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闲话牛年故事

2009-02-16笔帖式

文史杂志 2009年1期
关键词:青牛春牛

笔帖式

2009年,岁交己丑,生肖属牛(藏、彝、满、蒙古等民族称为“土牛”年)。我国传统文化五行有“相生”之说: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木生火,火生土;如是周而复始。因以“土牛”起首,分五则漫话牛年故事。

一、土牛

古俗有抟土作牛,据《礼·月令》记载古代季冬时节“出土牛以送寒气。”以后以土牛为春牛,立春日出土牛,以应时令。《隋书·礼仪志》曰:“立春前五日,于州大门外之东,造青土牛两头,耕夫犁具。立春,有司迎春于东郊,竖青幡于青牛之傍焉。”

综合《东京梦华录》、《武林旧事·立春》和《梦粱录》,可见两宋鞭打春牛故事:立春前一日,开封府进春牛入禁中鞭春(南宋则由临安府进于福宁殿庭),及驾临幸,内官皆用五色丝彩杖鞭牛。开封、祥符两县,置春牛于府前。至日绝早,府僚打春。府前左右,百姓卖小春牛,往往花装栏坐,上列百戏人物,春幡雪柳,各相献遗。是日赐百官春幡春胜,宰执亲王以金,余以金裹银及罗帛为之,系文思院造进,各垂于袱头(幞头)之左入谢。……入贺讫,戴归私第。临安府郡守率僚佐以彩杖鞭春开宴。

《帝京岁时纪胜》介绍明清鞭牛故事:“京师除各署鞭春外,以彩绘按图经制芒神土牛,升以彩亭,导以仪仗鼓吹。交春之刻,京兆尹帅两学诸生恭进大内。立春前一日,顺天府尹率官迎春于东直门外,隶役舁芒神、土牛,导以鼓乐,到府前陈于彩棚。立春日,大兴、宛平县令设案于午门外正中,府县生员舁进,礼部官前导,尚书、侍郎、府展及丞后随,由午门中门入。……府尹乃出土牛环击,以示劝农之意。”

光绪《翼城县志》载:“立春前一日,唤乐户二名,假之冠带,一曰‘春官,一曰‘春吏。凡官长、荐绅之家皆叩谒之,以‘报春。民间有市货者咸避焉,不则挚以去,无给直者。明发,率僚属,盛冠带,侈仪从,迓之东郊,谓之迎春。归则鼓吹导前,土牛、勾芒居后,舁之公宴而宴之。”

延至民国时期,“立春先一日,地方守令迎春东郊。设彩棚于关帝庙左,供芒神、春牛像,按岁、月、日、时、干支以定芒神服饰、春牛身首之色。农民辨色,以为水旱、疾病之占。”(《锦县志》)“守土官率僚属,盛阵卤簿仪仗,杂以秧歌、龙灯、高脚、旱船等剧,并具芒神、春牛往东关高台庙拈香行礼,俗曰:‘演春,即迎春于东郊也。”(《铁岭县志》)

民间的春牛图,画上除春牛外,还有芒神(眉清目秀的放牛郎)。芒神光脚,则预示来年雨水大,要防涝;双足穿草鞋,预示来年天旱,要抗旱蓄水;一脚赤足,一脚草鞋,预示不旱不涝,好年景,辛勤耕作,定获丰收。

春牛身长三尺六寸五,象征一年365天;牛尾长一尺二寸,象征一年12个月;四蹄象征四季;柳条象征春天,鞭长二尺四寸,表明一年24个节气。牛肚子里放五谷杂粮。鞭牛之后,人们就将泥牛“瓜分”,撒到自己家地里,争取五谷丰登。

二、金牛

唐人胡曾有《咏史诗·金牛驿》云:

山岭千重拥蜀门,成都别是一乾坤。

五丁不凿金牛路,秦惠何由得并吞?

