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ChatGPT在教学中的应用前景及风险防范

2025-02-18李小敏

现代商贸工业 2025年3期
关键词:潜在风险应用前景风险防范

摘要:数字化时代,人工智能推动教育教学改革是必然趋势。随着ChatGPT"在全球范围内的爆火,教学改革又迎来了新契机。本文重点分析了ChatGPT"在教师教学、学生学习与教育评价反馈3个典型教学环节中的应用前景。在享受技术红利的同时,ChatGPT"自带的风险将乘势而入,包括知识认知风险、学生主体过度依赖风险、伦理风险以及数字教育治理风险等。针对ChatGPT"带来的风险挑战本文从完善顶层设计、加强技术保障、坚守育人本位、提高数字素养几方面提出有效防范措施,以期充分利用ChatGPT等人工智能技术助力教育教学发展。

关键词:ChatGPT;应用前景;潜在风险;风险防范

中图分类号:TB"""""""文献标识码:A""""""doi:10.19311/j.cnki.16723198.2025.03.083

2022年11月30日,聊天机器人模型ChatGPT横空出世,并迅速火爆全网。ChatGPT具有较强的内容生成能力,是一个大型语言模型。它可以与用户进行对话协助用户完成系列任务。但与传统的聊天机器人程序不同,ChatGPT除了简单的聊天以外还可以写论文、帮助做作业、创作诗歌等,可能会对现有的教学模式产生较大冲击。因此比尔·盖茨(Bill"Gates)觉得ChatGPT"可能会“改变世界”;同时也有反对的声音,很多人表示ChatGPT本质上就是高科技剽窃[1],在带来便利的同时,隐藏着多方面的危机。而教育是一个民族最根本的事业,方方面面有其特殊性和关键性。身为教育工作者,我们必须理性看待ChatGPT在教育教学中的应用前景,警惕使用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各种风险,以期充分发挥其优势,促进教育教学的智慧化改革和健康发展。

1"ChatGPT在教学中的应用前景

本文将从教师教学、学生学习与教育评价反馈3个典型教育环节入手,基于ChatGPT的4大核心能力:序列任务执行能力,对话情境理解能力,启发性内容生成能力以及程序语言解析能力来梳理ChatGPT在教育中的应用前景[2],具体内容如下。

1.1"教师教学环节

ChatGPT的强大功能可以为教师备课、教师教学过程提供强大的技术支持,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教学方案个性化设计方面,ChatGPT可以根据教师的教学需求,为教师提供思路启发,生成多种适配的教学设计,结合老师的自主设计形成个性化教学方案,这有利于提高教师的备课效率,提升授课质量。在此基础上,教师可以通过ChatGPT生成小测验,增加互动环节,使教学活动生动有趣。

教学活动交互式支持方面,ChatGPT可以作为一个机器人助教辅助课堂教学,它可以识别当前的教学活动及教学情境,识别学生的学习状态,通过学生的反应识别教学的兴趣点,进而通过学习状态的波动起伏调整策略,成为教学过程交互式支持的重要载体。

教学素材多元化生成方面,ChatGPT可以生成契合教学目标的多元化教学素材,这打破了传统教师一份ppt走天下的状态,教学素材的形式上、质量上、数量上都有了质的提升,而且效率极高,将老师从基础性教学素材的包围中解脱出来,辅助教师将精力投入到更具有创造性和创新性的教学资源的开发上。

教学策略创新性调整方面,ChatGPT可以结合多种教学策略,如项目式教学,体验式教学、游戏教学等来实现智慧化教学,提高课堂教学的趣味性,提升学生的体验感。另外,还可以根据教学环节,适时生成富有趣味性和创造性的问题及答案,升级教学策略和方式。

1.2"学生学习环节

学习效果如何关键取决于学生主体。ChatGPT的出现可谓是为学生量身打造了一个私人教师。它可以随时为学生提供帮助与服务,大大提高学习效率与效果。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打破时间空间限制。时间方面,学习不再局限于特定的课堂时间,可以在任何碎片化时间进行学习,根据自己的意愿及实际情况安排学习时间。空间方面,也不再局限于固定的课堂或固定的校园,可以在任何地方获取学习资源,加强综合性实践性。综上,ChatGPT作为辅助性学习工具,打破了学习的时间和空间限制,帮助学生摆脱了对老师、对环境、对设备的依赖,使学习空间泛在化,提高了学习效率。

