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背景下党建对绿色发展的影响逻辑与策略
2025-01-21朱吉惺周红卫
摘" 要:在新时代背景下,乡村振兴战略作为党的重大战略决策,旨在促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实现农村经济、社会、生态的全面协调发展。基层党建作为引领乡村振兴的核心力量,在推动绿色发展方面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该文深入探讨乡村振兴背景下党建对绿色发展的影响逻辑与策略,通过强化党建引领力、推动力、凝聚力,创新组织方式,优化队伍建设,激发组织活力,加强监督措施等策略,基层党建为绿色发展理念的深入实施提供坚实的政治和组织保障,为实现乡村振兴战略目标奠定了坚实基础。展望未来,基层党建将在乡村振兴和绿色发展中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为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美丽蓝图,打造美丽乡村,构建美丽中国提供坚实的政治和组织保障。
关键词:乡村振兴;基层党建;绿色发展;生态文明;策略;影响逻辑
中图分类号:F426.61" " "文献标志码:A" " " " "文章编号:2096-9902(2025)02-0102-04
Abstract: In the context of the new era, the rural revitalization strategy, as a major strategic decision of the Party, aims to promote agricultural and rural modernization and achieve comprehensive and coordinated development of rural economy, society and ecology. Primary-level Party building, as the core force leading rural revitalization, plays a vital role in promoting green development. This paper deeply discusses the logic and strategies of Party building on green development in the context of rural revitalization. By strengthening the leadership, driving force, and cohesion of Party building, innovating organizational methods, optimizing team building, stimulating organizational vitality, and strengthening supervision measures, primary-level Party building provides a solid political and organizational guarantee for the in-depth implementation of the green development concept and lays a solid foundation for achieving the strategic goals of rural revitalization. Looking to the future, primary-level Party building will play a more important role in rural revitalization and green development, providing solid political and organizational guarantees for realizing the beautiful blueprint for harmonious coexistence between man and nature, creating beautiful countryside, and building a beautiful China.
Keywords: rural revitalization; primary-level Party building; green development;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strategy; influence logic
