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乐表演中情感的培养
2009-01-18蒋莉丽
蒋莉丽
法国最重要的新艺术音乐家马肖说过:谁要是不动感 情,他的作品和歌唱就是虚伪的。我国古代唱论也非常注重对情感的要求。清《乐府传声》中写道:“唱曲之法,不但声之宜讲,而得之情尤重。……唱者不得其情,则邪正不分,悲喜无别。即声音绝妙,而与曲词相背,不但不能动人,反令听者索然无味矣。”一切艺术都是“情动于中而形于外”的,声乐演唱艺术尤其如此。声情并茂的演唱是声乐工作者所追求的目标。演唱作为音乐的表演门类之一,其本质是人们情感的表现,演唱者通过运用熟练的发声技巧,以真挚的情感、优美的声音生动地表达声乐作品的思想内容来感染观众,引起其感情共鸣。
一个好的演唱者会通过塑造真挚、生动、深刻的感情形象去拨动人们的心弦,让人随着音乐的旋律律动,感受着歌者饱满的激情。或喜悦欢愉,或悲伤愁苦,或平静深沉,或慷慨激昂。它给人的教导与启迪也是潜移默化的,能引起观众的共鸣,能得到观众的认知与认同。重中之重,莫过于一个“情”字,对歌曲情感的真实感受让演唱者充满激情,演唱时真情的自然流露感染着观众;观众强烈的情感共鸣反过来又影响着表演者,从而达到演唱艺术的最高境界。
那么,如何获得歌中之情呢?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下功夫:
首先,演唱者要深刻理解声乐作品的内容和主题,体验作品所处的历史背景和情境,以及作品中人物的性情、神态等。
歌唱的情感培养,必须是建立在对作品的完全熟悉的基础上。演唱者要深刻理解作品的内容、主题思想、风格特点,要了解创作者的生平、作品产生的时代背景,同时要仔细阅读歌谱,分析曲式的结构,掌握好基本节奏和速度,以及细微的变化,并要认真研究歌曲所要表现的音乐形象,只有这样才能对歌曲内容有更深刻的理解,才能把音乐作品要体现的东西完整地表达出来。歌唱既要唱声,又要唱情,只有声情并茂的歌声,才能正确揭示歌曲的情感内涵,才能产生极大的艺术感染力。不同时代、不同风格的作品,需要不同的情感来演绎。要通过对作品的理解分析,寻找诱发声乐表演的内在体验依据,唤起类似于一度创作者的情感世界,用自己的再认识激发出主体心中“情感的火焰”。
如《阳关三叠》,它是根据唐代诗人王维(699~759)《送元二使安西》诗谱写的一首琴歌。诗是为送友人去关外服役而作:“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这首琴歌的音调纯朴而富于激情,情意真切,激动而沉郁。在演唱这个作品时,歌唱者要注意充分表达出作者对即将远行的友人的那种无限关怀、留恋的诚挚情感。
再如艺术歌曲《黄河怨》,歌唱者要勾画出一个失去丈夫、儿子,倍受日本鬼子蹂躏的妇女惊痛凄断的悲绪,欲哭无泪的呻吟,以体现女主人公悲痛无望的内心。特别到最后高潮时,声音要高亢有力,将悲愤激昂,血债血偿,对日本帝国主义的悲恨情绪充分地宣泄出来,以产生强烈的艺术效果。
从以上两个例子我们可以看出,在演唱歌曲时,要探讨作品的意境及词曲中提供的富有个性特征的曲调和词句,揣摩词曲作者隐藏在歌曲中跳动的脉搏及作品的动机、主题、背景、段落、句读,使歌唱者一接触到作品,就能打开自己的心扉,用积极的体验去进行二度创作,把自己的情绪融会贯穿到作品中,用自己的全身心,把自己的灵魂投入到歌唱中去,只有这样歌声才能打动听众的心,才能把一部好的作品完整准确地演绎好。
其次,注重与观众和伴奏的情感交流。
在演唱过程中,除了通过作品内容、语言、咬字、吐字上培养歌唱者的情感外,还要注重主体与演唱合作体及观众之间的交流。它包括了演唱者与伴奏者的内心沟通。从听音、悟情中去体察伴奏者的内心感受。同时要求伴奏者通过其伴奏声来传递自己的体验,反过来,伴奏者又从歌唱者的歌声中悟到歌唱者的情感语气、语调,来补充自身的情感养料。这种情形下的歌唱者与伴奏者之间的默契交融必然会产生情绪共鸣。歌唱者就能把自己演唱的作品表达得完整,感染听众。
歌唱者与观众的情感交流也是十分重要的。在演唱时,能调动观众的情绪,变被动为主动,激发自身的创作信念和创作热情。面对观众期待兴奋的眼神,歌唱者越唱越投入,越唱越好,台上台下融为一体,气氛热烈感人。这无疑能使歌唱者把自己要唱的作品唱得更加完整,更能大大地调动自己对作品的情感表达。
总之,歌唱艺术的表现魅力是蕴含于“情”之中的,所谓“一声歌到情融处,毛骨萧然六月寒”,真正高超的歌唱技术只有在和情感完美的结合中, 才会产生巨大的艺术感染力。
(作者单位:常德市文化艺术研究所)
责任编辑:易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