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试论贫困大学生人格特征及教育对策

2009-07-02

学理论·下 2009年4期
关键词:人格特征贫困大学生教育对策

王 健

摘要:学生的人格特征是影响人才培养质量的一个重要因素。本文分析了贫困大学生的自卑焦虑、内向封闭等人格特征,并根据这些特征提出了有效的教育对策,为有关部门制定大学生人才培养政策提供参考。

关键词:贫困大学生;人格特征;教育对策

中图分类号:G416 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2—2589(2009)08—0172—02

一、贫困大学生的人格特征

1.自卑。自卑是指一种因为过多的自我否定而产生的自惭形秽的心理体验。表现为在与人交往时,对自己的能力、素质等自身因素评价过低, 自轻自贱,多愁善感,心理承受能力脆弱等。造成贫困大学生自卑的最主要的原因是经济问题。在物欲横流的社会文化氛围中,物质特别是金钱的作用被强化了,贫困不仅代表一个人经济实力低下,更是其才能低下的表现。因此,囊中羞涩使贫困大学生产生一种自卑感,总觉得低人一等,矮人一头。另外,贫困大学生大都来自农村,来到城市里上学时,发现自己的见识短(不懂使用计算机和饭卡),爱好少(不像城市学生那样能歌善舞),学习基础差(尤其是外语听力和计算机基础知识差),生活方式、生活习惯跟不上城市的节奏,显得土气落后、不合时宜,这些无疑又加重了他们的自卑心理。

2.成就动机强。表现为有事业心,奋力拼搏,学习非常刻苦努力。贫困大学生由于经济和其他一些原因而陷入一种自卑压抑的状态,但他们不甘心一直处于这种状态,并且急于摆脱这种状态,于是产生了强烈的成就动机,能够发奋图强;贫困大学生成就动机强烈的另一个原因是报达父母恩情。看到父母为了凑足自己的学费而辛勤劳作,甚至不惜借高利贷,抵押房产,变卖家当,贫困大学生在心痛之余立志进取,将来有所成就以报答父母;贫困大学生成就动机强烈的第三个原因是为家庭争光。在农村每个村里只能考出屈指可数的几个大学生,亲人们为他们饯行,对他们寄予厚望,这自然激励他们志存高远,不负江东父老。

3.内向孤僻。表现为沉默寡言,独来独往,喜安静,较封闭,不愿与人交往。贫困大学生担心别人知道自己贫困,嫌弃自己土气,见识少,爱好少,于是便把自己封闭起来,回避各种人际交往,游离于集体和群体生活之外,形成一种内向孤僻的个性。

4.敢为性、恃强性较低。表现为行为拘谨,优柔寡断,畏缩怯懦,谦让忍耐。造成贫困大学生敢为性、恃强性较低的原因有二。一是贫困大学生较为自卑,往往把自己视为弱势群体,在人际交往中缺乏信心和主动性,从而形成敢为性、恃强性低的性格;二是贫困大学生往往有一种报恩心理,因为他们大多都受过学校或同学的帮助,这样在人际交往和其他活动中就会比较谦让顺从,畏缩忍耐,形成敢为性和恃强性低的性格。

5.焦虑紧张。所谓焦虑是一种复合型负性情绪,个体由于不能达到目标或不能克服障碍,致使自尊心与自信心受挫,或是失败和内疚感增加,形成了紧张不安,带有恐惧的情绪状态。造成贫困大学生焦虑紧张的原因有:一是由于贫困大学生感觉自己在经济实力方面不如他人,不但产生自卑心理,也常常为自己不能自立而紧张焦虑。二是贫困大学生在应付紧张的学习任务外,还要时时为自己的学费、甚至生活费而担扰,为解决温饱问题而奔波,这也会引起紧张和焦虑;三是贫困大学生大都是用父母省吃俭用、含辛茹苦挣来的“血汗钱”来支持自己上学,有的甚至为此而使其他子女辍学。因此,贫困大学生深感父母亲人之恩难以报答,导致内心焦虑;四是贫困大学生总担心家里会发生什么意外事件。贫困的家庭往往经历很多不幸,包括家人生病,债主催债,受人欺辱等,这些