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并将其写入党章,这一重大战略决策不仅为新时代农业农村改革发展指明了方向,也彰显了我们党对“三农”问题的高度重视和深刻把握。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必然要求,也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应有之义。在这一战略中,绿色发展作为核心要义之一,承载着实现农村经济繁荣与生态环境保护和谐统一的历史使命[1]。它要求我们在推动农村经济发展的同时,更加注重生态环境的保护和可持续利用,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好愿景。
基层党建作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党的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在乡村振兴的广阔舞台上,基层党建发挥着引领绿色发展、推动乡村振兴的关键作用。基层党组织作为党在农村的战斗堡垒,承担着宣传党的主张、贯彻党的决定、领导基层治理、团结动员群众、推动改革发展的重要职责。因此,深入探讨党建对绿色发展的影响逻辑与策略,不仅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党建与绿色发展之间的内在联系,更能为促进乡村振兴战略的深入实施提供有力的理论支撑和实践指导。这不仅是一项具有重大理论价值的研究课题,也是一项关乎国家发展、民族复兴的紧迫任务。
1" 党建对绿色发展的影响逻辑
1.1" 党建引领生态文明建设的必然性
在新时代的征程中,基层党建作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是党在农村的战斗堡垒,更是引领生态文明建设高质量发展的根本保障[2]。面对人民群众对优美生态环境的迫切需求与乡村生态文明建设不平衡,不充分的矛盾,基层党建必须发挥其核心引领作用,推动形成绿色发展、生态优先的环境保护意识。
马克思在《资本论》中的深刻论断:“农业劳动是其他一切劳动得以独立存在的自然基础和前提。”这一观点为我们提供了理论支撑,强调了农业劳动在人类社会经济发展中的基础性地位[3]。在我国,农业不仅是国民经济的基础,更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领域。因此,坚持党对农村工作的全面领导,围绕生态抓党建、抓好党建促生态,成为我们正确处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过程中的环境问题、摆脱生态治理困境的必然选择。
基层党建引领生态文明建设的必然性,还体现在其能够凝聚人心、汇聚力量。基层党组织作为党在农村的基层组织,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和组织优势。通过加强基层党建,我们可以凝聚广大党员和群众的力量,共同推动生态文明建设。同时,基层党建能够发挥政策引领和制度保障作用[4]。基层党组织是党的政策在基层的执行者和落实者,通过加强基层党建,我们可以确保党的生态文明建设政策在基层得到有效执行,并建立健全相关制度体系,为绿色发展提供坚实的政策支持和制度保障。
进一步来说,基层党建引领生态文明建设的必然性还体现在其能够推动绿色发展理念的深入人心。基层党组织通过组织动员党员群众积极参与生态文明建设,可以形成广泛的群众基础和社会共识,使绿色发展理念成为广大党员和群众的自觉行动[5]。这种自觉行动将有力推动生态文明建设在基层的落地生根,实现农村经济繁荣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和谐统一。
1.2" 党建与绿色发展的耦合关系
党建与绿色发展之间存在紧密的耦合关系,这种关系不仅体现在理论层面,更在实践中得到了充分验证。具体来说,这种耦合关系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政策引领与制度保障。基层党组织通过深入学习和贯彻党的生态文明建设政策,结合当地实际情况,制定科学合理的生态文明建设规划和措施。这些规划和措施既符合党的生态文明建设总体要求,又充分考虑了当地的实际情况和群众需求,因此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和可操作性[6]。同时,基层党组织还建立健全相关制度体系,如生态补偿机制、环境保护责任制等,为绿色发展提供坚实的制度保障。这些制度和机制的建立和执行,有效规范了基层生态文明建设的行为和秩序,推动了绿色发展在基层的落地生根。
二是组织动员与群众参与。在推动绿色发展过程中,基层党组织充分发挥这一优势,通过组织动员党员群众积极参与生态文明建设,形成广泛的群众基础和社会共识。基层党组织通过开展各种形式的宣传教育活动,提高党员和群众对生态文明建设的认识和理解,激发他们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同时,基层党组织还积极引导党员和群众参与生态文明建设的实践活动,如植树造林、环境整治等。这些实践活动不仅增强了党员和群众的环保意识和责任感,还推动了绿色发展理念在基层的深入人心。
