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会计视角下企业财务管理转型探析
2025-01-24叶来刚
摘"要:当前,企业虽具备更加开放的市场,但受到大环境以及严峻的行业竞争的影响,企业经营发展面临着巨大的挑战。为适应新的发展环境,企业要重视内外协调发展,坚持开源、节流并重,注重精细化管理,促使企业平稳运行,更好地应对激烈的市场竞争。在内部管理环节,企业需重视优化现有的管理机制,积极加快财务管理转型,建立管理会计思维,通过发挥财务的管理职能,为企业制定各项经营管理决策提供支撑。但企业也必须意识到,受传统管理观念影响,应用管理会计转型财务管理并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企业及时关注转型过程的各项问题,并制定相应的解决策略,逐步提升内部管理水平。文章主要分析管理会计作用,研究管理会计视角下企业财务管理转型的不足,通过制定相应策略,解决企业转型环节的各项问题,以期促进企业长远、有序发展。
关键词:管理会计;企业管理;财务管理转型
中图分类号:F27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6432(2025)"02-0173-04
DOI:10.13939/j.cnki.zgsc.2025.02.043
1"引言
随着信息技术的持续发展,传统的财务管理模式需要及时变革,以促使企业适应激烈的竞争环境。当前,管理会计理念逐步应用于企业管理中,为企业提升财务管理质量提供了新思路。在管理会计应用下,企业通过改进现有的财务管理流程,加快融合业务、财务工作,促使财务深入业务工作,更全面地把握企业实际经营情况,以支撑企业制定科学的经营管理决策,例如,有效管控企业成本支出、提升企业盈利水平等。为充分发挥管理会计的作用,提升企业财务管理价值创造力,企业需持续关注业务及财务融合问题、财务分析问题、财务人员素质问题、数据价值分析问题,全面提升财务转型工作质量。鉴于企业当前财务管理转型工作尚不完善,对转型工作加强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2"企业管理会计作用
企业管理会计主要为内部管理提供服务,为业务、财务部门搭建沟通桥梁,助力企业制定科学的规划和决策,控制企业经营管理活动,并对各项活动落实情况进行评价。
首先,管理会计更加关注企业未来的变化。我国企业不断发展,其在近年来更加重视内部改革,而传统财务会计工作仅对过去的业务活动进行核算,具有滞后性。因此,企业设立管理会计能够充分结合未来发展,制定内部经营管理决策。在管理会计日常工作环节,不仅应关注财务活动,也要深入业务,全方位了解企业经营情况,立足于战略层面,明确企业发展的优势、劣势,制定科学、合理的发展规划,更加有效地配置、使用内部资源,以全面增强企业市场竞争优势。
其次,管理会计能够帮助企业充分利用各项信息,制定正确的经营管理决策。企业日常经营环节会产生大量的信息数据,涉及财务、非财务信息,若各部门直接将材料信息传递给管理部门,则会因数据信息烦琐、分类困难而降低管理部门的工作效率。因此,管理会计能够帮助管理人员做好材料的加工与整合,科学分析相关数据,为管理人员提供更加简洁、有效的信息,助力企业制定经营管理决策[1]。
最后,管理会计能够对企业运营活动进行有效监控。随着企业业务规模及营销规模的逐步扩大,内部资金流也会随之增加,在资金流运转、企业经营环节都会面临巨大的挑战。因此,企业需要应用管理会计对内部业务活动进行监控,对比实际运行与预期情况,客观分析各部门工作成效,并进行科学合理的总结与评价,制定相应的发展规划表,提升内部资源利用效率,改善内部管理质量,为企业在行业领域提升竞争力奠定基础。
3"管理会计视角下企业财务管理转型存在的问题
3.1"预算管理脱离企业业务
预算管理工作与实际业务脱节是企业财务管理转型中的重要问题。在管理会计视角下,企业实施预算管理,要求加深业务、财务之间的联系,而多数企业全面预算管理工作因业务部门参与的积极性不足,内部管理流程不够完善,无法收获理想的预算管理效果,此问题需要企业重点关注。