会使他们焦虑难平;五是贫困大学生为将来担忧。贫困大学生大多来自农村,没有雄厚的家庭实力支持和广泛的社会关系网络,这也势必影响其毕业后的就业和婚恋等问题,成为他们忧心焦虑的一个重要原因。

二、贫困大学生的教育对策

1.逐步完善对贫困大学生的资助体系,减轻其经济和心理上的双重压力。经济水平因素是贫困大学生人格形成的重要影响因素。因为贫困,他们交不起学费,随时面临辍学的危险,内心焦虑抑郁;因为贫困,他们不能参加同学的生日聚会,从而被排斥在集体之外,成为孤独的另类;因为贫困,他们每天在食堂一隅吃着最廉价的饭菜,穿着最简陋的衣服,招来他人异样的眼光;因为贫困,他们在繁重的学业之外,还要忙碌在来之不易的勤工助学岗位上,难免心力交瘁……贫困给他们带来了太多的伤害,于是在他们眼中经济因素就成为最重要的因素,成为他们性格塑造的最有效的工具。因此,要培育贫困大学生的健全良好人格,首要应考虑经济上对其进行资助的形式和内容。近几年已经在高校中初步建立了“奖、贷、助、补、减”的资助体系。有研究表明,勤工助学、奖学金这两项措施可以缓解和减少贫困大学生的自卑、焦虑情绪,促进其心理健康水平的提高;但困补、贷款、减免学杂费这3项措施往往会一定程度地加重自卑和焦虑情绪,降低贫困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此外,从教育经济学的角度看,与贷学金、奖学金和勤工助学等资助方式相比,减免学杂费和特别困难学生补助不符合“教育成本分担”的原则,在政策设置上和实际操作中存在资助经费受限、资助目标指向不定、容易引发教育不公等问题和无法避免的教育缺陷。这启示我们,在针对贫困大学生的“奖、贷、助、补、减”资助体系中,可以减少或取消困补、减免学杂费等无偿赠予性资助,加大勤工助学和奖学金的资助力度及覆盖面。勤工助学符合世界大学生资助的发展趋势,既可以为贫困大学生提供经济资助,也能帮助他们提高道德修养、促进心理健康、拓宽知识面、强化动手能力,更有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是既扶贫又扶志、既助学又育人的积极措施,应该成为我国大学生资助体系中的主导资助方式之一。现行的奖学金实施办法,虽然授奖面和奖励金额都有较大幅度提高,部分贫困生也确实受益很大。但是,现实中多数贫困生都来自边远贫困地区,当地的基础教育相对落后,与其他同学相比,他们入学时的学业基础总体较差。因此,有不少贫困学生尽管平时付出了很大的努力,但能获得较高奖学金的却很有限。为了使奖学金能对贫困学生发挥更有效的资助功能和激励作用,应该专门面向贫困生设立奖助学金,经费可以从原学费减免和困难补助中划拨列支。之所以称之为奖助学金,是由其区别与其它奖学金的特殊功能决定的。其特点为:参评对象只限于贫困学生,学习成绩的条件要求相对宽松,既具有激励的功能,有要突出资助的性质。在助学贷款方面,由于存在还贷的压力,会使贫困大学生产生心理焦虑和紧张,解决途径主要是完善国家助学贷款偿还机制,减轻学生还款压力等。

