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态动词视角下外宣文本汉英翻译研究
2025-02-18陈武马一萍
摘要:外宣文本翻译在促进国家经济,政治与文化交流中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本研究采用语料库工具,从情态动词的视角出发,以2024年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为个案进行深入分析,探讨情态动词在外宣文本翻译中的重要性。研究表明,外宣文本的翻译不仅涉及语言文字的转换,更能根据对话的多种客体或说话的语境来塑造不同政府的形象。在此过程中,情态动词因其特有的人际功能能够反映出发言人的态度,推动国际合作。
关键词:外宣翻译;情态动词;翻译转换技巧
中图分类号:F74"""""""文献标识码:A""""""doi:10.19311/j.cnki.16723198.2025.03.019
0"引言
外宣翻译的目的是通过翻译活动让国外民众了解并理解中国的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针政策,增进我国民众与国外民众之间的相互理解,塑造中国积极向上、可敬、可信、可爱的国际形象。一般而言,外宣翻译包括新闻外宣翻译、政治外宣翻译和文化外宣翻译。本文选取的材料2024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是国务院公开的文件资料,其翻译属于外宣翻译,涵盖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内容。准确翻译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能够增进国际社会对中国政策的理解、促进国际合作与交流,清晰和恰当地翻译政府工作报告对维护国家形象、维护国家安全与稳定、推动国际的相互理解与合作具有重要战略意义。
人际功能是系统功能语法学派所认为语言的三大元功能之一,是指说话者能够表达自身对一些事物的态度与观点,并试图影响听话者的行为和想法的功能,主要依靠语气系统,情态系统和人称代词达成目的,情态动词是人际功能的核心表达手段,能够展示说话者的意愿和决心[1]。
基于外宣需求,诸如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等重要文献经常通过运用情态助动词来实现语言的人际功能,以不同的情态助动词表达对不同观点的态度。外交话语不仅反映了一个国家的外交政策,还展现了其国家形象。自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积极践行具有中国特色的大国外交理念,并努力塑造文明、友好、负责任的大国形象。因此,在外宣文本中,情态的运用变得尤为关键。因此,本文旨在通过构建外宣文本的双语语料库,研究外宣英译文本中情态动词的运用。
1"语料分析
语料库技术融合了定量和定性研究方法,在语言研究中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分析真实语料并结合理论方法和数据统计,语料库可以提供有力的统计数据支持。研究者可以基于客观数据进行量化分析,探讨并深入研究原文与译文的语言特征,以此来结合翻译策略帮助解释研究结果。
本文采用小型自建2024年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英汉双语平行语料库。自建平行语料库,首先搜集中国翻译研究院公布的2024年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双语报告,文本后清除原文的所有文本格式,对原文中出现的特殊符号进行替换或删除,对文本进行清洗处理并分段,生成语料库软件需要的TXT格式文本。使用"CorpusWordParser3.0"软件对中文文本进行分词与标注,使用"TreeTagger3.0"软件对英文文本进行词性标注,得到分词和标注后的双语文本,并用Tmxmal在线对齐功能对齐双语语料,最后使用软件"AntConc3.5.9"进行检索,统计汉英情态动词出现的频次。
综合"Hanliday和彭宣维的观点,英语和汉语中的情态动词均可被分为三类:高量值情态动词、中量值情态动词和低量值情态动词[23]。不同量值的情态动词能够体现说话者对话题的不同态度,量值越高,表示肯定的态度越明显,语气也显得更为坚定;量值越低,则表明说话者对话题的态度更为温和。
本文使用语料库软件"AntConc3.5.9"对常见的汉英情态动词进行检索,得到如下所示的数据(表1,表2)。原文中常见的汉语情态动词共出现49次,翻译后常见的英语情态动词共出现436次。高量值情态动词由45次减少至19次,中量值情态动词的出现频次大幅增加,低量值情态动词的出现频次增加10次。经过分析后发现,2024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的译文中相较原文增添了许多英语情态动词,表明原文中有许多隐含情态意义的表达并未使用情态动词,译者通过大量使用中量值英文情态动词将外宣文本译文的语气进行了调和,使之更容易被听话人接受。
