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绿色崛起:生态文明与乡村振兴的融合之道

2025-02-09石英杰王建辉

智慧农业导刊 2025年3期
关键词:融合发展生态文明可持续发展

摘" 要:该文深入探讨生态文明与乡村振兴的融合之道,旨在揭示绿色崛起在推动两者深度融合中的作用路径。首先分析生态文明建设的紧迫性以及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性,指出当前我国在生态环境保护和农业农村发展中面临的挑战。随后从理论基础、现状分析、融合机制和融合策略4个维度,系统阐述生态文明与乡村振兴的内在联系和融合路径。通过构建绿色产业体系、创新生态补偿与激励机制、强化科技创新与人才培养等机制,提出一系列政策建议,以期为政府决策提供参考,为学术界和实践界提供理论支撑和实践指导。

关键词:生态文明;乡村振兴;绿色崛起;融合发展;可持续发展

中图分类号:F323" " " 文献标志码:A" " " " " 文章编号:2096-9902(2025)03-0193-04

Abstract: This paper delves into the integration of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and rural revitalization, aiming to reveal the role of green rise in driving the deep integration of the two. Firstly, the urgency of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and the importance of rural revitalization strategy are analyzed, and the challenges facing the development of ecological environment protection and agricultural and rural development are pointed out. Then, from the four dimensions of theoretical basis, current situation analysis, integration mechanism and integration strategy, it systematically elaborates on the intrinsic connection and integration path between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and rural revitalization. By building a green industrial system, innovating ecological compensation and incentive mechanisms, and strengthening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and talent cultivation, the paper puts forward a series of policy recommendations to provide reference for government decision-making, theoretical support and practical guidance for academia and practice.

Keywords: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rural revitalization; green rise; integrated development;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在21世纪,生态文明建设已成为全球发展的焦点,尤其是在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中,环境问题和资源紧张对人类构成挑战。中国,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面临着经济增长与环境保护的双重任务。生态文明建设和乡村振兴战略的提出,不仅凸显了国家对生态和农业的重视,也为我们指明了绿色发展的道路[1]。尽管我国在环境治理和生态修复方面取得了进展,但生态环境质量与人民对美好生活的期待仍有差距[2]。因此,加速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推动绿色生活方式,变得尤为迫切。

乡村振兴战略旨在解决城乡发展不平衡问题,通过优化农业结构、促进产业融合、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改善人居环境和提升治理水平,激发乡村活力,缩小城乡差距,实现农业现代化和农民富裕[3]。绿色崛起作为两大战略融合的桥梁,强调在保护生态环境的前提下,发展绿色经济、推广绿色技术、实施绿色管理,实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这不仅是对传统发展模式的变革,也是对未来发展路径的深刻反思和创新。

国内外生态文明理论与实践的探索为我们提供了丰富的素材。从国外的“绿色新政”“绿色经济”到国内的“生态文明试验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这些理论与实践成果为我们理解生态文明建设的内涵、路径与成效提供了宝贵的经验[4-5]。同时,乡村振兴战略的研究也在不断深入,从早期的农业现代化、新农村建设到当前的乡村振兴战略实施路径、模式创新等,这些研究成果为我们把握乡村振兴的战略方向、实施策略提供了重要的参考[6]。本研究将在吸收借鉴这些理论与实践成果的基础上,结合我国国情和时代特征,进行创新性探索,以期为推动生态文明建设与乡村振兴的深度融合贡献智慧与力量。

本研究旨在深入探讨生态文明与乡村振兴的内在联系,分析绿色崛起在两者融合中的作用路径。具体而言,将从理论层面剖析生态文明建设的核心理念与乡村振兴战略的深层次要求,揭示两者在发展目标、路径选择上的契合点;同时,探讨绿色崛起如何在实践中促进两者的深度融合。并提出了政策建议,旨在为政府决策提供参考,为学术界和实践界提供理论支撑和实践指导。在这一过程中,将重点关注如何通过政策引导和市场机制,促进绿色产业的发展,提高农村居民的生活质量,以及如何通过教育和文化活动,提升公众的环保意识和参与度。此外,还将探讨如何利用科技创新,推动农业的绿色转型,以及如何通过国际合作,共享生态文明建设的经验和成果。通过这些综合性的研究,希望能够为实现生态文明建设和乡村振兴的双重目标,提供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和行动指南。

