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激进 保守 多元

2008-10-06贾敬远

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2008年2期
关键词:社会思潮和谐校园文化

贾敬远

摘要:改革开放以来,当代中国社会思潮的发展大致是循着激进、保守、多元这样一条轨迹演变的,社会思潮的演变也影响着大学校园文化在不同时代的变迁。当前,面对多元的大学校园文化,要坚持“和而不同”的原则,构建和谐的大学校园文化。

关键词:社会思潮; 校园文化; 和谐

中图分类号: G641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9749(2008)02-0108-03

社会思潮,一般是指在一定时期内、反映对某一阶级或阶层的利益和要求、得到广泛传播并对社会生活产生某种影响的思想趋势或思想潮流[1]。大学校园文化是高等学校师生生活的存在方式的综合,它是以生活在校园内的大学生及教职员工为主要群体的,在物质财富、精神产品和氛围以及活动方式上具有一定独特性的文化类型[2]。校园文化与社会思潮有着密切的关系。简单地说,一是社会思潮对校园文化的影响有着双重效应。一方面,进步的社会思潮可以给校园文化以理论的滋润,促进校园文化的健康发展;另一方面,错误的、落后的社会思潮则会给校园文化带来负面的、消极的影响。二是校园文化对社会思潮有着能动的导引作用。改革开放以来,大学与社会的互动日益加强,梳理改革开放以来社会思潮与大学校园文化的互动演变脉络,我们大致可以看到一条由激进到保守再到多元的轨迹。

一、20世纪70年代末至80年代:社会思潮的激进性与校园文化的思想解放

这一阶段的社会思潮具有明显的激进主义的色彩。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相继从政治体制、经济体制和教育体制等方面进行了一系列的拨乱反正。高校聚集着一大批年轻有为、富有探究精神和朝气蓬勃的大学生,国外社会思潮的传入、国内社会变革的深入以及学生个人成长的需求使当时的大学校园成为各种社会思潮传播的集散地。刚刚发端的大学校园文化也趁机进行了思想的解放。改革进程中存在的大量尖锐复杂的现实和理论问题,促使高校师生们企图从传统文化和西方文化中寻求答案,其中包含着对西方文明进行深入探索和对中国文化的深度反思。为满足于这种“文化饥渴”,大学生们以饱满的理想主义激情,在校园文化中掀起了一阵阵文化热潮。“潘晓之人生的路为什么越走越窄讨论”、“伤痕文学”、“萨特热”、“弗洛伊德现象”、“詹姆斯的实用主义”、“尼采现象”、“第三次浪潮”、“大趋势”等是80年代高校校园中讨论最热烈的问题。这些现象所表现出来的存在主义、未来主义、非理性主义等各种社会思潮大大丰富了大学生的思想,但由于强烈的社会参与感、变革中国落后现实的紧迫感、改革进程中出现的种种失误以及西方资本主义社会思潮等多种因素的整合,最终导致大学生在理想与现实的尖锐冲突中,逐渐向非理性方向发展。

20世纪80年代社会思潮的激进性体现在校园文化上有其鲜明的外在表现:

1.校园文化表现出关注人性解放

文革时期人性的异化和扭曲在改革开放以后迫切需要得到纠正,人们产生了对人性解放和权利自由的热切呼唤和讨论。这一时期校园文化的热点话题紧紧围绕着如何认识人的价值、权利和尊严展开。1980年4月,两名化名“潘晓”的青年给《中国青年》杂志发出了“人生的路啊,怎么越走越窄”的感叹,信发表后不仅在社会上也在大学生中引起了关于人生意义的深思和热烈的讨论。

2.校园文化表现出较多关注政治领域

在旧的高度集中的政治体制和计划经济体制下,几乎社会成员的所有切身利益均是由政治中心来予以分配,所以,改革之初,政治便自然而然地成为人们最关注的领域。各类思潮激荡的校园文化同样也关心政治的走向。改革开放进程中的党政分开、政企分开、权力下放等做法极大地激发了社会发展的活力,并逐步得到人们的认同,而所谓的“官倒”、“腐败”等现象也曾一度激起人们尤其是青年学子的不满。自由化思潮的推波助澜,加上改革开放初期遇到的一些困难,导致了政治上的激进主义,青年大学生对社会的不满剧增,并汇聚成一股激流,以惊涛拍岸之势冲击着大学校园。

3.校园文化表现出西化和反传统倾向

20世纪80年代的社会思潮一度以西方为目标,盲目崇拜西方和“向西方看齐”,对传统文化“不屑一顾”,甚至要“全盘西化”。这个时期“在与西方进行文化交流时,中国之所以不能与西方保持平衡状态,从根本上说,乃是这两个文化主体不仅各自立足于不同的经济力量……实力的检验使得中国及中国文化在西方完全失去了光彩”[3]。在这种形势下,各种西方社会思潮在校园内交织汇聚,涌动共振,各种思潮传播均达到了高峰期。哲学思潮出现“尼采热”、“实用主义热”;经济思潮从凯恩斯主义到弗里德曼主义,经济价值取向更为激进;后现代主义思潮也开始涌入校园。这些舶来的思潮不断对传统校园文化进行解构,颠覆固有的价值体系,同时也使部分青年学生陷入了历史虚无主义和民族虚无主义的深渊。