3.2"财务未能有效参与企业目标成本管理
当前,企业常采用目标成本法管理内部成本,但在实际工作环节,因财务部门并未有效参与采购、生产以及销售等各个环节,对内部管理流程不够了解,难以制定科学合理的成本目标,既不利于后期成本管控工作的落实,也增加了各部门员工的不满情绪,对企业财务管理转型产生不良影响[2]。
3.3"财务分析工作合理性不足
新时期,企业要加快财务管理转型,其中财务分析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但也因财务人员对财务分析的认知不足而停留在基础层面,仅是分析企业财务报表,未能基于价值链视角分析企业各项经营管理活动,使得财务分析工作难以充分支撑企业制定的经营管理决策。因此,财务分析价值的充分体现是企业转型财务管理的关键。
3.4"财务人员综合素养不足
当前,企业在管理会计视角下加快内部财务管理转型,需要高素质的财务人员作为支撑,但因优质财务人员储备不足,不利于转型工作顺利开展。
第一,部分企业因对财务管理的认知不足,导致企业财务工作长期停留在基础的财务核算层面,财务人员专业知识储备不足,未能深入学习新会计准则、各项政策法规,对财务管理的合法、合规以及高效性产生不利影响。
第二,企业财务人员对信息技术的使用能力较为薄弱。企业财务管理转型必然面临较多的信息数据,需要对传统的信息系统进行升级改造,以适应管理会计各项工作开展的要求,但因人员对信息系统各项功能不够了解,对系统使用的风险难以有效把握,增加了系统使用环节的安全隐患,不利于各项工作顺利开展。
3.5"不重视企业数据价值
企业推进财务管理转型工作时,财务人员也要逐步向管理会计转变,这要求财务人员重视数据分析,通过分析数据,发现其背后潜在的价值,为企业加强内部管理提供相应的支撑。但多数企业欠缺完善的数据分析流程,实际数据分析工作停留在基础层面,财务管理的价值无法深入挖掘,难以支撑企业制定战略规划等[3]。
4"管理会计视角下企业财务管理转型优化方案
4.1"基于业务开展预算管理
预算管理在企业内部管理中具有重要地位,立足于管理会计视角,预算管理需要加强业财融合,对现有的管理流程加以优化,通过财务、业务的密切配合,避免预算管理与业务脱节的现象,全面提升企业内部管理的科学性。
第一,企业需建设完善的预算管理组织体系,建立标准化工作流程,通过设立管理会计小组,促使业务、财务部门充分参与到预算管理工作中,保障各项工作有序开展。管理会计小组可承担预算管理办公室相关职责,协调好各个部门,促使财务、业务部门核心人员参与其中,汇总预算,并重视向上汇报、向下传达各项信息,做好预算分析与考评工作。这种管理模式既减轻了财务部门负担,也能在制定预算指标中更加关注企业实际业务,避免了业务、财务之间的脱节现象。
第二,企业需对预算编制流程进行优化。预算管理是一种循环的管理模式,实施预算编制工作需遵循上下结合的原则,而管理会计则要充分发挥上下协调的作用,促使预算人员以企业实际工作情况为基础,利用滚动、零基等多种预算编制方法,制定出更加契合企业实际的预算目标、预算指标,通过严格的规划与控制,避免企业产生非必要浪费[4]。
第三,企业需改善现有的预算执行流程。企业内部需重视对加强预算执行环节的分析,涉及企业运营、产品以及盈利等各个方面的情况。一方面,管理会计需要分析各个环节,及时发现预算执行中的问题,协助管理者调整现有的规划。另一方面,管理会计需要分析内部产品成长性、盈利性,并预测产品上市情况,判断产品的生命周期,以此制定相应的市场策略,帮助企业制定科学的工作规划。
4.2"加强财务对目标成本管理的参与
当前,企业财务管理转型更加重视成本管理,而目标成本管理法是企业成本管理的有效手段。财务人员也要转变观念,树立管理会计理念,积极参与成本管理,解决成本管理问题,以全面提升企业经营管理质量,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
首先,财务人员要深入研发环节,企业研发环节投入的成本决定了后续的成本。因此,财务人员需充分分析产品的功能、价值,以保障产品质量为前提,最大程度缩减企业成本支出,避免影响企业经营效益。
