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刻意练习理论联合情景模拟教学在急救技能培训的应用研究

2025-02-18程龙段孟岐

现代商贸工业 2025年3期
关键词:情景模拟教学批判性思维护生

摘要:目的:探讨基于刻意练习理论联合情景模拟教学在护生急救技能培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23年8月至2024年8月本科护生120人作为研究对象,以入科批次为单位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60人。对照组应用常规传统带教方法进行教学,实验组应用基于刻意练习理论联合情景模拟教学进行教学,比较两组急救知识理论考核、急救综合案例操作考核及批判性思维能力。结果:实验组急救知识理论考核与急救综合案例操作考核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lt;0.05);实验组干预后中文版批判性思维能力量表(CTDI-CV)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lt;0.05)。结论:基于刻意练习理论联合情景模拟教学可提升护生急救技能培训效果,增强护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

关键词:护生;急救技能培训;刻意练习理论;情景模拟教学;批判性思维

中图分类号:TB"""""""文献标识码:A""""""doi:10.19311/j.cnki.16723198.2025.03.081

急救技能是护士必须具备的基本技能,是实习生岗前培训及全程实习必须过关和掌握的培训项目[1]。对患者而言,及时的抢救可降低死亡率,有效改善神经功能的预后。护生在学校学习阶段,接受过相关理论培训,但未经历过具体情境以及反复刺激训练,在工作后面对真实情境,往往容易出现不知所措、步骤错乱等情况,不能及时有效地开展救治工作。目前国外注重多种先进教学方法如小组讨论式教学、以问题为基础的教学方法(PBL)、合作教学等的综合应用,结合科学的能力测评手段,达到有效提高临床技能的目的[2]。国内有关护生能力的研究较多,但是有关实习护生急救能力培养途径和方法的研究报道相对较少,且主要是经验性体会,缺乏临床研究,较少进行培训干预前后效果的科学评价[34]。刻意练习是ERICSSON等提出的一种学习模式,是一种有目的的练习[5]。国内外对刻意练习理念在飞行员、教师、外科医生、音乐家等培养塑造中有较多的研究与应用,并取得了不错的成效[67]。医学护理研究表明,以刻意练习相结合的训练方案可以提升学生的操作技能。本次研究选取本院2023年8月至2024年8月本科护生120人作为研究对象,探讨基于刻意练习理论联合情景模拟教学在护生急救技能培训的应用效果。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2023年8月至2024年8月本科护生120人作为研究对象,以入科批次为单位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60人。实验组男5人,女55人,年龄21~23岁,平均(22.10±0.82)岁;对照组男4人,女56人,年龄21~23岁,平均(22.00±0.88)岁。两组基线资料具可比性(Pgt;0.05)。

纳入标准:均通过普通高考入校的本科学生;自愿参与研究,签署知情同意书。

排除标准:非全日制本科学生;不同意参与研究者。

1.2"研究方法

对照组应用常规传统带教方法进行教学,护生根据教师提出的问题,开展口头讨论以及小组汇报,教师根据护生的汇报内容进行指导。教师在教学前1周,为护生布置案例、任务要求以及思考题,在授课前,为护生开展案例、学习目标、内容、流程以及时间安排,教师进行讲解演示,护生进行相应的练习,教师对护生存在的不足之处予以指正。实验组应用基于刻意练习理论联合情景模拟教学进行教学,包括:(1)情景设置:由教师为护生开展技能示范后,依据教学内容对常见的急重症急救情景予以设置,包括心脏骤停、溺水、过敏性休克、急性心肌梗死、多发伤等,涉及院前急救、院内急救以及转换科室过程中的急救等,按照刻意练习理论,利用“间隔效应”,为护生提供重复练习的机会直至达到最佳行为;(2)角色安排:在护理实训室内开展各项教学内容,将模拟人作为患者,对全体护生进行分组,每组4人,为其开展角色分配,第一名护生负责的内容是对患者进行抢救,对组内成员的工作进行协调组织,做好患者的快速评估工作,根据SOAP(主诉、观察、估计以及计划)进行评估工作,做好患者的呼吸系统管理工作,涉及的操作包括吸氧、吸痰、心肺复苏以及病情观察等;第二名护生承担的任务主要是辅助作用,做好患者的机体循环系统管理工作,涉及的操作有心电监护、除颤以及静脉置管等;第三名护士扮演的角色为医生,主要是下达口头医嘱;第四名护生扮演的角色为患者家属;(3)技能练习:护生依据某一人物定的急诊情景扮演角色,在收治患者后,快速对其生命体征进行评估,作出对患者的判断,呼叫医生和辅助护士,然后由医生对口头医嘱予以下达,护士复述医生的口头医嘱,确定为患者开展的操作内容,将急救物品推车推到患者的病床旁,快速为患者开展评估,对操作进行落实,操作完成后,护士清洁手部,对抢救全过程予以记录,对使用过的物品进行整理;(4)角色互换:在操作完成后,小组内部成员实施角色互换,并开展共同讨论,对自身角色的扮演感受进行分享,对本次操作的结果以及不足之处进行分析总结,相互讨论,共同提高,借助对不同的角色进行扮演,使其能够对不同角色的感受与心理进行体验,使其能够设身处地地为患者着想,理解患者家属的紧张情绪,使其能够在面对不同的角色时,能够快速作出判断,和患者及其家属进行高效的沟通交流,增强其协调能力以及应变能力;(5)考核答疑:老师要对护生的操作是否规范进行评估,同时对小组成员的配合度进行观察,做好点评工作,对护生提出的疑问及时解答;(6)引导性反馈:在完成模拟操作后,老师依据护生的实际表现,开展引导性反馈,使护生针对自身在模拟练习过程中的行为开展反思,在反馈结束后,护生再次实施练习,为防止其自然遗忘,对同一案例开展保留训练,通过实施重复训练,可巩固护生的能力。

