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来华留学生本土就业市场中文专业需求调查与启示

2025-02-13郭素红董程鑫

高教学刊 2025年4期
关键词:来华留学生启示

摘" 要:毕业生就业市场需求调查是检验高校人才培养方向的重要手段。通过调查海外本土就业市场对中文专业人才的需求状况,为优化来华留学生中文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和教学方案提供针对性建议。以泰国为例,采集本土就业市场中文类岗位网络招聘信息,揭示中文专业人才招聘行业领域、岗位任职要求等内容特征,在此基础上提出网络调查结果分析对于来华留学生中文专业教育教学的启示,以实现来华留学生中文专业人才培养对海外本土就业市场需求的有效回应。

关键词:来华留学生;本土就业市场;中文专业;招聘需求;启示

中图分类号:G640" " " 文献标志码:A" " " " " 文章编号:2096-000X(2025)04-0017-04

Abstract: The investigation of employment market demand for graduates is an important means of testing the direction of talent cultivation in universities. By investigating the demand for Chinese language professionals in the overseas local job market, targeted suggestions are provided to optimize the training objectives and teaching plans for Chinese language professionals among international students in China. Taking Thailand as an example, this study collects online recruitment information for Chinese language positions in the local employment market, reveal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Chinese language professional talent recruitment industry, job requirements, and other content. Based on this, the study proposes insights from the analysis of online survey results for Chinese language professional education and teaching for international students in China, in order to effectively respond to the demand of the overseas local employment market for the cultivation of Chinese language professional talents for international students in China.

Keywords: international students in China; local employment market; Chinese major; recruitment needs; enlightenment

国内有关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市场的研究起步较晚,始于20世纪90年代对西方经济学界就业理论演变的关注。围绕高校毕业生就业市场的理论和实践领域形成一系列热点话题,学者们针对相关问题进行了广泛探讨,提出高校毕业生就业市场以服务学校、毕业生和用人单位为宗旨[1];或从市场供求主体高校毕业生和用人单位的选择出发,指出应建立供求主体之间的沟通机制[2],为深化高校毕业生就业市场理论研究和丰富相关教育实践提供了有益支撑。但既有研究大多以国内高校毕业生就业市场的理论背景阐发,多见于较为零散的实证研究,或不同区域高校的研究汇总。来华留学生就业问题研究成果相对较少,有学者考察了来华留学生就业指导现状,通过调查泰国来华留学生的就业意向和择业方向,深入分析其影响因素,提出与走出去企业本土人力资源开发的协同机制,对留华就业有关政策措施的制定提出了参考建议[3];亦有学者通过分析泰国本土中小学汉语教学现状,分别对泰国各地区高校中文专业进行调查和问题梳理,探讨泰国高校中文专业设置的历史、现状及优化路径[4];或分析来华留学生就业流向的状况及影响因素,探讨就业难问题的原因所在并提出对策[5]。但针对来华留学生就业问题的研究成果多停留在就业意向和留华就业支持措施等层面,尚未充分关注海外本土就业市场需求及流向趋势,对当前中文专业海外本土就业市场状况亦缺乏全面调查和应对研究。以海外中文专业就业市场的调查研究为切入点,探索来华留学生中文专业人才培养与海外本土就业市场需求良好对接的逻辑理路,将本土就业市场的实际需求融入中文专业留学生培养过程,有利于提高来华留学生中文专业培养与海外本土就业市场的适切性。

作为共建“一带一路”的重要合作伙伴,泰国是第一个将汉语纳入国民教育体系的国家。2005年9月,泰国教育部制定高等教育促进汉语教学战略系列规划,推动了泰国高等教育中文专业的快速发展。2008年8月,中泰合作培养泰国本土汉语教师项目正式启动。随着泰国汉语教育的普及和泰国来华留学生中文专业教育的深入发展,以泰国中文专业就业市场需求调查为切入点进行调查和应对研究,对于来华留学生中文专业人才培养具有一定启示意义。网络招聘信息能够清晰简明地体现用人单位对于特定专业人才需求的数据,客观展现招聘单位对专业人才素质与能力等方面的要求和期望。本研究采用网络文本挖掘与分析方法,从泰国4个大型招聘网站获取中文类岗位招聘数据,分析泰国本土就业市场对中文专业人才在行业领域、技能岗位任职要求等方面需求的现状,在此基础上提出中文专业人才培养与教学改革的针对性措施,为当前来华留学生中文专业人才培养改革提供启示。