2"情态动词的翻译技巧
转换是指将原文的语言单位或结构转化为目标语言中具有类似或相对应属性的语言单位或结构的过程[4]。转换可以应用在词汇、句法、语篇等各个层面。例如,在2024年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译文中出现了词汇层面的转换,即不同量值情态动词之间的转换;“词汇—句法”转换(将词翻译为译文的子句);以及语义层面的转换,如“模糊—明晰”转换,即将原文中对某个事物或概念的概略化表达,在翻译中用具体化的表述来呈现。
2.1"词汇转换
2.1.1"不同量值情态动词间的转换
原文中出现频次最多的情态动词“要”在译文中多被翻译为“will”“should”“must”“need”等词,表明译文的词汇具有一定的丰富性,但这4个情态动词有意义上的区别,具有的量值不同,所反映出发言人的态度也不尽相同。因此,译者选择了“转换”的翻译技巧,通过将高量值情态动词转换为中量值情态动词或低量值情态动词,将情态动词译为动词短语等调节情态动词的语气和程度,以此更准确地反映原文中发言人所表达的具体信息,并更好地适应英语的语言习惯。
【原文】我们要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译文】Wewill"stay"committed"to"an"independent"foreign"policy"of"peace"and"to"peaceful"development."
【分析】高量值情态动词“要”被翻译为中量值情态动词“will”的情况最为常见,“will”在词典中最常与“将要发生的事情”搭配,并强调说话人对此事抱有确定的态度或已有相关的计划。原文中“要”字常与我国长期坚持的方针政策搭配,"如“一国两制”、一个中国原则、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等,能够较为客观地向听话人阐明我国在政策上的行动,就语气来看,说话的态度较为坚决,能够树立权威的同时展现友好的态度。
【原文】一定能战胜困难挑战,推动经济持续向好、行稳致远。
【译文】Wewill"undoubtedly"overcome"difficulties"and"challenges"and"promote"sound"and"steady"economic"growth.
【分析】“能”在汉语中属于低量值情态动词,语气较为委婉。但原文中与“能”搭配的词有“一定”,间接提升了发言人说话的坚决程度,表明政府战胜困难的决心,因此译者搭配了比“能”高一量值等级的中量值英语情态动词“will”,既可以表示发言人的信心与底气,也在语法上表示未来的时态,表达未来的期望。
【原文】同时要坚持底线思维,做好应对各种风险挑战的充分准备。
【译文】On"the"other"hand,"weshould"not"lose"sight"of"worst-case"scenarios"and"should"be"well"prepared"for"all"risks"and"challenges."
【原文】各地区各部门要多出有利于稳预期、稳增长、稳就业的政策。
【译文】All"localities"and"government"departmentsshould"adopt"more"policies"that"are"conducive"to"keeping"expectations,"economic"growth,"and"employment"stable.
【分析】“should”同样也是中量值情态动词,常用来阐述说话人认为正确的提议或将来可能会发生的事情,在译文中常用来呼吁各级政府或各地区出台新的政策及做好相关准备,具有一定的强制性,体现了我国负责任的大国形象。
【原文】各级政府要习惯过紧日子,真正精打细算,切实把财政资金用在刀刃上、用出实效来。
【译文】Governments"at"every"levelmust"get"used"to"keeping"their"belts"tightened,"run"on"lean"budgets,"and"ensure"that"fiscal"funds"are"used"where"they"are"needed"most"and"to"the"best"effect.
【分析】“must”意为“必须”,在词典中常被用来阐述说话人认为必要或重要的事情,具有强制性,表现了说话人强硬的态度与坚定的决心。译者通过提升情态动词的量值暗示了说话人态度的转变,译文中的“must”常在主体为政府自身的句子中出现,例如“各级政府要习惯过紧日子”,表明了政府对自身极高的要求,塑造了责任感极强的政府形象。
【原文】科技创新能力还不强。重点领域改革仍有不少硬骨头要啃。
【译文】China′s"capacity"for"scientific"and"technological"innovation"needs"to"be"further"improved."There"are"still"many"challenging"issues"concerning"reforms"in"key"areas"thatneed"to"be"addressed."