要理解此诗所言故事,请读晋人常璩《华阳国志·蜀志》所载:

周显王之世,蜀王有褒、汉之地。因猎谷中,与秦惠王遇。惠王以金一笥遗蜀王,王报珍玩之物。物化为土,惠王怒。群臣贺曰:“天奉我矣,王将得蜀土地。”惠王喜,乃作石牛五头,朝泻金其后,曰:“牛便金”。有养卒百人。蜀人悦之,使使请石牛。惠王许之。乃遣五丁迎石牛。既不便金,怒,遣还之。

《艺文类聚》引《蜀王本纪》略同,结语云“蜀王以为然,即发卒千人,领五丁力士拖牛,成道,置三枚于成都,秦道乃得通,石牛之力也。”刘琳先生引来敏《本蜀论》曰:“秦惠王欲伐蜀而不知道,作五石牛,以金置尾下,言能屎金。蜀王负力,令五丁引之,成道。秦使张仪、司马错寻(循)路灭蜀,因曰石牛道。”

胡曾写诗评述蜀王听信谎言,命力士劈山开路,引狼虎之师循路灭蜀的历史,强调“金牛路”的开凿,是个祸根。读史咏诗用意固在强调不息贪婪之心,必将铸成大错。

结合李白《蜀道难》诗来分析,正因为“蚕丛及鱼凫,开国何茫然!”“西当太白有鸟道,可以横绝峨眉巅。”“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下有冲波逆折之回川。黄鹤之飞尚不得过,猿猱欲度愁攀援。青泥何盘盘,百步九折萦岩峦。扪参历井仰胁息,以手抚膺坐长叹。”“连峰去天不盈尺,枯松倒挂倚绝壁。飞湍瀑流争喧豗,冰崖转石万壑雷。”所以胡曾的诗句才说“山岭千重拥蜀门,成都别是一乾坤”。而蜀王令五丁力士劈山开路的结果是“地崩山摧壮士死,然后天梯石栈相钩连。”于是“别是一乾坤”的成都,“尔来四万八千岁,始与秦塞通人烟。”

以历史发展的观点看来,开辟了秦蜀间的大道——金牛道,客观上是一件功德无量的事。古今学者和专家都把这条蜀道称为维系巴蜀文化与华夏文化纽带和繁荣四川社会、经济的桥梁。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没有蜀道就没有今天的四川;因为两千多年来,蜀道是进出秦岭的惟一通道。四川凭借着蜀道这条唯一的脐带,才将巴蜀文化与中原文化以及东方文化紧紧联系到一起。

三、水牛

水牛体形较常牛稍大,额短狭,有大弯角一对,体色多黑;生长慢,成熟晚,产奶量较差,肉质较粗;挽力大,以役用为主,利用年限长;适于水田耕作,胜于常牛;性喜辗转泥水中,故名水牛。我国南方多养水牛,以助耕耘。

水牛也有被称为“青牛”者,以其毛色命名。《史记·老子韩非列传》:“于是老子乃著书上下篇,言道德之意五千余言而去,莫知其所终。”司马贞索隐引汉刘向《列仙传》:“老子西游,关令尹喜望见有紫气浮关,而老子果乘青牛而过也。”后因以“青牛”为太上老君的坐骑,对联有“骑青牛,过函谷,老子姓李”。鲁迅《故事新编·出关》也说:“但先给我的那匹青牛刷一下,鞍鞯晒一下。我明天一早就要骑的。”《旧唐书·文苑传·贺知章》:“故越州千秋观道士贺知章……以暮齿辞禄,再见款诚,愿追二老之踪,克遂四明之客。允叶初志,脱落朝衣,驾青牛而不还,狎白衣而长往。”明贾仲名《金安寿》第二折:“说杀你驾青牛,乘赤鲤,骖白鹿,骑黄鹤,怎如俺这宝马雕鞍最好。”以“青牛”为神仙坐骑。

《史记·平准书》曰:“汉兴,接秦之弊,丈夫从军旅,老弱转粮馕,作业剧而财匮,自天子不能具钧驷,而将相或乘牛车,齐民无藏盖。”(《资治通鉴》同)因为缺马,高级官员都只能乘坐牛车。《二十二史考异》说:“古之贵者,不乘牛车,后稍见贵。自灵献以来,天子至士,以为常乘。”到了魏晋南北朝,驾乘牛车成了富豪贵族以至皇家的一种时髦讲究。南朝梁简文帝《乌栖曲》云:“青牛丹毂七香车,可怜今夜宿倡家。”唐卢照邻《长安古意》诗:“长安大道连狭斜,青牛白马七香车。”晋代皇帝出行,有五时车、五牛旗的要求。晋人如此重视牛,据说是由于“负重致远安而稳也”(《晋志·舆服制》)。因此,皇帝的御轺车、御四望车、御衣车、御药车、御书车等,都由牛驾着,在御道中央行走。另有画轮车,“至尊出朝堂举哀乘之”,也是驾牛而行。又有云母车,也驾牛,专门用来赐予王公;有皂轮车,驾驷牛;还有油幢车、通幔车,都用牛驾车,用以赏赐功勋贵戚。北魏官员普遍乘牛车。《魏书·晁崇传》载:天兴五年(公元402年)牛大疫,“舆驾所乘巨犗数百头同日毙于路侧,自余首尾相继。是岁天下之牛,死者十之八九”。

