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四川国学运动述略

2009-02-16谢桃坊

文史杂志 2009年1期
关键词:国学四川论文

谢桃坊

国学运动是20世纪初年在中国兴起的学术思潮。1903年冬邓实等在上海成立国学保存会,以“保存国粹”为宗旨。1905年国学保存会主办的《国粹学报》刊行,主要撰稿者有邓实、黄节、刘师培、马叙伦、章太炎、王闿运、廖平、郑孝胥、王国维等五十余人。1906年日本东京的中国留学生组成国学讲习会,由章太炎主讲。1910年章太炎的《国故论衡》由日本秀光社排印出版。凡此预示着国学运动的兴起并将对中国学术界发生巨大影响。1911年四川发起保路运动风潮,它成为辛亥革命的先导。

辛亥革命胜利后,四川成立军政府。民国元年(1912)元月尹昌衡任四川都督,将原四川枢密院改为国学院,其宗旨是:“研究国学,发扬国粹,沟通古今,切于实用。”国学院由吴之英为院正,刘师培为院副,院员有楼黎然、曾学传、廖平、曾瀛、李尧勋、杨赞襄、释圆乘。国学院的任务是:一、编辑杂志;二、审定乡土志;三、搜访乡贤遗书;四、续修通志;五、编纂本省光复史;六、校订重要书籍;七、设立国学学校。1912年秋,成都外南的存古学堂改附国学院而为国学馆,原存古学堂监督谢无量与刘师培同为院正,增聘廖平主讲经学。原存古学堂学生一百人入国学馆学习,又新招学生五十余人。1914年春国学馆改为国学学校,四川省民政公署照会廖平任校长。1918年国学学校遵教育部之规定改为四川省立国学专门学校,廖平继任校长;1923年由骆成骧接任校长;1926年蔡锡保任校长;1928年秋国学专门学校并入四川大学,改为公立四川大学中国文学院。在四川国学馆和国学学校任课的教师先后有黄镕、戴孟恂、陈文垣、宋育仁、龚镜清、辜予渠、陶鼎金、易铭生、邓宜贤、尹端、盛世英、龚道耕、徐炯、曾海敖、谭焯、萧仲仑、朱青长、龚圣予等。国学院于1912年创办《四川国学杂志》,每月一期,发行十二期,至1914年改为《国学荟编》,仍每月一期,至1919年发行六十三期。此刊以“发挥精深国粹,考征文献”为宗旨,所设栏目有通论、经术、理学、子评、史学、政鉴、校录、技术、文苑、杂论、蜀略。《四川国学杂志》主要撰稿人有刘师培、廖平、曾学传、吴之英、谢无量、曾瀛、杨赞襄、李尧勋等;所发表的论文以经学、诸子学和史学为主,如刘师培的《春秋繁露爵国篇校补》、《白虎通义源流考》、《周官师说考》,廖平的《周礼凡例》、《经学四变记》、《治学大纲》、《牧誓一名泰誓考》,李尧勋的《中国文字问题》,谢无量的《蜀学原始论》,曾学传的《宋儒学案约编叙目并论》,曾瀛的《渡泸考》等。四川国学专门学校学生会主编的《四川公立国学专门学校学生会季刊》于1927年刊行,因次年并入四川大学,故此刊仅出版一期;其性质为学生自办的国学杂志,要目有蒋维馨《国学之真价值》、刘华甫《文学的工具》、郭荣辉《管子经济论》、董惠民《六经史略》、陈俊民《我对于楚辞的见解》等。

成都刘氏尚友书塾亦属四川早期国学学校。槐轩先生刘沅,于1807年自双流迁居成都研究儒家经典并讲学。刘咸炘承祖父槐轩之学,发奋著述,1918年为尚友书塾塾师。此书塾规模庞大,生源来自成都附近及省内各地,各级学生共三百余人;其中的少学学生专治经史。此书塾“专究国学”,并于1925年创办《尚友书塾季报》。此学报的宗旨是:“仿书院总集、学校杂志之例,以发表一堂师弟研究之所得,期与当代学者共商榷之。凡所研究,不分东西新旧,止问是非。”这是四川早期国学杂志之一,共出版八期,1932年刘咸炘去世后停刊。在《尚友书塾季报》里,刘咸炘发表的论文有《学纲》、《太史公书知意总论》、《认经论》、《全真教论》、《外书四篇》、《重修宋史述意》;此外尚有李克齐《两汉郡国令长考》、张昌荣《汉以上方物考》、韦绾青《孔子删诗驳议》,张勋初《尔雅作者考》、李光志《伊尹事辩》,熊光周《叔孙通制礼考》、杨致远《汉郡都尉驻地考》、刘开柳《两汉官吏生计考》等。书塾在刘咸炘去世后由刘氏家族维持下去,直至1949年停办。