三是示范带动与成效反哺。基层党员干部在生态文明建设中发挥着示范带头作用,他们以身作则、率先垂范,以实际行动践行绿色发展理念。例如,在基层党员干部的带领下,许多地区开展了生态文明示范村、生态文明户等创建活动,这些活动不仅改善了当地的生态环境,还提高了群众的生活质量和幸福感。同时,绿色发展所取得的成效又能够反哺基层党建,增强党组织的凝聚力和号召力。通过绿色发展实践活动的成功实施和显著成效的取得,广大党员和群众对党组织的信任和拥护进一步增强。这种信任和拥护使得党组织在基层的凝聚力和号召力得到提升,为党组织更好地发挥领导作用提供了有力支持。绿色发展所取得的成效也为党组织提供了更多的资源和手段,推动生态文明建设和乡村振兴战略的深入实施。这种良性循环使得基层党建与绿色发展相互促进、相互支撑,共同推动乡村振兴战略的深入实施。
综上所述,党建对绿色发展的影响逻辑主要体现在党建引领生态文明建设的必然性,以及党建与绿色发展的耦合关系上。这种影响逻辑不仅为我们提供了理论支撑和实践指导,还为推动乡村振兴战略的深入实施提供了有力保障。
2" 党建推动绿色发展的策略
在新时代背景下,党建推动绿色发展已成为实现乡村振兴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为了进一步强化党建在绿色发展中的引领作用,我们需要制定并实施一系列科学合理的策略,以确保生态文明建设与经济发展的和谐统一。
2.1" 强化党建引领力,大力发展生态绿色产业
基层党建应进一步强化引领力,将发展生态绿色产业作为推动绿色发展的核心任务。首先优化产业结构是关键。我们必须推动农村经济向绿色、循环、低碳方向发展,鼓励和支持生态农业、乡村旅游等绿色产业的兴起。通过提高农业附加值和生态效益,可以为农民创造更多的经济收益,同时保护生态环境。其次,挖掘当地乡村文化,打造具有鲜明地域特色的乡村休闲旅游品牌,将乡村旅游与生态种植养殖、风土人情等有机融合,既能够展示当地独特的文化魅力,又能够促进乡村振兴和生态文明的同步发展。
2.2" 强化党建推动力,有效实施生态惠民工程
基层党建应充分发挥推动力,有效实施生态惠民工程,让绿色发展成果惠及广大农民群众。具体策略如下。
一是推动乡村产业发展与生态文明建设相结合。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促进农村产业转型升级,提高产业发展的质量和效益。
二是探索党建引领的“党支部+生态+企业+农民”模式。在扎实推进农村垃圾污水治理的同时,有效管控好企业污染面,引进发展绿色产业的企业,加速推动环境向产业化转变,实现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双赢。
2.3" 强化党建凝聚力,积极培育绿色发展形式
基层党建应强化凝聚力,将绿色发展理念深入人心,积极培育绿色发展形式。为此,我们需要做到以下几点。
一是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将党建工作与经济发展、生态环境保护有机结合起来,鼓励企业参与绿色家园建设,把生产安全和社会环保责任融入到企业的日常生产运营当中去。
二是建立多方共谋、共建、共管的建设运行模式。党员应发挥先锋模范作用,率先投身于乡村振兴的生态文明建设。通过党员的示范带动,激发广大农民群众的积极性和创造力,共同推动绿色发展。
2.4" 创新组织方式,提升基层党建效能
在推进绿色发展的过程中,基层党建还需不断创新组织方式,提升党建效能。具体策略如下。
一是加强村际合作,建立党支部联盟。鼓励邻近村庄的基层党组织探索合作机制,共同对接项目、共享资源、交流信息、联合行动,实现资源整合和村庄发展的协同效应。
二是推动村社合作,建立联合党支部。基层党组织可以通过协调政府资源、融合生产要素、参与规范管理领办合作社等方式,促进合作社经济健康发展。同时,通过合作社助力实现党组织政策目标,推动绿色发展与经济建设的深度融合。
三是尝试跨域对接,建立网上党支部。利用现代技术手段突破地域束缚,在不同地域的党组织之间进行信息交流、经验分享和活动合作。这不仅可以提升基层党建的信息化水平,还可以增强党建工作的实效性和影响力。
2.5" 优化队伍建设,提高党员素质
党员队伍建设是党组织建设的重要环节。在推进绿色发展的过程中,基层党支部应注重提高党员素质和能力水平。具体策略如下。
一是注重提高党员文化水平。既要在源头上吸收高学历党员,也要加强对农民党员的专业化培训。特别是要加强农业、农村经济和社会管理等方面的专业知识及技能培养,提高党员队伍“三农”知识水平和能力。
二是加大对青年力量的培养力度。鼓励农村优秀青年积极加入党组织,并为其提供成长和施展才华的舞台。同时,提供更多的培训机会和发展空间,引导有志青年成为农村党员队伍的骨干力量,为绿色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2.6" 激发组织活力,完善激励机制
良好的物质保障和激励机制是维持党组织稳定运行的基本前提。在推进绿色发展的过程中,基层党建应完善激励机制以激发组织活力。具体策略如下。
一是为农村基层党组织提供必要的物资保障,确保党组织日常工作的正常运转和各项活动的顺利开展。
二是健全专项经费制度。围绕活动开展、党员培训、为民办事服务等方面,不断健全专项经费管理制度,确保基层党建经费使用规范有效,为绿色发展提供有力的经费支持。