据说牛性稳实,而只要驾驭得法,其速度也相当可观,所以受到欢迎。

《世说新语》介绍富豪石崇:“牛形状气力不胜王恺牛,而与恺出游,极晚发,争入洛城,崇牛数十步后,迅若飞禽,恺牛绝走不能及。”国戚王恺花钱套得诀窍就是“牛本不迟,由将车人不及制之尔。急时听偏辕,则驶矣。”不过泄密者竟惨遭石崇杀害。

《世说新语·汰侈》篇又载:“王君夫有牛名‘八百里駮(按,一作驳,一音豹),常莹其蹄角。王武子语君夫:‘我射不如卿,今指赌卿牛,以千万对之。君夫既恃手快,且谓骏物无有杀理,便相然可,令武子先射。武子一起便破的,却据胡床,叱左右:‘速探牛心来!须臾,炙至,一脔便去。”按,王济与王恺豪赌,凭一箭破的,赢得王恺的宠牛,并且立即叫庖人剜取牛心烤来享受;只尝一块就走了。够汰侈,够豪放!无怪苏东坡写下这样的诗句:“要当啖公八百里,豪气一扫儒生酸。”辛稼轩写出“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

《南史·刘瑀传》载:“(刘瑀)与偃同从郊祀,时偃乘车在前,瑀策驷居后,相去数十步,瑀蹋马及之,谓偃曰:“君辔何疾?”偃曰:“牛骏驭精,所以疾耳。”《宋书》记载:“德愿善御车,尝立两柱,使其中劣(略)通车轴,乃于百余步上振辔长驱,未至数尺,打牛奔,从柱间直过,其精如此。世祖闻其能,使之御画轮车,幸太宰江夏王义恭第。德愿岸著笼冠,短硃衣,挟牛杖,执辔进止,甚有容状。世祖甚欢。”按,立柱限道,比今天驾校训练更难;此公驾驭牛车技术之精,堪与今天飞车手相伯仲。

可惜牛车的稳重、厚实、舒适、悠闲、优雅,养成君臣骄奢淫逸的风气,完全忘记“君子安而不忘危,存而不忘亡,治而不忘乱,是以身安而国家可保也。”(《周易·系辞下》)王朝也就土崩瓦解了。

四、木牛

《三国志·诸葛亮传》记载:“(建兴)九年(231年),亮复出祁山,以木牛运,粮尽退军……十二年春,亮悉大众由斜谷出,以流马运,据武功五丈原,与司马宣王对于渭南。”《三国演义》第一百二回《司马懿占北原渭桥 诸葛亮造木牛流马》叙述诸葛亮“教人制作木牛、流马,搬运粮米,甚是便利。牛马皆不水食,可以昼夜转运不绝也”;并说司马懿抢得数匹,“令巧匠百余人,当面拆开,分付依其尺寸长短厚薄之法,一样制造二千余匹”,又让军士驱驾木牛流马,到大本营“搬运粮草,往来不绝。魏营军将,无不喜欢。”谁知诸葛亮派人以魏军打扮混入运输队,暗中将木牛、流马口中舌头扭转,牛马便不能行动;又派五百军土扮作神兵,鬼头兽身,以五彩涂面,边燃放烟火,边驱牛马而行。魏兵“无不惊畏,不敢追

赶”。诸葛亮轻而易举地获得许多粮草。

这么神奇的运输工具,在当时可算是巧思绝作了,因而有诗赞曰:“剑关险峻驱流马,斜谷崎岖驾木牛。后世若能行此法,输将安得使人愁?”

木牛、流马究竟为何物?《诸葛亮集》中有文字介绍:“木牛者,方腹曲头,一脚四足,头入领中,舌着于腹。载多而行少,宜可大用,不可小使(《三国演义》引文无后二句);特(独)行者数十里,群行者二十里也。曲者为牛头,双者为牛脚,横者为牛领,转者为牛足,覆者为牛背,方者为牛腹,垂者为牛舌,曲者为牛肋,刻者为牛齿,立者为牛角,细者为牛鞍,摄者为牛鳅轴。牛仰双辕,人行六尺,牛行四步。载一岁粮,日行二十里,而人不大劳。(每牛载十人所食一月之粮,人不大劳,牛不饮食)”这段记载,虽对木牛形象作了描绘(《三国演义》还记载流马的部分尺寸,均略),因没有任何实物与图形存留后世,多年来,围绕着木牛、流马,人们作过许多猜测。