二、20世纪90年代:社会思潮的保守性与校园文化的理性回归

作为一种思潮,保守主义于上个世纪90年代悄然来到中国。社会思潮在这个阶段体现保守性有其一定的历史必然性。1989年政治风波的平息、东欧剧变、苏联解体使激进主义退潮。对激进主义的深入反思,对秩序和稳定的渴望,导致国人处世态度上的保守倾向和哲学上的中庸之道复归。从新的时代需要出发,人们不能不注意到对西方近20年来稳定发展的新保守主义及其对中国的意义。这也是保守主义成为这一阶段思潮的现实契机。这一时期的校园文化也明显地受到了保守主义思潮的影响,文化保守主义推崇的“新儒学”、新保守主义的反“西化”和肯定传统文化的理念以及自由保守主义的既告别“左”又告别“右”的原则都潜移默化地推动着校园文化放弃“激进”而回归理性。

1.具有现实积极意义的理性回归

经过80年代的思想旅行,90年代的第一个春节,青年大学生被“我想有个家”的感性唱词所打动。“归家意识”使他们更渴望了解国情,并由此以务实、理性的眼光来把握现实。“寻找毛泽东”和“鲁迅热”在90年代青年大学生中悄然升温,表明90年代的大学生在经历了风风雨雨之后,又开始进入重新思考、自省的时期。“寻找毛泽东”的热潮表象上看是校园里一种“怀旧情结”的显露,而大学生的本质心态则在于试图通过对过去革命历史和领袖生活的了解与把握,寻找与社会主流价值观相契合的具有现实意义的人生观、价值观。应该说,这种理性的回归具有现实的积极意义。一方面,大学生对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的奋斗历程,对社会主义在中国的前途有了进一步的把握;另一方面,对大学生摆脱不切实际的幻想、正视现实,投身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寻找个人理想与社会现实的最佳结合点起到了较好的铺垫作用。

2.实用主义充斥校园文化

90年代的大学生力图从浮躁走向务实,从冲动走向理性。一方面,大学生或积极或消极地接受了1989年的政治教训,下决心少谈些主义多研究些问题;另一方面,他们被新一轮改革大潮及取得的成就所鼓舞,因而再一次把关注的视线从乌托邦式的政治梦幻转向了与自己密切相关的实际利益。于是,校园文化以前所关注的政治思潮退了、文化思潮去了、哲学思潮也去了……,取而代之的新热点是:经济管理、公共关系、外贸商务。大学生已经由原先对抽象的政治与道德理念的关注,逐渐转变为对更具体的实际利益、对自身问题的关注。实用主义思潮在新的层次上和更大的范围内被大学生所接受。但同时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等西方腐朽思潮也开始在校园弥漫,使校园文化沾染了些许世俗化的习气。

3.民族本位与爱国主义高涨

20世纪90年代以后中国更多地卷入世界政治经济秩序后,中国与西方利益发生了越来越直接的冲突,这使得中国知识分子对西方大失所望,于是,民族主义感情开始升腾,国家利益、民族共同体的命运成为人们关注的目标。这股思潮涌入校园,显示了其积极的价值。实际上,在校园文化中存在的民族主义思潮,主流是爱国主义。这与狭隘的西方所谓的“民族主义”有着根本的不同。大学生在90年代中期以后逐渐高涨的爱国主义思想,是在我国加入WTO的情况下,以维护中华民族的统一与主权、安全与发展、独立与尊严为目的的。这种精神,是通向民族精神的桥梁,应当鼓励和发扬。1996年至1999年,有了几次令人瞩目的爱国主义热潮:申奥行动、迎接香港、澳门回归、抗洪救灾、抗议以美国为首的北约轰炸我驻南使馆等。其声势浩大,令人激动。这种情绪和认识的深化,促成了爱国主义精神的持续高涨。

三、21世纪开端至今:社会思潮的多元性与校园文化的和谐构建

21世纪以来,全球化的呼声越来越高,信息技术特别是网络文化的飞速发展,使得改革开放的中国与世界经济文化的发展联系更加紧密。导致了众多社会思潮的涌入或萌发,主要包括:新自由主义思潮、科学主义、网络文化思潮、私有化思潮、历史虚无主义思潮、民主社会主义思潮、生态社会主义思潮、民族分裂主义思潮、伪科学思潮、利己主义思潮和后现代主义思潮等等。“多元性”无疑是对当前中国社会思潮的一个基本判断。在多元的社会思潮影响下,新时期的校园文化打破了传统校园文化独占鳌头的单一局面,形成了多元文化并存与冲突的局面。