三是建立党务考核机制。将乡村振兴的业务工作与基层党建工作相衔接,从活动数量和建设质量两个方面建立科学的、可量化的考核体系。同时,注重考核结果运用,选树典型示范引领,激励基层党员和干部的积极性与主动性,推动绿色发展不断取得新的成效。
2.7" 加强监督措施,确保生态治理成效
监督是确保党组织运行有序、合规和健康的重要手段。在推进绿色发展的过程中,基层党建应加强监督措施,确保生态治理成效。具体策略如下。
一是强化党内监督的效力。只有党的自我监督有力有效,才能与其他监督贯通融合,提升监督质效。因此,我们要着力提高党内监督的效力,确保党组织在绿色发展中的引领作用得到充分发挥。
二是发挥群众监督的作用。鼓励广大群众积极参与对党组织和党员的监督,有效防止和及时纠正损害群众利益的行为。通过群众监督,我们可以及时发现并纠正绿色发展过程中的问题和偏差,确保生态治理成效的可持续性。
三是推动民主监督的拓展。进一步扩大民主监督范围,发动党内外群众、组织对党员干部的学习、工作、作风等各个方面进行民主评议和监督。同时,注重评议结果运用与整改推动,使农村基层党组织的民主监督实质化、制度化,为绿色发展提供坚实的监督保障。
综上所述,党建推动绿色发展的策略需要从多个方面入手,包括强化党建引领力、推动力、凝聚力,创新组织方式,优化队伍建设,激发组织活力以及加强监督措施等。这些策略的实施将有力推动绿色发展在乡村的深入实践,实现农村经济繁荣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和谐统一。
3" 结论与展望
乡村振兴背景下,党建对绿色发展的影响深远而重大。基层党建作为引领生态文明建设的核心力量,在推动绿色发展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通过强化党建引领力、推动力、凝聚力,以及创新组织方式、优化队伍建设、激发组织活力、加强监督措施等策略,基层党建为绿色发展理念的深入实施提供了坚实的政治和组织保障,为实现乡村振兴战略目标奠定了坚实基础。
在乡村振兴的伟大征程中,基层党建不仅是政治引领的核心,更是推动绿色发展的关键力量。党建引领力的强化,使得基层党组织成为生态文明建设的倡导者和实践者,引导广大农民群众树立绿色发展理念,积极参与生态文明建设。同时,党建推动力的发挥,促使基层党组织在推动绿色发展方面不断创新实践,探索出一条符合当地实际的绿色发展之路。党建凝聚力的增强,则进一步激发了广大党员和农民群众的积极性和创造力,共同为实现绿色发展目标而努力。
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不断推进和生态文明建设的持续深化,基层党建与绿色发展的耦合关系将更加紧密。基层党建将在以下几个方面继续发挥重要作用。
一是进一步强化政治引领,确保绿色发展始终沿着正确的方向前进。基层党组织将始终坚持党的领导,确保绿色发展理念与党的方针政策保持高度一致,为乡村振兴提供坚强的政治保障。
二是不断创新组织方式,提升基层党建在绿色发展中的效能。基层党组织将积极探索新的组织方式和活动形式,以适应绿色发展的需要,提高党建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三是持续优化队伍建设,提高党员在绿色发展中的素质和能力。基层党组织将注重培养具有绿色发展理念和专业知识的党员队伍,为绿色发展提供有力的人才支持。
四是不断完善激励机制,激发基层党组织和党员在绿色发展中的活力。通过建立健全的激励机制,鼓励基层党组织和党员在绿色发展中积极作为、勇于创新。
五是加强监督措施,确保绿色发展成果惠及广大农民群众。基层党组织将加强对绿色发展项目的监督和管理,确保项目资金使用的合规性和效益性,让农民群众真正享受到绿色发展带来的实惠。
展望未来,基层党建将在乡村振兴和绿色发展中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通过不断强化政治引领、创新组织方式、优化队伍建设、完善激励机制和加强监督措施等策略,基层党建将为实现乡村振兴战略目标提供坚实的政治和组织保障,共同绘制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美丽蓝图,打造美丽乡村,构建美丽中国。
参考文献:
[1] 宋质根.以“131党建引领”推动企业绿色发展[C]//全国电力能源优秀党建典型案例论文集.渝能(集团)有限责任公司,2024:1.
[2] 谷尚辉.椒江:党建红“领跑”生态绿色发展[N].台州日报,2023-12-29(011).
[3] 罗海萍.墨江县:“党建+林长制”谱写绿色发展新篇章[N].普洱日报,2023-12-13(002).
[4] 陈阳.发挥党建优势护航绿色发展[J].农村电工,2023,31(12):5.
[5] 韩云峰.党建引领筑牢思想防线 清廉生态助力绿色发展[N].大同日报,2023-10-30(001).
[6] 常宇.党建引领 智慧赋能 绿色发展[N].中国市场监管报,2023-10-28(001).
第一作者简介:朱吉惺(1992-),女,硕士,副校长。研究方向为基层党建、公共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