学习过程个性化。ChatGPT协同其他智能工具形成数字化学习系统,为全过程个性化学习提供重要支撑。首先,内容生成方面,在课前导学、课中助学、课后复习环节根据学生需求及课程内容特点生成不同的学习辅助资料,帮助学生提高学习效率;再者,学习互动。ChatGPT其实是一个聊天机器人,可以与学生进行对话交流,互动中交流学习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最后,能力升级。有了前面环节的交流互动以及资料提供、知识问答、监督学习、结果评价等全过程全领域的协作学习、全程辅助,ChatGPT能够更加了解学生个性化需求,可以更好地为学生制定个性化的能力提升方案。

学习方式协作化。ChatGPT等人工智能工具不能替代人类独立完成工作,它需要人类主导,而我们人类的需求则是提高学习效率和质量,这需要人工智能辅助,这种双向需求成就了ChatGPT"和人类的互利共赢关系。ChatGPT"应用于学习场景,可以协助人类提高效率,与人类形成双向赋能的协作共同体。在这种互利共赢关系中,人类是主导,处于把控性的主体地位,有自己的目的,自己的价值判断,而ChatGPT"处于辅助位置,在人类主导下发挥其在数据分析、计算等方面的作用。

学习效果智慧化。ChatGPT与教学相结合,为学生的学习、论文、测试等提供技术支持,减少重复性工作,可以使学生将更多的精力投放于更具有创造性的工作上,激发生成创新性内容。

1.3"教育评价反馈环节

教学评价与反馈是教学中非常关键的一环,有效的反馈能优化学习过程,保证学习效果。

基于ChatGPT的多种核心能力,它可以协助老师进行教学评价。首先它可以协助教师进行题库设置、完成试卷智能创建。还可以根据需求创新性开发评价项目,实现多元多维评价。在评价项目开发的基础上,ChatGPT等人工智能最有效率的是可以自动评分,高效完成评价,实现智能反馈,这也使老师从批改作业的繁重任务中解脱出来,将更多的精力投放到结果分析中。

另外,ChatGPT还可以根据前期聊天数据以及学生的相关学习数据,结合学生的学习状态等个人情况,形成学生的个人数字画像[3],这对分析学生的成绩起伏变动、了解学生的学习效果有重要作用,也是我们一直倡导的注重过程性评价及增值性评价,更加关注学生的个人成长。

最后,ChatGPT还可以在学习、评价之后完成评价反馈,并持续跟踪学生对教学反馈的反应,实现全过程全时段持续监督,实现评价再反馈。ChatGPT在评价项目的开发、评价结果的智能生成、个人数字画像生成以及评价再反馈方面的高效协助,使我们真正能够高效完成过程性评价、优化结果性评价、注重增值性评价,最终实现综合性评价。

2"ChatGPT介入教育生态的潜在风险

ChatGPT是把双刃剑,它在教育教学中有很大的应用潜力,同时也存在知识认知风险、学生过度依赖、数字伦理以及数字治理等方方面面的潜在风险,这是必须引起大家重视的。

2.1"知识认知风险

ChatGPT的广泛应用可能引发的知识认知风险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知识真假难辨。用过ChatGPT你会发现,它有时难以充分理解信息,也很难理解人类的逻辑,可能会生成不合理的内容,一本正经“胡说八道”,犯事实性的错误。当错误明显我们可以辨别,当错误难以辨别我们很容易信以为真,导致知识认知错乱。

第二,知识的权威性难以保证。对主观性文科问题,ChatGPT"相对擅长,而对需要严密逻辑推理的理科问题,正确率便难以保证。如果从人工智能获取的知识与老师教授的知识冲突,与课堂上学到的知识冲突,学生可能对老师产生怀疑,影响知识的权威性。长此以往,ChatGPT的广泛使用极有可能导致虚假知识泛滥,在教育教学上,在学术上也将出现“劣币驱逐良币”的风险。

