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北京的牌楼

2025-01-24

北京纪事 2025年2期
关键词:路轨东单牌楼

牌楼是我国古建筑的一种类型,它集雕刻、绘画等建筑技术和审美艺术之大成,具有较高的历史和艺术价值。在其发展演变的过程中,集中了中国古建筑的主要构件,如屋顶、梁枋、斗拱、雀替、柱子、须弥座等,堪称是古典建筑的模型和标本。北京作为一座历史文化名城,牌楼也是其独具特色的文化景观之一。

北京的牌楼起自元代,明、清都有发展。元朝定都北京后,前后修建了不少牌楼,具体数字已无史料可考。但从元代都城图中可以看出,当时元大都每个门外皆有一座牌楼,起到标志和装饰作用。其他地区亦建有牌楼牌坊,大多是用来纪念进士及第或旌表贞节烈女。明成祖朱棣迁都北京后,在原有基础上增建了不少街道牌楼,如东单牌楼、西单牌楼、东四牌楼和西四牌楼就是此例。清代,在原有基础上增建了不少园林牌楼和陵园牌楼,如北海公园、颐和园等皇家园林里的牌楼皆是此时所建。无论从数量还是材质上看,北京牌楼的兴建在清代都达到了顶峰。

在经历清末的社会动荡后,至民国初年,北京尚有300多座牌楼幸存下来。其后经历军阀混战,一直到南京国民政府成立,几经战乱破坏,很多牌楼遭到毁弃,数量急剧减少。20世纪20年代,北京城为改善交通,大幅度拓宽马路,开始在市内安设电车、铺设路轨。跨街牌楼的存在,影响到电车路线的架设和路轨的铺设,而且牌楼的净跨度仅容一辆电车通过,有些明间净跨度过窄,根本无法通行电车。市政当局因此将东单牌楼、西单牌楼和东四南北两座牌楼拆除。结果一石激起千层浪,民众要求重建和保护牌楼的呼声愈来愈高。市政府不得不于30年代又将部分牌楼加以重建。但总体来看,民国时期北京牌楼的数量依然呈减少趋势。

改革开放后,牌楼作为一种文化景观又受到了重视,除原有的古建牌楼得到相应的修复和保护外,又兴起了大量各式各样的新建牌楼。

猜你喜欢

路轨东单牌楼
西单和瞻云坊
爱情日记
搭纸牌楼
搭纸牌楼
东单体育中心:中国街头篮球的圣地
5号线东单站
爱情这东西
漫谈北京牌楼(上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