四川国学院与《四川国学杂志》在国学运动中的领先地位,国学大师廖平、刘咸炘及入川的刘师培的国学研究成就,都足以表明四川国学是整个国学运动的重要组成部分。自从1923年胡适发表《北京大学<国学季刊>发刊宣言》标志国学运动新思潮的出现和新学风的兴起,自此以科学考证方法研究国学成为主流。然而在四川学术界对此是采取抵制态度的,仍以旧学——经学居于主导,仍采取传统治经和治史的方法,仍以文言的表述方式,坚持国粹的道路,以致国学的发展渐渐因保守而落后了。此种情况的根本变化是在抗日战争时期。中国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国民政府于1938年底迁都重庆。在这特殊的历史条件下,重庆成为全国政治与文化的中心。国民政府在国难之际不仅考虑到抗战与建国的关系,而且重视保存民族文化和坚持学术研究,体现了抗战必胜的信心。正是在这种文化战略的指导下,国学运动未因战争烽火而消散,反而得以发展壮大。国民政府迁都重庆后由军事委员会政治部第三厅开展抗日救国的宣传工作,郭沫若为厅长。1940年秋第三厅改组,成立文化工作委员会,郭沫若为主任委员。文化工作委员会是国民政府专设的学术研究机构,参加工作者有茅盾、老舍、陶行知、沈志远、张志让、邓初民、杜国庠、王昆仑、翦伯赞、侯外庐、田汉、洪深、马宗融、卢于道、胡风、黎东方、姚蓬子、刁伯休等学者和作家。当时学术研究蔚然成风,学术思想自由活跃,出版有侯外庐《中国古代思想学说史》、杜国庠《先秦诸子的若干问题》、侯外庐与纪玄冰《中国思想通史》、翦伯赞《中国史纲》、吕振羽《中国政治思想史》、卢于道《科学与民族复兴》、沈志远《政治经济学大纲》、蔡仪《新美学》、王昆仑《红楼梦人物论》、郭沫若《青铜时代》和《十批判书》。在重庆出版的国学书籍有顾实《国学运动大纲》、章太炎《国学概论》、钱穆《国学概论》、蒋梅笙《国学入门》、谭正璧《国学常识》。1941年1月国民党中央组织部长朱家骅电请顾颉刚到重庆创办《文史杂志》。此刊虽是国民党党部办的,但为纯学术刊物,社长是叶楚伧,副社长兼总编为顾颉刚。从1941年至1945年《文史杂志》共出版五卷,每卷十二期。叶楚伧在创刊号发表《文史与兴亡》,指出文史研究的对象是中国文化在历史上的“文史批评案”,希望“批评文史的人都要对于国家、社会、民族,三方面同时注意”。此刊发表的重要国学论文有朱东润《大慈恩寺三藏法师传述论》、罗常培《现代方言中的古音遗迹》、唐兰《论骑术入中国始于周末》、张荫麟《宋太祖誓碑及政事堂石刻考》、杨志玖《关于马可波罗离华的一段汉文记载》、魏青铓《元顺帝为宋裔考》、龚骏《西汉与罗马的丝贸易考》、韩儒林《汉代西域屯田与车师伊吾的争夺》、邓广铭《宋史职官志抉原匡谬》、朱希祖《屈大均著述考》、李源澄《霍光辅政与霍氏族诛考实》、方豪《明季西书七千部流入中国考》、向达《唐俗讲考》、隋觉《太平天国女馆考》、白寿彝《读桑原骘藏<蒲寿庚考>札记》、黄忏华《禅宗初祖菩提达摩考》、詹锳《李白家世考异》、顾颉刚《黄河流域与中国古代文明》、刘节《老子考》、王树椒《北魏汉兵考》、方诗铭《<大唐三藏取经诗话>为宋人说经话本考》等。从这部分论文可见《文史杂志》在顾颉刚的主持下,团聚了当时国内一大批国学家。这些论文体现了国学的新思潮和新方法,对学术界——特别是四川学术界发生了巨大的影响。此外,国立中央大学迁于重庆沙坪坝,于1943年创办《文史哲季刊》,至1945年共出版三卷五期。此刊由顾颉刚任副社长,所发表的重要国学论文有罗根泽《墨子探源》、黄淬伯《诗传笺商兑》、钱穆《两汉博士家法考》,杨潜斋《离骚笺证》、游寿《金文武功文献考辑》、黄少荃《战国史异辞》、唐圭璋《宋词版本考》、王玉章《宋元戏曲史商榷》等。复旦大学校本部迁于重庆北碚黄桷树镇,1942年1月改名国立复旦大学。在校任教的学者有陈望道、周谷城、顾颉刚、吕振羽、任美锷、陈子展、章靳以、梁宗岱、张志让、张光禹、童第周、卢于道、陈维稷、严家显、吴觉农、陈恩凤等。从上可见国学运动的中心在抗日战争时期已经转移到西南的重庆了。

