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技术进步的比较优势角度再谈联想的国际化战略
2009-08-31蔡文宇
蔡文宇
摘要:比较优势理论是发展中国家发展经济所依据的一条重要理论,在宏观经济政策等方面发挥着巨大作用,但是从微观领域的企业角度,该理论还是否适用?本文选取IT产业中的代表企业联想集团为研究对象,从技术进步的角度分析联想发展战略与比较优势理论的联系,初步探讨该理论对微观企业的作用。
关键词:比较优势;IT产业;技术进步
一、引言
由次贷危机引发的这一轮国际金融危机目前已造成世界主要经济体陷入战后最为严重的萧条之中。5月份,美国登记的失业率已逾9%,为二战后最为严重的水平。此前不少经济学家对未来都持较为悲观的态度,主要原因之一是他们认为第三次科技革命中的多数产业已进入成熟期,而以新能源、生物工程为代表的新一轮产业革命还未能发展起来,因此只有出现新的经济增长点,新一轮的上升周期才会开始。对发展中国家而言,特别是中国,这场危机之后其实也蕴藏着巨大的机遇,如果真会爆发第四次科技革命,或是出现新的主导产业,那随之而来的必将是又一轮世界范围内的产业重组,要抓住这次机遇缩小与发达国家之间的差距,我们就应该选择合适的发展战略。
在众多发展理论中,比较优势理论较为科学。在国内以林毅夫为代表的学者对该理论做了比较系统的阐述,认为发展中国家的发展战略应内生于本国的资源禀赋结构,只有这样建立的产业才有自生能力,资源的配置才会合理,最终经济发展速度也会最快。
以IT产业为例,在经过近半个世纪的发展后IT产业逐渐成熟,特别在硬件方面,短期内很难有实质性的进步,因此,该产业在全球范围内的重组已在悄然发生。4年前联想收购IBM的PC部就是这一趋势的缩影。此前很多学者从各个角度分析了这桩收购的意义,在本文中,笔者想结合比较优势理论从技术进步的角度再次分析联想收购前后的实际影响,并讨论这一发展模式是否值得广大中国企业借鉴。
二、文献综述
林毅夫、蔡昉、李周(1999)在《比较优势与发展战略——对“东亚奇迹的在解释”》一文中指出发展中国家要想取得经济上的的成功,最为根本的不是文化传统(金耀基,1987),不是政府实施自由的市场经济(参见World Bank, 1993; James, et. al, 1987),也不是依靠外向型的经济模式(Krueger, 1992),而是该国是否遵从本国的资源禀赋结构,按照比较优势来选择经济发展战略。在《比较优势、竞争优势与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一文中,林毅夫、李永军(2003)评价了国内对Michael Porter的“竞争优势”理论理解的不足,认为比较优势与竞争优势不是对立的替代关系,对竞争优势的追求必须以比较优势为基础,否则会影响产业竞争力和国家竞争力的提高。而在另一篇论文《自生能力、经济转型与新古典经济学的反思》中,林毅夫(2002)认为一国能否持续发展,取决于该国各行业乃至各企业是否具有自生能力,也就是在开放、自由的竞争环境中能否获得正常利润。同样作者认为遵循比较优势是获得自生能力的关键。赵西南(2009)指出:我国企业在选择产业升级路径时应着重考虑区域经济发展情况,即区域经济发展阶段、经济结构资源优势等方面能否给予企业必要的支持。同时赵西南通过研究中国技术占我国外贸出口比重时得出目前我国在制造业技术方面并不具备比较优势。杨娜、潘鑫(2007)在研究IT产业国际分工时指出目前高端技术的研发以及软件研究上美国、印度占据主导地位,而台湾和中国大陆则在半导体和PC制造业具有比较优势,作者认为虽然以IT产业为主导产业的第五个经济周期已开始由创新频发期转向成本竞争期,但美国在研发领域的领先地位仍难以撼动,同时中国在制造装配上的比较优势将更为明显。刘婕(2007)采用SWOT分析法研究了联想收购IBM的优劣势,作者指出这一收购将为联想带来品牌、技术、渠道等方面的优势,但同样面临企业整合的风险。以上学者虽然对比较优势战略以及我国IT产业发展分别做出了研究,但没有将两者结合起来,因此笔者将在本文中以联想集团为对象,将企业技术进步类型的微观研究与宏观经济发展战略结合起来,分析在当前经济环境下我国企业的发展方向。
三、技术进步类型与研究假定
在经济学中,技术进步并不是指技术自身的变化发展,而是指一定量的投入能产生更多的支出,或者一定量的产出只需要更少的投入。现代经济增长理论把所有导致产量增加或成本减少的经济活动都归纳为技术进步,也就是说,制度因素、社会、文化、自然条件等非技术的因素也包含在技术进步之中。因此在本文的研究中,我们引入生产函数F(K,L),用一定的产出水平下资本与劳动的组合情况来对技术进步作实证分析,用等产量线的内移代表技术进步,如图1:
根据技术进步对资本和劳动投入要素影响程度的不同,技术进步可分为三大类型:劳动节约型、资本节约型和中性型。为了研究方便,我们假设工资率和利息率保持不变即生产要素价格不变。如果技术进步导致资本劳动比上升,称为劳动节约型技术进步;如果技术进步导致资本劳动比下降,称为资本节约型技术进步;如果没有引起要素投入比例的变化,则为中性技术进步,这一分类可用图2表示:
在图2中,曲线I表示技术进步前的等产量曲线,L表示等成本曲线或要素价格比例线,射线OE为资本劳动比。由于技术进步,L向内移动到L′,表示同样的产出需要更少的要素投入量,等产量线也相应发生移动,根据技术进步的类型分为三种情况,I1表示资本劳动比增加,意味着该技术进步为劳动节约型,I2表示技术进步不改变原来的要素配置比例,因此属于中性进步,而I3代表资本节约型。
本文将根据上述理论对联想集团收购IBM前后公司的资本劳动比进行分析,简单的考察该收购所带来的要素结构变化,以此分析该收购的实际效果是否符合我国目前的资源禀赋结构。并进一步探讨比较优势在微观企业是否依然重要。不过在分析前必须作几点假设:1.我国目前的比较优势仍然在劳动力资源领域,在高端技术领域不具备优势;2.依据上文所述,我们所研究的技术进步将包括文化、环境、品牌等非技术因素,也就是从总体把握资源要素结构的变化,而不拘泥于技术层面。
四、实证分析
本文将以联想公司为研究对象,选取联想2003年至2007年财务数据(见表1),结合上文的分析模型,研究联想近几年的发展模式就技术进步而言属于哪种类型。
x
(注:联想于2005年4月完成对IBM的收购,资料来源于联想集团财务报表)
由上表可见,在收购完成之前劳动对于利润的贡献增长要明显高于资本,但在收购之后,劳动占利润的比例下降的速度要快于资本,这说明与收购前相比劳动对利润的贡献相对于资本有所下降。按照上文所述,我们可以将联想的技术进步类型定义为资本节约型。
我们将03至05年与06年至07年联想的单位利润资产比和单位利润劳动比分别进行简单的算术平均后得到下图
如图所示,A(6.04,10.70)表示收购后的资产劳动对利润的贡献比例,B(11.16,6.95)表示收购前两种资源对利润的贡献,根据前文所述,联想这次收购带来的技术进步为劳动节约型。
五、结论与评价
随着以IT产业开始由创新型增长向成本竞争型转变,第五个产业革命周期也开始步入成熟期,世界范围的产业重组已经不可避免,这对各个国家都是一次挑战,同样也存在巨大的机遇,特别对于发展中国家而言,抓住机会进行产业升级就尤为重要了,然而产业升级的路径和方法多种多样,产业链上的环节也不止一个,如何选择升级途径和升级目标对于各国都是一个难题,在此笔者赞同用比较优势作为参照,根据一国的资源禀赋结构来确定自己的产业发展战略,同时在微观领域创造自由竞争的市场环境,由市场对企业的资源配置进行指导,逐渐培育企业的自生能力。同样从企业的角度而言,在选择自身发展方向时也应首先考虑本国或者本区域内的资源禀赋结构,在认清自己的优劣势之后,选择合适的发展道路,只有这样才能少走弯路,降低经营风险,同样也能减少社会资源的浪费。
就IT产业而言,目前学者普遍认为虽然增量创新依旧继续,然而能够影响整个产业周期的重大技术模式创新已不会出现,而就目前产业格局来讲,美国依旧将占据IT产业研发的高端领域,其它发达国家将负责技术开发,而中国将成为IT业的制造装配基地。这意味着相对于资本技术而言,中国的优势仍存在与劳动密集型领域,不仅包括相对低成本的劳动力,也包括东部地区人力资本的积累,还包括广阔的消费市场。综上所述,我国IT产业的技术进步应着眼于发挥人力资源的优势,而不是急于赶超发达国家在技术等高端领域的地位。
因此分析联想集团收购IBM前后的资本劳动比,笔者认为从宏观经济角度而言,联想的收购是不合理的,为了早日实现国际化的战略,打入PC制造的高端领域而牺牲了自己在人力资源方面的优势,这不符合我国目前的资源禀赋结构,因此企业的经营效率必定受到影响。但是我们也看到在收购之后,联想集团的利润有了显著提高,资产规模也越来越大,这也说明了在这种经营模式下联想是具有自生能力的。那么这是否意味着比较优势理论对于具体企业而言并不成立呢?笔者认为还不能笼统地作出结论,因为导致这一现象的原因有很多,既可能是由于我国经济发展不平衡导致整体上的比较优势在某一领域有所改变,或者是由于经济全球化的进一步加深,使得资源要素国际间流动更加方便,从而令个别行业的龙头企业有能力突破一国的禀赋结构而同样具备自生能力。也可能是遵从比较优势原则对于整个国家或整个行业来讲最具效率,但对单个企业来说能够盈利的方式不止一种,而且现代企业的经营目标也不单单是盈利最大化,从而选择次优路径。
参考文献:
[1] 林毅夫,蔡昉,李周. 比较优势与发展战略——对“东亚奇迹的在解释”[J].北大经济研究中心.讨论稿系列,1999(5)
[2] 林毅夫,李永军. 比较优势、竞争优势与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J].2003(2)
[3] 林毅夫,自生能力、经济转型与新古典经济学的反思[J],2002(8)
[4] 谢光亚,郑春,从联想收购IBM PC业务看中国企业跨国并购[J],商业研究,2006(11)
[5] 钟慧波,林竞君,透视技术创新与产业革命[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04(2)
[6] 赵西山,金融危机背景下中小企业产业升级的路径选择[J],企业活力-经营谋略
[7] 秦宪文,发展经济学[M],经济科学出版社,2006.8
(作者单位:上海理工大学管理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