1" 生态文明与乡村振兴的理论基础

生态文明,作为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是对传统工业文明深刻反思后的新型文明形态。它不仅是一种理念的转变,更是一种行动的指南。其概念界定在于,将自然规律作为人类社会经济活动的根本遵循,追求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实现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双赢。生态文明建设的核心要素涵盖生态制度、生态文化、生态经济、生态安全和生态技术等多个方面,旨在通过制度创新、文化引领、经济转型、安全保障和技术进步,构建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保障生态系统的健康稳定,为人类的永续发展提供坚实基础[7]。生态文明的实践要求我们重新审视和调整人类活动与自然环境之间的关系,倡导绿色、低碳、循环的发展模式,以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乡村振兴战略,则是针对我国农业农村农民发展面临的深层次矛盾和问题而提出的重大战略部署。该战略的目标任务在于,通过全面深化农村改革,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步伐,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确保亿万农民共享现代化成果。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旨在推动农业全面升级、农村全面进步、农民全面发展,实现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宏伟蓝图[8]。为实现这一目标,乡村振兴战略提出了五大发展路径,即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和生活富裕,这五大路径相互关联、相互促进,共同构成了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框架。这些路径不仅关注物质层面的发展,也强调精神文化层面的提升,旨在构建一个全方位、多层次的农村发展新格局。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将有助于缩小城乡差距,提升农村居民的生活质量,同时也为城市发展提供更多的资源和市场。通过推动农村产业的多元化发展,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农村教育和医疗水平,以及保护和传承农村文化,乡村振兴战略将为农村的可持续发展注入新的活力。这不仅能够提高农民的收入和生活水平,还能够促进农村社会的和谐稳定,为国家的长远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2" 生态文明与乡村振兴的现状分析

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取得显著成果,通过退耕还林、天然林保护等工程,森林覆盖率提升,生物多样性获保护,水土流失和荒漠化得到控制[9]。环境污染治理加强,空气和水质改善,增强了公众的生态获得感。但绿色发展仍面临挑战,包括产业结构调整、能源结构优化和生态治理能力现代化等问题,这些是推动生态文明深入发展的关键。面对这些挑战,我国正通过科技创新和政策引导,努力实现绿色转型,推动绿色产业的发展,以期达到经济增长与环境保护的双赢局面。

在乡村振兴方面,我国各地积极探索,涌现出了一批成功案例。例如,一些地区通过发展特色农业、乡村旅游、农村电商等产业,有效促进了农民增收和农村经济发展;同时,通过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提升乡村治理水平,乡村面貌焕然一新,农民生活品质显著提高。然而,乡村振兴也面临着不少难题,如农村人才流失严重、农村公共服务供给不足、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不健全等,这些问题制约了乡村振兴战略的深入实施[10]。为了解决这些问题,需要从政策、资金、技术等多方面入手,加大对农村教育、医疗、文化等公共服务的投入,同时,通过改革创新,激发农村内部活力,吸引更多人才回流农村,为乡村振兴注入新的动力。

各地积极培育绿色产业,如生态农业、绿色制造业、清洁能源等,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实现了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良性循环[11]。同时,各地还注重生态环境改善与乡村美化,通过植树造林、绿化美化、垃圾分类等措施,提升了乡村生态环境质量,打造了宜居宜业的美丽乡村。这些实践探索不仅促进了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也为生态文明建设与乡村振兴的融合提供了宝贵经验。然而,绿色崛起的实践仍需不断深化和完善,以更好地适应新时代的发展要求。这需要我们不断探索和创新,如通过推广绿色金融、加强生态补偿机制、完善环境立法等措施,进一步推动绿色发展,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目标。通过这些努力,有望在未来实现更加绿色、可持续的发展模式,为子孙后代留下一个更加美好的生态环境。

3" 绿色崛起促进生态文明与乡村振兴融合的机制

绿色崛起作为推动生态文明与乡村振兴深度融合的关键路径,其核心在于构建一套高效、可持续的绿色产业体系,以及与之相配套的生态补偿与激励机制、科技创新与人才培养体系。

3.1" 绿色产业体系构建

1)绿色农业与生态农业:绿色农业强调在农业生产中减少化学物质的使用,推广有机耕作、病虫害生物防治等环保技术,提高农产品的生态价值和市场竞争力。生态农业则更加注重农业生态系统的整体功能和生物多样性保护,通过轮作休耕、立体种植等方式,实现农业生产的可持续性和生态效益的最大化。

2)绿色旅游与休闲产业:依托乡村自然风光和人文资源,发展绿色旅游和休闲产业,不仅能够带动乡村经济发展,还能促进乡村文化的传承与创新。通过打造生态旅游景区、绿色民宿、乡村体验游等项目,吸引城市居民回归自然,体验乡村生活,从而实现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的双赢。