国立中央研究院为全国最高学术机构,于1927年11月成立于南京,以大学院院长蔡元培为院长。抗日战争爆发后,1937年11月12日上海为日军占领,中央研究院奉命西迁,院总办事处于1938年2月16日迁至重庆。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于1941年夏从昆明迁至四川南溪县李庄附近的板栗坳张家大院。所长傅斯年兼任研究院总干事之职,负责研究院西迁的任务。史语所的研究工作是:一、史学及文献考订;二、语言学研究;三、人类学研究;四、考古学研究。国难之际,中央研究院的存在标志中国最高学术研究的机构存在;历史语言所的存在标志着一批学者和国学家不为战争的破坏而困扰,仍潜心地从事学术研究。史语所在李庄的五年间学术成果不断涌现,科研队伍不断壮大,得到国民政府、地方政府、李庄乡绅和民众的大力支持而完成了担负的学术使命。《历史语言研究所集刊》创办于1928年,刊载本所学术研究成果,每年出版一本;抗日战争爆发后,出版情况已不正常,至1949年共出版二十本;自第十本开始陆续刊载在李庄的研究战果。抗战胜利后,1946年史语所将告别李庄时刊印《六同别录》,收论文二十七篇,分装三册作为纪念。史语所迁回南京,因《六同别录》印数极少,流传不广,故《集刊》第十三、十四、十五本分别重为刊出。《集刊》的主要论文是属于史学与文献考订的,实即国学研究论文。作者有的在文末署记了写作的时间与地点,留下了他们在李庄的历史线索。例如:陈槃《谶纬溯原》记:“民国三十一年十月六日脱稿,时流寓西川南溪李庄之栗峰”。岑仲勉《旧唐书逸文辨》记云:“中华民国三十一年五月国家总动员日写讫,越二日成篇。”屈万里《谥法滥觞于殷代论》记云:“民国三十四年十一月八日记于四川南溪李庄。时日寇投降已逾两月,方将漫卷诗书,作出峡计也。”芮逸夫《伯叔姨舅姑考》记云:“三十四年五月十八日初稿,八月十五日获闻日本无条件投降消息之夕改定稿。时在四川南溪李庄栗峰本所。”严耕望《北魏尚书制度考》记云:“民国三十五年三月二十五日桐城严耕望写于南溪栗峰山庄,时新婚五旬又五日。”此类题记标明作于李庄的论文有三十余篇,未记下作于李庄的论文尚多,估计共有近百篇的论文。国学运动新思潮的兴起,首先是胡适引入实用主义方法,其渊源则是近代英国的实证主义;继而傅斯年引入德国的历史语言学派。他们皆以之研究中国文献与历史的狭小的学术问题。他们重事实,重证据,采用自然科学的研究方法,而且与中国传统考据学结合,成为科学考证方法。

