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农业背景下农产品出口贸易问题与对策
2025-02-01李一鸣石婧
摘" 要:智慧农业代表着农业生产发展的高级阶段,为实现农业的现代化转型和高质量发展,必须大力发展智慧农业。在智慧农业背景下,我国农产品出口贸易发展取得一定成绩,但仍存在着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该文首先对智慧农业背景下的农产品出口贸易状况进行简单阐述,其次从智慧农业背景下我国农产品出口贸易的发展优势进行分析,最后剖析在智慧农业背景下农产品出口贸易发展中面临的问题,并从结构、人员、信息服务和产品质量四个方面提出切实可行的对策和建议。
关键词:智慧农业;农产品;出口;贸易;对策
中图分类号:F323" " " 文献标志码:A" " " " " 文章编号:2096-9902(2025)01-0026-04
Abstract: Smart agriculture represents an advanced stage of agricultural production development. In order to achieve modernized transformation and high-quality development of agriculture, smart agriculture must be vigorously developed. In the context of smart agriculture, China's agricultural product export trade development has made certain achievements, but there are still many problems that need to be solved urgently. This paper first briefly expounds the status of agricultural product export trade in the context of smart agriculture, then analyzes the development advantages of China's agricultural product export trade in the context of smart agriculture, and finally analyzes the problems faced in the development of agricultural product export trade in the context of smart agriculture, and puts forward practical countermeasures and suggestions from four aspects: structure, personnel, information services and product quality.
Keywords: smart agriculture; agricultural product; export; trade; countermeasure
回顾历史,农业国际贸易一直是我国对外开放大局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我们国家的现代化进程中,有着无可替代的地位。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指出,要继续加大对外开放力度,加速推进农业强国的建设,并将农业强国的建设列入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战略体系之中。我国农业正处于农业智能化发展的浪潮之中,因此转变农业经济模式是必要的。
2014年,我国提出了“智慧农业”这一概念[1]。近年来,不少学者也愈加重视智慧农业对于农产品发展的重要性,宁甜甜[2]提出发展智慧农业可以加速实现农业现代化,促进城市与乡镇的有效融合,同时也是增强我国农业国际竞争力的重要手段。鲁刚强等[3]认为智慧农业是农业生产高级阶段,农业生产自动化系统平台包括了作物模型分析、自动信息检测控制、实时图像传送等功能。朱康睿等[4]结合智慧农业发展的国际经验得出启示智慧农业是推进中国式农业农村现代化的重要环节,也是助推农业强国建设的关键举措。许多学者一致认为,智慧农业将在很大程度上促进农产品的出口。
智慧农业将利用技术全面帮助农业的优化升级,应用物联网技术提高生产效率,减少生产成本。通过对作物生长环境进行精准调控,利用物联网、3S技术以及交互互联网等多种智能系统,对农作物从生产到运输供应进行全方面且智能化的控制。同时,通过智能监管,提高了农产品的质量,并利用智能营销的平台,提高了我国农产品的出口竞争力。