【原文】实现今年预期目标并非易事,需要政策聚焦发力、工作加倍努力、各方面齐心协力。
【译文】Achieving"this"year′s"targets"will"not"be"easy,"so"weneed"to"maintain"policy"focus,"work"harder,"and"mobilize"the"concerted"efforts"of"all"sides.
【分析】“硬骨头”汉语中的引申义为“艰巨的任务”,两个高频量值情态动词“need”都出现在“任务艰巨”的语境下,显示政府在改革和实现目标方面具有坚定的决心。然而,与被“must”修饰的任务相比,“need”所修饰的任务更为复杂和耗费精力。
2.1.2"情态动词与动词短语的转换
【原文】中国愿同国际社会一道,落实全球发展倡议、全球安全倡议、全球文明倡议,弘扬全人类共同价值,推动全球治理体系变革,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译文】Chinais"ready"to"pursue"the"Global"Development"Initiative,"the"Global"Security"Initiative,"and"the"Global"Civilization"Initiative"with"other"members"of"the"international"community"so"as"to"promote"the"shared"values"of"humanity,"reform"the"global"governance"system,"and"build"a"human"community"with"a"shared"future.
【分析】在此例句中,译者将汉语情态动词“愿”译为“is"ready"to”,意为“中国已经做好了同国际社会共同进步的准备”,强调了中国愿意积极主动地参与全球发展倡议、全球安全倡议和全球文明倡议,在这个过程中表达了一种积极、主动的态度。这种表述方式强调了中国愿意以实际行动来实现以上倡议,强调了中国参与国际事务的积极性与愿望。
2.2"“模糊—明晰”转换
彭利贞在其研究中提出情态义除了用主语和助动词的序列表达,也可以用词汇形式表达,如副词、介词短语等[5]。这些词同样可以体现说话人对命题的态度,从而体现人际意义。译文较原文使用的情态动词种类更多,出现的频次也大大增加,说明原文中具有大量含有情态义的句子并没有使用情态动词。译者在理解原文含义的基础之上使用了“模糊—明晰”转换的翻译技巧,将原作的信息在译作中以更为明确的方式表述出来,通过大量增添情态动词来达到更好的翻译效果。
【原文】谨慎出台收缩性抑制性举措
【译文】They"should"take"good"care"informulating"measures"that"could"be"contractionary"or"inhibitive"in"nature.
【原文】开展重大事故隐患专项排查整治
【译文】We"redoubled"efforts"to"ensure"workplace"safety"and"improve"emergency"management"and"launched"special"initiatives"to"identify"and"addresspotential"dangers"that"could"cause"major"accidents."
【分析】以上两个例子中,情态动词“could”均位于定语从句中,修饰“举措”和“事故隐患”这两个在语境中具有负面含义的词语,“could”一词在词典中尤用于表示微小或不确定的可能性,表明政府认为此类事件发生的可能性较低,也间接展示了政府防范此类事件发生的决心。
在2024年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英译文本中,低量值情态动词“can”“could”共出现13次,出现频次只占总情态动词的3%,占比较低。低量值情态动词表明说话人对命题持保留态度[6],或表明说话人语气委婉,礼貌度高[7]。
【原文】坚持党的宗教工作基本方针,深入推进我国宗教中国化,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
【译文】We"will"adhere"to"the"Party′s"basic"policy"on"religious"affairs,"ensure"that"religions"in"China"must"be"Chinese"in"orientation,"and"provide"guidance"to"religions"so"that"they"can"adapt"themselves"to"our"socialist"society."
【原文】我们一定直面问题和挑战,尽心竭力做好工作,决不辜负人民期待和重托!
【译文】"But"you"can"rest"assured"that"we"will"face"these"problems"and"challenges"head-on,"make"every"effort"to"deliver,"and"do"our"utmost"to"live"up"to"the"expectations"and"trust"of"the"people.