其次,企业也需对采购环节成本加强管控。财务部门需充分分析各项材料,将成本细化于具体的原材料当中,确保各项材料成本均控制于目标范围内,若某种材料成本较高,需寻找是否具有替代品,最大程度降低采购环节非必要支出。
再次,财务人员需参与优化内部生产流程。通过分析各个环节生产工作要求,对不合理的流程加以改进,全面提升员工工作效率,管控好生产环节成本。
最后,财务人员也需要分析销售、运输、仓储环节的各项费用支出,通过优化各个流程环节,制定合理的成本管控策略,以实现预期成本管控目标。通过财务人员树立管理会计理念,发挥管理会计职能,切实提升财务工作的价值创造能力。
4.3"以价值链为基础展开财务分析工作
首先,立足于管理会计角度,企业实施财务管理转型,需重视分析价值链上的各项活动,明确企业内部关键活动,以维持企业各项经营管理活动有效运作为前提,尽可能减少非必要的成本浪费。企业在财务分析环节,需要区分业务活动创造的价值,突出企业经营管理的重点,通过不断优化重点业务活动,为企业建立相应的竞争优势。
其次,企业需优化内部价值链。企业内部价值链视角下的财务分析活动,需梳理各个流程环节,明晰影响内部价值的各项影响因素。一是严格核查内部成本。例如,企业开展财务分析,梳理内部整体业务流程,若发现优化某个环节能够提升企业管理效率,实现良好的管理效果,便可以及时制定相应的管理策略。通过分析内部价值链重点,合理优化各个环节管理流程,既降低了内部管理成本,也全面提升了企业的综合竞争实力。二是企业需明确内部价值链中可为自身建立行业竞争优势的环节。财务人员需要加强分析竞争对手,对标竞争对手发展与自身发展实际情况,及时了解企业经营的核心环节,明晰哪些环节具备战略意义。例如,产品质量,通过改进设计等满足客户需求,从而科学制定提升企业内部价值的策略,促使企业实现良性持续发展。
最后,企业需重视分析外部价值链。外部价值链主要涉及企业上下游关系。通常,为提升财务分析质量,财务人员需充分参与到采购、销售等不同经营环节,明确供应链环节产生的各类成本,寻找成本可控空间,对经营管理活动加以优化。一方面,在采购环节,企业通过加强与供应商之间的协作,建立稳定的供应商关系,提升对采购价格的控制力,从而合理控制成本支出;财务人员需分析最佳的订货量,并通过参与供应商之间的价格谈判,获取最优的价格,争取更长的账期,确保企业现金流运转稳定性。另一方面,在销售环节,企业也需重视管理好客户,通过优化企业销售渠道,改善客户关系,满足客户需求,增强企业的价值创造能力。财务人员也要立足于市场角度,参与分析客户需求,并寻求企业实现降本增效的关键点,以拓宽自身思维,建立管理会计思维与格局,优化企业运营管理,提升外部价值链的价值创造能力[5]。
4.4"提升财务人员综合素养
人员是推进企业财务管理转型的主体。因此,实施财务管理转型工作,提升企业财务人员综合素质是关键。
首先,企业要转变财务人员的认知,使其明确财务工作不仅是进行数据核算,更多的是要从管理层面增强财务人员的危机意识,使其积极主动学习,适应新形势下各项工作开展要求。企业也可提供相应的政策支持,鼓励财务人员加强深造,考取各类资格证书,给予这类人员一定的补贴,成功获取资质的情况下,可优先参与晋升等,调动员工提升自身综合素质的积极性。同时,为员工争取一定的外出学习交流渠道,学习先进企业的财务管理策略,促使财务人员吸取先进的管理经验,在企业中加以应用,全面提升企业财务管理水平。
其次,企业应对财务人员提供必要的培训支持。例如,培训专业知识、新会计准则、政策法规、财务分析能力、管理会计知识等,也可事前调查员工培训需求,结合员工培训需求制定针对性培训计划。在培训工作完成后,需对财务人员进行考核,确保其充分掌握相关知识,认真对待培训活动,更好地将培训内容应用于实际工作中。
再次,企业应培训财务人员使用信息系统,在财务人员信息技术使用能力有效提升的情况下,更好的落实管理会计工作,加快内部财务管理转型。在信息系统升级改造完成后,信息技术人员应针对系统的各项功能加以培训,并普及系统使用环节的各项风险,增强财务人员警醒意识,不仅要充分利用系统功能,也要避免风险隐患,通过规范使用信息系统,确保系统稳定运行。
