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思维导图在高中语文作文教学中的实践应用

2025-01-07陈澄

语文世界(初中版) 2025年1期
关键词:作文教学思维导图高中语文

摘要:高中语文作文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采取思维导图助学模式,引导学生搜集作文素材、确立作文题目、设计作文思路,还可以借助思维导图帮助学生选择适合的语言进行表达。

关键词:高中语文;作文教学;思维导图

高中语文作文课堂运用思维导图开展教学,能够给学生带来更多学习启示和辅助。教师解析思维导图基本内涵,分析思维导图助学作用,科学应用思维导图展开教学,能为学生顺利开展习作奠定良好基础。

一、利用思维导图搜集作文素材

立意选材是作文创作的前提条件。教师引入思维导图教学方式,能够让学生对素材选择策略有更直观、更清晰地了解。

如高一语文必修上册第七单元学习任务,习作方向为:“立春、立秋、夏至、冬至”四个季节,选择其中一个节气,观察景物和人们的活动,写一篇散文。在思维导图设计时,教师利用网络先期搜集这些节气的资料,搭配上一些图片,直观展示当地不同节气的不同自然风景,以及当地人们的生产生活情况。教师及时提醒,这是一篇抒情散文,要写出有特色的景色,而不能写成科普文章。在素材整合环节,学生根据教师指导展开素材搜集,教师给予必要的指导,引导学生提炼最有价值的信息。

教师设计思维导图,帮助学生顺利进入素材搜集整合环节。学生虽然已经有了不少生活经验,积累了相当多的写作素材,但如何正确选材却依然需要教师进行指导。思维导图具有鲜明的指向性,教师运用思维导图可以帮助学生规划好选材路径。而解决好选材问题,也为学生后续的题目设计、思路规划奠定基础。

二、利用思维导图设定作文题目

话题作文、材料作文、半命题作文都涉及题目拟定的问题,“题好一半文”,可见设计一个好题目对作文的成功创作十分重要。大多学生在题目设计时存在认知和经验短板,找不到适合的关键词,难以拟定出好的题目。教师适时推出思维导图,可以为学生提供更多思考和讨论的机会,这对顺利启动学生作文思维有重要促进作用。

不少学生习惯写教师设定好题目的作文,对自行拟题存在莫名的恐惧感。对此,教师需要针对学生情况进行理性分析,运用思维导图引导学生掌握拟题需要的技巧和方法。如面对关于节气方面的散文创作任务,教师在思维导图中可以列举一些典型的题目,如“家乡的立春”“美好的夏至”“金色的立秋”“冬至,你好”等,启发学生从这些题目中寻找设计灵感。学生会思考和研究这些题目的设计特点,以节气关键词为中心词,采用偏正短语形式搭配一个有特色的修饰词语,突出这个节气的特点,而这样的题目也为后面结构的设计提供了便利条件。于是,学生拟出了一些个性十足的题目,如“立春唤醒众生”“春要早立”“夏至十八天”“立秋,立秋”等。

教师以思维导图为导学手段,引导学生展开拟题设计讨论活动,为学生提供更多学习参考,学生也能在广泛互动交流中逐渐找到拟题灵感,设计出一些精彩的拟题方案,给人带来更多视觉冲击。作文拟题需要方法支持,教师针对性辅助指导,为学生规划清晰思考路线,这无疑是思维导图的功劳。一幅思维导图,可以为作文素材选择、题目设定、思路规划提供最有力的指导。

三、利用思维导图规划作文思路

立意、选材、结构、表达是一篇好作文的基本要素。完成立意和选材后,就需要开始结构的规划了。学生设计作文结构还存在一些模式化倾向,如何开头、如何结尾、如何过渡、如何推进、如何点题等,都带有比较鲜明的惯性思维特征。教师应有意识推出思维导图方案,为学生提供更多选择,这能够提升学生作文构建的科学性、新颖性。因为思维导图提供了更多借鉴方案,学生将自主创新与借鉴相结合,产生新的创意设想。

要写好一篇作文,有了好的立意、适合的素材以及精彩的题目是远远不够的,作文结构设计更为重要。学生进入作文构建环节后,往往会产生一些惯性思维,认为写作文可以“跟着感觉走”。这样的写作带有很强的随意性,其结构安排不科学,自然也就降低了作文的品质。所以,教师设计的思维导图,应给学生提供一些结构设计建议,要求学生根据文体需要选择适合的结构形式。如一般写景记叙文,其结构形式可以是:“开头,解读季节气候特点——中间,展示季节特有景色,描写人们活动——结尾,回扣点题。”

作文结构安排要凸显逻辑性、构建性,教师运用思维导图引导学生进行设计,可以帮助学生理顺逻辑关系。作文结构虽然没有统一格式,但不同文体有较大差别,教师应该进行针对性引导。

四、利用思维导图组织作文表达

作文的语言表达需要贴近文体,记叙文、议论文有不同的语言风格。教师借助思维导图进行语言表达教学指导时,可以让学生在思维导图的引领下选择语言风格,这样可以提升作文表达效果。思维导图属于系统性设置,将作文诸多要素融合到一起,能够给出建设性建议,引导学生做出合理的选择。

例如,作文题材是写景抒情散文,在写景和叙事时涉及修辞手法、描写方法的应用,教师可以在思维导图语言表达环节给予一些提示,让学生主动选择适合的表达方式,突出个性语言特点。学生对修辞手法、描写方法较为熟悉,能够熟练应用这些方法描绘景色,也能够生动形象展开情节描写。节气是自然现象,自然万物有不同形态,随着季节变化而变化,这里涉及生长、生命的话题,教师在思维导图方案设计时,可以要求学生围绕不同的节气,写出不同特点,还要凸显万物旺盛的生命力。教师要鼓励学生运用个性化语言具体描绘节气特点,突出自己的语言特质。

语言是作文深化主题、表达思想和寄托情感的载体,语言表达的规范、连贯、得体对增加文章的文采魅力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教师可以从文体特征、个性化使用等角度进行思维导图设计,为学生提供更多选择的机会,这能够促使学生展开创新探索,创造属于自己的个性表达风格,这对提升学生习作水平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思维导图具有发散思维,辅助创新的功能。在高中语文作文教学中应用思维导图主要体现在素材搜集、题目设计、思路规划、语言表达等诸多方面,教师展开深入研究,不仅能够提升作文教学水平,还能够提升学生的语感,促进学生学科核心能力的发展。

作者简介:江苏省六合高级中学语文教师。

猜你喜欢

作文教学思维导图高中语文
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中“五味俱全”的思考
谈高中语文如何在“新”中求效
思维导图在初中物理概念课教学中的应用
思维导图软件辅助初中数学教学的应用研究
巧用思维导图提高初中英语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探究
高中英语阅读文本中融入思维导图的研究
网络视域下初中作文教学初探
先写后教:语文作文教学途径探微
作文教学的有效策略探讨
探索多媒体在情趣作文教学中的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