一" 调查数据来源与方法

(一)" 数据来源

基于招聘信息的数量和质量,综合考察泰国4个大型网络招聘网站(JOBTHAI、JOBBKK、JOBTOPGUN和KRUPHUCHAY)的招聘信息作为取样来源。采样时间为2024年1月5日—1月15日,设定以“汉语”为关键词,地点为“全国”,工作性质为“全职”,获取数据去重后,共获得有效数据1 170份作为分析样本,并将相关数据整理汇总。

(二)" 思路方法

针对网络招聘信息,采用内容分析法对采集的数据进行分析,将非定量的文本转化为定量的数据,对泰国本土就业市场中文专业网络招聘信息进行文本转化量化分析,将分析结果进行整理和归纳,包括招聘学历层次、单位性质、行业领域、岗位类型、所需技能和资格要求等方面内容信息,揭示中文专业人才招聘信息的内容特征,从行业领域、任职要求等维度分析泰国本土就业市场中文专业需求状况。

二" 招聘信息分析

(一)" 学历层次方面

面向中文类岗位招聘的学历要求,包括专科、本科、研究生和未明确学历要求4种类型,调查结果显示本科是大多数用人单位所需的基本资格,占71.5%;其次是高专,占7.5%;再次是研究生学历,占2.0%;未明确学历要求,占19.0%。

(二)" 语言水平和计算机能力方面

对于申请人是否应持有中文水平等级证书,用人单位并无统一要求。 调查结果发现,在全部1 170个招聘信息中,有425个明确提出这一条件,占比36.3%;要求持有中文水平等级证书中以HSK5级证书最为常见(216个招聘信息,占18.5%),这些招聘单位中甚至还会设定听、说、读、写不同语言技能最低分数要求。然而,更多用人单位并没有明确说明,这可能是因为这些单位需要根据自己的标准现场考察或者倾向于更高水平。此外,计算机技能和软件应用能力也是每个招聘单位常见的基本任职要求。

(三)" 单位性质方面

根据本次网络招聘信息的调查结果,泰国大型招聘网站上发布的中文类工作岗位,均是泰方独资和中泰合资用人单位的招聘需求,并无在泰中方独资企业发布的招聘信息。调查结果经整理显示,网络招聘信息中岗位所在单位以泰方独营企业最多,占比为81%;其次为泰方独资学校类,占比为12%;中泰合资企业在招聘信息总体样本中相较于其他类型占比较少。

(四)" 行业领域方面

对招聘具备中文语言能力人才的8个行业群体的调查数据表明,工业领域是对中文语言能力需求最多的行业群体(501个招聘信息,占比42.8%),其次是服务业(205个招聘信息,占比17.5%),随后是生活消费领域(199个招聘信息,占比17.0%),房地产和建筑业(126个招聘信息,占比10.8%),技术业(60个招聘信息,占比5.2%),农业和食品业(54个招聘信息,占比4.6%),资源业(20个招聘信息,占比1.7%),金融业是对中文语言能力需求最低的行业群体(5个招聘信息,占比0.4%)。

(五)" 工作岗位方面

招聘需要具备汉语能力的工作岗位,主要包括翻译工作、销售工作、客户服务工作、总务工作、采购工作、教学工作、秘书工作、会计工作、人力资源工作和助理工作。从调查结果可以看出,汉语人才需求最多的三种工作是翻译工作(575个职位,占比49.1%)、销售工作(156个职位,占比13.3%)和客户服务工作(59个职位,占比5.1%)。

工作岗位范围和职责表明该岗位使用中文来做什么,这反映了具体的岗位职责和必须具备的中文技能,见表1。

从表1可知,一些工作岗位有比较接近的工作范围和职责,比如翻译工作、总务工作和秘书工作。总之,对于需要使用中文的工作岗位来说,听、说、读、写和中文翻译的能力对每个工作岗位都至关重要,或者可以视为不同岗位都需要从事的基本活动。此外,对于行政协调工作来说,主要任务是准备文件,对不同行业领域的文件进行专业性的分类。对于翻译这项工作,除了具备书面形式的文本翻译能力,接收中文信息需要的口头和书面翻译技巧之外,也需要处理可能会在协调过程中出现的情境,例如会见客户、负责采购或销售商品以及其他任务。翻译工作岗位职责范围也可能包括客户服务或产品推荐,并负责采购。由于行业的多样性,中文人才可能会接触到不同的翻译语境,例如国际运输、采购、制造业,其中可能包括产品介绍、产品列表、报价、运费付款单和国际航运服务内容,向中国投资者翻译租赁文件或推荐房地产等。

