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业务一体化对企业财务管理的促进作用
2025-01-24王晶
摘"要:财务业务一体化在企业财务管理中的实施,可以统一财务管理门户,消除企业内部数据孤岛,打通企业多业务系统,畅通业财之间数据信息交互渠道,并实现业财数据的统一集中采集、整理、存储,建立信息化的业务流程与财务流程,最终实现业财一体化赋能企业财务管理高质量、高水平发展的目的,实现业财数据价值创造的最大化。文章针对财务业务一体化对企业财务管理的促进作用进行了分析,主要包括财务管理职能范围的扩大、管理会计职能的有效发挥、促进业财人员转型升级等,并提出了一体化财务管理模式构建的方法、保障业财一体化作用发挥的对策等,打造出风险可控、管理高效、运行顺畅的企业业财一体化财务管理体系。
关键词:财务业务一体化;业财融合;企业财务管理
中图分类号:F27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6432(2025)"02-0121-04
DOI:10.13939/j.cnki.zgsc.2025.02.030
企业财务管理是企业管理的重中之重,财务管理的水平、质量及效率关系到企业生产经营管理与发展,影响着企业的管理效益、经济活动效益,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企业的价值创造。在财务信息化、数字化、自动化背景下,越发突显出财务管理的价值,尤其是财务业务一体化概念的提出与实现,推动财务管理向着企业业务领域延伸扩展与深度渗透,借助业财融合管理系统,将财务管理前移至业务最前沿,实时动态跟踪监控、管理业务全过程,对于财务与业务管理水平的提升有着积极的影响。因此,有必要深入研究财务业务一体化对企业财务管理产生的促进作用,以持续深化财务业务一体化,助力企业财务管理业务化、信息化、数字化、自动化及标准化的发展。
1"财务业务一体化对企业财务管理的促进作用
1.1"扩大延伸财务管理职能范围
财务业务一体化消除了企业财务与业务之间的部门边界,基于业财融合管理系统拓展延伸财务管理在企业业务活动中的职能范围,使财务管理跟踪管控业务活动全过程,提高财务管理的时效性、会计实务处理的效率。目前市场中主流的业财融合管理系统架构主要由前端业务系统、财务会计记账端、财务数据应用端构成,其中业务端用于实时动态收集财务与业务数据,记账端负责转换数据,利用系统中预设的会计科目、税率、进销项等财务记账基础数据及记账规则[1],自动将业务数据转换为财务数据。应用端则是对转换后的财务数据进行再次分析与加工,以此实现企业会计核算由终结性核算向过程性核算的转变,构建对业务事中的动态核算机制,最终促使财务管理、财务监控、财务分析等参与企业业务活动的全过程,进一步扩展财务管理在企业业务领域中的职能范围,充分发挥出财务管理监督、指导、控制企业业务活动的职能效用。
1.2"最大限度发挥管理会计职能
财务业务一体化依托于业财融合管理系统串联企业财务与业务工作各个环节,有序衔接财务与业务流程,由管理系统最大程度上整合财务与业务资源,实现财务业务的一体化。企业在财务业务一体化建设过程中,首先要引进及采用先进的业财融合管理系统,系统的主要功能有凭证管理、账表查询、账簿折算、银行对账、科目核销、期末处理、现金管理等,完成财务报表、合并报表及电子档案的编制。同时实现管理会计、审计监管等功能,促进企业财务会计向着管理会计转型,且提高企业管理会计的信息化水平。一方面,财务业务一体化本身属于管理会计范畴,财务业务一体化信息化建设,致力于实现财务管理全业务模块的动态事中管控,业财一体深度融合,为管理会计提供各种精准的报表、完整有效的电子档案及动态审计监管等支持,直接提高企业管理会计的信息化水平,并彻底地消除企业内部的数据孤岛,奠定管理会计职能发挥的信息化基础。另一方面,财务业务一体化,对财务数据与业务数据进行标准化处理,统一由业财融合管理系统采集、转化、处理、存储及管理,净化业财数据,消除冗余、无用、不重要数据,修补缺陷数据,转换数据类型,以及根据管理会计需求调整数据量,完成业财数据的分析与统计等工作,建立跨地域、跨部门的数据交互与共享机制,获取及存储更加全面、质量更高的业财数据,以发挥出管理会计辅助企业决策职能,保障企业财务管理长期稳定高效运行,进而实现预期的财务管理目标。
1.3"促进财务业务人员职能转型升级