第三,知识系统化瓦解风险。ChatGPT对问题的回答具有针对性,问什么答什么,可能相对准确,但没有前后情境加持,难以保证知识的全面性,知识系统性面临瓦解风险。知识碎片化是快消时代的产物,信息获取效率得到显著提高,但获得的也是都是支离破碎的知识碎片,用户很难有效地建立起关联性强、系统化的知识连接,进而很难有全面化系统化的知识体系。

第四,知识信仰危机。在各行各业中,人工智能表现出高超的效率,这是人类无法企及的。当人们被人工智能“俘获”后,便会放弃智识,唯技术是从,出现知识获取无用论,出现知识信仰危机。

2.2"过度依赖风险

ChatGPT的效率与便利吸引了大批学生使用,满足学生的精准需求,这满足了学生的懒惰,不利于培养学生的自主能动性以及创新性和批判性思维的养成。ChatGPT在为学生提供帮助的同时,也剥夺了学生自主思考、自主探索的权利,这加剧了学生的惰性,进而会消弭学生的主观能动性,长远来看会致使学生创造力与创新性减弱,最终沦为技术的奴隶。

2.3"伦理风险

ChatGPT等人工智能的应用我们要慎重,其背后可能产生的伦理问题不容忽视。第一,数据隐私泄露问题。由于ChatGPT在使用过程中是通过信息交互进行,因此若违规使用,极有可能涉及侵犯隐私的问题,也涉及隐私泄露问题。第二,师生关系弱化。学生借助nbsp;ChatGPT进行自主学习,降低了对教师的依赖,减少了师生间的交流。如果ChatGPT提供的知识与老师讲授的知识产生冲突,学生先入为主,以ChatGPT提供的知识与教师辩论,可能会加剧学生对老师的不满,进一步弱化师生关系。

2.4"治理风险

ChatGPT的应用是传统教育向数字教育转变的重要契机。而数字教育治理基本处于空白状态,体系尚不完善。

首先面临的便是作弊、抄袭现象难以治理。ChatGPT能高效帮助学生完成作业论文,也为学生提供了作弊的便利工具。各界人士纷纷质疑"ChatGPT"是否会助长学术造假风气,加剧学术不端,是否会引起学业诚信的危机。另外,ChatGPT在全世界范围内的爆火也潜藏着跨国治理系列问题。ChatGPT产生的大量数据跨境流动,如何对数据进行跨国管理便是我们必然要面临的问题。最后,教育公平是最重要的社会公平,ChatGPT的应用可能会加剧教育鸿沟。ChatGPT在教育领域的应用是把双刃剑。它可以让偏远地区学子弥补实体资源的不足,缩小教育差距,但也有可能进一步扩大数字鸿沟。随着"ChatGPT的广泛应用,很容易被资本利用,沦为逐利的工具,进而会拉大不同地区之间、国家与国家之间的数字鸿沟,最终影响人类的共同进步。

3"风险防范

ChatGPT"介入教育系统是社会不断发展的应有之义。我们要以此为契机,针对可能存在的潜在风险,进行分析和干预,确保智慧教育的良性发展。

3.1"完善顶层设计

第一,建立健全法律法规体系,为数据管理提供有效保障。目前,我国现有的相关法律法规有《中华人民共和国数据安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信息保护法》,这些法律法规是伴随着互联网的发展慢慢出现的,主要目的是保障网络安全,以及保障数据和个人信息安全。除这些一般性法律法规外,对ChatGPT等人工智能在教育中的应用并没有专门法规,随着相关伦理问题的暴露,必须要出台相关的法律法规,来保障ChatGPT等人工智能可能引发的一系列伦理问题和数据安全问题[4]。

第二,标准规范体系的构建。一项新事物的出现必须要伴随着标准规范体系的构建,这样才能防范风险,也是衡量治理水平的重要标志。相关部门要通力合作,在框架体系、算法描述信息、伦理审查等方面进行规范以及标准研制,以保障ChatGPT等人工智能在教育领域的应用。

