生创业培训,整合发展国家和省级学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基金,为大学生创业提供场所、公共服务和资金支持,以创业带动就业。”这就从国家层面提出开设大学生创新创业课程的要求。现就提高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质量提出以下对策建议。②
2.1 切实提高思想认识
认识的高度决定实践的深度。需要从学校领导和教师个人两个方面入手,才能奏效。就学校领导层面来说,一靠政策引导,二靠制度约束。政策引导就是一方面向学校讲明开设创新创业课程的重要性、必要性和紧迫性,对学校提出明确要求,使之真心领悟学校闭门办学的不足和自身担当的社会责任。另一方面制定开设这门课程的扶持计划,营造全社会普遍关注的浓厚氛围,使之在潜移默化中提高自觉性。
制度约束虽然是被动的硬性措施,但对提高思想认识具有重要的辅助作用,包括将创新创业课程列入评比达标之中、制定课程的评定考核指标和设置专业职称,使之产生由被动接受到主动参与的转化。 就教师层面来说,一靠外部力量,二靠职业实践。所谓外部力量就是学校、教育部门和舆论影响等共同提高教师思想认识的综合力量。③学校对教师的教育管理是提高教师思想认识的重要手段,教育部门的考核评比具有很强的激励约束作用,公众舆论会产生强大的心理作用,这些都会从外部促进教师提高思想认识。外因是转化的条件,内因是提高教师思想认识的根本。在外力的作用下教师通过自身的学习,提高思想认识,增强责任感,增强职业道德的内在力量,通过教学实践,深入领会开设这门课程的重要意义及自身价值。
2.2 建立必要的校内孵化基地
校内创新创业孵化基地,对提高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质量具有重要作用。各高校应当想方设法在校内或附近开发孵化基地,利用一切场所、设施供大学生实践。比如食堂、超市里,让学生参与实践,了解创业的全过程,让聘请的经营人员讲授创业中获得的经验和教训。
2.3 着力提升教师的业务素质
一方面教师要自觉努力地提高自身业务素质。一要学习党的方针政策,提高教学的使命感和责任感。二要学习借鉴国内外这方面的成功经验和做法,并运用于自己的教学实践。三要加强社会活动能力锻炼,借助外部力量共同完成教学任务。四要加强方式方法创业实践,不断扩展教学空间,使教学活动更加生动,不断增强对学生的感染力;另一方面学校要为教师提高业务素质提供必要的条件。一是在经费、场地、设施等方面为教学提供必要的条件。二是职称评定应当列入序列,以增强教师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三是支持教师参加校外的各项论坛、讲座、比赛等,以便教师交流经验,开阔视野,积累才干。四是在工作上关心教师的教学困难,在生活待遇上一视同仁,体现领导重视的意向,从心理上激发教师创新教学方法的动力。
2.4 建立校外人脉网络
校外实地学习考察企业、成功人士传经送宝、社会组织服务和公众舆论氛围,对培养教育大学生创新创业意识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④建立校外人脉网络的重点是三个环节的建设。一是建立在经营上有所作为的企业学习考察生。在学生学习参观中,让企业讲授创业操作程序、内部机构设置和部门工作职责以及企业创新的亮点和难点,使学生有一个全面的感性认识。二是建立成功人士和知名学者讲坛。⑤成功人士通过亲身经历传授实践知识,增强学生创业心理承受能力,增强理性认识。知识学者讲授国家最新创业政策、全国大学生创业渠道及规律,以及当前大学生创新创业的门类、项目,使学生创新创业方向更加明确。三是建立师兄师姐联系网。利用母校情结、师生情谊建立网络。虽然这种网络不能对在校大学生产生立竿见影的效果,但对于促进大学生创新创业具有长远影响。
我国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正在起步,需要研究探讨的问题有很多,本文以上思考仅仅是初步的,而且感性成分较多,尚不能形成完善的理论成果。但我清醒地认识到,在中央建立创新型社会和国务院加强高校开发开设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课程的指引下,我国高校创新创业课程已经迎来了蓬勃生机的春天,经过全社会的共同努力,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必须迈向新的发展阶段。
注释
① 于崇智.创业教育与高校教改.华东交通大学学报,2004:120-122.
② 朱继洲.创新教育与创业教育.大学教育科学,2004:70-72.
③ 熊礼杭.大学生创业教育体系的探索与实践.教育探索,2007:138-139.
④ 殷利红.浅析高校大学生就业现状原因及对策.山西科技,2009:40-41.
⑤ 孙树枫,任志宇.重视实践环节,完善高校创业教育体系.浙江科技学院学报,2008:232-2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