财务业务一体化的实质是将企业财务与业务流程整合后嵌入同一个业财融合管理系统之中,借助信息化管理系统一体化管控财务与业务工作。一是业务管理,根据企业业务类型、业务流程、业务内容等,在管理系统中重建业务流程,实现业务流程线上流转,业务数据线上即时传递,提高业务流程效率;二是财务管理,集成企业财务预算、资金管理、财务会计、财务核算、预算管理等财务管理工作,实现企业财务集约化管理,财务数据统一集中存储,提高财务分析的准确度、财务报表编制的质量,更好地支撑企业经营决策,提高业务活动开展的质量;三是报表与分析,管理系统中设置了多种报表与分析工具,完整如实地呈现企业财务状况、业务开展情况,为企业业务部门业务发展规划、工作计划的制定与各类报表统计、业务分析等提供业财数据支持。基于此,业财一体化下的企业财务人员与业务人员不再局限于自身的职能范围,业财之间的深度融合,实现财务业务工作内容、工作流程、工作职能的交叉与相互渗透[2],促进业务与财务人员之间职能的相互转化。财务人员在业财融合管理系统的支持下,大量简单重复性的财务工作由管理系统自动处理,减少财务人员的工作量,使其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参与业务部门经营决策、工作计划制定,充分践行自身的监控、监督、指导职能。业务人员则积极配合、协助财务管理,同时按照财务管理的要求保质保量地完成财务相关工作,实现财务及业务人员职能的转型升级,促进两者财务管理化与业务化职能角色的转变。
2"财务业务一体化下企业财务管理模式构建的方法
2.1"确立企业业财融合的目标
企业原有的业务与财务管理体制、业务系统、财务管理系统、企业信息化建设情况等,均会对财务业务一体化财务管理模式的建设与实施产生影响。在财务业务一体化财务管理模式建设目标设定中,需要从多个维度进行考虑,进而形成多重的目标。首先企业财务与业务属于相互独立的部门,在企业组织结构中处于平等地位,两者之间不存在管理关系,业务部门为企业价值创造部门,财务部门属于企业管理组织,以财务管理手段辅助企业价值创造,因此一体化财务管理模式建设需以创造企业价值为目标;其次从业财融合管理信息化的维度来看,财务业务一体化要想实现价值创造,应落脚于财务业务数据资产建设与价值的分析挖掘,以数据价值驱动企业价值创造,如通过业财数据分析,评估企业经营管理中存在的风险隐患,创造出风险防控价值。基于此,一体化财务管理模式建设需以数据融合为目标,最大程度上汇聚、融合业财数据,逐渐积累丰富的数据资产,为企业价值创造提供多维度数据挖掘、数据分析、数据可视化展示支撑,服务于企业经营管理决策,提升业务质量与效率,获取最佳的财务管理效益与业务效益;最后财务与业务部门有着不同的职能,管理关系薄弱,跨部门合作存在着数据交互、沟通交流、专业领域等方面的阻碍,影响到财务管理价值的实现。也就是说,业务部门的业务价值创造水平,与财务管理价值创造有着密切的关联。在企业财务业务一体化财务管理模式建设中,需深度结合两者的价值创造职能,促进财务业务一体化创造更大的企业价值,提升财务价值管理水平,保障企业价值的可持续增长。
2.2"构建财务业务协同管理格局
企业财务业务一体化是财务与业务部门全面深度的融合,非浅显层次的职能融合、工作融合,而是工作内容、工作流程、工作目标、工作行动等全方位与深层次的融合。但财务业务属于两个独立的部门,有着各自的管理制度、运行机制、工作侧重点,一体化的财务管理模式不可过度集权,也不可过度分权,财务管理过度干预业务活动,将业务活动限制在财务管理权力框架之内,形成对业务管理过程的强硬束缚,降低业务管理的灵活性,限制其资源配置、组织协调等能力的发挥。如果财务管理在业务活动中的干预程度不够,过度分权,业务管理则会失去财务的有效监管,从而使财务管理与业务管理相互分离,各自独立开展管理活动,最终失去财务业务一体化建设与实施的价值,财务业务一体化对两个部门的管理职能未能产生实质性的影响。在财务业务一体化财务管理模式的构建中,需注意集权与分权之间的平衡,集权与分权要适度,在财务管理方面,注重自身在业务管理中监督、指导、控制等职能的发挥[3],根据业务活动的多元需要,为其提供财务管理服务,在业务活动中创造及实现财务管理价值。在业务管理层面,以财务管理为基础支撑,同时以业务活动指导财务管理方向,为财务管理提供必要的业务数据、业务信息,保持业财部门之间数据信息顺畅交互,构建财务与业务协同联动管理格局,实现两者之间相互促进、相互辅助的作用。