第三,强化学科建设,加快智慧教育发展。人工智能及数字经济的发展推动了智慧课堂的形成,也推动着学科建设的不断发展,而现有的教学体系难以支撑智慧教育的发展,迫切需要发展智慧教育学。

3.2"加强技术保障

ChatGPT来源于国外,在使用过程中会有壁垒,我们要加强核心技术的自主研发,推出并改进中国版"ChatGPT。要从教育自身出发,从中国的实际出发,加快中国版"ChatGPT的落地与开发。

同时我们要重视应用研究。技术研发方面,ChatGPT"提供的数据来源要权威,尽量避免出现存在伦理问题及安全敏感问题的数据;要基于教育教学级别特性,推出适用于不同学段的教育类ChatGPT;再者要同步推进教育元宇宙、教育类"ChatGPT"等新理念,打造交互式、沉浸式的智慧课堂学习空间[5]。在应用推广方面,基于指南,打造智慧化、智能化教育场景。最后在安全监管方面,做好内容审查、强化智能工具使用监管,强化质量审核,改进评价体系,避免出现诚信危机等问题。

3.3"坚守育人本位

育人本位是我们的基本原则。ChatGPT只是辅助工具,要以学生为中心,以促进人的自由、全面、个性化发展为目的,真正做到技术服务育人,做到技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而不能本末倒置。明确人与ChatGPT的关系,坚守育人本位,才能合理发挥技术的辅助功效,进而达成智慧化教学,保障教育教学健康发展。

3.4"提高数字素养

随着人工智能时代的到来,我们面临的主要课题是如何正确防范风险,发挥数字技术的优势,完善各方保障,将其负面影响降到最低。要想完全掌控ChatGPT,必须提升数字素养,确保面临风险时能安全化解,在享受技术便利的同时,避免沦为技术的奴隶。

首先要推动数字伦理建设[6]。政府、行业、学校、用户多方协同,加强对话交流、深化合作,尽快形成行业共识,在深入研究的基础上出台使用指引,以便提示伦理风险、法律风险。再者,从用户角度出发,学校、媒体、企业等要协力做好用户教育工作,全方位监管,保证合乎道德地使用新技术新工具,坚守数字伦理。具体到用户,首先要树立正确的技术使用观。第二要提高数字意识,增强数字胜任力。第三要不断提升数字技能。

4"结语

在人工智能快速发展的时代,借助人工智能推动教育革新是必要举措。因此我们尝试探索"ChatGPT"在教学中的应用潜能,这可以将师生从基础性的低技术含量的任务中解放出来,才能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投入到高阶创造性活动中。同时,我们也要保持批判性和警惕性,防范风险,合理地利用ChatGPT"等人工智能工具。只有这样,才能使智能工具在安全的边界内达到效率最大化和效果最大化,真正促进chatGPT在教育教学领域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周洪宇,李宇阳.chatGPT对教育生态的冲击及应对策略[J].新疆师范大学学报,2023.

[2]王佑镁,王旦,梁炜怡,等.“阿拉丁神灯”还是“潘多拉魔盒”:chatGPT教育应用的潜能与风险[J].学术时空,2023.

[3]卢宇,余京蕾,陈鹏鹤,等.生成式人工智能的教育应用与展望[J].中国远程教育,2023.

[4]陈明选,王诗佳.测评大数据支持下的学习反馈设计研究[J].电化教育研究,2018,39(3):3542,61.

[5]储舒婷.ChatGPT火热“出圈”,我们如何应对新挑战[N].文汇报,20230205(003).

[6]卑力添,蒋柯.博弈论视角下的超扫描多人互动任务新模型[J].心理科学进展,2019,(7):12841296.

猜你喜欢

潜在风险应用前景风险防范
透过金融海啸看融资融券业务的潜在风险
手机银行发展过程中的相关问题研究
我国保险资金运用的风险与防范
单片机在企业生产中的应用前景
LED集鱼灯在远洋渔业的应用前景探讨
商业银行业务发展与风险防范关系分析及对策研究
会计信息化档案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应对
浅谈企业应收账款的风险及其控制
中国企业海外投资风险的防范及化解
融资融券业务对券商盈利及风险的影响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