3)清洁能源与循环经济:在乡村地区推广太阳能、风能等清洁能源,不仅可以减少化石能源的依赖,降低碳排放,还能为乡村提供稳定、清洁的能源供应。同时,发展循环经济,通过废弃物的资源化利用、产业链的延伸与闭合,实现资源的最大化利用和环境的最小化影响。

3.2" 生态补偿与激励机制

1)生态补偿政策设计:建立合理的生态补偿机制,对为保护生态环境而牺牲发展机会的地区和个人给予经济补偿,如退耕还林补贴、水源地保护补偿等,激励社会各界积极参与生态保护。

2)绿色发展激励机制创新:通过税收优惠、资金扶持、绿色金融等激励措施,鼓励企业和个人投资于绿色产业,推动绿色技术的研发与应用,形成绿色发展的良好氛围。

3.3" 科技创新与人才培养

1)绿色技术的研发与应用:加强绿色技术的研发,包括生态农业技术、清洁能源技术、废弃物资源化技术等,提高绿色产业的科技含量和竞争力。同时,推动绿色技术的普及与应用,降低绿色生产的成本,提升绿色产品的市场接受度。

2)乡村人才队伍建设:加强乡村人才培养,特别是绿色产业所需的专业技能人才和管理人才。通过职业培训、人才引进、创业扶持等措施,提升乡村劳动力的技能水平和综合素质,为绿色崛起提供坚实的人才支撑。

综上所述,绿色崛起促进生态文明与乡村振兴融合的机制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政府、企业、社会和个人等多方面的共同努力,通过构建绿色产业体系、完善生态补偿与激励机制、强化科技创新与人才培养,推动生态文明建设与乡村振兴的深度融合,实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4" 绿色崛起路径下的生态文明与乡村振兴融合策略

在绿色崛起的宏大框架下,生态文明与乡村振兴的融合不仅需要高屋建瓴的政策协同与科学规划,还需要充足的社会资本注入与创新的金融支持体系,同时,离不开社区民众的广泛参与和对乡村文化的深度传承。以下是对这几个方面的详细阐述。

4.1" 政策协同与规划引领

政策协同是绿色崛起路径下生态文明与乡村振兴融合的基础。政府应制定一系列旨在促进两者融合发展的政策措施,包括但不限于生态补偿机制、绿色产业扶持政策、农村环境治理与保护条例等,以确保生态文明建设与乡村振兴在政策层面上的无缝对接。同时,科学规划是引领绿色发展的关键。通过编制具有前瞻性和可操作性的绿色发展规划,明确乡村发展的功能定位、产业布局、生态保护与修复的重点区域,以及基础设施建设与公共服务提升的路径,为生态文明与乡村振兴的深度融合提供清晰的指引和保障。

4.2" 社会资本引入与金融支持

社会资本和金融支持是绿色崛起不可或缺的动力源泉。为了拓宽融资渠道,吸引社会资本投入,政府需创新融资模式,如设立绿色发展基金、发行绿色债券、引入社会资本合作(PPP)项目等,为绿色产业、生态农业、清洁能源等项目的实施提供充足的资金支持。此外,创新金融服务模式同样重要。金融机构应针对乡村绿色发展的特点,开发适合乡村需求的绿色信贷产品、绿色保险产品,以及绿色债券等金融工具,降低绿色项目的融资成本,提高金融服务的覆盖面和效率。同时,政府应加强对金融机构的引导和激励,如提供税收减免、风险补偿等政策支持,鼓励金融机构积极参与乡村绿色发展。

4.3" 社区参与与文化传承

社区参与是生态文明与乡村振兴融合的核心,提升村民环保意识和参与度对乡村绿色发展至关重要。政府需采取多样化措施,如环保讲座、绿色生活实践和志愿者活动,以增强村民环保行动力,并确保他们在乡村规划和治理中有更多参与权。此外,保护和传承乡村文化对于绿色崛起同样重要,政府应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和传统村落的保护,同时将乡村文化融入绿色产业发展,如文化旅游和文化创意产品,以此作为推动绿色崛起的动力。

综上所述,政策协同与规划引领、社会资本引入与金融支持、社区参与与文化传承是绿色崛起路径下生态文明与乡村振兴融合的关键策略。只有将这些策略有机结合起来,形成合力,才能推动生态文明建设与乡村振兴的深度融合,实现乡村的全面振兴和可持续发展。

