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素养导向下的小学英语跨学科作业设计

2025-01-22蒋南鑫

辽宁教育·教研版 2025年1期
关键词:小学英语核心素养

摘要:小学英语跨学科作业有助于突破学生学习的边界,帮助学生关注课内与课外、英语学科与其他学科、英语学习与社会生活之间的联系,发展学生综合运用知识和技能解决更多现实问题的能力,从而提升英语学科核心素养。教师可以从单元主题意义、单元语言内容、学生生活实际和评价的育人功能等方面探索小学英语跨学科作业设计的路径。

关键词:核心素养;小学英语;跨学科作业设计

跨学科作业是促进学生跨学科学习、综合能力提升的一种途径。教师在英语教学中可以创设真实的语言情境,建立课堂所学与学生生活的关联,设计不同类型的作业,引导学生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提升语言和思维能力,激发学习潜能,促进自主学习。

一、基于单元主题挖掘跨学科内容,加深对主题意义的理解

《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22年版)》(以下通称“新课标”)指出:“英语课程内容由主题、语篇、语言知识、文化知识、语言技能和学习策略等要素构成。”这六个要素是一个相互关联的有机整体,共同构成核心素养发展的内容基础。内容的组织以主题为引领,以不同类型的语篇为依托,融入语言知识、文化知识、语言技能和学习策略等学习要求,以单元的形式呈现,主题具有连结和统领其他内容要素的作用,为语言学习和课程育人提供语境范畴。

(一)内容分析,明确目标

译林版小学英语教材五年级下册Unit7ChineseFestivals的单元话题是中国的主要传统节日,属于“人与社会”主题。教师可在深度解读和综合分析单元各板块内容的基础上,紧紧围绕单元核心话题ChineseFestivals,整合设计四个连贯的主题情境:学习中国传统节日、拓展中国节日主题、了解西方节日文化和讲好中国节日故事,将单元课时、教材板块、教学目标与主题情境充分融合,构建单元序列课时目标体系(见下页表1)。

(二)学科匹配,深度理解

根据单元主题ChineseFestivals及各个课时的主题情境可以发现,在此单元学习的过程中需要其他学科的融入,如第一课时“学习中国传统节日”,需要课前查找传统节日的相关知识,与语文和信息科技学科有关;第二课时“拓展中国节日主题”,需要用到语文学科关于诗词、传说故事的知识;第三课时“了解西方节日文化”,需要运用信息科技学科的相关知识去查找解决问题;第四课时“讲好中国节日故事”需要道德与法治学科的相关知识等。可见,只要教师有学科融合的意识,就不难发现单元中所蕴含的跨学科内容。教师可根据单元主题意义设计课堂教学活动,同时还可设计学科间相互渗透、交叉开放性或综合性作业,培养学生综合运用不同学科知识、不同学科思维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根据单元内容设计跨学科作业,提高综合解决问题的能力

(一)明确课时目标,设计跨学科作业

教师在围绕单元主题、根据各课时的不同目标设计跨学科英语作业时,既要基于英语学科,又要与其他学科相关联,但最终要回归英语学科本身。教师应坚守英语学科育人功能,通过跨学科作业引导学生根据单元主题意义,运用单元所涉及的语言内容,在真实而富有意义的任务情境中开展实践活动,增强学生对语言知识及技能的迁移运用。

下页表2是笔者设计的各个课时具体的跨学科作业内容。从中可以看出,本单元的每一个课时主题情境不同,语言内容也不同。笔者所设计的作业除了英语学科外,还涉及其他不同学科,其目的是在引导学生将所学的语言迁移运用到新的情境中,使学生在综合运用各学科知识和能力储备的同时,促进自身语用能力的提升。

(二)根据学生生活实际,设计跨学科作业

1.转变作业方式,激发内驱动力

教育的最终指向是培养学生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其中的关键能力就包括解决生活中实际问题的能力。因此,教师要构建一个通道,既要连接各学科知识结构,又能连接学生的现实生活,依托家庭、学校、社会生活中常见且有意义的真实场景,设计贴近学生生活经验和情感体验的学习任务,在综合运用多学科知识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建立各学科知识、学习与生活之间的联系,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促进其综合能力的提升。

在本单元的第五课时设计了与学生生活实际紧密相关的综合开放型作业(Drawaposter和Makeavideo,学生二选一),具体作业内容如下。

手绘中国节日:用英文海报讲述中国故事。建议选择最感兴趣的中国传统节日进行海报制作,用精美的绘画和精炼的语言,展现最美的中国节日。

微视走进中国:微视频大赛。建议选择最感兴趣的节日拍摄视频,体现中国特色和文化传承,让更多外国友人了解中国,让青少年热爱传统节日。

学生根据学习提示,首先要根据本单元所学,从感知、理解到整合、内化语言知识和文化知识;其次,选择合适的思维导图初步构建poster或video的写作框架,并根据介绍内容和节日特点完成画作或者选择合适的照片粘贴;最后,完成小作文的撰写,并与同学、家人交流分享。

2.增进学科交融,实现学用一体

以学生完成的Mid-autumnFestivals海报为例,整个节日海报围绕节日简介、传说故事、传统习俗、装饰、活动和意义等方面展开设计。学生在完成海报制作的过程中,围绕单元主题意义,通过观察、感知、思考、交流和展示等活动,在制作前、制作中和制作后整合多学科知识,在多感官参与的语言实践活动中提升语言能力、文化意识、思维品质和学习能力等核心素养。