1.3"观察指标

(1)急救理论考核:试卷赋分为100分,考查急救护理相关基础知识掌握情况、操作注意事项等,参考书目为《急危重症护理学》;(2)急救综合案例操作考核:制定具体考核急救场景,将急救技能(CPR、气道管理、电除颤)和非急救技能(病情判断、核对、人文关怀与沟通等)纳入考核。考核总分为100分,参考书目为《急危重症护理学》及《2020年版心肺复苏指南》;(3)批判性思维能力量表:采用彭美慈等修订的中文版批判性思维能力量表进行调查。共7个维度,每个维度10个条目,采用6级评分法,正向条目从“非常赞同”到“非常不赞同”依次赋6~1分,反向条目反向赋分,总分70~420分[8]。量表Cronbach’s"系数为0.920。

1.4"统计学处理

统计学软件为SPSS23.0。计量数据(x±s)符合正态分布,行t检验;计数资料[n,(%)]行

2检验;Plt;0.05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急救知识理论考核与急救综合案例操作考核评分比较

实验组急救知识理论考核与急救综合案例操作考核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lt;0.05),如表1。

表1"两组急救知识理论考核与急救综合案例操作考核评分比较(x±s,分)

组别急救知识理论考核急救综合案例操作考核

对照组(n=60)82.60±8.2576.65±10.84

实验组(n=60)90.10±5.2386.30±7.21

t5.9475.742

P0.0010.001

2.2"两组干预前后CTDI-CV评分比较

实验组干预后CTDI-CV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lt;0.05),如表2。

3"讨论

临床实习是理论知识与临床实践操作相结合的最起始阶段,也是学生向护士身份转变的重要阶段。实习初期的适应程度及心理状态对护理实习生今后的学习、择业方向有影响。PBL是将问题作为基础的一种学习方式,其有效结合了学生自学和教师指导,与医学教育的特点相符合,再将其应用于临床教学工作中,可使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得到激发,有效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但单纯应用案例教学法,仅重视理论教学,在护生培训中可能难以取得理想的效果[9]。有研究报道称,在调查导致护生工作被动的原因时,有95%的护生对环境生疏选择了“是”[10]。情景模拟练习可直观性地在护生面前展示急诊应急状态,借助开展仿真模拟急救练习,展现临床上可能用到的复杂急救场景,借助开展反复的练习,使护生能够对急救流程更为熟悉,使护生的紧张情绪得到缓解,帮助其克服自身的心理障碍,提升护生面对工作的自信心,使其能够快速进入角色[11]。基于刻意练习理论开展情景模拟练习,可进一步提升情景模拟练习取得的效果。

在本研究中,实验组急救知识理论考核与急救综合案例操作考核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同时实验组干预后CTDI-CV评分高于对照组,表明基于刻意练习理论联合情景模拟教学可提升护生急救技能培训效果,并使护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得到增强。分析原因,情景模拟教学指导护生开展角色扮演,可搭建急救场景,使护生在情景内进行练习,与学习者的心理状态和要求相符,可使护生的学习兴趣得到激发,虽然不同组别护生之间的知识储备以及动手能力存在差异,但依靠情景模拟练习以及老师的辅导,可使护生不再进行被动的模仿,而是进行主动学习,将小组内成员的学习热情以及学习成绩提升[12]。传统技能培训分离了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无法在实际的操作技能中有效融合理论知识,导致护生实际应用理论知识的能力不足。情景模拟练习可依据设置情景病例,使护生能够对掌握的理论知识进行应用,对遇到的实际问题予以解决,实现学以致用的目的。借助反复开展情景模拟练习,可使护生的思维得到扩展,使其全面了解临床急救案例的抢救流程,在进行情景模拟练习的过程中,教师可依据护生的实际表现,对不同难度问题进行设置,在完成情景模拟练习后,针对性进行提问,使护生明白自身存在的不足,促使其学习积极性得到进一步提升[1314]。刻意练习理论属于独特形式的教师引导的实践,通过对护生开展结构化培训任务,反复开展情景模拟练习,可帮助其熟练掌握急救技能的操作[15]。通过将刻意练习理论与情景模拟教学联合应用,对明确的结构化目标予以设置,应用客观评价方式,在教师的引导下,开展阶段性的练习,并为护生提供及时的反馈,使其在逐渐升级的练习过程中,对自身的技能反复练习,将护生具备的核心能力提升,增强其批判性思维能力[16]。有研究报道称,在外科规范化培训护士感染性休克急救技能培训中,为护士开展快速循环刻意练习,结果显示培训后感染性休克急救技能考核评分高于对照组,本研究与其报道相符[17]。

