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药用植物病虫害防治学课程思政教学设计

2025-02-09田媛张秀歌郑锦城

智慧农业导刊 2025年3期
关键词:思政元素药用植物病虫害防治

摘" 要:课程思政要素融入课堂教学是高校课程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药用植物病虫害防治学是中草药栽培与鉴定专业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药用植物病虫害防治专业人才的基础课程。目前中草药栽培与鉴定专业的学生多数对该门课程的重要性认识不清,对专业认可度不高,对未来自身的发展方向更是十分迷茫。在学习该课程时仅能机械地掌握一些理论知识,不能抓住当前中药材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急需解决的痛点,不具备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更不符合当前中药材种植产业发展对所需人才的要求。因此,急需通过课程思政元素的融入,加强中草药栽培与鉴定专业学生对专业的认可度,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培养能够胜任产业发展需求的专业人才。

关键词:药用植物;病虫害防治;课程思政;教学设计;思政元素

中图分类号:G641" " " 文献标志码:A" " " " " 文章编号:2096-9902(2025)03-0147-04

Abstract: Integrating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lements into classroom teaching is one of the important contents of curriculum construction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Medicinal plant pest control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the curriculum system of Chinese herbal medicine cultivation and identification, and is a basic course for cultivating professionals in medicinal plant pest control. At present, most students majoring in Chinese herbal medicine cultivation and identification do not have a clear understanding of the importance of this course, do not have a high degree of recognition of the profession, and are very confused about their own future development direction. When studying this course, they can only mechanically master some theoretical knowledge, but cannot grasp the current problems in the development of the Chinese herbal medicine industry and the pain points that need to be solved urgently. They do not have the ability to use the knowledge they have acquired to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and it is not in line with the current requirements for the talents needed for the development of the Chinese herbal medicine planting industry. Therefore, it is urgent to strengthen the professional recognition of students majoring in Chinese herbal medicine cultivation and identification through the integration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lements of the curriculum, improve the quality of talent training, and cultivate professional talents who can meet the needs of industrial development.

Keywords: medicinal plants; pest and disease control;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in curriculum; teaching design;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lement

2016年1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1]。2020年 5月,教育部印发的《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中指出把思想政治教育贯穿人才培养体系,全面推进高校课程思政建设[2]。目前,如何在课堂教学中融入课程思政要素已成为高校课程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教师在课程授课过程中,不仅要讲授课程的基础知识,更要从多方位提升学生综合素质,努力将学生培养成为德才兼备的人才。如何深入挖掘课程中的思政元素,把思政元素融入课堂教学,全力推动以课程思政为目标的课堂教学改革是课程思政的重点。

1" 药用植物病虫害防治学的课程特点

中草药栽培与鉴定专业以培养具备创新能力的高素质人才为目标,为中药材产业的健康发展提供人才支撑[3]。药用植物病虫害防治学是中草药栽培与鉴定专业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药用植物病虫害防治专业技术人员基本知识和技能的通识课[4]。我国野生药用植物资源有限,随着人工栽培规模的逐步发展,药用植物病虫害发生严重,已成为影响药用植物栽培质量和品质的关键因素[5]。病虫害的有效防治已成为目前药用植物生产的重要障碍,对药用植物病虫害防治人才的需求十分迫切[6]。

2" 药用植物病虫害防治学课程思政建设必要性

目前,中草药栽培与鉴定专业的学生多数对专业认识不足,对自己所学专业未来就业方向更是认识不清。有些学生更是仅从字面上的意思就认定“栽培”就是种地。尤其是一些农村出身的学生,更是不希望再回到农村种地,所以导致很多学生对该专业认可度不高,认为自己所学的东西无用,学习态度不认真。学生学习该课程时仅能机械地掌握一些理论知识,不能抓住当前中药材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急需解决的痛点,缺乏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更不符合当前中药材种植产业所需的知识储备充足,吃苦耐劳,既能够走入田间地头又能进入实验室进行科学研究,具有创新性思维和科研精神的综合型人才。将思政元素自然融入课程教学,可在教授专业课知识的同时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最大程度地做到真正立德树人[7]。因此,急需通过课程思政元素的融入,加强中草药栽培与鉴定专业学生对专业认可度,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培养能够胜任企业要求的专业人才。目前药用植物病虫害防治学课程教学大多仅涉及专业基础内容教学,缺乏思政教育内容的融入且形式较为单一,学生很难从课程思政内容中获得正确的价值引领,综合素质和能力的提升,造成课程思政过于形式化。