【原文】为各类所有制企业创造公平竞争、竞相发展的良好环境。
【译文】We"will"strive"to"create"a"sound"environment"in"whichenterprises"under"all"forms"of"ownership"can"compete"and"grow"on"a"level"playing"field."
【原文】深化两岸融合发展,增进两岸同胞福祉,同心共创民族复兴伟业。
【译文】By"advancing"integrated"cross-Strait"development,"we"will"improve"the"wellbeing"of"Chinese"people"on"both"sides"so"that"together,we"can"realize"the"glorious"cause"of"national"rejuvenation."
【分析】以上4个例子中并未出现明显的汉语情态动词,译者在翻译时采用了“显化”的策略。情态动词“can”表示许可与请求,为低量值情态动词,语气较委婉。“can”前都有代词或名词短语作主语,分别指代“宗教”“人民”“各类企业”和“两岸(同胞)”。这种构成方式显示了政府在对这些主体发表观点时采取了委婉、缓和的语气,从而展现了政府亲民的形象。
2.3"“词汇—句法”转换
这类转换相当于层级转换,例如将原文中的某个词转换为小句或句子。
【原文】做好政府工作,要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
【译文】For"the"government"to"deliver,it"is"important,"under"the"strong"leadership"of"the"Party"Central"Committee"with"Comrade"Xi"Jinping"at"its"core...
【分析】在该例中,译者将“要”翻译为强调句“it"is"important"that...”,并搭配了插入成分,以避免了直译后英语句子结构不恰当的问题。这种转换确保了译文的流畅性,同时也有助于突出重要的观点。
3"结语
通过对外宣文本2024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的深入分析,我们揭示了情态动词在翻译过程中的重要性,以及其影响信息的传达和政府形象的构建的作用。研究表明,译者在翻译过程中基于发言人的态度,以及对政府形象构建的考量,主要使用了“转换”的翻译技巧:在不同语境下所使用词汇的转换,“模糊—明晰”转换,“词汇—句法”转换,以此来更精确地传达原文的信息,使原文中的信息能够更加清晰地表达出来,同时构建了不同领域中政府严肃,亲民的形象。在外宣文本英译中,情态动词的使用与实现外交预期效果紧密相连,注重情态动词的使用,合理运用不同类型的情态动词,有助于构建和谐的人际关系与国际关系,准确传达中国意图,提高交流效率,促进双方的沟通和合作,达到预期的外交效果[8]。
然而,本研究存在的不足之处在于自建语料库的规模较小,导致语料中出现的情态动词相对较少。部分常见高频情态动词,如“可以”“应该”“想”,并未在研究中得到充分考量,因此不能全面代表外宣文本中情态动词的使用情况。未来的研究可以着重搜集更多的外宣双语文本作为语料,深入研究情态动词在外宣文本及其翻译中的重要性。
参考文献
[1]Halliday,M.A.K,Matthiessenc.An"Introduction"to"Functional"Grammar[M].Beijing:Foreign"Language"Teaching"and"Research"Press,2008:620.
[2]陈丽萍.政治演讲语篇中情态动词的人际意义探讨——以丘吉尔的“就希特勒入侵苏联演讲”为例[J].语文学刊(外语教育与教学),2010,(09):1315.
[3]胡开宝.国家外宣翻译能力:构成、现状与未来[J].上海翻译,2023,(04):17+95.
[4]刘建明.宣传舆论学大辞典[Z].北京:经济日报出版社,1993.
[5]彭利贞.现代汉语情态研究[D].复旦大学,2005.
[6]彭宣维.英汉语篇综合对比[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0.
[7]唐艺嘉.人际功能视角下外交话语翻译中情态动词的使用研究[J].文化创新比较研究,2024,8(05):3034.
[8]熊兵.翻译研究中的概念混淆——以“翻译策略”“翻译方法”和“翻译技巧”为例[J].中国翻译,2014,35(03):82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