综上所述,智慧农业对我国农产品出口贸易具有巨大的推动作用,然而,目前关于智慧农业背景下的农产品出口贸易研究较少,因此通过对我国智慧农业背景下农产品出口贸易的现状进行分析,发现其现存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这对于我国在智慧农业的背景下,农产品出口贸易的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1" 智慧农业背景下我国农产品出口贸易的发展状况
随着国际贸易的不断演化,国家贸易之间的影响也不单单是经济,而农业作为一个弱质产业,更是在这个国际贸易市场之上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我国作为世界最大的农业国,为了增强农产品的竞争能力、拓展农产品出口、促进农民增收,也积极推进智慧农业的发展。
从总体上看,在国际市场中,我国农产品贸易所占份额不断提高,农产品贸易额已从11名跃升到第二名,仅排在美国之后,农产品贸易额在全球的占比从2001年的3%,到2021年的14.2%。从进口额变化来看,2002年至2022年,我国农产品进口额由124.7亿美元增长到2 360.6亿美元,年均增幅为87.5%。从出口额变化来看,2002年至2022年,我国农产品出口额增长801.3亿美元,年均增幅为19.2%。我国农产品出口额在2019年和2020年出现了小幅下滑,2018年出口额为797.1亿美元,2019年与2018年相比出口额下降了2.0%,出口额为791亿美元,2020年出口额为760.3亿美元,与2019年相比减少了4.0%。但是,2021年出口额为843.5亿美元,增10.9%,我国农产品出口额较上年增长了83.2亿美元,2022年农产品进出口总额3 343.2亿美元,同比增长9.9%,其出口额达到历史最高水平达到982.6亿美元,同比增长16.5%,占我国外贸出口总额2.7%。
从出口结构来看,我国农产品的出口结构虽然有了多样化的发展,但是并没有太大的改变。水产品占据主要出口量,从20%到30%不等,其次是接近20%的蔬菜。然而,在智慧农业背景下,跨境电商得到了快速发展,并逐渐成为世界农产品贸易体制改革的新引擎。尽管在2019年,我国跨境电商农产品出口额只有3.1亿美元,但同比增速为44.2%[5]。粮食出口是中国出口商品中最大的一种,粮食出口的这种趋势对于改变中国的农产品贸易逆差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2022年,我国出口农产品中,水产品累计出口数量369.8万t,同比下降1.3%,出口金额225.9亿美元,同比增长4.6%。粮食累计出口数量321.7万t,同比下降2.7%,出口金额18.7亿美元,同比增长5.8%[6]。
因此,为了提升中国农产品的国际贸易地位,当前的严峻形势迫使我们在智慧农业的大背景下,改变传统的贸易方式,积极推进新型的贸易方式,促进我国农产品贸易的快速发展。在这个过程中,具有价格优势的中国农产品将有更多机会进入到世界各国的农业生产流程当中去。
2" 智慧农业背景下我国农产品出口贸易的发展优势
我国作为农业大国,广阔的土地和丰富的资源是农业发展的天然优势,我们的农产品可以说是完全不受季节限制。根据对资源利用的密集度,农业可划分为土地密集与劳力密集[7]。我国是农业大国,出口产品集中于比较优势的劳动密集型产品。例如,我国的畜牧产品多以散养为主,因此在劳动力方面具有更大的优势,加之国内消费习惯,相对来说具有一定的优越性。就人口而言,我国人口众多、劳动力充足,农民占全国大量人口比例,这也决定了我国农业的重要性。就出口价格而言,由于其具有较低的成本和相对低廉的价格,使得我国的蔬菜、水果等产品都能够做到价格低的优势,而肉类也拥有较强的竞争力,就产量而言,我国的肉类产量也非常丰富,是全球第一大肉食生产大国[8]。
在这些本就具有的资源之上加以科技的辅佐,将对我国农业出口发展有益。我国智慧农业在农业方面的科技已有诸多进展,例如,华为和袁隆平在青岛市城阳区的“沃土云台”(农业专用云)合作,为用户提供农业物联网系统解决方案。在“海水稻”的种植中,除了培育新的水稻品种之外,还必须对作物和土壤进行调控,而这个体系的建立,就是华为的“土地数字化”。“步步鸡”项目是由众安科技与沃朴物联共同打造的,于2017年6月首次在国内公开[9],“步步鸡”项目整合了区块链、农业物联网和防伪技术,旨在实现对鸡成长过程的全程追溯。这种合作为养殖户提供了更及时、准确的理赔服务,并通过区块链的不可篡改性确保数据的可信度[10]。2019年五月,以“智慧农业”和“MAP”为主题,在河北丰疆举行了“智能”插秧机器人项目启动仪式,实现了无人驾驶插秧、自动播种、自动施肥和自动覆盖田埂等技术。5G“智联网”也带来了一系列新的产业与商业模式。2020年11月,在中国农博会第十届“中国移动5G+智能农博会”上,中国移动在全国范围内启动了“5G智能农业装备及配套产品研发项目”工程。2022年,广州智慧农业服务平台提供关于农时气象、农作物生长、农业气象灾害等相关监测及分析的决策服务,根据用户需求对相应数据进行分析,将得出的结果反馈给用户[11]。这些科技在农业方便的运用,都将大大推动我国农产品出口贸易的发展。
总之,我国有着非常丰富的自然条件和农业资源,是全球最大的农业生产大国。因此,我国需要科技的力量去推动农业出口贸易的升级优化,智慧农业就是在这样一个背景下应运而生的,它将传统农业与科学农业结合起来,不仅能够促进现代农业的发展,而且还能提高现代农业中农产品的质量、产量以及其安全性和抗风险能力,从而不断提升我国农业竞争力,将会是推动我国农产品贸易发展的一股不可忽视的力量。
