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三维目标” 折射“人文”光芒
2009-08-24王瑾华
王瑾华
【摘 要】三维目标是相互联系,相互渗透的整体,是一个完整的人在学习活动中实现素质建构的三个侧面。能力发展是核心,知识、文化积累是基础,情感态度养成是灵魂,是保证能力发展和知识、文化积累的必要条件。三者相互依存,相互促进。课程目标,都是从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这三个维度提出来的,三个维度相互渗透,融为一体,具有很强的整体性和立体感。
【关键词】课堂教学 三维目标 人文理念
如何科学认识语文教学的三维目标,早已不是新鲜的话题。《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指出:“语文课程目标根据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维度设计。三个方面互相渗透,融为一体,注重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显而易见,三维目标应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在课程理念中,首先提出了“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的理念。为体现这一理念,新的语文课程目标根据“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维度设计,三个方面相互渗透,融为一体。在语文教学中,我们怎样来认识三维教学目标,又如何将其落实在教学过程中,以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呢?这里谈谈笔者学习“课标”后的一些认识,权作抛砖引玉。
一、对“三维目标”新认识
课程标准提出的三维是“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1.知识和能力目标。“总目标”是对课程中知识和能力的具体规定,是“知识和能力”教学的基本依据。通过深入钻研课程标准,特别是分析研究课程标准的知识和能力的要求与教学大纲比较的异同,便可正确把握新课程“知识和能力”的要求。如,阅读教学,教学大纲要求“能理解主要内容,领会中心思想,有一定的速度,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课程标准则要求“具有独立阅读能力,注重情感体验,有较丰富的积累,形成良好的语感”,此外,还提出了课外阅读总量应在400万字以上,强调积累与语感的培养、阅读方法的运用、个性发展等,这些都是教学大纲所没有的。从现代社会对未来公民素质的要求出发,对“知识和能力”这一维度也应有新的理解,应具备的语文能力不能仅仅局限于过去的相对狭隘的听说读写能力。比如课程标准提出的“在发展语言能力的同时,发展思维能力,激发想像力和创造潜能”。
2.过程和方法目标。课程标准强调在实践中学习,“总目标”指出“能主动进行探究性学习,在实践过程中学习、运用语文”。“过程”,重在“亲历”。“识字”、“阅读”、“口语交际”、“习作”、“综合性学习”等,都要让学生亲历其过程,在过程中学习,使学习过程成为学生生活世界的一部分。
“方法”,应该是具体的,而不是抽象的,应伴随着知识的学习,技能的训练,情感的体验,审美的熏陶,如影随形,而不能游离其外。中外教学史说明,独立于具体的知识技能学习的“方法”是很难产生迁移的。提高语文能力的主要途径是语文实践,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体,要努力改变过去教师重知识传授和学生被动接受的倾向。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体现的是语文的人文性,强调的是给学生广博的文化浸润,内涵比起教学大纲“思想性”目标要丰富得多,深刻得多。“总目标”对“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具体要求,涵盖传统的思想教育的精华以及生命意识、现代意识、多元文化,强调语文学习兴趣、信心、习惯的培养。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是语文课程的重要内容。在语文教学中应注重熏陶感染,潜移默化,把“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这一重要维度渗透于教学过程之中。
4.理清三维之间的关系。在新课程中,三维目标是主要矛盾,知识和能力是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在这三个维度中,知识和能力是基础,是核心,是最重要的一个维度,同时它又是其他两个维度发展的依托。语文素养的核心是语文能力,假如把语文素养比做一座大厦,由三维目标构成,知识与能力就是大厦的基座,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就是上层建筑,基座稳固了,语文教学的根基才不会产生动摇,“上层建筑”也才能发展得更高。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是重要的一维,没有它,将使语文教学回到课改前的状态,仍然是人文性的缺失。没有“过程和方法”的目标,所倡导的“自主、合作、探究”也将难以落实。在兼顾其它二维的情况下,知识和能力的坚实牢固,是语文新课程追求的目标。
5.三维目标的整合。新课标指出,“课程目标根据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个维度设计。三个方面相互渗透,融为一体,注重语文素养的提高。”教学中,我们要做好三维目标的整合,而不是把三个维度简单地叠加,要以“知识与能力”为主线,渗透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并充分地体现在过程和方法中。新课标中的“课程目标”处处为我们整合三维目标提供了典范。如,第一学段“口语交际”规定:“有表达的自信心。积极参加讨论,对感兴趣的话题发表自己的意见。”“自信心”、“积极”、“感兴趣”是情感、态度的要求,“表达”、“参加讨论”、“发表自己的意见”是技能方面的要求,而“参加”、“发表”就体现了过程,如何讨论和怎样发表意见则体现了学习方法的要求。在拟订三维教学目标时,我们要借鉴新课标对三维目标的整合方法。
