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核心素养视角 优化初中语文教学

2025-01-07南新文

语文世界(初中版) 2025年1期
关键词:教学探究初中语文核心素养

摘要:对于初中语文教学而言,如何将核心素养融入日常教学中,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已成为广大教师面临的重大课题。本文将就核心素养指向下的初中语文教学进行探究,以期为今后的教学实践提供有益的参考。

关键词:初中语文;核心素养;教学探究

所谓核心素养,就是学生应该具备的,能满足终身发展的品格与关键能力。初中语文教学的核心素养表现为语言建构与运用、思维发展与提升、审美鉴赏与创造、文化传承与理解等四个方面,这四个方面相互联系、相互渗透[1]。因此,初中语文教学应以这四个方面为核心,全面提升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

一、强调课前预习,培养自主能力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成了初中语文教学的主要目的。其中,课前预习作为教学的重要环节,对于培养学生自主能力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

例如,教师在对统编版初中语文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课文《济南的冬天》进行教学时,首先让学生了解济南冬季气候的特征,鼓励他们使用工具书解决生字词,并尝试归纳课文的主要内容和思想。通过这些预习任务,学生提前熟悉课文,掌握课文中的重点、难点,为课堂学习做好充分准备。教师还鼓励学生交流预习成果,并引导他们展开讨论。在互动交流中学生能够积极思维,及时发现问题,提高了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

在上述教学案例中,教师通过布置预习任务和提供方法指导,帮助学生养成了良好的自主学习习惯。课堂互动交流也使得学生更加积极地参与学习过程,提高了他们的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

二、拓展教学方式,培养核心素养

在教育改革的大背景下,初中语文教学不再局限于传统的知识传授,而是更加注重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教师需要创新教学方法,以适应学生全面发展的需求。

(一)情境创设,增强阅读体验

所谓情境创设,就是通过对生活场景的模拟或者重现,将学生带入学习情境中去,从而增强学习的效果[2]。语文教学中教师可依据课文内容运用多媒体和道具创设生动有趣的学习场景。这既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又可以促进学生理解课文、感受课文。

例如,教师在对统编版初中语文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课文《秋天的怀念》进行教学时,利用多媒体手段,向学生展示秋天景色的图片和视频。通过观看这些素材,学生能够更加直观地感受到秋天的气息,增强对课文中描述的场景的感知。同时,教师引导学生闭上眼睛,聆听秋天的声音,如蝉鸣声、秋风声等,进一步加深他们对秋天氛围的感受。在情境创设的基础上,教师引导学生深入阅读课文,要求他们仔细品味课文中的语言,关注细节描写,并思考作者通过这些描写表达了怎样的情感。通过小组讨论和分享,学生能够相互启发,进一步拓展对课文的理解。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体会课文中的情感,教师组织学生进行角色扮演活动。通过充当文本角色,学生可以更深刻地了解人物心理状态及情感变化。在角色扮演过程中学生能更真切地感受母爱的博大与深厚,进而更能体会到作者思念母亲的情感。

在上述教学案例中,通过设计情境创设、深入阅读、角色扮演等教学环节,可以使学生更透彻地理解课文,并能真正感受作者的情感。与此同时,情境创设这一方式还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升学生阅读能力以及情感感知能力。

(二)合作学习,培养团队意识

合作学习就是在小组合作的基础上,以学生为主完成学习任务。教师可根据学生学习水平和性格特点,把他们分为若干组,一起分析、探讨、解决问题。学生在合作学习的过程中能够相互帮助、相互激励,形成团队合作意识与交流能力。

例如,教师在对统编版七年级下册第五单元课文《紫藤萝瀑布》教学时,布置小组合作学习:讨论紫藤萝花的形象和象征意义,探究作者对生命的感悟。在小组合作学习的过程中,教师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讨论,发表自己的见解,同时尊重他人的观点,认真倾听他人的意见;鼓励小组之间进行交流和分享,让学生了解不同小组的学习成果和方法。通过这种交流和分享,学生能够拓宽视野,激发创新思维,提高学习效果。最后,教师组织学生展示、汇报。每组选派代表上台汇报该组学习成果。这不仅锻炼了学生表达和演讲技巧,还增强了学习自信心和团队协作能力。

在上述教学案例中,学生不仅深入理解了课文内容,掌握了相关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了团队合作意识和沟通能力。

三、重视思维发展,提高综合能力

思维发展是学生理解世界、解决问题的关键,而综合能力则是学生适应社会生活和个人成长的基石。因此,重视思维发展,提高综合能力,已经成为初中语文教学的核心目标。

例如,教师在对统编版初中语文九年级上册第四单元课文《我的叔叔于勒》进行教学时,首先引导学生对课文快速阅读,把握故事的主要情节和人物关系。然后,教师要求他们细读课文,关注人物的语言、动作和心理描写,理解这些描写对展现人物性格和推动情节发展的作用。通过整体感知,学生能够建立起对课文的初步印象,为进一步思考打下基础。接着,教师组织学生进行深入讨论,提出一些具有思考价值的问题,如:于勒叔叔为什么会成为“全家的恐怖”?“我”的父母对于勒叔叔的态度为什么会发生变化?这些问题的提出旨在引导学生进行深入思考,培养他们的分析能力和批判性思维。为了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教师要求他们以小组合作的形式,完成一些拓展任务。任务包括:写作一篇与课文主题相关的短文、制作一个故事情节的思维导图、进行编写剧本并角色扮演等。这些任务旨在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和创造力。

在上述教学案例中,学生的思维能力得到了有效地发展,综合能力也得到了提高。他们学会了深入思考问题、分析人物性格和情节发展,同时也锻炼了自己的写作能力和创造力。

综上所述,核心素养指向下的初中语文教学应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以思维发展与提升为核心,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

参考文献:

[1]张永利.核心素养下初中语文群文阅读教学实践探究[J].文科爱好者(教育教学),2022(06):16-19.

[2]任列平.综合性学习在初中语文单元教学中的支架构建[J].品位·经典,2022(15):165-167.

作者简介:河南省驻马店市汝南县老君庙镇初级中学语文教师。

猜你喜欢

教学探究初中语文核心素养
如何打造初中语文高效课堂
例谈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微写作”
初中语文阅读理解解题技巧初探
打造初中语文高效课堂的几点做法
任务驱动教学法在高中作文教学中的几点尝试
拓展教材内容,展“线”趣味创意
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研究
中职英语口语互动教学探究
作为“核心素养”的倾听
“1+1”微群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