《宋史》、《后山丛谈》、《稗史类编》等史籍认为,木制独轮小车在汉代称为鹿车,诸葛亮加以改进后称为木牛、流马,北宋才出现独轮车之称。此说还以四川渠县蒲家湾东汉无名阙背面的独轮小车浮雕等实物史料为佐证,认为东汉的独轮车,都再现了木牛、流马的模样。

宋代高承《事物纪原》卷八说:“木牛即今小车之有前辕者;流马即今独推者是,而民间谓之江州车子。”而范文澜则认为,木牛是一种人力独轮车,有一脚四足。所谓一脚就是一个车轮;所谓四足,就是车旁前后装四条木柱。流马是改良的木牛,前后四脚,即人力四轮车。论断相左,令人无所适从。

谭良啸认为,木牛即流马,是新的木制人力四轮车;陈从周等勘察川北广元一带现存古栈道的遗迹、宽度、坡度及承重等数据,认为木牛有前辕,引进时有人或畜在前面拉,后面有人推;流马与木牛大致相同,但没有前辕,仅靠推力行进。

尽管众说纷纭,但是有一点可以肯定:木牛是木制的、靠人力推动的独轮车。

五、火牛

胡曾还有《咏史诗·即墨》:

即墨门开纵火牛,燕师营里血波流。

固存不得田单术,齐国寻成一土丘。

所述史实出自《史记·田单列传》:“(燕攻齐,破齐七十二城。田单固守即墨。)乃收城中得千余牛,为绛缯衣,画以五彩龙文,束兵刃于其角,而灌脂束苇于尾,烧其端。凿城数十穴,夜纵牛,壮士五千人随其后。牛尾热,怒而奔燕军,燕军夜大惊。牛尾炬火光明炫耀,燕军视之皆龙文,所触尽死伤。五千人因衔枚击之,而城中鼓噪从之;老弱皆击铜器为声,声动天地。燕军大骇,败走。齐人遂夷杀其将骑劫。燕军扰乱奔走,齐人追亡逐北,所过城邑皆畔燕而归田单,兵日益多,乘胜,燕日败亡,卒至河上,而齐七十余城皆复为齐。”

实际上,前人已有利用力量强大的动物布阵冲锋之法。春秋时期吴楚柏举之战,楚王为摆脱追击,驱使尾部缚上火把的大象冲击吴军。晋楚城濮之战,先轸将战车挽马披上起威慑作用的虎皮,去冲击楚军。田单仿效前人实践,并有创新和发展,以大批耕牛组阵,油烧牛尾,实施“集团性”冲击;牛角缚上刀刃,以增大杀伤力。“火牛阵”因此取得巨大胜利。

《宋史》记载,绍兴元年(1131年),溃将邵青自真州拥舟数百艘,剽当涂、芜湖两邑间,……掠北岸而去。“初,(王)德与战于崇明沙,亲执旗麾兵拔栅以入,青军大溃。他日,余党复索战,谍言将用火牛,德笑曰:‘是古法也,可一不可再,今不知变,此成擒耳。先命合军持满,陈(阵)始交,万矢齐发,牛皆返奔,贼众歼焉。青自缚请命,德献俘行在。帝召见便殿问劳,褒赏特异。”王德派人侦查到邵青袭用田单的“火牛阵”,立即采取对策:两军交战时,邵青放出了角缚利刃的强大“火牛”群。王德一声令下,万箭齐发,“火牛”遭到箭雨奇袭后,掉头冲回邵青阵中,横冲直撞。邵青部队反遭牛阵之害,全军覆没。事实证明:“空城计”虽好,的确“不可再用”!“兵因敌而制胜”,“能因敌变化而取胜者,谓之神。”(《孙子兵法》)“因敌而用变也,因人而异施也,因地而作势也,因情而措形也,因制而立法也。”(戚继光《阵纪》)

兵法是“运用之妙,存乎一心”。世上百工欲成大事,无不皆然!

作者单位:四川省文史研究馆(成都)

猜你喜欢

青牛春牛
药用植物青牛胆光合特性研究
立春之日“打春牛”
粤北“舞春牛”文化保护的路径
常忆故乡打春牛
春牛图(年画)
遮阴对青牛胆生长与物质分配的影响
吃草
插秧
春日物语
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