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下历史教学应关注新史观
2009-08-24宋启广
宋启广
高中历史课程改革以来,我们欣喜地看到了课程改革给中学历史教学带来的巨大变化,新的教育理念正在逐步地落实到课堂教学之中。欣喜之余,我们也惊愕地发现:中学教材对一些历史问题所表达的观点与史学界的研究动态有很大的差距。很多中学历史教师忽视了新的史学观念的吸纳,史学观念陈旧,对学术界的动态反应漠然,对新教科书中新的史学观点了解不到位,致使教学内容与学术研究成果严重脱节,这一现象不符合新课程的时代性要求,已成为制约新课程发展的瓶颈。历史特级教师袁兆桐呼吁:“在新课程的教学中,教师应努力把握文明史观的内涵和观点,体现文明史观要求,引导学生从文明史观的角度分析、认识相关历史现象”,可见,史学观念的更新与运用在高中历史新课程教学中显得刻不容缓。
一、中学历史老师史观有待更新
长期以来,中学历史教师已经习惯了这样一种模式:依据“一个纲”(历史教学大纲和由此制定的考纲),抓住“两个本”(基本的历史知识和基本的历史能力),训练“三类题”(选择题、问答题、材料解析题),着力“四环节”(听讲解、记笔记、下题海、上考山),吃透“五本书”(《中国古代史》、《中国近代史》、《中国现代史》、《世界近代史》、《世界现代史》)。因为《普通高级中学历史教学大纲》要求:“高中历史教学要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理论为指导,阐释人类历史发展的基本进程和趋势,对历史事件、人物、现象做出客观、全面的分析和评价。”对历史问题的阐述,教学大纲只遵循一种理论。大纲指导下的历史教科书,所选的内容必须是史学界公认的、已形成定论的、稳妥的知识和观点。一直以来,人民教育出版社编写的历史教科书则是贯彻大纲精神的“最强音”,是中学生掌握和理解历史的“不二法门”,而高考也以此教材为命制试题的“源头活水”。这样,一个大纲、一套教材、一种声音使得中学历史老师只需“埋头拉车”,以至于许多老师不想也不会“抬头看路”。按照著名课程专家钟启泉的说法,目前我国师范生在大学接受的教师教育,与社会发展实际至少落后50年。这其中当然包括史学观念方面,中学教师在史学观念方面的落伍是普遍的,我们应正视和面对这一问题。中学教师不关心高校学者在干什么,高校学者也缺乏有效的渠道向中学普及新的研究成果,中学历史教学表现出极大的封闭性,中学教师的史学观念严重滞后于学术研究成果。因此,我们要重视史学理论的再学习,提高转变史学观念的自觉性。
近年来,随着普通高中新课程改革的推进,有鲜明时代性的历史新课标和历史教科书,在吸纳新的学术成果和新的史学观念方面迈出了可喜的步伐。新课标“依据时代性和基础性原则,革新了课程内容,增强了课程内容与社会进步、学术发展和学生经验的联系”,新教材达到了“让人一看就知道是新世纪的历史教科书,而不是十年前、二十年前的教科书”。出现了一个课标多个版本的中学历史教材的状况,历史教师还可以在教学中根据“学情”和“教情”自主开发教材。在新课程改革实践中,历史老师们注重了新的教学理念和教学实践的结合,关注了课程观念和教学理念的转变,但仍然忽视对新史学观念的吸纳。例如,讲到中国古代的政治史,新课程强调的是从文明史的角度宏观把握古代中国政治制度的特征。而笔者在听课中发现,一些教师仍花很大的精力帮助学生分析战国时期中国如何实现从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飞跃的,这就偏离新课程的要求了。还有,尽管新教科书中绝少提及社会形态的语汇,但“奴隶社会”、“封建统治阶级”、“资产阶级专政”等过时的称谓仍充斥于课堂和各种教辅资料中。“新的教学理念和新的史学观念,就像车之两轮、鸟之两翼,二者缺一不可。忽视史学观念的更新和转变,如同新瓶装陈酒,只能是形式上的刷新和变更,教学内涵不会发生根本性的转变”。
二、在历史教学中渗透新史观
目前我国高考命题正在经历一个新旧史学观念的转型时期:时代出现了新理念,而我们却装满了旧观念;国家颁布了新课标,而我们却仍使用旧教材;高考奏响了新旋律,而我们却仍在弹奏旧腔调。这就要求历史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向学生贯彻新课程理念和新史观:即全球史观、文明史观、现代化史观,只有这样,高中历史教学才能适应当前的高考趋势。
