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明四句教与唯识学八识思想的对比研究浅析
2016-11-10江文水
摘要:王阳明先生是明代大儒,四句教是其心学最重要的内容之一,是阳明学的核心和精义。对其诠释和争论从未停止过。古往今来,对其作出诠释的人很多,随着社会的进步和时代的发展,很多人对四句教的诠释也是各不相同的。大多数人都是对其的诠释,基本都是从儒家学说里进行的,以此来阐述它的宇宙观,本体论和道德观的。阳明心学尽管上承孔孟心性之学,但引佛入儒的影子也是很明显的。本文通过对四句教的诠释和分析,与唯识学思想进行比较阐述,有利于对四句教的理解和认识四句教心学义理的发展脉络及相关关联,由此看出阳明心学与佛学,与佛教唯识学相关思想的关系和异同。
关键词:致良知;四句教;王阳明;佛教唯识学;八识思想
中图分类号:B24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64X(2016)10-0137-03
一、阳明四句教的由来
阳明先生一生追求圣道,晚年有四句教为:“无善无恶心之体, 有善有恶意之动, 知善知恶是良知, 为善去恶是格物”。这在当时先生尚在人世时就引起身边弟子的争辩和强烈讨论,阳明先生殁世后,江右王门与越中弟子之间对此的理解发生更大的分歧。明朝末年,由于其他学者对阳明学的攻击,阳明学逐渐走向衰落。阳明学受到攻击和不断的批评,多是以阳明四句教为目标或切入点的。由此见之,四句教是心学之中非常重要的,可以说是心学的提纲挈领。那么,阳明四句教到底是如何提出来的呢?要诠释四句教的深层次内涵,必须深挖它的由来和出处。
《王阳明全集》卷3《语录三》为《传习录下》,其辞云:
丁亥年九月,先生起复征思、田。将命行时,德洪与汝中论学。汝中举先生教言,曰:“无善无恶是心之体,有善有恶是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德洪曰:“此意如何?”汝中曰:“此恐未是究竟话头。若说心体是无善无恶,意亦是无善无恶的意,知亦是无善无恶的知,物是无善无恶的物矣。若说意有善恶,毕竟心体还有善恶在。”德洪曰:“心体是天命之性,原是无善无恶的。但人有习心,意念上见有善恶在,格致诚正修,此正是复那性体功夫。若原无善恶,功夫亦不消说矣。”是夕侍坐天泉桥,各举请正。先生曰:“我今将行,正要你们来讲破此意。二君之见正好相资为用,不可各执一边。我这里接人原有此二种。利根之人直从本源上悟入。人心本体原是明莹无滞的,原是个未发之中。利根之人一悟本体,即是功夫,人己内外,一齐俱透了。其次不免有习心在,本体受蔽,故且教在意念上实落为善去恶。功夫熟后,渣滓去得尽时,本体亦明尽了。汝中之见,是我这里接利根人的;德洪之见,是我这里为其次立法的。二君相取为用,则中人上下皆可引入于道。若各执一边,眼前便有失人,便于道体各有未尽。”既而曰:“已后与朋友讲学,切不可失了我的宗旨:无善无恶是心之体,有善有恶是意之动,知善知恶的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只依我这话头随人指点,自没病痛。此原是彻上彻下功夫。利根之人,世亦难遇,本体功夫,一悟尽透。此颜子、明道所不敢承当,岂可轻易望人!人有习心,不教他在良知上实用为善去恶功夫,只去悬空想个本体,一切事为俱不着实,不过养成一个虚寂。此个病痛不是小小,不可不早说破。”是日德洪、汝中俱有省。
《王阳明全集》卷35《年谱三(自嘉靖壬午在越至嘉靖己丑丧归越)》“(嘉靖六年丁亥)九月壬午,发越中”条云:
是月初八日,德洪与畿访张元冲舟中,因论为学宗旨。畿曰:“先生说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此恐未是究竟话头。”德洪曰:“何如?”畿曰:“心体既是无善无恶,意亦是无善无恶,知亦是无善无恶,物亦是无善无恶。若说意有善有恶,毕竟心亦未是无善无恶。”德洪曰:“心体原来无善无恶,今习染既久,觉心体上见有善恶在,为善去恶,正是复那本体功夫。若见得本体如此,只说无功夫可用,恐只是见耳。”畿曰:“明日先生启行,晚可同进请问。”是日夜分,客始散,先生将入内,闻洪与畿候立庭下,先生复出,使移席天泉桥上。德洪举与畿论辩请问。先生喜曰:“正要二君有此一问!我今将行,朋友中更无有论证及此者,二君之见正好相取,不可相病。汝中须用德洪功夫,德洪须透汝中本体。二君相取为益,吾学更无遗念矣。”德洪请问。
上面两段文字皆是选自《王阳明全集·传习录》中,从中可以看出四句教的具体提出以及提出的时间,在场人物等。先生对德洪、汝中说道“无善无恶是心之体,有善有恶是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从此四句教广为人知。
二、四句教的内涵和意蕴
(一)无善无恶心之体。
无善无恶心之体,这个心,没有分别,没有善恶杂念,纯然一体,真实而自然活泼的一颗实在心。无善无恶,和佛教空观的不着两边类似。无善无恶,浑然一体,不存在二元分判。无善无恶就是原原本本的那颗心。无善无恶是世界最高的存在,是修行人修行的最极致状态。但是在现实里,人都有分别心,起善恶念。所以我们时刻都得明白和提醒自己,人所具足的本性。无善无恶心之体,它说的是人性的根本,没有善也无所谓恶。这里,善恶是相反的两种性质,善指一切真实、美好、美丽、自然纯净的事物等。
无善无恶心之体的这句话,可以说是阳明先生的点睛之句。这句话也起到提纲挈领的作用,是他的集大成之作。从这句话来看,人之本性人人具足,由此观之,则天下人人人平等,本质上无高度之分,无善恶之分,进一步也可以看出,万物无不如此。
(二)有善有恶意之动。
有善有恶意之动,当善恶出现的时候,那是因为有了分别心,起来念头动了心思,也就有了二元分判,意念出现后,就有所谓的善恶之分了。一念生而百念动,所以现实里一旦邪恶的念头产生,会有一系列的邪念持续产生,然后或多或少的付诸行动。观念世界得以出现,然后各种世界也就相继产生了。有善有恶意之动,有善有恶,在现实里的普通人皆是如此模样。正因为人有了意识,才区别于动物,才产生善恶和人世间的一切。
(三)知善知恶是良知。
知善知恶是良知,从无善无恶到有善有恶,可以说是从本性到现象,现实里有善有恶,那么现实里我们就要知善知恶,只有知善知恶,才能为善去恶。那么,什么叫做知善知恶呢?是说在人的意念动了之后,善恶自然有了分别,有了善恶我们自己当然不能也不要去掩藏,因为一个修行的人,正常的人都应该去恶修善,向善向美。关于良知,在《孟子·尽心上》 :“人之所不学而能者,其良能也,所不虑而知者,其良知也”。阳明先生的良知论当为由此继承发展而来,如果无善无恶是心之体,那么知善知恶是良知,良知就是现实里人之体,也就是道德伦理意识,是人之所以是人的最高本体。良知是无所谓善也是所谓恶的,但是它始终却知善知恶。
(四)为善去恶是格物。
为善去恶是格物。知善知恶之后,当然是选择。选择的结果是为善为善去恶,这也是人之所以的是人必须要做的选择,怎么为善去恶,格物,格物致知,致什么知,当然是致良知。心念动了之后,自己的善善恶恶全然明了,善恶都在牵引着你,所以你努力修行和实践,去恶为善,择善而为。这一切首先是在心上做择决,但也离不开现实里的万事万物,必须知行合一。
三、四句教和佛教唯识学思想的比较
(一)无善无恶心之体和唯识学第八识的比较。
四句教首句“无善无恶心之体”,说的重点是体,是从本质层面上说的。它指的是心的本体,是最本质的东西,是真心,也是性,是最高的道。从外在的现象来看,它表现为万事万物,七情六欲,眼耳口鼻所及之物之象;反之,求诸于内,则类似道家的道,它无善无恶,不来不去;又类似佛教的佛性,不生不灭,如如不动。
阳明先生曰:“道一而已。古人论道往往不同。求之亦有要乎”?先生曰:“道无方体。不可执着。却拘滞于文义上求道远矣。如今人只说天。其实何尝见天?谓日月风雷即天,不可。谓人物草木不是天,亦不可。道即是天。若识得时,何莫而非道?人但各以其一隅之见,认定以为道止如此,所以不同。若解向里寻求,见得自己心体,即无时无处不是此道。亘古亘今。无终无始。更有甚同异?心即道。道即天。知心则知道知天”。又曰:“诸君要实见此道,须从自己心上体认,不假外求始得”。这一段话选自《传习录上》,略读之,如出原始儒家典籍,在《中庸》《孟子》等书籍里都能找到它的影子,但是细读,却不是那回事。《中庸》:“天地之道,可一言而尽也:其为物不二,则其生物不测。”