成都是四川国学运动的基地。1928年秋,四川省立国学专门学校改为四川大学中国文学院,当时教师有蒙文通、龚道耕、李思纯、刘恒如、李榕庄、谭焯庵、徐炯、余苍一、朱青长、李絜、陶亮生、刘咸炘、林思进、吴芳吉、曾尔康、李劼人、唐迪风、赵少咸、向楚、庞石帚。1931年在成都的国立成都大学、国立师范大学和公立四川大学合并为国立四川大学。抗战时期在成都的华西协合大学于1941年开始出版《中国文化研究所集刊》,迄于1950年共出版八卷。此刊横排,兼用汉文、英文、法文和德文。论文侧重关于中国文化的人类、考古、历史、地理、语言等学科,亦载与中国文化有关的印度及南海等研究论文。其中的国学论文有韩儒林《元代阎端赤考》、辛用《敦煌残历疑年举例》,董作宾《‘四分一月说辨证》、刘咸《海南黎人面具考》、吕澂《禅学考原》、蒋大沂《汉代戈戟考》、杨汉光《乌蒙小考》等。在成都华西坝的内迁高校有金陵大学、燕京大学和齐鲁大学等。燕京大学任文史课的教师有马鉴、郑德坤、陈寅恪、李方桂、吴宓、徐中舒等。1944年陈寅恪在燕京大学任教时著有《以杜诗证唐史所谓杂种胡之义》、《梁译大乘起住论僧智恺序中之真史料》、《长恨歌笺证》、《元微之悼亡诗笺证稿》、《白乐天之先祖及后嗣》、《元和体诗》、《白香山琵琶行笺证》等论文,开创以史证诗的方法。金陵大学任文史课的教师有刘国钧、倪青元、冯汉骥、蒙文通、高文等。1939年夏,顾颉刚受聘为齐鲁大学新建的国学研究所主任,钱穆为副主任。此所实由顾颉刚向美国哈佛大学燕京学社协商得款项而成立的。所址在成都北郊崇义桥赖家园,研究生有十余人。1941年6月顾颉刚到重庆后,所务由钱穆负责。国学研究所于1940年创办了两个重要国学刊物——《齐大国学季刊》和《责善半月刊》。《齐大国学季刊》发表所内研究成果,共出版两期,主要论文有孙次舟《论魏三体石经之来源与两汉经古文写本问题》、陆懋德《瑚琏考》、黄文弼《中国古代大夏位置考》、张维思《语音历史观解蔽》、张维华《汉张掖郡骊靬县得名之来源》、侯宝章《中国解剖史之探讨》、姚名达《史字之本来意义》、丁山《聚珍版牧庵集跋》,丁山《吴回考》、孙次舟《虢季子白盘年代新考》、孔王芳《王莽变法的背景》、杜奉符《墨子小记》。《责善半月刊》载齐鲁大学国学研究所和国文史社两系师生及校外学者的研究成果,所设栏目有论文、札记、通信、书籍提要、论文提要、讲演笔记、学术消息。此刊每月出版两期,1940年至1942年共出版两卷四十八期。此刊内容丰富,形式生动,团结了蜀中及流寓的众多学者,影响甚大。主要撰稿人有丁山、金毓黻、苏雪林、严恩纹、孙次舟、钱穆、顾颉刚、干树民、贺昌群、黄文弼、韩儒林、张政烺、史念海、杨向奎、罗香林、杨树达、邓子琴、胡厚宣、严耕望、刘朴、徐德庵、李源澄、谭其骧等。例如第二卷的论文有贺昌群《论王霸利义之辨》、慕寿祺《历代石经考》、黄文弼《两汉匈奴单于庭变迁考》、杜光简《唐宋两代产丝地域考》、范午《宋辽金元道教年表》、史念海《永嘉乱后江左对于流人之安置》、孙道升《黎轩与希腊》、钱钟书《中国诗与中国画》、邓广铭《书诸家跋四卷本稼轩词后》、施之勉《董仲舒对策年岁考》、胡厚宣《甲骨文四方风名考》、方豪《拉丁文传入中国考》等。此刊与重庆的《文史杂志》是抗战时期办得最好而又最活跃的两种国学杂志,大大影响了四川的学风。