3" 深入挖掘课程思政元素

在药用植物病虫害防治学授课过程中,不同章节均有很多知识点可融入思政元素。教师在授课过程中,要结合课程内容,找到课程思政的切入点,深入挖掘思政元素,将思政元素巧妙地融入到课程教学中。对学生进行正确的价值引领,实现专业知识和思政教育的有机融合。表1详细列举了各章节课程融入的思政元素和课程思政目标。

3.1" 激发学生学习动力

绪论是一门课程的开端,在教学中有着提纲挈领的首要地位[8]。第一堂课给同学们留下好的印象,使学生认识到学好该门课程对其未来学习和就业的重要性,能有效调动学生学习该门课程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同时帮助学生坚定学好此门课的信念。因此,在绪论部分的授课过程中巧妙融入思政理念,对学生进行正确的思想引导是非常必要的。中草药栽培与鉴定专业培养的是在中药现代化领域中从事中药材规范化栽培、质量控制、加工、经营管理、开发和利用的专业人才[5]。针对学生对专业认识不清、认可度低,以及部分考研学生在选择考研方向时迷茫或者盲目从众的问题,在药用植物病虫害防治学课程绪论部分的讲授中,深入挖掘思政元素,对学生进行正确的引导是十分必要的。通过介绍中药材产业中目前面临的问题,如病虫害发生严重,导致药用植物产量和品质降低,无法满足需求;我国作为一个传统的中草药大国,在世界中草药的销售额中所占份额却不足7%,农药残留超标,导致药材出口受限制等,使学生认识到药用植物栽培是控制中药材产量和品质的关键,是影响中药材产业发展重要因素,认识到自己所学专业的重要性。同时鼓励学生通过学习本专业相关知识,提高自身知识储备,努力解决中药材产业中存在的问题,为我国中药材产业的发展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3.2" 增强学生文化自信

中医药文化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医药在不断发展自己的同时,也逐步被全世界越来越多的国家所接受[9]。随着国家对中医药投入的加强,中医药自身的科技创新能力显著进步,在应对疫情中发挥了关键支撑作用。在绪论部分讲授中药材产业发展现状时,介绍抗疟药物“青蒿素”,拯救了全球特别是发展中国家数百万人的生命。在新冠病毒感染疫情防治中,中医药也起到了重要作用。通过这2个案例的介绍引出中医药地位的不断提升,全世界对于中药材的需求逐渐增大,而药用植物栽培是在中药材产业链的最前端,从源头控制好药材的品质至关重要。进一步突出中草药栽培与鉴定专业的重要性,同时增强学生对于中医药重要作用的认可,提升学生文化自信。

在药用植物有害生物综合治理部分讲授我国病虫害防治发展历史时,介绍病虫害防治的相关技术在我国古代早有应用。古人已经从长期的种植中积累出相关经验,开始了对苗种培育的择优淘劣。《氾胜之书》总结了麦、禾的选种技术,指出选种要选穗大颗粒饱满,这里面已涉及遗传生物学的知识。《齐民要术》总结了合理轮作防治病虫害技术。认识到土壤传播的病害,不能在连作的田块种植。作物需要进行轮作,单一种植容易导致病虫害的发生。通过这些案例的介绍,突显我国古人的伟大智慧,增强学生文化自信,同时也进一步提升了学生对于专业的认同感。

