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大长征》一书的几点疑问
2009-08-25马峰
马 峰
关于长征方面的著作数不胜数。这些作品对研究党史、教育后人、宣传和弘扬长征精神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但令人感到美中不足的是有些作品有不严谨之处。以2006年8月由中共党史出版社出版的李庆山著《大长征》为例,粗读之后发现该书有几个令人感到疑问的地方。
一、李德与萧劲光被撤职的关系
第7页:黎川失守,李德把责任归罪于萧劲光,撤了他红7军团政委的职务。
第9页:9月28日(笔者注:1933年),黎川失陷。失守黎川,萧劲光一时还未被“问罪”,因为理由不充分。
这就是说萧劲光被撤职不是因为黎川失守。很明显前后不一致。
而肖劲光(萧劲光)本人回忆如下:“浒弯战斗后,方面军总部和军委以战斗失利为名,本想加罪于彭德怀同志,但慑于彭德怀在军队中的威望,又没有直接指挥这场战斗,所以就移罪于我,当即下令撤了我的职,调往建宁总部审查。”[1]
二、李德到达中央苏区的时间与死守黎川的决策者
第8页:大敌当前,要不要黎川城,中共内部发生了分歧。博古和李德不顾敌强我弱的实际情况,坚持“御敌于国门之外”,要求死守黎川。
作者认为这是李德和博古的共同决定。
可是第105页:1933年9月底,李德来到中央苏区。
第106页:1933年9月底,在李德动身去中央苏区时。
第107页:1933年9月,李德历经艰辛和风险,到了瑞金。
第107页:9月末的一天,李德骑着枣红马进了瑞金城。……博古抢前几步,与老熟人李德按洋式礼节热烈拥抱,高兴地说:“啊,李德同志,你来了,终于把你等来了!”显出久旱之望云霓的渴盼神情。
作者给了4个时间,让人不明白李德到底是什么时间到达的,但不管按哪个时间,都与“博古和李德共同决定守黎川”的说法相矛盾。
三、表达令人不解
(1)第107页:李德在“独立房子”住下的当天晚上,博古和洛甫便来拜访,并彻夜长谈。博古向李德介绍了整个苏区的政治、经济情况,以及当前面临的严峻的军事形势。谈到“罗明路线”和黎川失守事件时,博古给李德打了预防针:“同时博古警告我,不要在革命军事委员会谈及这个问题。毛泽东对这个问题反应敏感,因为从根本上说,他同罗明和萧劲光执行的是同一条路线。”这就等于在李德面前公开了博古等与毛泽东的分歧是路线斗争。
“博古给李德打了预防针”后面引号中应该是博古的话,但读起来却像是李德的话。
(2)第127页:参加会议(笔者注:指黎平会议)的指挥员首先报告了自己队伍的情况。出发时的8.6万多人只剩下不到3万多人了。
“不到3万多人了”也让读者不好理解,到底是大于3万还是小于3万?
四、博古的职务
第17页:博古被不正常的历史巨手在仓促而偶然的情况下,推上了中国共产党的权力峰巅,担任了党中央总书记。
第17页:1945年5月,在党的“七大”上,博古这样描绘了自己当年登上总书记位置时的情形:在上海中央破坏以后,由老的中央政治局委员指定我做临时中央负责人。
第119页:1933年初,中共中央总负责博古来到瑞金,成了中央苏区的最高首长。
总书记和总负责是两个不同的职位,总书记是经过党的中央全会选举产生,是正式的,而总负责是指定的和临时的。事实上,博古没有担任过总书记一职,只是中共中央的总负责人。
《中国共产党组织史资料》第二卷就写道:
总负责人秦邦宪(博古)(1931.9-1935.1)[2](P58).