2.3"搭建业财融合管理系统
业财融合管理系统是财务业务一体化财务管理模式构建的前提条件,也是业财数据信息集约化管理的基础保障。部分企业在财务业务一体化建设中,未能正确认识到一体化的工具性质,对财务业务一体化内涵、实质认识与理解不到位,限制一体化在企业财务管理中促进作用的发挥。所以,一体化下的企业财务管理模式应注重财务业务的信息化建设工作,打造适合企业财务与业务管理特色的业财融合管理系统,全面覆盖业财管理全环节、全要素、全过程,以业财信息化建设驱动业财管理、活动行为、工作流程等的标准化与规范化建设,提高业财数据收集、整理、管理及存储质量,实现业财数据的融合与集中存储,满足业财数据分析与挖掘的需要。一方面,将线下业务流程经过精简优化后迁移至线上,建设系统的数据收集、标准化转化、数据挖掘、数据分析等流程,奠定业财数据利用基础。另一方面,财务管理基于管理系统的数据资源及数据分析功能等,为业务活动提供财务分析、财务预测、财务计划、财务控制等服务,支持业务管理决策,提高一体化财务管理价值创造水平。
2.4"畅通业财信息交互与沟通渠道
企业财务业务一体化的建设与实施,拓展了财务管理职能,使财务管理向着企业管理领域、经营领域、业务领域等延伸,促进财务会计向管理会计转型。然而在企业一体化财务管理模式的建设与实施中,财务部门与业务部门之间仍然存在部门壁垒与信息交互障碍,影响到业财部门之间数据交互的时效性、完整性与真实性,主要的原因是两个部门之间缺少协调机制,导致业财之间数据信息不对称,易形成部门之间的矛盾冲突。比如,财务管理注重开源节流,业务部门侧重业务拓展、业务效益提升,对于成本控制的重视程度不够,而财务部门针对业务活动采取预算管理措施,严格控制业务活动支出,针对不在预算范围内的业务支出通常不予支持,以此形成对业务活动支出的有效控制。两者在成本控制上处于对立面,导致财务管理与业务管理之间形成不可调和的矛盾。在一体化财务管理模式构建中,以解决财务业务一体化实施中的关键核心问题为导向,强化人员层面对财务业务一体化的认知,畅通业财信息交互与沟通渠道,破除部门壁垒与数据孤岛,基于业财融合管理系统,统一业财管理目标、管理流程,建立业财部门之间互通互联共享机制,达成业财管理共识,统一管理步调[4],消除部门间隔阂与矛盾冲突,促进财务管理在业务部门的深度融合,凝聚业财合力,共同推动企业价值创造质量与水平的提升。
3"发挥财务业务一体化对企业财务管理促进作用的策略
3.1"夯实业财一体化制度基础保障
为了充分发挥出财务业务一体化对企业财务管理的促进作用,需完善一体化财务管理制度建设,制度化推进财务业务一体化在企业财务管理中的落地实施。一是全面预算管理、会计集中核算、资金集中支付是建立财务与业务关联的重要抓手,如财务部门通过预算编制、预算执行、预算绩效考评等手段,对业务支出、业务管理、业务活动、业务工作绩效等进行计划性、目标性、过程性管理,从而实现业财一体化。建立完善的预算制度、核算制度、支付制度,对于财务业务一体化下财务管理成效的提升有着积极的影响。二是建立一体化财务管理责任制,明确财务与业务部门的职能权限及人员的岗位职责,合理分工,压实人员层面的责权利,实现对财务与业务人员工作态度、行为等的有效规范与约束,促使其在工作实践中积极主动承担起自身的业财职能。三是建立业财数据共享机制,打造财务共享中心,以业财融合管理系统为基础,建设企业内部的业财数据中心,专门构建业财数据资源库,集中存储管理企业财务数据与业务数据。同时采用大数据技术、云计算技术、5G技术、先进的信息化设备设施等,打造企业财务共享中心,为业财一体化、业财融合运行奠定业财数据管理基础保障。企业及其各子分公司的财务与业务基于一个业财资源库、业财融合管理系统、财务共享中心展开工作,实现业财数据统一集中采集、处理与存储,以及集中核算、集中支付,实现财务集约化、统一化、标准化管理[5],加快业财数据流动效率,提高一体化财务管理水平。四是建立并实施绩效考核制度,充分利用绩效考核监督、评价、指导等效用,压实人员财务业务一体化实施责任,保障财务业务一体化各项工作执行到位。基于财务部门与业务部门在一体化财务管理中承担的责任及工作内容等,建立一套完整的考核指标体系,分别对财务与业务人员进行日常性的考核,督促、规范人员的同时,查找财务业务一体化执行中存在的问题,及时地予以修正,提高财务业务一体化水平,以驱动财务管理质效的提升。
3.2"完善业财一体化内部控制体系建设