2.对贫困大学生实施积极心理教育,培育其积极人格。贫困大学生具有自卑、内向孤僻、敢为性和恃强性较低、焦虑紧张等人格特征,要克服这些人格特征产生的不良影响,就应对他们实施积极心理教育,培育其积极人格,具体措施包括:一是对贫困大学生进行归因引导和训练,帮助他们形成乐观的性格。归因训练可采取团体发展法,即在指导者的指导下以团体讨论的方式进行训练,在有相同经历的成员组成的小组中一起分析、讨论工作成功与失败的原因。团体讨论能较好地提高成员的社交技巧和与人相处的能力,培养成员的归属感与被接纳感,松弛他们的紧张与不安,更有信心地面对贫困与挑战,懂得“出身无法选择,态度可以选择”的道理。此外,还可以采取观察学习法,这是引导接受训练的个体观看他人的归因风格训练,通过观察,增强个体的自信心,鼓励被试从事相类似的行为,进行行为结果归因,从而让个体经过自己的努力,争取获得成功。二是增加贫困大学生积极的情感体验。所谓的积极体验,是指个体满意地回忆过去、幸福和从容不迫地感受现在并对未来充满希望的一种心理状态。教师要用开放和欣赏的眼光看待贫困学生;鼓励贫困学生发展自己的兴趣爱好并获得满足;与贫困学生一起体验成功,分享成功的喜悦。通过这些积极体验增进贫困学生的主观幸福感,培养积极的人格。三是引导贫困大学生加强自身修养。现代人的精神困惑与心理失衡,在很大程度上不在于高品位精神生活能力的欠缺,却在于对日常生活的理解出现种种错乱而产生无穷烦恼。贫困大学生出现的种种人格缺陷很大程度上与缺乏正确的生活观有关。因此,要引导贫困大学生按照客观事物的本来面目观察世界,用平和宁静的心态思考问题,以乐观豁达的情怀对待生活,以理性引导偏执,让冷静战胜浮躁。对待自己,坚持自省之心,既不妄自菲薄,也不盲目自信;对待家庭,常怀感恩之心,克勤克俭,自觉抵制享乐主义及攀比心理;对待他人,常抱友善之心,见贤思齐,乐于交际;对待困难,坚忍不拔,知难而进,决不言败。

3.加强校园文化建设,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环境。对贫困大学生人格问题的解决不仅要在群体的内部下功夫,而且还要在校园文化这个大环境下做文章。良好的校园文化可以缓解贫困生的心理压力,提高适应环境的能力,能够更好地融入学校的大集体,保持一个乐观开朗的心态,对未来充满希望和向往,使他们成为朝气蓬勃的青年。

学校要经常性地开展各类有益于大学生身心健康的文体活动,使贫困大学生在活动中陶冶情操,表现自我,提高能力,愉悦身心,以减轻来自各方面的压力,促进贫困大学生与其他学生的人际交往,克服自卑、内向孤僻、敢为性和恃强性较低等人格缺陷。同时,要在校园努力营造民主、平等、开放、和谐的人际环境,教师和管理人员要结合教学工作和管理服务工作过程,主动关心贫困大学生的学习和生活,想他们之所想,急他们之所急,解他们之所困,帮他们之所需,让贫困大学生时刻体会到校园的温暖和师长的关爱。要教育全体学生学会理解他人,宽容他人,尊重贫困大学生人格,形成团结友善的同学关系,建设和谐文化,倡导和谐理念,使贫困大学生在和谐校园中达到心理和谐,人格健全。

参考文献:

[1] 孔德生,杨晓梅.贫困大学生个性特征分析及教育对策研究[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04,(6):435-436.

[2] 张学众.归因方法训练——增强信心的有效方法[J].心理世界,2006,(12):53.

[3] 任俊.积极心理学[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6:228.

[4] 段振榜,张洪.和谐校园建设视野下贫困大学生心理问题探析[J].船山学刊,2008,(1):205-206.

(责任编辑/彭巍)

猜你喜欢

人格特征贫困大学生教育对策
一线员工人格特征与计件工资激励效果关系分析
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状况和人格特征调查
浅析高校辅导员对贫困大学生资助管理工作的思考
大学生主观幸福感与人格特征之间的关系
幼儿告状行为状况及其对策
浅析家庭教育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影响及对策研究
酒后驾驶违法行为人人格特征与心理健康状况相关分析
高校贫困大学生就业问题分析及对策思考
基于发展型资助视角的贫困生可持续发展能力提升研究
学前儿童问题行为的成因与教育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