最后,企业应严格控制人才招聘环节,制定科学、合理的招聘策略,通过严格的选拔,引进高素质的管理会计人才,为企业内部管理提供新思维。企业只有严格把控人才招聘环节,才能促使人员更快地适应内部各项工作,避免后期增加培训成本。
4.5"加强数据分析,提升价值创造能力
管理会计视角下,数据的价值得以充分体现,企业需重视分析数据,通过科学分析数据,掌握外部环境变化、行业发展情况,及时发现企业内部管理流程的不足,全面提升企业内部管理质量。企业管理会计分析数据,涉及初级、中级以及高级等不同层面的分析机制,同时与不同的决策机制对应。
首先,在初级数据分析层面,主要涉及企业应收、应付账款情况,财务人员在管理会计思维下,通过分析基础数据,及时掌握应收账款回收情况、企业内部现金流,发现应收账款呆账、坏账风险,以及时解决这类风险隐患,敦促并配合业务人员展开债权回收工作。管理人员也可及时了解企业应收账款周转率,若应收账款周转率较低,则需及时组织催收工作,通过制定科学的经营管理决策,解决好应收、应付账款问题,保障企业资金运营安全。
其次,在中级数据分析层面,主要涉及企业专题管理事项。涵盖存货、固定资产、负债等不同的板块。例如,针对存货板块,财务人员结合市场需求情况,制定针对性生产策略,通过建立稳定的供应商关系,提升企业对于订单的反应速度,尽可能实现零库存管理,减少企业运行成本。针对固定资产管理,通过分析数据,协助资产管理部门建立从资产采购到报废处理的管理机制,通过实施统一采购、规范领用的固定资产管理模式,合理划分固定资产管理责任,减少内部固定资产重复采购,并延长固定资产使用年限,减少了非必要的资源浪费。针对企业负债板块,企业应结合银行信贷相关要求,以及内部资金需求,制定科学合理的融资策略,将负债比例控制在合理范围内,高效管控财务风险,提升企业内部管理水平。
最后,在高级数据分析层面,企业财务人员应立足于战略发展规划角度,分析战略环境数据,涉及市场占有率、经济环境等各项因素,通过事前评估,做到有备无患,以各类因素为基础,协助管理人员制定经营决策,借助科学的战略发展规划,为企业经营发展提供指引,建立其在同行业中的竞争优势,实现持续经营发展的目标。
5"结论
综上所述,在改革发展的浪潮下,企业推进管理会计既是当前内部发展的需要,也是未来发展的必然趋势。但实际工作落实环节,也存在较大的提升空间,各企业应充分考量自身特点,循序渐进地完善管理会计模式,提升自身发展质量。企业需基于业务推进预算管理工作,通过完善组织架构,在预算编制、执行流程中加强业务、财务融合,提升预算管理质量;重视财务参与目标成本管理,通过财务人员参与企业经营管理各个环节,科学制定成本目标,严格监控实际执行,确保将成本控制在预期范围内;企业需以价值链为基础进行财务分析,不仅要关注内部价值链中的关键运营环节,也要关注外部价值链的采购、销售等各个环节,通过优化供应链,有效管控成本、创造价值;重视内部财务人员综合素质,企业需加强员工专业层面、政策法规层面、信息技术使用层面的培训工作,并严格控制人才招聘环节,为财务管理转型建立基础;重视数据分析,企业通过加强不同程度的数据分析,促使财务数据管理创造更大价值。
参考文献:
[1]舒勇.管理会计视角下的企业财务管理转型分析[J].中国产经,2023(10):107-109.
[2]王同军.管理会计视角下企业财务管理策略优化研究[J].商场现代化,2022(11):155-157.
[3]王通.基于管理会计视角的企业财务转型问题研究[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2022(11):160-162.
[4]郑朋坤.管理会计视角下企业财务管理创新探究[J].财会学习,2021(7):11-12.
[5]陈海.管理会计视角下企业财务管理创新探究[J].商展经济,2020(8):95-97.
[作者简介]叶来刚(1972—),男,汉族,江苏淮安人,本科,中级会计师,研究方向:财务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