在成都周围尚有两所内迁的重要的高等学校,即武汉大学和东北大学。武汉大学于1938年12月迁于四川乐山,文学院的主要教师有朱光潜、陈源、高翰、刘永济、刘博平、方壮猷等。武汉大学于1941年恢复《文哲季刊》,存1941年至1943年三期;重要国学论文有刘异《六艺通论》、徐震《穀梁笺记》、黄焯《古音为纽归匣说》、黄方刚《释老子之道》、吴其昌《宋代哲学史料丛考》、徐天闵《诗歌分期之说明》、方壮猷《辽金元科举年表》、刘学章《乐山语(考释)》等。1938年3月东北大学内迁于四川三台县,文史教师有萧一山、金毓黻、陆侃如、孔德、冯沅君、董每戡、霍玉厚、佘雪曼、赵纪彬、金景芳、谢澄平、丁山、杨向奎、佘文豪、陈述等。1941年国立东北大学东北史地经济研究室主办《东北集刊》,至1945年共出版八期。此刊为东北史地经济研究的专门学刊,其中的国学论文有王家琦《辽赋税考》、陈述《契丹女真汉姓考》、李符桐《回鹘西迁以来衰弱考》、陈述《越里野利逸利越利诸族考》、李符桐《撤里畏兀儿来源考》、隋觉《明清萨尔浒之战》、陶元珍《辽东公孙氏事迹考》、金毓黻《辽部族考》、萧一山《清代东北之屯垦与移民》等。学者们认为东北大学应以研究东北情形及计划收复东北后的文化与经济建设为使命,因而在四川仍不忘记东北史地的研究,表现了收复东北的坚定信心。

抗日战争胜利后,1946年重建重庆大学,在中文系任课的教师有颜实甫、郑思虞、魏兴南、刘朴、周萸生、邵祖平、张以礼、崔伯阜、汤道耕、秦凤翔、张默生、何剑熏、田楚倩等。1945年冬在成都的四川大学文学院中文系学生们组成了国立四川大学国学研究会,邀请系里的教师于课外作学术讲演,以为国学研究的指导。国学研究会根据同学的记录整理成文,并于1946年2月将文稿集为《国学会刊》第一期出版发行。此刊有向楚的简短序言,说明办刊的缘起;刊载的论文有彭芸生《宋明理学之流别》、路金波《论治学本末及其方法》,潘重规《毛诗初讲》、赵少咸《说反切》。刊后附有教师名录,有姓名、职称、籍贯、年龄等项:

01

学生们自发成立国学研究会,这是受到抗战时期内迁高校和研究机构的国学研究之风尚的影响。这时成都的大多数学者已接受国学新思潮而具有新的学风了。

在三台的东北大学曾于1944年经文科教授丁山的努力成立了草堂国学专科学校,聘请四川大学教授蒙文通任校长。因蒙文通住在成都不能长期留在三台,遂由杨向奎代校长,由蒙季甫负责具体事务。国专学校分文、史、哲三科,教师由东北大学教授兼任。叶丁易为文科主任,杨荣国为史科主任,赵纪彬为哲学科主任。后来学校内部分裂,一部分人主张迁于重庆北碚,另一部分人主张请蒙文通出面将学校迁于成都。1946年国学专科学校迁至成都西郊金牛坝,因成都旧有尊经书院,为继承传统而改名私立尊经国学专科学校。校董事长为谢无量,校长为蒙文通;任课教师有彭芸生、文百川、吴天墀、萧萐父、曾义甫、李英华、冯汉镛、戴执礼、刘雨涛等。学校分设经学、文学、史学、哲学四科,学生百余人。1949年12月成都解放后,国专学校停办,在校学生转入华西协合大学和四川大学相关系科学习。蒙文通是四川的国学专科学校最后一位校长,亦是四川国学运动的光荣结束者。

从1912年四川国学院的创设,到1949年成都私立尊经国学专科学校的解体,这38年间四川国学运动由发轫、发展、兴盛到结束,走完了自己的全过程。近十余年来国学热潮再度在我国兴起。我们回顾四川国学运动的历史,其中深刻的历史经验是值得探讨与汲取的。

作者:四川省文史研究馆(成都)馆员

猜你喜欢

国学四川论文
A gift I treasure
“垂”改成“掉”,好不好?
四川:不只辣,还很甜
奋斗鸡—我的国学日常
下期论文摘要预登
下期论文摘要预登
下期论文摘要预登
2013年5—12月最佳论文
灾后两年新四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