3" 智慧农业背景下我国农产品出口贸易的问题
传统的农业生产模式存在着诸多问题。“三农”问题的根本出路在于农业科技的发展,农业现代化就是以现代科学为依托,在现代化的科技和设备支持下武装农业,运用现代科学技术进行经营的一种新型农业发展模式[12]。
在我国的农产品生产和管理方面,新的农业经营主体已经涌现了不少,但是,大部分还是以小农户的生产经营方式为主[13],中国农业总体上仍属传统农业,其规模较小,规模较小,且东、西两部发展不均衡。
首先,我国农产品结构比较单一,我国农村经济长时间以传统农业为主导,农业基础相对薄弱,产业依赖比较单一。长期以来,农民主要从事粮食、棉花等传统农作物的种植,以及部分地区土地资源稀缺,限制了农作物种植种类的多样性。因此,除资源禀赋为基础的劳动密集型产品以外,在其他农产品在出口上并不具有显著的优势。农产品的价格是决定其竞争优势的最重要因素之一,但农产品的附加值低也是一个不可忽视的竞争因素。尽管近年来政府对农产品品牌建设的重视程度有所提高,但相关政策措施还不够完善,对农产品品牌建设的支持力度还有待加强。因此,我国农产品生产企业的自主品牌数量相对较少,缺乏真正具有知名度和影响力的品牌,同类产品在世界范围内很难获得竞争优势。
其次,我国农业从业人员的受教育程度普遍较低,且尚未建立起一支稳定、专业的农业从业人员队伍。大多数地区都存在着劳动力缺乏的问题,这使得很多农村劳动力无法从事农业工作,从而影响了农民增收。当前,我国农村劳动力总体受教育程度低,因此农民科技意识薄弱,对市场信息掌握不足,农产品的销售渠道比较单一。而且人力资源短缺,劳动力缺乏,智慧农业综合应用能力差。智慧农业的发展受科技水平的限制,先进科技、管理人才短缺、科研人员缺乏经验等因素的制约。
最后,我国有关制度建设尚需加强,缺乏信息服务平台。中国的食品安全监管部门众多,各部门缺乏统一的管理,农产品进入市场前,常常要通过多个部门的审批。在此背景下,国家必须加强对农产品的质量安全监督。但在农业产品生产的各个环节中,其质量检验的效果也不尽相同,有的管理中存在管理真空带、执法力度不够等问题,难以形成统一农产品标准化,造就了一批不合格的农产品流入市场。
4" 智慧农业背景下我国农产品出口贸易的发展策略
第一,利用大数据优化农产品结构。利用智慧农业下的多种手段,收集农业生产全过程中的数据,以及农产品产量、品质、市场需求等经济数据。我国应加强粮食加工和增值服务,培育有关机构,加强多方面的协作,加强对初级农产品的改造和功能的提高。把农业资源优势转化为生产优势,进而变为出口贸易发展优势,将农业是国民经济中的基础产业,变为出口贸易经济中的基础产业。在智慧农业的背景下,利用大数据确保农产品的销售渠道畅通,保障合格产品的流通,利用现代营销手段开展连锁经营。通过大数据分析,了解消费者对农产品的需求偏好、购买习惯、价格敏感度等信息,为农产品结构调整提供市场导向。让消费者在最短的时间里享用到新鲜的农产品,丰富农业资源的多样性,因地制宜发展特色农产品和特色品牌。基于市场需求和生产潜力分析,提出农产品结构调整的建议,引导农民合理调整种植结构,发展具有市场竞争力的农产品。要构建多样化的出口商品结构,做好战略储备、调节储备等工作。综上所述,利用大数据优化农产品结构需要多方共同努力,通过数据收集与整合、数据分析与挖掘等方面的有机结合,促进农业生产结构的科学调整与优化。
第二,建立农业信息化人才专业队伍。人才队伍的专业化建设是智慧农业发展的必然选择。目前,针对我国智慧农业背景下专业化人才缺乏的问题,科技创新人才培养提出了新要求。首先,基层党组织应加强对农村信息化人才的培养和教育工作,鼓励大学与企业合作开展人才培训,为农业信息化领域输送专业人才;建设更加具有实效性的人才培养基地,以解决目前智慧农业中缺乏农产品贸易人才的现状。要积极制定相应的支持政策,保证和改善有关人员的福利,给优秀的人才创造一个更好的工作和发展环境,让他们的创造力得到充分的发挥,让其发展得更加稳固。并且利用现有资源,积极培育与现代农业相匹配的专业技术人员,并开展专门的培训,完善人才队伍体系,构建技术型高端人才、研发型中端人才、实践型基层人才。其次,以多种方式,推动实现人才对农业的均衡供应。通过加强农业教育、培养研究生和本科生及发展职业教育等途径,加强农业信息化相关专业的学科建设,提高教育质量,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模式,使学生掌握智慧农业所需的技术知识。最后,要促进传统农民的转型,利用社会资源,加快农村新型职业农民的建设步伐,以专业化为导向推进我国农业现代化的进程,促进农业生产技术的进步。综上所述,建立农业信息化人才专业队伍需要多方的共同努力。通过明确人才培养目标、加强教育与培训、构建全面的人才体系等措施的实施,逐步构建一支高素质的农业信息化人才队伍。