1.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的冲突

传统文化主要指根源于过去、制约着现在并且影响着未来的观念形态的“遗存”,它存在于精神文化的领域,通过渗透融合或者冲突碰撞,从而对现代文化的发展起着推动或者阻碍作用[4]。中国传统文化是以儒家文化为核心,以伦理为本位的文化,伦理成为人们行为的必须遵从的法则。传统文化多体现于校园的主流价值观中,如爱国主义、集体主义、为人民服务的价值追求、探索真知的科学精神、强烈的创新意识等。传统文化表现出明显的道德主義倾向,突出特点就是排斥和贬低功利目标,强调共性至上的群体原则。中国社会经过改革开放三十年的巨大变迁,直接或间接地导致了社会文化的现代性转变,人们开始了对传统道德主义的反思和审视,确立了追求权利、利益、幸福、个性和发展的意识与观念,传统的道德至上、共性至上的价值观念受到前所未有的冲击与挑战,功利主义和个人主义在现代文化中得到了确立与凸显。现代文化在大学校园中多体现于校园非主流文化中,如短信文化、时尚文化、快餐文化、社团文化等。在学习、工作、恋爱、入党和择业中,大学生表现出明显的功利主义、个人主义、享乐主义、拜金主义等不良倾向。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在大学校园中的冲突一直是校园文化建设中的一个热点问题。

2.网络文化与本土文化的冲突

网络文化是人、信息、文化三位一体的产物,是以计算机技术和通信技术融合为物质基础并以发送和接收信息为核心的一种崭新文化。网络文化以其迅捷的速度长驱直入大学校园,更以其独特的魅力吸引着青年大学生,网络文化所具有的迅捷性、开放性、交互性、共享性、虚拟性等众多特点,不断冲击着大学校园的本土文化。以社团活动、老乡会、校园歌手大赛、校园体育节、艺术节、篮球赛、足球赛等文体活动为代表的校园本土文化,在高校中一直是学生活动的主要表现形式。随着网络文化的渗透,学生参与本土文化活动的积极性、参与方式以及组织方式都不得不有所改变。网络文化不可避免地与校园本土文化发生着冲突。但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以及网络的普及,网络文化与校园本土文化正在由冲突走向融合。

3.大众文化与精英文化的冲突

大众文化是老百姓消费的文化,不具有普遍的艺术价值,为普通群众所拥有,为普通群众所享用,为普通群众所钟爱的文化,不符合高雅的价值评判标准,是一种俗文化。近年来, “超女”、街舞、网络歌曲、DV短片等在大学校园里占有很大的市场,在大学生中传播较快,虽然大众文化对丰富校园文化生活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但也导致校园文化底蕴较单薄,内涵不够丰富。精英文化是知识分子阶层中的人文科技知识分子创造、传播和分享的文化,体现了普遍的艺术价值,是雅文化。从培养学生成人成才方面来看,追求高雅精神和社会责任感的精英文化显然更符合高校的教育目标。大众文化与精英文化的冲突不利于和谐校园的构建。

4.多元文化与和谐文化的冲突

毋庸置疑,当前高校校园文化呈现出多元的特征,各种积极的、消极的、健康的、糟粕的、有益的、有害的文化及其表现形式在这个知识和知识汇集的群体里交汇,并不断碰撞、吸纳、淘汰,大有异彩纷呈之势。校园和谐文化是一种协调的文化,是指在校园文化系统中的各个部分、各种要素处于相互协调、相互补充、相互促进的状态。和谐文化强调“和而不同”,强调主导性,而多元文化则“既不同也不一定和”,过于发散,两者的冲突在当前校园文化建设中不断显现。

面对新时期校园文化的“多元性”特点,不能放任自流,而应该主动应对,承认和尊重校园文化的多元性,坚持“和而不同”的原则,始终贯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这条红线,引领差异,包容多样,促进多元文化向和谐文化的转变。

参考文献

[1]张晓红.加强对当代中国社会思潮的研究[J].湖北社会科学,2005(12):5-8.

[2]潘懋元.新编高等教育学[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590.

[3]黄力之.先进文化论[M].上海:三联书店,2002:58.

[4]陈洁.多元文化视角下的和谐高校校园文化构建[J].边疆经济与文化,2007(10):165-166.

[责任编辑:孙文婧]

猜你喜欢

社会思潮和谐校园文化
智慧校园在中职学校校园文化中的建设与应用
持续深化校园文化建设 助力基础教育阶段人才培养
新生态学校的校园文化
当代社会思潮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影响探析
直面“真问题”,廓清中国方向
多元化社会思潮与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构建
新课改下如何建立高效和有效的高中体育课堂教学
构建社会主义新型和谐劳动关系实证研究
对班主任管理的几点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