阳明在这里指出:“见得自己心体,就无时无处不见此天此道”。知行合一,要见道,不可以只到外面去求,需从自己心上去体认。认得自己的真心,即认识道,认识天,也就是先生说的知心则知道知天。
无善无恶心之体,明心见性,知心则知道知天。和佛家禅宗的关联似乎很大,那么和唯识学的第八识的关系呢,什么是心什么是道什么是天?它们是有很多相类似的地方的。首先都是本质上的,是万事万物,世间百态根本。四句教之无善无恶心之体,唯识学之第八识之根本性,都被视为是世间万象出现的根本原因。其次是道德伦理意识在本质上是相类似的,无善无恶。四句教是阳明心学的基础或者说最核心的部分,本质上万事万物无善无恶,但是未发和发是截然不同的,一旦行诸于外就要向心内求天道,通过外在实践之,去恶求善,知行合一。唯识学第八识也是无善无恶的,第八识在善、恶、无记三性中,它是属于‘无记,统纳一切善恶种子,它是染净皆收,不分好坏,付诸于现实善恶好坏全凭意识择决。
(二)有善有恶是意之动和唯识学思想的比较。
四句教次句“有善有恶是意之动”。这里说的意动,即是已发,显现于外。意的深层次含蕴有两个方面:其一,意是真心本性的显现;其二意是指私心杂念,并通过人身的种种方式表现出来。这句是接着上句而进一步推进的,在万事万物的本体上,意是不动的,是无善无恶的,只有它随外缘起用时才有善恶之别。于现实里来说,圣人已经做到了保持真心不动,不以私心生爱恨。凡夫则颠倒万象,找不到真心本性,分不清善恶,常常执着于错误的东西而不肯放手。
“问:圣人应变不穷,莫亦是预先讲求否?先生曰:如何讲求得许多?圣人之心如明镜,只是一个明,则随感而应,无物不照;未有已往之形尚在,未照之形先具者。是知圣人遇此时,方有此事。只怕镜不明,不怕物来不能照。讲求事变,亦是照时事,然学者却须先有个明的工夫。学者惟患此心之未能明,不患事变之不能尽。”这一段话出自《传习录上》,先生为说明“心之发动处谓之意”,举“圣人之心如明镜,只是一个明,则随感而应,无物不照”。圣人心如明镜,无物不照,说明圣人知善知恶,圣人照见的也是有善有恶的。只是它是善来照善,恶来照恶,真心并不起分别。
若把有善有恶是意之动的意拿来和唯识学的识来做比较,发现有很多类似的地方。意的意蕴的第一个方面,即意的本性真心的显现,和唯识学第八识很类似,是根本性的存在,第八识是万事万物的根本,外事万象依它而显现。其二,在佛教中,有眼耳鼻舌身意等六根,烦心杂念由此而产生,这和有善有恶是意之动的意的然会知。与良知之第二个方面的意思私心杂念是极其相似的。
(三)知善知恶的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和佛教唯识思想的比较。
四句教第三句“知善知恶的是良知”,这一句是指心体的作用,即是重在外显外用。先生以“致良知”立论,在这里,良知是充满社会道德伦理评判意识的,但是它是从本体上说的,讲良知知善知恶,是体之用。
先生在前人的基础上更进一步,良知是心之本,不管什么时候它都在。善恶生起时良知也知道,只是人不察觉。在先生看来,良知的作用的外显就是仁义礼智等。在这里,先生把良知看成为真心,是天理,无善无恶,纯净至极。
可是通过修行,圣人却可以通过良知良能知善知恶,认得善恶本质,返照明心,知道良知即体即用。那么要怎样修行,就是要格物致知,即是致良知。
佛说妙明真心是一切人所具有的,不能证得概因妄想执著所障碍。这里的妙明真心也即是第八识,也即是阿赖耶识。唯识学第七识也叫末那识第六识也叫意识,末那识执着于第八识,末那识是意识的根本,其本质是恒审思量,末那识只是分析好坏善恶,却不选择,第六识最活跃,对于眼耳鼻舌身等得来的东西最终择决选取的判断权都在它这里。四句教之知善知恶的是良知与他们有什么类似的呢?