(1)制作前——确定主题,收集资料

学生要明确以“中秋节”为主题,思考这个主题可能涉及的学科领域,如语文(中秋诗词)、美术(绘画月亮、月饼等)、历史(中秋节的由来)、自然科学(月亮的变化)等。具体来说,学生可以从英语教材、英语故事书等渠道收集关于中秋节的英语表达,查阅语文课本或课外书籍,找到描写中秋节的诗词,并用英语简单翻译后放在海报上;从历史书籍或网上了解中秋节的起源和习俗,为海报提供丰富的背景知识;观察自然现象,了解月亮在不同时期的变化,为海报增添科学元素。

(2)制作中——整合内容,融合设计

一是运用美术学科的绘画技巧,绘制月亮、月饼、嫦娥等与中秋节相关的图案;可以用彩色铅笔、水彩等工具,营造出节日的氛围;并合理安排画面,将英语介绍放在显眼的位置,用不同的字体和颜色突出重点。二是融入历史和自然科学的元素,如在画面中加入古代人物赏月的场景,或者用简单的图形表示月亮的变化过程;将收集到的英语表达、诗词翻译、历史知识和科学知识进行整合。三是可以用简洁的英语句子介绍中秋节的由来和习俗,旁边配上中文翻译和相关的图片。

(3)制作后——反思评估,拓展应用

学生可以从英语语法和拼写的准确性、美术设计的美观度、历史和科学知识的准确性等多个角度进行自我评估。然后,请同学和老师给予评价,听取他们的建议,进一步改进海报。最后,将海报展示在班级或学校的宣传栏中,向其他同学介绍中秋节的文化和知识,同时提高自己的英语表达能力。此外,学生还可以用海报进行英语演讲或故事分享,锻炼口语表达和跨学科思维能力。

三、依托多元手段评价跨学科作业,提升学科统整的育人价值

新课标提出:“小学英语跨学科作业设计既要有利于学生巩固语言知识和技能,又要有利于促进学生有效运用策略,增强学习动机。”为此,教师应以评价主体、评价方式、评价标准为维度,构建指向小学英语核心素养发展的作业评价体系,充分发挥作业评价的应有作用,更好地促进学生英语学习。

(一)拓展评价主体,注重多元参与

一是鼓励学生,自我评价。学生要先对自己的作业完成情况进行评价。二是小组合作,共同评价。教师可对学生进行分组,如以四人为一组,为每组安排组长职位,履行分配角色、组织活动、检查作业等职责,并让学生在组内互评。三是引导家长参与评价。教师根据不同作业内容和要求,邀请家长共同参与到作业评价中,对学生的听、说、读、写各方面作出客观评价。四是邀请跨学科教师指导评价。教师因学科不同,知识和教学方式互有差异,其评价方式和标准也各有不同。因此,邀请其他任课教师进行联动评价,更加有利于客观、准确地评价学生作业,给予学生更准确的指导,多维度使学生获得学习成功的体验,增强学习的主动性和自信心。

(二)丰富评价方式,注重思维引导

作业评价的立足点不应仅放在评价作业的对与错上,教师应深入探索作业评价的价值和意义,明确作业的评价应为培养学生、发展学生而服务。新媒体时代,教师可以运用网络媒介提升评价的有效性。如本单元第五课时作业为介绍中国传统节日,在Drawaposter和Makeavideo中,大多数学生选择了更感兴趣的节日拍摄视频。教师可以把学生作品制作成网页链接,邀请学生和家长共同参与评价,在班级开展优秀视频评选活动。家长和教师可以通过把优秀作品转发朋友圈或发布在网络上等方式,让学生的作业作品得到更广泛的认可,这样可以更好地激励学生,树立优秀榜样。

(三)健全评价标准,注重情感导入

评价标准是衡量作业有效程度的标尺。教师需要明确评价目标,根据学生的能力水平,从内容、形式、情感等维度调整评价标准。同时,通过评语激励、奖励机制、互动交流、关注个体差异等多元化反馈方式,关注学生情感需求,定性与定量相结合,形成综合性评价。

知识融合的时代,学科广泛交叉、深度融合,学科边界越来越模糊,需要运用跨学科知识解决问题的领域也越来越多。小学英语跨学科作业是对英语学习资源的一种重新整合。教师应将英语和各学科知识进行融合,打破学科壁垒,淡化学科界限,引导学生灵活运用各类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促使学生在不同内容和方法的相互交叉、整合运用中促进核心素养的提升。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22年版)[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22.

[2]李静.小学英语跨学科作业设计与实施的路径[J].辽宁教育,2024(3).

(责任编辑:周媛媛)

猜你喜欢

小学英语核心素养
思想教育视域下公民核心素养教育的研究
如何培养学生的化学核心素养
营造小学英语课堂气氛的教学策略研究
游戏教学法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的运用
趣学理念点亮英语教学课堂探微
英语情境教学中的问题探析
英语语篇教学的策略探讨
寻求英语课堂对话真实性有效性研究
作为“核心素养”的倾听
“1+1”微群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