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课标视域下初中语文单元整体教学设计探究

2025-01-07王素红于福义

语文世界(初中版) 2025年1期
关键词:单元整体教学

摘要:新课标背景下,如何在“教知识”的基础上实现“育素养”,是当前一线教师面临的巨大挑战。本文以八年级上册第四单元为例,根据课标要求设置情境任务,根据单元任务设计单篇教学,探讨单元整体教学的路径。

关键词:单元整体教学;情境任务;单篇教学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进一步明确和深化了语文课程的性质。六个学习任务群的提出,促进了单元知识结构化的形成。语文课堂教学也应该从重视单篇特质的挖掘,向提升综合能力的素养本位靠拢。

一、钻研课标,依体教学

所谓“单元”,并不只限于教材中的自然单元,还指按知识、能力、文体等进行整合的单元。无论怎样整合,都需要在研读“识字与写字”“阅读与鉴赏”“表达与交流”“梳理与探究”课程目标的基础上,解读教材的课文、练习、助读、知识四大系统,确定单元的学习主题,依据文体特点进行教学,让学生形成鲜明的“类”的意识,能够迁移、应用甚至创造知识,不断丰富语言应用经验。

以八年级上册第四单元为例,本单元的人文主题为“情感哲思”,其中《背影》写人记事,《白杨礼赞》托物言志,《散文两篇》阐发哲理,《昆明的雨》写景抒情。本单元的学习策略是反复品味、欣赏语言,体会、理解作者对生活的感受和思考,了解不同类型散文的特点。

基于此,笔者以“体会不同类型散文特点,品味语言文字中的情感哲思”为单元学习主题,明确了学习目标:1.梳理行文思路,通过分析概括“形象”与“情感”的关系,能依特点清晰区分不同类型的散文;2.赏析精美文段,品析具体词句,结合写作背景,能准确说出作者的体验或思考,并能连贯地表达自我感受。

二、巧设情境,任务驱动

单元统整要求从关注知识的识记和理解,到关注知识的综合运用和主动创造。情境任务的设置对单元统整有重要作用,它可以将学生学到的知识与生活实际联系起来,以问题或任务驱动学生去真实学习,再走向深度学习。但从教学现状来看,教师设置的情境任务主要存在以下问题:第一,设置的情境任务只有整个单元的活动背景,并未包含学习资源、内容、要求,难以实现驱动学习;第二,追求情境形式的新颖,对教材的研读流于表面,情境实施与课堂教学两张皮;第三,情境创设过于复杂,冲淡了语文教学的学科本质。

有效的情境任务应该根据单元学习主题与学生现实生活进行设计,让学生真正有条件、有能力完成。依据第四单元的学习目标,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笔者设置了以下情境任务。

近期,校广播站开设了《推荐你读》栏目,请你借助这个平台,结合八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的学习,向同学们推荐不同类型的散文,让大家感受其魅力。

子任务一(1课时):忆散文,明确任务。明确单元学习的核心任务,回顾学过的散文,唤醒学生学习散文的记忆,并在交流中学习投稿的注意事项,明确推荐内容。

子任务二(2课时):析散文,厘清类型。通览五篇散文,积累并学会运用本单元重点词语;比读课内文本,通过梳理文章的行文思路,明确作者的选材、组材、结构与表达情思的内在联系,初步感知不同类型散文特点。

子任务三(4课时):品散文,体悟情思。精读课内文本,着重品味、赏析关键语段和言语中作者蕴含的情感或思考;同时结合个人体验进行评价。课下作业为推荐阅读赏析同类型散文。目的是打通课内与课外,使学生在丰富阅读的同时,深化对不同类型散文的理解。

子任务四(2课时):荐散文,连贯表达。选择最喜欢的一篇散文撰写推荐稿,借助评价量表讨论、修改、评比文章,择优向校广播站投稿。此活动为综合展示学习成果的过程。

三、注重单篇,助力单元

语文大单元教学是建立在“学科大概念”基础上,运用群文(整本书)阅读或活动任务形式,以落实学科核心素养为目的的教学内容主题化取舍和任务性优化[1]。单元教学中的“单篇”不是独立进行的教学活动,而是在单元视域下的学习过程,其课时目标要服务于单元整体目标,其内容取舍要服务于单元能力训练的要求。教师可以进行精致的“单篇”教学,承担单元任务中的一项;也可以把课内的“单篇”组合为群文教学,在比较辨析中找寻规律、发现异同;还可以拓展课外的“单篇”,作为课堂资源的补充来拓展教学内容。可以这么认为:从单元看单篇,单篇被赋予了更加丰富的教育价值;从单篇看单元,单元具有了更加多元的教学资源。

第四单元的五篇课文呈现出知识体例差异互补的关系,只有将这些文本的特征汇集起来,散文的知识体例才能相对完整地呈现。下面呈现子任务三中单篇课例《白杨礼赞》的教学流程,以说明单元和单篇的联系。

(一)品“白杨”内涵

活动:细读第5段和第7段,用下面的句式,说说作者描写白杨时寄寓的情感,并请你有感情地读出来。

文中描写了白杨 ,令我仿佛看到 。

(二)悟“礼赞”精神

活动1:提取抒情句段,感悟手法精妙。

活动2:出示写作背景,体会深层情感。

(三)赏“物志”美文

活动:阅读宗璞《丁香结》,找一找“物”与“志”的关系,从中你体会到作者怎样的情感?如果你想将这篇美好的散文推荐给同桌,你将怎样做介绍?

阅读,就是一种文体思维。在特定文本体式中,要使用符合这种体式的阅读方法[2]。这节课聚焦第5段和第7段,理解形象由“实”到“虚”的过程;然后借助写作背景,发现“物”与“志”的内在关联;最后补充课外资料,深入体会托物言志的表达效果。这样的单篇教学,充分支撑了单元目标的实现。

语文是语言文字学习运用的学科,这就注定它要在有效的听说读写思的实践中积累并形成丰富的言语经验,通过对言语经验不断地梳理、体悟,最终获得对语言文字运用规律的理性认识。探究新课标视域下单元整体教学设计是有价值的,需要我们找准方向,努力钻研。

参考文献:

[1]凌士彬.语文大单元教学的内涵特征及价值实现[J].教学与管理,2021(16):44-47.

[2]王荣生.依据文本体式确定教学内容[J].语文学习,2009(10):33-38.

作者简介:王素红,内蒙古自治区包头市第三十五中学语文教师;于福义,内蒙古自治区包头市昆都仑区第三中学语文教师。

猜你喜欢

单元整体教学
单元整体教学在小学语文课堂中的应用
整体单元教学的实践研究
如何在小学英语课堂中实施单元整体教学
单元整体视角下小学语文教材育人价值的关联与反复
单元整体教学在小学语文课堂中的应用
单元整体教学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
小学英语单元整体教学设计有效性的研究
小学语文单元整体教学研究
语文单元整体教学范式下学与教方式初探
英语单元整体教学的实践与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