3.3" 培养学生爱国主义情怀

在绪论部分讲述植物病虫害研究发展历史时,引入几位植物病理学家的故事。例如:介绍俞大绂是我国植物病理学科奠基人之一,他怀着“科学救国”的理想,赴美深造。在我国植物病理学发展落后,且从事这方面工作人员寥寥无几的情况下,他经过艰苦努力,做出了很多卓有成效的开创性工作,为我国植物病理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植物病理学家邓叔群在美国康奈尔大学完成学业后,他拒绝了校方和导师的挽留,决心为振兴中华民族科学事业贡献力量。他毅然回国,开始从事水稻、小麦、棉花病害的防治研究。通过一些具有爱国主义情怀的植物病理学家事迹的介绍,使学生受到触动,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

3.4" 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科研观

在讲述药用植物病害基础章节植物病原真菌部分时,向学生讲述我国植物病理学家魏景超,他是我国早期从事真菌分类学研究的学者之一,在植物病理学和真菌分类学方面作出了杰出的贡献。他在身患帕金森综合征后仍坚持教学和科研工作,直到完全丧失工作能力。小麦锈病专家康振生院士潜心研究锈病多年,研究成果使我国小麦锈病发生面积大幅降低,每年挽回几十亿公斤小麦产量的损失。让学生感受到我国老一辈科学家对自己所从事工作的热爱,工作中不畏艰辛,踏实做事的态度。在讲授真菌生活史时,介绍小麦条锈菌完整生活史的发现历程,早期教材中认为小麦条锈菌只有无性生殖而无有性生殖,2010年美国学者通过研究发现了小麦条锈菌的转主寄主,确定其具有有性阶段。这一推翻教科书的重要发现推动了小麦条锈病的基础研究。以此案例告诉学生,不要完全相信教科书,要有怀疑的精神,学会自己独立思考问题。

3.5" 培养学生团队协作意识

一个团队的力量远大于一个人的力量,在当今这个充满竞争的社会,单打独斗已经很难让人立足。只有懂得团结协作的人,才能在社会占有一席之地。对于科学研究来说,团队协作精神也同样适用。在讲授药用植物病害基础章节植物抗病机制时,介绍植物抗病蛋白被发现已有二十多年,但人们一直不清楚它们的工作原理。直到2019年,由3位中国科学家领衔的联合研究团队,破解了这一难题,他们发现由抗病蛋白组成的抗病小体并解析其电镜结构,揭示了抗病蛋白管控和激活的核心分子机制。通过这一案例引出,目前很多科研难题的攻克都是依靠团队之间合作,充分利用团队成员的优势,集智攻关,团结协作。不仅科研如此,任何工作中的难题都需要依靠团队协作来解决,仅仅依靠个人的智慧往往难以解决或者耗时漫长,使学生认识到团队协作的重要性。

3.6" 社会责任感

在药用植物病虫害基础部分讲授植物病虫害的发生危害时,介绍国内外历史上由于植物病虫害的发生、流行而导致的灾难性事件。通过图片、视频等直观展示病虫害给农业带来的危害,如马铃薯晚疫病导致的爱尔兰大饥荒、蝗灾造成的农作物减产或绝收,以此激发学生投身药用植物病虫害防治事业的使命感和责任感。

4" 多途径渗透思政元素

4.1" 线上线下相结合融入思政元素

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将思政元素渗透到课程教学中。课前通过学习通线上发布学习任务,让学生自学课程中相关的思政内容,如在学习病虫害防治章节的时候,在课前让同学搜集古人防治病虫害相关的记录,使其体会古人的智慧与精髓。

线下课堂教学中,引入中药材产业中目前面临的问题,鼓励学生通过学习本专业相关知识,通过提高自身知识储备,努力解决中药材产业中存在的问题,同时提升学生对本专业的认可度,引入科学家们勇于探索、潜心钻研,最后取得成功的案例,通过这些科研事件激发学生爱国情怀,感受科学精神和科技力量;引入古人防治病虫害的案例,增强学生文化自信。在实验课的教学中,让学生自己来总结实验过程中可能出现问题的地方,然后教师进行总结,提出名言“千里之堤,溃于蚁穴”,提醒学生注意细节,很多时候细节决定实验的成败。