五、中共与共产国际失去联系的时间
第21页:所以当1934年9月中共上海局被国民党特务机关一举破坏,中共完全失去与莫斯科的电讯联络后,就立即显得六神无主、惊慌失措,仓促实行“大转移”。
但是通信兵史编审委员会所写的《红军无线电通信的创建、发展及其历史作用》一文写道:“1934年10月5日至12日,国民党反动政府先后捕去中共上海中央局书记盛中亮,管理经费的沈子修,管电台的周秀珠,两部地下台的台长王有才、程祖怡,以及译报员杜单强等10人。两部电台、7部发报机和大量通信器材,全被敌人劫去。由于两台同时被破坏,党中央在与上海中央局中断联络的同时,也与共产国际失去了联系。”[3]
第二种说法同《中国共产党组织史资料》第二卷第242页的记载一致。
所以失去联络的时间至少是10月5日以后,而不可能是9月。
六、对中央红军长征时的实力的疑问
(1)第65页:中央红军长征时出发时实力
人员 全军总人数:86859人
军委第1纵队:4693人;军委第2纵队:9853人;红1军团:19880人;红3军团:17805人;红5军团:12168人;红8军团:10922人;红9军团:11538人
装备
长枪:9153支;短枪:3141支;自动枪:28支;手提花机关枪;271支;轻机枪:294支;重机枪:357支;山炮、迫机炮:38门
(2)第85页:红军为此付出了代价:突破第一道封锁线减员3700余人;突破第二道封锁线减员9700余人;突破第三道封锁线减员8600余人。
(3)第88页:湘江战役前,中央红军的人数为86859人,其中红1军团19880人,红3军团17805人,红5军团12168人,红8军团10922人,红9军团11538人,军委第1纵队4693人,军委第2纵队9853人,全军共有步枪29153支,轻、重机枪651挺,迫机炮38门,刺刀17552把,梭镖6101支,马338匹,马刀882把,各种枪弹173万发,手榴弹76000多个,迫机炮弹2473发,冬衣83000件,盐34000多斤,钱202万元。
有关红军长征的书很少有像《大长征》这样详细介绍人员和装备的,这为研究长征提供了难得的数据。
众所周知,湘江战役是红军突破第四道封锁线之战,也是红军损失最大的一次战役。可是:
A.从(2)中可以很清楚地看出红军过湘江之前的损失,但令人不解的是,(3)中所给出的人员数字和(1)中的人员数字一模一样。难道损失的人员又补充完整了吗?
B.从(1)中我们不难算出轻重机枪的总数是651挺,在(3)中轻重机枪还是651挺,难道没有损失吗?还有在(1)中长枪枪数是9153,而在(3)中步枪数是29153,这中间的差距也太大了,让人难以相信。最后,(1)中的山炮、迫机炮:38门,(3)中的迫机炮38门。那山炮呢?
七、人名和职务的不同说法
(1)第66页:中央妇女部部长李坚真(女)
在一些党史资料中也能看到李坚真的名字,但应该是李坚贞。李坚贞在《我的回忆》一文中写道:“养父母也是贫农,对我十分疼爱,给我取名见珍(1940年我改名为李坚贞)。”[4](P2)
《中国共产党组织史资料汇编》也写到:
中央妇女部:部长 李坚贞(女)[5]
(2)第71页:红8军团政治委员 黄苏;第295页:黄甦,红8军团政治委员兼第23师政治委员。
好像是两个不同的人物?新华字典解释“苏”同“甦”,有的党史资料用的是“甦”,也有用的是“苏”,但同一本书应该一致,或者做一说明更好。
(3)第234页:红4军军长:许世友;第295页:许世友,红四方面军骑兵师师长。
有几个许世友?《中国共产党组织史资料》第二卷写到:许世友(1935.7-1936.3)红4军军长[2]P(2449);许世友(1936.4-9)骑兵师司令员[2](P2461)。
这里很清楚地说明是同一个人,先后担任不同的职务,但后一个职务应是司令员,而不是师长。
八、参加中央红军长征女干部的人数
(1)第73页:参加中央红军长征的女干部是:蔡畅,邓颖超、康克清、贺子珍、刘英、刘群先、李坚真、李伯钊、钱希均、陈慧清、廖似光、谢飞、周越华、邓六金、金维映、危拱之、王泉援、李桂英、甘棠、危秀英、谢小梅、钟月林、吴富莲、杨厚珍、萧月华、李建华、曾玉、刘彩香、丘一涵、吴仲廉