进一步地,还需要关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要强化绿色教育和培训,提高农民对绿色发展的认识和技能,使他们能够更好地适应和参与绿色产业的发展。其次,要推动绿色消费,通过市场机制引导消费者选择环保产品,促进绿色产业的发展。再次,要加强国际合作,引进国外先进的绿色技术和管理经验,提升我国绿色发展的整体水平。此外,还要注重绿色治理,通过立法、监管等手段,确保绿色发展的规范性和可持续性。最后,要重视绿色创新,鼓励科技创新和模式创新,为绿色发展提供新的动力和方向。通过这些综合措施的实施,可以更好地实现生态文明与乡村振兴的深度融合,为建设美丽中国和实现乡村振兴战略目标作出积极贡献。

5" 结论与展望

本研究通过对生态文明与乡村振兴的融合之道进行深入探讨,得出两者融合的关键点在于构建绿色产业体系、创新生态补偿与激励机制、强化科技创新与人才培养。这些机制相互作用,共同推动了绿色崛起,为乡村的全面振兴和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在绿色产业体系的构建中,强调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协调,通过发展生态农业、绿色能源和循环经济等产业,实现经济增长与生态保护的双赢。生态补偿与激励机制的创新,则旨在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通过合理的利益分配和激励措施,鼓励更多的社会资本投入到生态文明建设中来。科技创新与人才培养是推动绿色发展的根本动力,通过加强科技研发和人才培养,可以为乡村绿色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持和人力资源保障。

针对未来发展,提出以下政策建议与展望:一是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进一步完善生态保护与修复的法律法规,强化生态监管,确保生态环境质量的持续改善;二是完善乡村振兴政策体系,加大对绿色产业的扶持力度,推动乡村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提升乡村经济的竞争力;三是持续优化绿色崛起路径,注重科技创新与人才培养的深度融合,推动绿色技术的产业化应用,为乡村绿色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希望通过这些措施的实施,实现生态文明与乡村振兴的深度融合,共同绘就乡村振兴与绿色发展的新篇章。

在此基础上,还需进一步探索和实践,如何将生态文明的理念融入到乡村文化建设中,提升农民的环保意识和生态文明素养,形成绿色生活方式。同时,也需要关注如何通过生态文明建设,提升乡村的吸引力,吸引更多的人才和资本回流乡村,促进城乡融合发展。此外,国际合作也是推动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途径,通过引进国外的先进理念和技术,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可以为我国的生态文明建设和乡村振兴提供更多的借鉴和支持。通过这些综合性的努力,有望在未来实现更加绿色、可持续的发展模式,为子孙后代留下一个更加美好的生态环境。

参考文献:

[1] 王瑞荣.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下的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探究[J].农村经济与科技,2023,34(18):47-50.

[2] 李干杰.深入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以生态环境保护优异成绩迎接新中国成立70周年——在2019年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会议上的讲话[J].环境保护,2019(3):8-18.

[3] 黄诗颖.“两山”理论引领乡村振兴的价值及实现研究[D].长沙:长沙理工大学,2022.

[4] ANASTASSIA M M, VICTO G G, BAL L L. Energy budget of the biosphere and civilization: Rethinking environmental security of global renewable and non-renewable resources[J]. Ecological complexity,2008,5(4):281-288.

[5] 苏云婷,毕源.“四新”:新时代中国特色全球治理思想[J].中共石家庄市委党校学报,2021,23(3):15-19.

[6] 张弘弛.乡村治理赋能乡村振兴的逻辑机理与实现路径[J].中共山西省委党校学报,2022,45(3):61-66.

[7] 王万江.乡村振兴、绿色金融与生态文明建设[J].怀化学院学报,2023,42(4):97-102.

[8] 陈华,刘朋虎,王义祥,等.乡村绿色振兴与生态文明建设融合发展的对策研究[J].农业科技管理,2020,39(1):1-4.

[9] 文丰安.农村生态治理现代化:重要性、治理经验及新时代发展途径[J].理论学刊,2020(3):40-42.

[10] ZHAO L M, XIA G, XIN L. Synergistic development path of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construction and rural revitalization[J]. Applied Mathematics and Nonlinear Sciences,2024,9(1):1-17.

[11] 李益求.绿色发展理念下我国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的途径研究[J].农业经济,2020(1):40-42.

猜你喜欢

融合发展生态文明可持续发展
生态文明建设融入高职校园文化发展的思考
生态文明城市建设中花卉旅游发展策略研究
生态文明视阈下河北省循环经济产业体系发展研究
经济新常态下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的融合与发展
中小家族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对策研究
适应生态文明建设要求的增长方式和消费模式研究
全球资源治理中的中国角色与愿景
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的可持续发展
全媒体时代地市党报媒体融合的四个着力点
传统媒体走出“融合发展”误区的理论与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