4.2" 自主学习中渗透思政元素

自主学习要求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材料的查找、整理,并形成课堂汇报PPT及报告,组员要进行明确分工。以此培养学生勇于表达自己的思想,同时让学生认识到团队协作的重要性,培养学生团队协作精神。

4.3" 课程思政纳入课程考核

课程思政教育改革下的药用植物病虫害防治学课程考核评价中,设置多层次、多维度的考核方式,期末考试占总成绩的60%,过程性评价占总成绩的40%(包括期中考试、主题讨论、自主学习、实验操作和考勤等方面的考核)。将课程思政纳入课程考核,课堂授课后,在学习通发布涉及思政元素的讨论内容,如设置讨论问题,植物被病原菌侵染或昆虫取食后是否一定对人类有害,如何看待昆虫的危害和有益利用等问题,让学生懂得从多个角度去分析问题,培养学生的辩证思维。在学习通布置作业,让同学们去搜集好看的昆虫绘图,并根据课堂所授分类相关知识,对其进行分类,在复习课上知识的同时,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价值取向。通过查找资料搜集和昆虫有关的诗词,探究古人思想中所蕴含的认识方法。最后,将课后讨论和作业纳入课程过程性评价,作为平时成绩的一部分。

5" 课程建设成效

课后通过座谈或学习通线上问卷的方式,获得学生对课程思政内容的反馈,询问学生对课程思政的实施方式、内容及效果的满意度,课程思政是否对学生有帮助。通过课后调查,学生表示对本课程的授课方式、授课内容及考核体系评价满意,尤其是绪论部分的思政内容,坚定了学生学好本门课的信心,提升了他们对专业的认可。

6" 结束语

课程思政要素融入课堂教学建设已成为高校课程建设的重要内容,本文详细介绍了如何将名人轶事、爱国情怀、社会责任、理性思维和团队协作等思政元素融入到药用植物病虫害防治课程教学中。通过这些思政元素的融入,提升学生的专业认可度,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和社会责任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科研观。课程思政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自主学习渗透、纳入课程考核等途径融入,“润物细无声”地对学生进行正确的思想引导。

参考文献:

[1] 习近平: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 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EB/OL].http://jhsjk.people.cn/article/28936173.

[2] 教育部关于印发《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的通知[EB/OL].(2020-05-28).https://www.gov.cn/zhengce/zhengceku/2020-06/06/content_5517606.htm.

[3] 王华磊,陈松树,赵致,等.中草药栽培与鉴定专业课程建设探讨[J].药学教育,2019,35(4):31-34.

[4] 郑开颜,王乾,张丹,等.药用植物病虫害防治的实践教学现状与改革措施[J].学周刊,2015(28):15

[5] 邱黛玉,李欠,姜侃,等.中草药栽培与鉴定一流专业建设思路——以甘肃农业大学为例[J].甘肃中医药大学学报,2023,40(4):100-103.

[6] 和秋菊,刘丽,易传辉.药用植物病虫害防治本科课程教学探讨[J].现代农业科技,2012(14):334,352.

[7] 张新鹏,陈强,徐艳芳,等.思政育人理念下“园林植物病虫害防治”课程教学的探索[J].现代园艺,2022,45(13):196-198.

[8] 彭小芝,胡春玲,邱玺,等.课程思政视角下药物化学绪论教学设计与实践[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24,16(14):189-193.

[9] 韩彦华,车志远,杨洪彬,等.中医药院校有机化学课程融入课程思政元素的探索与实践[J].有机硅材料,2024,38(4):95-96.

猜你喜欢

思政元素药用植物病虫害防治
药用植物保育研究团队
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用植物研究所药用植物亲缘学研究中心
药用植物资源与育种团队
浅谈思政元素在大学英语教育中的应用
大学语文课程中的思政元素
《大学语文》融入课程思政元素的研究
思政元素融入《政治经济学》教学探索
寻找家里的药用植物
玉米栽培技术及病虫害防治策略对策
园林病虫害科学防治的有效措施浅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