二、设计“三维目标”落实“人本”理念
新课程理念要求教师应从“知识的传授者”转变为“智慧的启迪者”,从“学生的管理者”转变为“学生学习的合作者”,以人为本,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从而真正成为新课程标准所提倡的“平等中的首席”,打造出崭新的、充满活力的课堂,并在使学生掌握知识的同时培养他们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这就要求教师必须很好地在教学中落实三维目标,即注重对学生的知识与能力的培养;注重教学的过程与方法;注重对学生情感、态度及价值观的教育。语文课堂教学中如何有效落实三维目标,提高语文课堂教学的实效性,是语文新课程改革的主攻方向。因此,笔者主要从以下几方面着力落实三维目标,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1.以学生为主体,立足于文本,有效达成目标。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有一项研究表明,在学校的最初几年,儿童是否能培养阅读的兴趣,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学校第一学年的教学活动。因此,小学语文教学的首要任务就是要培养学生喜欢学习语文,感受阅读的乐趣,教师要尽可能地增强语言教学的趣味性,让学生在活动中、在游戏中“快快乐乐学好语文”。首先,教师要通过创设情境、设置悬念等多种方法激发学生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让他们在迫不及待、跃跃欲试的心态下进入阅读。如教学《玩出了名堂》一课,教师可通过“玩常常被人们看作是浪费时间的事,可有一个人却在玩中成为发明家,‘玩出了名堂,想知道他是怎么玩的吗?读了课文,你就知道了。”这一简短的谈话,使学生产生强烈的好奇心,很快地进入学习语文的佳境。因此,激发兴趣,是达成“三维目标”的前提。一方面,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本身就是“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的组成部分;另一方面,只有当“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这三个维度的目标成为学生的内在需要,学生才能主动去学,才能学得投入,从而真正有效地达成“三维目标”。
2.转变教师角色,促进师生交往。传统的教学观把教学理解成是教师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向学生传授知识技能、发展智力、培养能力、陶冶情操的过程。显然,在这个过程中,教师是教学过程的控制者、教学活动的组织者、教学内容的制定者和学生学习成绩的评判者,具有绝对的权威,师生之间是一种不平等的关系。现代教学论指出,教学过程应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没有交往,没有互动,就不存在或未发生教学,那些只有教学的形式表现而无实质性交往的“教学”是假教学。如课堂上,一位学生对某个问题做出了正确解答,老师仍然追问:“他回答的对不对啊?”学生则齐答:“对。”这就是只有交往的形式,而无实质性的内容,由此可见,教师必须转变教师角色,促进师生之间的真正交往。
教学的过程是师生共创共生的过程,是师生平等参与的过程,教师要打破“教师中心”“课堂主角”的旧框框,在民主平等的学习氛围中引导学生自由表达,自主探索。同时教师作为学生发展的促进者,应积极创设自主探究合作的空间,建立和谐、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促进师生之间的真正交往互动。
3.转变学习方式,促进学生发展。所谓学习方式,是指学生在完成学习任务过程中基本的行为和认知取向。学生的学习方式有接受和发现两种,两种学习方式相辅相成、缺一不可。而传统学习方式强调接受,建立在人的客体性、受动性、依赖性的一面上,从而导致人的主体性、能动性、独立性的不断销蚀,窒息了人的思维和智力,消磨了人的学习兴趣和热情,阻碍了学生的发展。转变学习方式就是要转变这种被动性的学习态度,把学习转变成人的主体性、能动性、独立性不断生成、张扬、发展、提升的过程,使学生学习的过程成为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
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促进学生发展,关键是让课堂真正成为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天地。自主、合作、探究三者相辅相成,水乳交融,有机结合。学生采取这样的学习方式,在学习的过程中有情感的投入,能获得有效的情感体验,有利于学生良好的价值观的形成。同时也发展了学生的能力,使知识、文化得到积累。如学习《将相和》一课,让学生自由组合三人小组合作表演课本内容,此时,学生便自由组成了一个整体,他们为表演好课本内容,献计献策,互相帮助。
第二段(讨论)
师:前一节课同学们已经自己提出问题揣摩表现人物品质的第二个典型事例。现在我们紧扣人物的言行特点分析讨论。
〔学生打开课文和自学笔记。教师巡视。〕
生:书上说“赵王和大臣们商议,去,怕有危险;不去,表示胆怯,一时决定不下。”
这种情况,跟“完璧归赵”的故事一样,说明赵王的群臣无策,拿不定主意。
〔学生善于前后联系想问题。〕
生:我有个疑问:秦王骗取和氏璧已经失败了,为什么刚过了几年,又要约赵王渑池相会?