1.依“标”据“本”,充分用好教材。目前使用的高中历史新教材已经淡化了五种社会形态理论,不再过多涉及奴隶社会、封建社会等概念,按照文明史观构建了新的学科体系,一定程度上体现了新的史学观。在一些具体问题上,也多是运用新史观来阐释的,如对明清时期阶段特征的理解上,新教材摒弃了“封建社会由胜转衰”的说法,而认为这是农业文明发展的高峰时期,也是近代工业文明的前夜;将日本明治维新、俄国1861改革置于工业文明下来认识;关于英、法美资产阶级革命,也多从近代国家政体和民主制度的建立方面阐释。高中历史课程标准规定的课程性质、课程理念和课程目标中,都渗透了新史观,多次提到“要吸收人类优秀文明成果”,“热爱和继承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理解和尊重世界各地区、各国、各民族的文化传统,汲取人类创造的优秀文明成果”等。从目前各种版本教科书的内容来看,都注意了从文明演进的角度来确定教学内容和阐释历史。高中历史三个必修模块从不同的角度体现了政治文明、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六个选修模块也从不同侧面反映了文明史的相关问题。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按照教材提出的新史观,根据人类历史的发展,指导学生运用新史观来评价、认识相关历史事件。
2.整合新教材,构建新史观学科体系。历史课程标准使用了模块专题体例,一改以往的通史体系,时空跨越大,内容跳跃性大,时序性差,古今中外历史融于一体,给教师的教学带来了一定困难。加上学生的历史知识储备严重不足,学生的思维方式、学习方式也难以一下适应。尽管模块专题体例确实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但我们不能因此否定这一体例或者改变这一体例。新教材是为了避免与初中历史课程重复,为了适应高中学生的认识水平与高中教育、教学需要而编写的,这一考虑无疑是正确的,一味地指责、排挤这种体系,就无法进行正常的教学活动,教师应更多地关注如何整合教材,构建合理的学科体系。
目前,课程标准弱化学科体系和体系凌乱的状况已经引起了各方面的关注,运用新史观对课程体系进行整合,构建起体现历史发展进程的课程体系已被多数业内人士所认同。新课程增加了历史新知识,特别是补充了大量贴近现实生活、反映社会发展和人类优秀成果的内容,更有利于开阔学生视野,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专题体例从一个特定的视角,运用新的史学观对历史事件、历史和历史人物进行深入的了解和探索,有利于学生了解历史发展的基本脉络线索,认识人类社会的历史进程,探索和揭示人类历史发展的基本进程和规律,增加学生的历史洞察力和历史使命感。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可运用文明史观,打破必修模块的划分,按照农耕文明和工业文明的兴起、工业文明的扩展的顺序,对课标和专题内容进行整合,从而构建起体现时序特点的课程体系,这对于帮助学生系统、全面地把握课程标准,提高教学质量具有重要作用。
三、在高考复习中渗透新史观
新课程改革正在紧锣密鼓地进行,具有课改“风向标”意义的高考试题也在改革。早在新课程改革启动伊始,高考命题专家就明确提出要“用文明史的观点整合新课标的模块和专题,构建学科体系,考试测量应该依据这一体系来把握主干知识,确定命题的基本思路、立意和认识”。部分实施新课改省市的高考历史试题从形式到内容都有很大的改变,那种设置新情境、考查新目标、具有开放性的试题成为高考改革的新亮点。其中,对于新史观的考查也逐渐凸显出来,特别是对近代化史观、文明史观、全球化史观等新史观的考查,体现这些史观的试题在大纲高考中频频出现已成为不争的事实。国家教育部考试中心颁布的《考试大纲》(新课标历史),也是按照文明史观,重新构建了学科体系和考试内容。有鉴于此,在高考复习中,应按照新的史观来确定考点和重点,并按照文明史观来审视、阐释、说明相关的重大历史问题。
比如,2008年新高考命题渗透了文明史观、现代化史观、全球史观、革命史观,体现了多元化视角。试题命制以文明史观为主基调,兼顾整体史范式和现代化范式,同时也适当地利用传统的革命史范式,在选择题中,关于新史观为命题指导思想的题目非常多。如广东第9、10题;海南第11、15、16、17题;山东第10题;宁夏第29、30、32、35题;江苏第6、7、8、14题;全国文综卷Ⅰ第13、14、16、20、37题,特别是15题对“科技是把双刃剑”理解的考核,选材之别致,让人惊呼,堪称杰作。这充分体现了新课标下将中国放到世界大背景下考查,中国与世界文明交融与碰撞的特点。
此外,主观题部分体现新史观的试题也是比比皆是。山东第27题从文明史观角度、全球史观角度下考查中外家庭伦理观念的变化;第28题从现代化史观全球化角度考查近现代中国的现代化(工业化)问题,体现了近现代中西文明的碰撞与交融的历史现象。如广东第27题谈到近现代西方人眼中“中国形象”的变化认识,从文明史观角度,将中国置入世界大背景考查,也体现了全球史观的考查的特征。再如江苏第23题,从全球史观的角度考查中外现代化经济模式,同样体现了现代化史观的考查特点等。
参考文献:
[1]袁兆桐,田家伟.文明史观与高中新课程教学[J].历史教学,2009,(1).
[2]袁兆桐,郑志伟.史学观念的更新与高中历史新课程教学[J].中学历史教学参考,2008,(12).
[3]穆易宁.新课标下高中历史学科考试测量命题与改革[J].历史教学,200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