其一,知善知恶,而后选择。它们都知善知恶,良知心知肚明,修行人也会通过格物选择去恶从善,尽管每人都有“良知”,但有些人受欲望、贪婪、虚荣心等的蒙蔽,良知并没有发挥作用。唯识学里的第八识里存有善恶好坏等种子,前五识还不断汲取各种善恶好坏的东西,但是修行人也会通过第七识的思量权衡,第六识作出它认为正确的选择,当然,修行不够的人还是受到外界的干扰,各种烦恼障碍而误入迷途,不知回头。
其二,在本体论上的类似。知善知恶是良知,良知是心之体,心即是天理,是道,是最高最极致的存在。由此可见阳明学的本体论即是良知本体论,也即是心本体论。心之用也即是体之用就是你的所有世界,如你你所见、所闻、所感、所想,你脑子里的全部,就构成了你的全部世界。佛教唯识学中,万事万物的本体就是第八识的种子,种子不分善恶好坏全部存在第八识之中,要想多存善知识,好种子,那就要靠七识的思量权衡,意识的择决。外在的世界都是人的眼耳舌鼻身等五蕴变现出来的,虚假不真。人的或者世界的本质是因为第八识存在,那是真心,是真如,是佛性,是最高存在和最根本的存在。
其三,在社会伦理属性上的类似。良知是道德的本体也是社会道德的基本准则。良知是一切善的集合,心之体外显之后,良知知善知恶,且通过格物为善去恶。阳明先生说:“良知之真诚恻怛以事亲便是孝,致此良知之真诚恻怛以从兄便是弟,致此良知真诚恻怛以事君便是忠。”通过忠孝来说明和表现良知。凡此种种,在《传习录》中有很多的例子。那么在佛教唯识学中,是如何表现社会伦理属性的呢。唯识学中第七识“有覆无记”的伦理属性,受到本体之阿赖耶识和现象界前六识的影响。末那识的伦理趋向,或善或恶,受到前六识的影响和熏习而不断改变,影响着一个人的思量权衡。先天影响着它 的一贯性,后天又是开放外向的,不断吸取或者受到新的影响和熏习,所以现实里人要通过修行,前六识接收到的都是好的现象或者善的知识,这样第七识在思量权衡和第六识在择决时基本都是偏向于善的方面的,每个人都这样,整个社会和世界都是和谐的,善的,美好的。
其四,在人生修行境界上的类似。阳明先生说怡神养性以游于造物,闲观物态皆生意,静悟天机入穴冥,道在险夷随地乐,心意鱼鸟自流形。他人生所追求的是一种“真乐”或“真吾”境界。这种境界是摆脱个人名利等束缚的自由而又真实的状态。对于生死,他是这样看的“人于生死念头,本从生身命根上带来,故不易去。若于此处见得破,透得过,此心全体方是流行无碍,方是尽性至命之学”。人的一生中,除了生与死,其他都是小事,向死而生,万物皆是身外之物,每个人最终都会死亡,这样就会提醒人们自己珍惜现实的生活,放下那些虚妄的执着,计较得越少,人生得到的就更多,心就更豁达,这样就活得更加自由自在。不管是“真吾”还是“生死观”,在大乘佛教里,也多半类似,佛教的修行在于证得佛性,得见真如,见到那个真正的自己,以致劝人及时修行,不断精进。对于生死等现象,佛教更是叫人不要执着,要放得下。诸行无常,一切有情众生乃至外界的世界,都是处在变异、运动、假合的状态,从生到死,构成生命存在的一个过程,谁也逃不脱,所以对于生抑或死,都不要执着,生命就是我们当下的感受和觉悟。
其五,也就是实践和修心方法类似。阳明先生通过格物而为善去恶然后致知,最终直通圣境。唯识学也即是佛教也是通过现实的修行,转识成智,然后明心见性。要想实践和体认“良知”,阳明先生的修行方法有:静坐、息思虑和知行合一。具体意思静坐就是强调内修的修炼方式,排除杂念,不受外界的乱象所诱惑。“打坐”,平心静气,物我一体的修行方法,二者基本上是一样的。知行合一是内与外的完美统一,是良知的一种实践方法,就是要求在具体的事上磨炼。这和大乘佛教的佛法在世间,不离世间觉以及一日不作一日不食是一样的,要求修行人在世间修行。具体和唯识学也是这样,唯识学说的种子论,业力论,善恶种子皆来自你自己的摄取。唯识学的八识思想皆和现实世界息息相关,离开八识就没有了你的世界,也没有你,也离不开世界,它们是不即不离的关系。所以要求要在现实里不断实践和修行,种下善的种子,积累善业,得证佛道。
参考文献:
[1]王阳明.王阳明全集[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4.
[2][瑞士]耿宁.人生第一等的事——王阳明及其后学论“致良知”[M].倪梁康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14.
[3]弘学.唯识学概论[M].四川:巴蜀书社出版,2009.
[4]释太虚.法相唯识学[M].北京:商务印书馆出版,2011.
[5]高予远.实践的良知--王阳明哲学的阐释[D].复旦大学,2000.
[6]刘宗贤.从"四句教"看王阳明心学的哲学意蕴[J].东岳论丛, 2004年6期.
作者简介:江文水(1984—),男,苗族,贵州,研究生在读,研究生,广西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哲学系,中国哲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