生:(争相举手)道理很清楚,秦王就是不甘心骗取和氏璧的失败,想要报复。
生:他想要抓赵王也说不定。
师:秦王想要报复,这是故事发生的起因,但课文没有明写出来。大臣商议决定不下,后来又怎样呢?请继续讨论。
〔教师及时点拨,既点出故事起因,又扭回到原来的议题。〕
生:后来“蔺相如认为不能……示弱,还是去的好。”“认为”、“还是”这两个词显示蔺相如很果断地提出自己的见解。
师:“认为”在文中表示蔺相如对这件事的看法、判断。这个词课后要求你们练习造句。
生:课文说“蔺相如随行”,可以知道这次蔺相如同样是要冒着危险去的。他真是智勇双全。
师:你认为蔺相如的“智”是指什么?(生:群臣无策,而蔺相如果断决定,比群臣有谋。)
〔寻根究底,不走过场。〕
同学们讨论得好,我们刚才就是运用抓人物言行特点的方法来体会人物品质的。
〔教师紧扣阅读重点训练项目来指导。〕
生:秦王和赵王都是一国之君,秦王要赵王为他鼓瑟,这是要侮辱赵王。课文又说“秦王叫人记录下来”、“记录下来”是什么意思?
师:“记录下来”就是作为一种历史资料记载,这件事就流传给后人知道,这不仅是侮辱赵王,也是在侮辱赵国,有损国家尊严,是不能容忍的。在这种情况下,蔺相如怎样反击?
〔学生不懂就主动提问,教师解释,有机渗透爱国教育。〕
生:“我从蔺相如的神态、言行体会,蔺相如“生气极了”说明他爱赵国的心强烈。秦王拒绝为赵王击缶,蔺相如再要求,直至“您不答应,我就跟您拼了!”迫使秦王只好为赵王击缶,并叫人也记下来。蔺相如这一招比秦王更厉害,显示他勇敢,不怕强暴。
师:蔺相如不怕强暴,这股勇气从哪里来?(略)
〔这一点拨,为要透过外表深究思想基础。〕
生:蔺相如为什么还对秦王多次称“您”?(略)
生:这里用了两个“只好”很有意思,一个“只好”为赵王击缶,一个“只好”放赵王回去。都说明在蔺相如反击下,秦王完全失败了。
〔学生一字未忽略,词词悟神。〕
生:不然,秦王失败,也有廉颇的功劳。
〔学生认真听同学发言,及时提出纠正。〕
师:怎么知道廉颇有功劳?(引导学生看课文。)
生:故事说秦王“知道廉颇在边境上已经作好准备,不敢怎么样,只好……”可以说明。我读到这里才想到前面写有“大将军廉颇带着军队送到边界上,作好了抵御秦兵的准备”。
这一句不是无关紧要的,是作者有意先设下伏笔。
师:讨论得很好,读书就要这样前后联系起来想,才能完整地认识。请同学说说这个故事的主要内容,并加上小标题(略)
第三段〔揣摩〕
师:蔺相如和廉颇合作,使秦王在渑池之会失败了。我们接下来自学揣摩第三段,要求不用提问题,直接从语句中体会。举例指导:(先指名读廉颇不服气说的话)读到廉颇这些话,就停下来想一想。廉颇说的三句话:“我廉颇攻无不克,战无不胜,立下许多功劳”,廉颇的确是战无不胜的将军,但不难看出他居功骄傲;“他蔺相如有什么能耐,就靠一张嘴,反而爬到我头上去”说明廉颇很不服气;“我碰见他,得给他个下不来台”可以知道廉颇准备报复。
请同学仿照举例的方法,围绕体会人物精神、品质这个中心边读边揣摩,允许在小组里“交头接耳”,“七嘴八舌”,互相启发。
〔为了让学生掌握方法,教师再次举例示范。〕
讨论第三段。
生:廉颇不服气,想报复,是因为蔺相如在渑池之会立了功。这是故事的起因。
师:小李同学找到故事的起因,有道理吗?
生:(静默一会儿)这个说法不很完整,应该说蔺相如在渑池之会立了功。
……
这样,在自主、合作、探究的过程中,大家的积极性得到了充分调动,学生的潜能得到了开发,主体地位得以真正体现,促进了学生的共同发展。
可见,处理好三维目标的相互关系,是新教材教学目标设计中的重要一环。在课堂教学中真正落实三维目标,能带给学生一个全新的课堂,能够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提供切实有效的帮助。只有引起足够重视,并认真加以研究,才能真正体现出新课程标准的以人为本,追求人文;注重情感,倡导民主,呼唤自由;注重体验,激励创新的精神实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