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教学实践中长文短教的策略探究

2025-01-07陈超凡

语文世界(初中版) 2025年1期
关键词:长文短教祝福教学实践

摘要:在教学实践中,长文短教不仅是教学策略的创新,也展现了教师的智慧。实施长文短教的具体策略包括:深入解读文本,为教学打下坚实基础;通过解读寻找精准的教学切入点;结合多种教学手段和方法,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性。通过这些策略,教师可以有效实现长文短教,提高教学效果。

关键词:长文短教;教学实践;《祝福》

在教学实践中,针对“长文”,可以按部就班、多用一点课时教学;也可以运用“短教”的方式,创造省时高效、富有美感的教学境界[1]。长文短教的核心思想在于,即便面对篇幅较长的文本,教师也能巧妙地把握教学重点,通过精练讲解和有效引导,使学生在有限的课堂时间内,既能高效完成学习任务,又能深入理解和掌握文本的核心内容。

在日常教学实践中,我们常常会遇到像《故乡》《林黛玉进贾府》《祝福》这样的长文,如何实现长文短教?

一、筑基:立足文本进行深入解读

对于长文的阅读和理解,深入解读是基石。以鲁迅的《祝福》为例,文本解读并非仅概述情节,而是要深入细节、结构、语言特色及深层含义。《祝福》不仅讲述祥林嫂的悲惨命运,更通过她反映当时社会问题。解读时,应挖掘其深层含义,如祥林嫂的善良勤劳、对封建礼教的无奈与绝望,以及她在困境中的抗争。首先,可以通过对祥林嫂的形象分析,看到她在苦难中依然保持的善良和勤劳,这体现了她身上的人性光辉。同时,也可以看到她在面对封建礼教和封建制度的压迫时,所表现出的无奈和绝望。还要看到在她“撞”“捐”“砍”“问”背后体现出来对封建“吃人”礼教的一种抗争。这些元素共同构成了祥林嫂这一复杂而深刻的形象。其次,我们还需要关注文本中的象征和隐喻。文本中的每一类人背后潜藏着封建礼教的“族权”“夫权”“神权”“政权”……这些象征和隐喻不仅丰富了文本的内涵,也增强了作品的艺术感染力。我们还需要关注文本的结构和语言特色。鲁迅在《祝福》中运用了丰富的叙事手法和生动的语言,使得故事更加引人入胜。因此,对于长文的阅读和理解,我们需要立足文本进行深入解读。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真正理解作品所传达的深层含义,也才能从中获得更加丰富的启示和感悟。长文短教不能够理解为长文短读,其前提仍然是深入的文本解读,教学也只有如此设计才能走进学生心中。

二、寻脉:借力解读寻找精准切入点

长课文不仅是教师教学的难点,也是学生学习的重点[2]。文本作为一个流动的、变异的动态系统,需要语文教师具备一颗“敏感的心”。这种敏感性体现在对文本深层含义和作者意图的洞察与突破。这个突破可能是一个关键的句子、一个特殊的词语,或者是一个引人深思的情境。一旦找到这个突破口,就能够为课堂带来新的活力和创意,同时也能激发学生的思维能力,让他们积极参与到文本解读中来。在《祝福》教学实例中,江苏省高中语文特级教师、教授级中学高级教师崔国明老师以两个为什么(“为什么要叫‘祥林嫂’”“为什么不叫‘贺六嫂’”)为切入点,展开了精彩的教学。教师要立足文本解读的基础,以学生的视角去发现学生的理解与文本内涵之间可能存在的落差。通过建构语文要素下的教师、文本、学生“三位一体”的教学观,进一步实现语文课堂教学的可持续化发展[3]。

三、融合:多措并举助力课堂实效

余映潮认为,长文教学可以归结为“教什么”和“怎么教”两个问题。在“怎么教”方面,他强调教师应采用有效的教学策略和方法,如提炼文本精华、运用多种教学手段等,引导学生深入理解和掌握文本内容。

(一)运用文本勾连法

在教授鲁迅的短篇小说《祝福》时,我们可以巧妙地将它与另一篇经典作品《孔乙己》进行勾连,以帮助学生更深入地理解并剖析“看客”这一独特且复杂的社会群体形象。在文本勾连中我们可以引导学生思考这两篇作品中“看客”形象,他们是麻木冷漠、精神虐杀、忘却且习以为常的。从而更加深入地揭示出社会对苦人的凉薄,点出了小说的意义——要能“揭出病苦,引起疗救的注意”。

(二)运用文本比较法

将鲁迅的《祝福》与《故乡》两篇文本进行比较,借由《故乡》中“多子,饥荒,苛税,兵,匪,官,绅,都苦得他像一个木偶人了”这一深刻描绘,我们可以对《祝福》中的主人公祥林嫂进行类似的探究,从而加深学生对这两篇文本所反映的社会问题的理解。在《祝福》中,我们可以构建类似的句子:“封建礼教,鬼神迷信,金钱私欲,人性冷漠,都苦得她仿佛木刻似的。”这样的比较能激发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培养他们的文学素养和人文素养。

(三)运用小组讨论法

在教授涉及深刻人物分析和情节探讨的文本时,小组讨论法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教学策略。通过创设“找出杀害祥林嫂的嫌疑人”这样的情境,可以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促使他们在小组讨论中深化对文本和人物形象的认知。

(四)思维可视化

“思维可视化”是指利用思维导图、文字云等图示技术展示不可视的思维,形成清晰可见的逻辑体系。在《祝福》教学实践中,教师可以将一些感受可视化。例如在探究祥林嫂悲惨背后原因时可以这么设计:祥林嫂为什么会变成无聊生者?从厌见者的语言来分析,如果用0-14号颜色表示伤害程度,你会为他们选什么颜色?从而将学生的阅读感受与文本细节结合在一起,让学生的感受更加具象化。

长文短教的教学策略在实际教学中具有显著的优势。首先,它能够在有限的教学时间内,确保学生全面掌握文本的核心内容。其次,通过深入剖析文本,教师可以帮助学生建立系统的知识体系,加深对文本的理解。此外,长文短教还能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使他们在面对长篇大论时能够迅速抓住重点,提高阅读效率。长文短教是一种高效、实用的教学策略,教师应充分发挥其优势,通过文本勾连法、文本比较法、小组讨论法、思维可视化等方法来实施长文短教的策略,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深入理解和掌握文本内容,实现教学目标的最优化。

参考文献:

[1]余映潮.“长文短教”的教学境界[J].中学语文教学参考,2023(26):29-30.

[2]郑德兴.研读长文把方向直击目标寻突破:探寻统编教材“长文短教”的教学策略[J].新教师,2024(02):63-64.

[3]缪英姿.统整要素,优化设计:长文短教的路径[J].七彩语文,2024(12):74-76.

作者简介:江苏省昆山市新镇中学西校区语文教师。

猜你喜欢

长文短教祝福教学实践
长文短教,让语文课堂教学更高效
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长文短教”策略
读写结合,让《祝福》闪烁时尚的光泽
从女性独立人格缺失出发,解读《祝福》的悲剧
浅析“十七年电影”中文学改编对电影艺术发展的意义
中职计算机应用课程教学改革与反思
浅论高中化学生活化教学的实践与思考
浅谈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测量平差课程教学改革探讨与实践
对长文短教的一点探索与尝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