企业财务与业务一体化在财务管理中的实施,面临着人员一体化认知不足、业财目标不一致、协同管理不同步等问题,需基于财务业务一体化实施的需要,建立完善的内部控制体系,营造良好的内部控制环境,规避业财一体化实施风险,强化业财活动监督力度,形成对业财一体化实施过程的全面监控与监管,为其在财务管理中各项促进作用的发挥打牢内部控制基础,达到强化预算管理、会计核算、现金管理、费用管理、应收管理、审计监督等的目的,保障财务业务高质、高效融合发展。一是完善内部环境建设,建立内部控制文化、内部控制制度、内部控制组织等,确立内部控制目标、明确内部控制内容、制定内部控制实施方案、建立内部控制检验机制等,提高业财内部控制的标准化与规范化水平,比如,针对业财人员建立激励机制,根据其绩效考评结果,给予其经济激励、精神激励与处罚激励等,并通过业财之间考核指标的交叉运用,如运用业务指标考核财务人员,或是采用财务指标考核业务人员,实现考核的融合,形成对业财人员有效的激励作用,有助于财务业务一体化的落地。二是完善风险评估体系,对业财一体化财务管理实施中的风险进行识别、深挖、评估与分析,建立风险预警机制与风险防范预案,强化业财风险管控力度,将财务风险、业务风险的影响降至最低,保障财务业务一体化运行的安全,实现财务管理价值的提升。三是做好监督与评价工作,构建业财一体化内部控制的闭环,采用审计监督手段检验内部控制,查找业财一体化内部控制实施过程中存在的缺陷与问题,评价财务业务一体化建设与实施的效果,提出整改建议,持续改进与提升业财一体化建设的质量,保障一体化下财务管理的有效性与连续性。
3.3"加强业财一体化信息化建设
财务共享中心、财务自动化、业财融合管理系统等建设,均需要企业信息化建设的基础支持。针对财务业务一体化实施对于企业财务与业务信息化的标准要求,企业需加大业财一体化信息化建设的投入力度,切实解决财务业务一体化实施中数据孤岛、信息化基础薄弱、信息技术水平不高等问题,以提升一体化财务管理的信息化水平,更好地实现业财数据的集约化管理,并提高数据分析、挖掘及利用水平,促进一体化财务管理的高水平、高质量发展。一是提升会计核算自动化水平,运用大数据、人工智能、云计算等现代信息技术,构建业财融合管理系统的核算、报销、资金支付自动化流程,集成企业多业务系统,统一集中采集业财数据。二是业财一体化建设,CRM系统、PMS系统管理应收账款,SRM系统管理应付账款,ERP系统负责总账等[6],技术赋能财务业务深度融合。三是深挖释放数据价值,基于大数据分析可视化技术,打造业财融合管理系统财务分析、数据分析功能,同时完善自动生成与集中管理合并报表、财务报表功能,完成管理系统从数据采集至数据整理、数据分析、分析结果展示等信息化管理流程建设,以数据分析价值驱动业财一体化在企业财务管理中促进作用的发挥,提高业财数据管理的有效性,为财务与业务跨部门协同合作奠定数据基础、数据管理、数据分析等保障,更好地识别业财风险、发现业财活动中存在的问题,并找到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提高业财一体化信息化建设的数据价值、管理价值及企业价值。
4"结论
财务业务一体化对企业财务管理有着促进作用,但由于企业对其认识的不足,导致财务业务一体化实施过程中遇到诸多的阻碍,限制财务业务一体化效用的发挥。通过一体化财务管理模式的构建,以及一体化制度体系、内部控制体系与信息化建设等的加强加效,以最大化地发挥出财务业务一体化的促进作用,保障企业财务管理质量与效率的全面提升。
参考文献:
[1]丁昭云.企业财务业务一体化与财务管理职能转型探索[J].商情,2023(30):65-68.
[2]王东旭.探析财务一体化管理中的业财融合与内控管理[J].管理科学研究,2022,1(1):10-12.
[3]王滨滨.基于业务财务一体化的企业财务管理模式优化研究[J].广告大观,2023(5):160-162.
[4]王伊.业财一体化对企业财务管理的作用阐释[J].中国经贸,2022(20):107-109.
[5]王福强.企业业财一体化平台建设对企业财务管理的影响研究——以C集团为例[J].中国经贸,2021(13):112-114.
[6]宋缨.财务业务一体化导向下企业财务流程再造研究[J].中国总会计师,2022(8):136-1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