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英语中的禁忌语与委婉语
2009-07-03郭静
郭 静
[摘 要] 本文介绍了英语中禁忌语和委婉语之间的关系,分析了禁忌语和委婉语的特点并探讨了他们的应用和发展。作者从宗教信仰、价值观念、社会礼节等几方面探讨了中西方文化方面的差异,以期增强文化意识,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从而使得跨文化交际更顺利、更成功。
[关键词] 禁忌语;委婉语;语言现象;特点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同时也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民族文化中存在着大量的语言禁忌现象,在现实生活中人们总有些这样那样的原因对某些事物与行为有所忌讳,久而久之,忌讳就变成了禁忌,表现在语言中就是禁忌语。与此同时,禁忌语的存在就使得人们不得不创造出委婉语以便更好的调剂人际关系。因此,禁忌语和委婉语都是一种文化现象,遍及生活中的各个场合,这是各民族语言中的共有现象。在英语中,禁忌语和委婉语也是文化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长久而深远的影响着英语语言的使用。
一、禁忌语和委婉语的产生
在任何一个社会或是在任何一种文化中,都存在着语言禁忌(Linguistic taboo),英语社会自然也不例外,禁忌语(Taboo)一词来自太平洋群岛波利尼西亚的汤加语,当地的习俗严格禁止人们接触神圣的或者是低贱东西,并且还禁止谈论与之相关的事情。语言学家沃尔豪德曾下过这样的定义:“禁忌语乃社会对某种被认为有害于成员的行为表示不赞成的一种方法。不赞成的原因或是超自然的或是这种行为违背某种道德标准。”而现在Taboo是指人们在很多场合下,出于某种原因,不能、不愿或不敢提及某事或说出某些话。长期以来,英国人一直认为回避禁忌语使用委婉语是他们社会文明的一种象征,而事实上,禁忌语和委婉语都是社会中存在的一种普遍现象。
委婉语(Euphemism)一词源于希腊语,其原意为“使说的话好听些”。自从1066年诺曼人征服了英国起,英语中就开始出现了为数甚多的委婉语。当时使用委婉语主要是因为诺曼人认为盎格鲁撒克逊人的语言粗俗不堪入耳,因此不屑于使用,而当地的上层阶级为了避“粗俗”之嫌,也开始使用许多“文雅高尚”、源于拉丁语的词语,于是这些词语就逐渐融入了英语词汇中,成了早期的委婉语。委婉语的重要特征就在于能够运用比较抽象而且模棱两可的概念或者是比喻的、褒义化的手法,使谈话的双方可以采用一种比较间接的方式来讨论不适合直说的事情,并且不会对所谈论的事情感到内疚或是窘迫。Oxford Advanced Learners English-Chinese Dictionary给euphemism下定义为“use of pleasant,mild or indirect words or phrases in place of more accurate or direct ones”。现代英语中禁忌语和委婉语的涉及面很广,但是它们都从不同程度上反映了当今英美社会里认可的行为准则、价值观和道德观以及英美社会的习俗和人们的观念对禁忌语和委婉语这种语言表达方式的影响。
二、禁忌语和委婉语的关系
语言禁忌和其他一般不宜使用的词语一样,与委婉语有着绝对必然的联系。禁忌语(taboo)是人们在多数情况下不能或者是不想说的话。禁忌语绝大部分是指身体某些器官及功能或不容亵渎的某些宗教词语。可话总是要说的,于是出现了大量的委婉语来代替禁忌语。因此,在大多数情况下,禁忌语被委婉语所取代,但语言的变迁性决定了禁忌语会不断出现,而这也就刺激了委婉语的不断产生,因此,禁忌语的产生就是为了向委婉语转化,而这一转化过程会不断的持续下去,这也就是语言的本质所决定的。如英美人在谈到已去世的人或者是提及“死亡”时,并不完全的忌讳die这个词,但是在许多场合,他们宁可使用比较委婉的说法,比如pass away,pass out,fall asleep这样的一些词以表达对死者的尊重。还有一类委婉语一般和宗教多少有些关联,现代英美社会文化中,基督教对英美的文化有着极其深刻的影响。英美人一般都不愿意故意用不敬的语言去“触犯”上帝或是魔鬼,说话毫无顾忌、满嘴说着damn或是hell的人毕竟还是为数不多,毕竟亵渎神明这样的事情无论是在国内还是在国外都是一件会引起严重后果的事情。有些英美人在极为气愤的情况下会用Darn it(“气死人了”或“该死的”)这样的词语去表达愤慨之情,而darn实际上就damn一词的委婉语的表达形式。一些表达魔鬼之类的词也会被委婉地词语代替,如Old Harry,Old gentleman in black,His sable Majesty等诸如此类的说法。与此相同,在种族矛盾重重的英美社会,种族歧视现象根深蒂固,但长期以来,美国的黑人不断的进行反种族歧视的斗争,同时也迫于整个社会舆论的压力,种族歧视现象有所好转,比如Race(种族)是许多年来普遍使用的词,但目前在某些语言环境中已被更委婉的ethnic origin所取代,因为有人认为前者还是有一些种族歧视的意味。因此,禁忌语和委婉语在社会语言学的变迁中,也在不断的发生着变化。
三、禁忌语和委婉语的发展
正如任何其他的谈话方式一样,禁忌语和委婉语都是有意识的社会行为,有其特定的目的。使用委婉语的动机也并非都是因为禁忌语,有的也并不光明正大。比如有些政府颠倒黑白的诡辩,比如说把侵略战争称之为international armed conflict(国际武装冲突),把违法的行为称之为inappropriate(不适当的行为)那么委婉语在这些情况下显然与禁忌语的本质无关,而是在为特定的社会活动而服务。尽管各类禁忌语和委婉语从使用的目的和意图方面有着绝对的区别,但它们却同样经历着不断演变的过程。以前被列为禁忌语的某些词现在开始频频出现在很多语言工具书中,而人们也开始对很多事情直言不讳,不再对其躲躲闪闪,含糊其词。随着禁忌语的“解禁”,委婉语使用过久也就成了陈词滥调,逐渐失去了其原先的功能,它们的语义也慢慢朝着相反的方向发生着微妙的变化,于是,新的委婉语也就应运而生了。禁忌语和委婉语的不断“推陈出新”,无疑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价值观念、文化传统和语言变迁的内在联系。
尽管有些学者认为禁忌语是一种“非理性”的选择,在实际生活中“违反语言规则”,但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各种社会思潮的交替出现,这一切都使英美社会的文化价值观得以不断更新,对于语言也就有了新的、更为完整的认识,因此禁忌语和委婉语的使用范围也在不断地发生着改变。
[参考文献]
[1] 郑立信.从委婉语的应用看英美社会的文化价值观.语言与文化,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 叶建敏.汉英流行委婉语的跨语言对比.山东外语教学,2004.3.
[3] 李桂媛.英汉禁忌语及委婉语探讨.天津外国语学院学报,2004.3.
[4] 褚孝泉.语言科学探源.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