三" 对来华留学生中文专业人才培养的启示

针对泰国本土就业市场中文类网络招聘信息的行业领域、任职要求等内容特征进行分析,可以发现海外中文专业人才岗位需求结构已发生变化。目前,海外本土就业市场中文类工作岗位的方向要求已细化了对口岗位的人才需求应聘条件,传统语言类需求减少,应用技能类和市场运营类岗位需求增加。此外,中文类岗位的计算机技能要求明显增加,比如需要计算机网络和数据信息处理技术、全数字化办公流程掌握能力。总之,海外中文专业本土就业市场岗位需求的条件更加具体,需求结构向应用类人才偏移。面对海外本土中文专业新的就业市场环境,必须积极结合海外本土就业需求和国内高校自身学科背景寻求应对策略,探索来华留学生中文专业人才培养新模式。

(一)" 明确“厚基础、宽口径”的专业内涵,制定兼顾通用汉语和专用汉语的培养方案

首先,从来华留学生中文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出发,开设听、说、读、写等系列厚基础的基础课程,培养学生拥有深厚的通用汉语基础知识。招聘汉语专业的不同工作岗位都必须具备基本的汉语能力,即听、说、读、写技能,因此应结合理论教学和实践练习,让学生在不同的语言技能上都得到充分的锻炼。其次,针对海外与中国经济合作中需求增长迅速的领域,开设旅游汉语、商务汉语、工业汉语等专用汉语课程,以满足海外本土就业市场对专门用途汉语的需求。对于不同行业领域的工作岗位,如果能拥有该行业领域的职业汉语课程学习和实践应用经历,无疑将更有利于满足特定行业领域的汉语需求,使就业更具有针对性和竞争力[6]。根据调查数据,海外本土就业市场对于中文类岗位的任职要求趋于综合性和多元化,这就要求中文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根据市场需求调整专业方向设置,比如高校可以加强中文专业的不同方向设置,如汉语翻译方向、旅游管理方向、国际贸易方向等,以培养出更符合海外本土行业领域现实需求的复合型中文人才。

(二)" 拓宽“中文+技能”的专业面向,构建多元分流培养的课程体系

高校来华留学生中文专业在坚守专业核心教育理念的基础上,应基于不同的学科背景加强学科间的交叉融合与创新。首先,打破中文专业与管理类、技术类、经贸类等课程之间的学科壁垒,创建以需求为导向的中文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缩减课程必修学分,增加选修学分。设置与职业岗位和行业领域更为相关的必修课和选修课,可制定融合旅游管理类课程、信息技术类课程、经济贸易类课程的特色选修培养方案。通过更新现有语言课程内容,以匹配行业领域实际工作中经常遇到的场景主题,对已有课程的二次开发应突出以应用技能需求为导向的中文教育,确保特色课程教学设计与市场需求保持同步。在课程改革中根据本土就业市场需求拓宽专业面向,为学生提供多元发展空间[7]。其次,通过培养方案改革,应对就业市场的变化和留学毕业生的多元化发展,强调职业技能培养,构建多元分流培养的课程体系,实施分层次、分阶段、分流培养的课程模块,提升中文能力的同时提升就业能力。如低年级设置通识课程和学科专业平台课程夯实专业基础,强调中文基础的宽厚和扎实;高年级设计面向岗位能力要求的培养方案,突出面向能力和场景应用的专业方向课程和个性化的选修课程模块,强调灵活性和实用性。通过针对不同方向人才需求设计不同发展路径,提供相关专业的课程供学生自主选择,强调课程设置与留学生个人发展与未来就业相结合[8]。

(三)nbsp; 培养融合赋能的专业能力,强化实践能力的培养和锻炼

首先,树立融合赋能的培养理念,不仅要有过硬的语言能力,还要有较强的综合性实践应用能力[9]。融合型人才培养不仅仅是课程设置问题,也要关注行业要求的职业能力。这就需要以混合型师资培养具有综合素质的中文人才,聘请相关行业领域背景教师进行知识技能的师资补充,精准体现中文学习的情境性、实践性、综合性特征。其次,加强语言技能实践教学,将实践教学环节列入教学计划,如在开设专用汉语课程的同时,增加职业工作场景的口语实训课程,或为学生提供口语翻译课程实践活动和模拟训练。还可组织一些具有挑战性的课外实践活动和竞赛活动,通过对所学知识的综合训练和锻炼,加强学生的实践和创新能力。如鼓励学生学以致用,参加汉语桥“旅游星推官”活动、“汉教英雄会”教学技能交流活动等,无疑将有利于实践应用能力的培养和锻炼。另外,与企业和行业合作开发实习项目是促进学生技能化、社会化、职业化的最有效最直接的手段和方法。高校通过与海外孔子学院和海外涉中企业合作,开设特色培训课程或实习项目,为留学生提供培训和实习机会,学生可以在真实的工作环境中学习和实践,增强他们的实践能力和就业竞争力[10]。通过培训和实习,帮助学生了解行业领域的工作环境和需求,获取相关工作经验和技能,并建立起与海外本土行业领域的联系和人际关系网,为将来的就业和职业发展打下坚实基础[11]。高校在帮助学生增强就业力方面扮演着关键角色,应主动开展就业市场需求调查分析,掌握人才需求信息,形成重视来华留学毕业生就业问题的氛围,为学生的未来发展提供更为广阔的空间和更大的可能。