第三,完善农业市场信息服务系统。构建基于“互联网+农业”信息服务平台,以“三农”为核心,整合农业生产经营、管理和科技资源,搭建完善的农业市场信息服务平台,让农民对国内、国际市场的供应与需求的数量与价格都有一定的了解,促进农业市场信息服务体系的建设、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来决定和调节其产品的种类和产量,从而达到一种形势明确、高度有序的水平。利用物联网实时监测产品的生产环境与生产工艺,实现对农业市场信息监测、分析、预测等功能,建立快速响应机制,确保重要信息能够迅速传达给目标用户。对于突发事件或市场波动等紧急信息,要采取多种手段进行及时发布和预警。为相关部门提供及时、有效的信息资料,指导政府进行贸易调整降低贸易风险指数。通过网络技术将农户分散的种植、养殖活动组织起来进行统一调配,实现对农村经济资源的有效配置。农资企业和销售者可以根据客户需求及时调整产品或价格,而农产品出口贸易面临的最重要问题是跨国配送的高成本,而借助完善的信息服务系统,加以打造国外物流配送公司,高效率的信息服务队伍和适合中国国情的商业模式。
第四,健全出口农产品质量保障体系。我们要严格按照国家“三品一标”标准,打造优质品牌、特色品牌,避免品牌单一化,保证出口品种多元化。当今国际市场对农产品需求趋向优质化、高级化,这就要求有先进的农业技术和较高的加工能力。建立起一套科学的农业品质标准和规范,使我国农产品在生产过程中做到了“因地制宜”。首先,在宏观调控方面:各级政府及产业主管部门应将农业纳入我国经济总体发展战略中,制定长远发展规划,不断完善农业质量保障政策,明确出口农产品的质量标准和安全要求。在运行机制上:要加快推进现代农业建设步伐,健全服务体系。要完善农产品质量安全法律、法规,培育统一市场,同时,严格执行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确保出口农产品符合国际质量要求。其次,确保农产品从种植到收获的全过程符合质量安全标准。严格规范生产、销售、生产和销售等环节,从源头上筛选、培育优质农产品,建立健全有效的农产品质量检测和市场监管体系。强化农业生产自主权和市场监督,建立健全出口农产品追溯体系,实现产品从生产到出口的全链条追溯,确保问题产品可召回、责任可追究,促进农业生产公平有序的竞争。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加强产品质量检验和市场监管,打击农产品出口中的不法活动,同时利用媒体和社会舆论维护消费者权益,提高农产品的出口量,增加农产品的产量。最后,通过各种方式,加强对农民、企业、消费者等多主体的质量安全知识的宣传,提高农产品质量意识,推动消费升级。
5" 结束语
“精准农业,智慧种植”,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政策的持续支持,大力发展智慧农业是提高农产品出口贸易发展的必然选择。目前,智慧农业是一种精确的生产方式,极大地提升了农产品的产量与品质,促进了农产品的出口贸易。通过综合观察农产品出口贸易发展现状,并从多方面进行农产品出口贸易发展优势分析,从而对现存结构单一、人力资源不足、制度建设滞后等问题进行剖析,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促进智慧农业背景下农产品出口贸易发展的四点具体建议。让智慧农业给农产品的出口贸易插上一双翅膀,期待在智慧农业的大环境下,农产品的出口贸易会有更加广阔的未来。
参考文献:
[1] 王海宏,周卫红,李建龙,等.我国智慧农业研究的现状·问题与发展趋势[J].安徽农业科学,2016,44(17):279-282.
[2] 宁甜甜.新发展阶段我国智慧农业:机遇、挑战与优化路径[J].科学管理研究,2022,40(2):131-138.
[3] 鲁刚强,向模军.物联网技术在智慧农业中应用研究[J].核农学报,2022,36(6):1293.
[4] 朱康睿,宋成校.智慧农业发展的国际经验及启示[J].世界农业,2024(3):43-53.
[5] 唐忠,李晶.跨境电商对我国农产品出口的影响分析——基于贸易成本的视角[J].贵州财经大学学报,2023(3):7-17.
[6] 韩一军.我国农产品贸易现状、问题与对策[J].人民论坛,2023(4):70-73.
[7] 金廷芳.中国农产品出口竞争力存在的问题及提高对策[J].特区经济,2011(4):241-242.
[8] 杨大荣.中国智慧农业产业发展策略[J].江苏农业科学,2014,42(4):1-2.
[9] 王菲,吕可.浅析区块链和农业物联网在养殖业中的应用——以众安科技“步步鸡”为例[J].农村经济与科技,2020,31(1):71-72,360.
[10] 陈林蔚.区块链技术在智慧农业领域中的应用[J].江苏农业学报,2023,39(6):1358-1365.
[11] 欧善国,彭晓丹,凌洋.广州智慧农业气象服务平台设计与实现[J].气象科学,2022,42(2):270-278.
[12] 周国民.浅议智慧农业[J].农业网络信息,2009(10):5-7,27.
[13] 陈虹.一带一路背景下我国农产品出口贸易面临的困境及消解[J].农业经济,2021(12):125-127.
第一作者简介:李一鸣(2000-),女,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农业经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