综上所述,基于刻意练习理论联合情景模拟教学可提升护生急救技能培训效果,增强护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

参考文献

[1]刘福生,吴笛,黄坡,等.基于混合式教学理念的急救技能模块整合教学在中医临床专业研究生急救能力培养中的作用[J].中国中医急症,2024,33(2):328331.

[2]郭利娟,徐钰洋,李雪平,等.PBL联合“找茬式”教学在麻醉科规培护士麻醉机及心电监护仪教学实践中的应用[J].护士进修杂志,2022,37(14):13261330.

[3]房莉,林辉(通讯作者).在临床护理教学中如何培养护生的合作能力——以济南市某三甲医院护士职业认同感为例[J].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学生版),2021,11(9):247.

[4]王晓辉,朱文娟,唐小英,等.情景模拟急救演练对提高新生儿科低年资护士应急能力、综合能力的影响研究[J].国际护理学杂志,2021,40(11):19331936.

[5]刘盎,张灿玲,孙彦君,等.危险预知训练结合柯式评估模型在护理本科生急救综合能力培训中的应用[J].护理学报,2023,30(12):2731.

[6]林秀春,陈娜娜.融合刻意练习理论的小学体育教师培训实践研究[J].福建基础教育研究,2023,20(12):811.

[7]周志强,李世勇,刘春艳,等.快速循环刻意练习在麻醉科住院医师电除颤技能培训中的应用[J].中华医学教育杂志,2021,41(5):464467.

[8]刘佳,刘敏,乔静,等.CBL联合情景模拟教学法在护理实践技能课程教学中对护理本科生综合素质的影响[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23,(1):4950.

[9]张江,杨秉坤,平文波,等.基于目标教学理论的雨课堂联合情景模拟在放射治疗科实习护生带教中的应用[J].昆明医科大学学报,2022,43(11):172177.

[10]谭承臼,杨少丽,唐利华,等.剧本情景模拟教学在提高护生共情能力的应用——以儿科临床护理教学为例[J].教育教学论坛,2022,10(7):1316.

[11]缪金林,苏向妮,闫静,等.微视频联合情景模拟教学在手术室实习护生骨科手术体位摆放培训中的应用[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21,27(35):48774881.

[12]郑伟,石爱丽,杨晓燕,等.情景模拟联合视频教学及个性化考核设计在护生急救演练教学中的应用[J].护理与康复,2021,20(7):8084.

[13]邱寅龙.基于SimMan3G高端模拟人情景模拟教学法在ICU护生临床思维教学中的应用效果[J].全科护理,2021,19(17):24462448.

[14]杨瑾,吴瑾,丁艳萍,等.情景模拟教学联合问题式学习教学管理模式在神经外科护生实习带教中的应用[J].齐鲁护理杂志,2020,26(8):131133.

[15]马丽和,闫蕊,高晓红,等.基于刻意练习理论的本科护生外科实训模拟教学[J].护理学杂志,2022,37(12):6063.

[16]邹月香.视频联合刻意训练法在护理技能开放练习中的应用[J].卫生职业教育,2020,38(5):6870.

[17]宣烨菁,黄冰瑛,唐佳迎,等.快速循环刻意练习在普外科规范化培训护士感染性休克急救技能培训中的应用[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24,(2):9193,128.

猜你喜欢

情景模拟教学批判性思维护生
小学语文情境模拟教学
论批判性思维与信息分析能力在高等教育中的培养
护生职业认同感及在校教育策略
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在美国高校英语课堂中的体现
将批判性思维融入英语专业阅读课程的教与学
批判性思维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培养及应用
南充市教学医院护理专业实习生护患沟通能力调查分析
全程化情景模拟教学在管理学课程中的设计和应用
土地法学课程中情景模拟教学模式的构建及应用
情景模拟实训在物流管理专业的《供应链管理》课程中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