四" 结束语

海外本土就业市场需求的调查结果表明,中文专业人才需求结构向综合性应用型人才偏移。工业、服务业是泰国本土就业市场需求中文专业最多的行业领域,而翻译、销售、服务工作岗位招聘较多,调查结果对于我国来华留学生中文专业教育教学提供了启示和方向指导。通过对网络招聘信息的调查研究,能够探明不同行业对中文专业人才的具体要求,了解海外本土中文专业就业市场的实际情况,帮助来华留学的中文专业学生深入了解海外本土市场需求,有助于学生了解本土职场的实际情况,提前培养适应市场需求的专业技能。近年来,我国来华留学生教育已开始进入提效增质发展阶段,目前来华留学生中文专业教育教学仍存在人才培养目标模糊、人才培养过程与海外本土毕业生就业关联性不大的问题,因而亟需为中文专业来华留学生提供清晰的职业发展目标,引导其在海外本土多元化的就业市场中找到更符合自身兴趣和专业背景的发展机会。应将海外本土就业市场的实际需求融入中文专业留学生培养过程,提高中文专业培养与海外本土就业市场的适切性。来华留学生中文专业应精准设置培养目标,制定兼顾通用汉语和专用汉语的培养方案,构建多元分流培养的课程体系,强调实践应用和专业技能的培养,从而实现来华留学生中文专业人才培养对海外本土就业市场需求的有效回应。

参考文献:

[1] 宋志海,李鹏.高校毕业生校园就业市场运行现状、存在问题及对策[J].现代教育管理,2009(7):114-116.

[2] 朱欣.我国大学生就业市场研究状况综述[J].高校教育管理,2013,7(5):121-124.

[3] 宋阳君.泰国留华学生就业影响因素研究[D].南宁:广西大学,2018.

[4] 李峰.泰国汉语教育的历史、现状及展望[J].国外社会科学,2010(3):114-118.

[5] 于鹏.泰国青少年汉语教育传播的历史、现状及展望[J].海外华文教育,2015(1):126-131.

[6] 姜庆华,郭长龙,梁阳,等.高职院校东南亚留学生就业指导现状与就业能力提升路径研究——以江苏省为例[J].职业技术教育,2019,40(2):67-70.

[7] 朱巧梅.泰国“中文+职业技能”教育发展之我见[J].西部学刊,2023(9):156-160.

[8] 李怡.来华留学生就业促进与走出去企业本土人力资源开发协同机制研究[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22(12):63-70.

[9] 李秀珍,马万华.来华留学生就业流向的影响因素研究——基于推拉理论的分析视角[J].教育学术月刊,2013(1):36-39.

[10] 许喻虹.泰国孔子学院“中文+职业教育”项目实施情况调查研究[D].昆明:云南师范大学,2021.

[11] 罗秋明.泰国高校汉语专业设置的历史、现状及优化建议[J].世界华文教学,2021(2):3-23.

基金项目:教育部中外语言交流合作中心2023年国际中文教育研究课题一般项目“泰国来华留学生中文专业本土就业市场调查研究与启示”(23YH48C)

第一作者简介:郭素红(1971-),女,汉族,湖北黄冈人,博士,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研究方向为国际中文教育与中国文化。

猜你喜欢

来华留学生启示
NHL联盟制度安排对我国职业体育改革的启示
西方管理理论在企业管理中的有效实施
国外跨境电子商务税收发展经验对我国的启示
论美国警察院校政府经费投入保障机制及启示
武陵山片区高校经管类专业大学生创新创业培养的建设与启示
商业银行受余额宝的影响和启示
来华留学生跨文化适应问题研究
全英文授课临床本科留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调查
全英文授课医学本科留学生防御方式调查分析
来华留学生计算机组成原理课教学方法初探与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