到达扎西后,甘棠和李桂英被留下来参加川黔滇边的游击战争;到达盘江时谢小梅又被决定随丈夫罗明支贵阳开展工作。自始至终参加中央红军长征的女干部共27人。
除此之外,参加中央红军长征的还有女战士蔡云香、刘钊等人。
(2)第73页有一张照片:参加红军长征的女红军 前排右起:彭儒、曾碧漪 后排右起:贺子珍、周月林、钱希均、康克清
对比(1)和(2),就有三个人彭儒、曾碧猗和周月林在(1)的名单中找不到,只能把她们归入女战士的行列。
但李坚贞在《我的回忆》一文中写道:“我提出的名单是:邓六金、吴富莲、吴仲廉、钱希君,贺怡、李桂英、彭儒、阚思颖、钟月林、刘彩香、王泉嫒、危秀英、谢飞、蔡纫湘、谢小梅、危拱之,还有一位兴国人,想不起她的名字,她是左中农同志的爱人。……经组织批准随部队转移的是33人,曾玉同志当时身体不好,但她坚持要随部队去,组织上也就同意她走。后来贺怡和彭儒因毛泽覃和陈正人留下了,她们两人也留下了。所以参加红一方面军长征的女同志总共是32人,除现在各种党史资料中提到30位外,还有两位,一位就是前面提到的那位兴国人,她随部队到了湘南后,因红军突破敌人的堡垒,伤员很多,组织上派她护送伤员到江西游击区了,以后没有音讯,可能牺牲了。另一位是蔡纫湘,她原是彭杨步兵学校的组织科长,长征前又在中央妇女部帮助工作。长征时先和我一起在民运工作队,到遵义后,又和我一起到干部修养连。红军到了毛儿盖,她和吴富莲、王泉嫒一起被编到左路军。以后西路军在甘肃被围困,吴富莲牺牲,她逃出到了上海。当她得知中央到达延安后,又千方百计到延安找组织,不幸在敌机轰炸延安时牺牲,她是一位好同志。”[4](P42) 在李坚贞的回忆中,彭儒就没有参加长征,吴富莲和王泉嫒后随左路军长征,没有自始至终参加中央红军长征。蔡纫湘是组织科长,是干部,应该列入参加长征的女干部之列,但《大长征》中没有这个名字,只有一个女战士蔡云香。对比以上两种说法,李坚贞的回忆应该更可靠。
九、林彪的年龄
第91页:这一次任务对于27岁的红一军团军团长林彪来说,身上的担子感到异常沉重。
第94页:政委聂荣臻为人十分老成,他极讲原则性,很有资任感,听完林彪的话,看了一眼这位年轻气盛,年仅28岁的指挥员,说:“我们必须执行自己的任务,保护他们过江。”
林彪生于1907年,湘江之战时应是27岁。
十、乌江之战红军炮兵打炮弹的数目
第143页:说完,他直起身拿起一枚炮弹,往炮筒里一递,只听轰的一声,炮弹从膛中射出,带着轻微的啸声,不偏不倚地落在敌群中间爆炸了,接着第二、第三、第四发炮弹又准确地落在敌群中开了花。
而《聂荣臻回忆录》中对开炮的经过描写如下:“幸亏军团炮兵连连长神炮手赵章成同志连打三发炮弹,把向我滩头阵地猛攻的敌人压制住了,一营乘势反击,才将敌人全线击溃。”琜6]
《杨成武回忆录》用了较长的篇幅生动地写了炮战的详细经过。一共打了四发炮弹,其中第一发是试射,没有打中目标,后三发准确击中目标琜7]。
杨成武是强渡乌江的现场指挥,他和聂的回忆一致,应该更准确。
参考文献:
[1]肖劲光回忆录[M].北京:解放军出版社,1987:138.
[2]中共中央组织部,等.中国共产党组织史资料(第2卷)[M].北京:中共党史出版社,2000.
[3]通信兵史编审委员会.红军无线电通信的创建、发展及其历史作用[M]//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中共党史资料30.北京:中共党史资料出版社,1989:98.
[4]李坚贞.我的回忆[M]//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中共党史资料31.北京:中共党史资料出版社,1989.
[5]王健英.中国共产党组织史资料汇编:领导机构沿革和成员名录[M].北京:红旗出版社,1983:191.
[6]聂荣臻回忆录——红军时期[M]//中共中央党史资料征集委员会,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中共党史资料5.北京:中共党史资料出版社,1983:119.
[7]杨成武回忆录[M].北京:解放军出版社,1987:93-97.
责任编辑:张新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