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深度学习的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策略研究

2025-01-07陈荣琴

语文世界(初中版) 2025年1期
关键词:阅读教学策略深度学习初中语文

摘要:为让深度学习理念真正融入语文阅读教学之中,教师必须对现有教学模式进行改革,建立以学生为主体的语文教学模式。基于此,本文提出创设情境、鼓励联想、师生互动、关联生活等策略,以期为深度学习理念与初中语文阅读教学模式的融合提供一定的参考。

关键词:初中语文;深度学习;阅读教学策略

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环节,有效组织阅读教学可以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发展。深度学习强化了学生的学习能动性,使其通过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等一系列过程自主探究阅读难点,把握文章思想内涵。教师可以运用基于深度学习的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策略,引导学生分析、比较、评价、推理文本内容,从多角度入手分析文本思想内涵,为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提供有力支持,进而更好地促进学生语文素养和阅读能力的提升。

一、深度学习理念融入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意义

(一)提升阅读理解能力

深度学习强调对知识的深层次理解和再构建,使知识真正成为语文知识网络的一部分。学生通过深度学习把握阅读材料的内涵,探索文章的主旨和深层含义,实现深层次记忆。

(二)促进自学能力发展

深度学习理念强调自主学习,重视学生的能动性对语文学习的促进作用,主张在阅读中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引导学生主动在阅读中提出问题,在反复阅读中寻找问题答案,把握文章的思想和情感内涵。

(三)有效提升思维能力

学生自主探究语文知识的过程离不开高阶思维活动的参与。在深度学习理念的指导下,学生能自发地运用批判性思维、分析思维、推理思维,多角度分析问题,整合阅读理解。

二、深度学习的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策略

(一)创设情境,为深度学习奠定基础

让学生参与深度学习活动的前提在于激发学生学习的内驱力,使其感受到所学内容的趣味性、生活性或实用性。为达成这一目标,教师可以结合视频、故事、图片、表演、问题等媒介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情感,让学生在情境中参与思维活动,产生阅读动机,为深度学习的开展奠定基础。

以七年级上册《散步》教学为例,课文通过一家人散步时发生的琐事展现了家人之间的温情。为使学生进入到深度学习状态,教师可以借助漫画创设情境。

在第一张漫画中,学生可以看到一条大路:道路宽阔,路面平顺。

在第二张漫画中,学生可以看到一条小路:路窄而崎岖,但路边有着鲜艳的花草、飞舞的蝴蝶,充满了新奇感。

展示这两张漫画后,教师提出问题:“面对这两条不同的路,你会选择在哪一条路上散步?”让学生初步进入“散步”的情境。再在此基础上,继续展示图片。

第三张漫画中,学生可以看到一个孩子走在平坦的大路上,心里想着:“真没意思。”

第四张漫画中,一个老人摔倒在小路上。

完成后续两张漫画展示后,教师可以提出问题:“如果你和奶奶、妹妹一起散步,妹妹提出要走小路后,你会怎么办?”在漫画和问题的驱使下,学生可以顺利联想到课文,意识到作者为什么选择时“感到责任重大”。这样,学生的深度学习动机得到激发。

(二)鼓励联想,以联想促进深度阅读

文学的魅力在于作者可以通过寥寥数语表达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想。而基于深度阅读的阅读教学强调教师要辅助学生分析作者的见闻和思想。为达成这一目标,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在阅读期间展开联想,并在联想过程中细致分析课文中的每一个情节、每一个句子,推敲作者用词的严谨性,从而达成促进学生深度阅读的目标。

以七年级下册《未选择的路》教学为例。教师可以引导学生用表演展示诗中的场景。如在展示作者观看“大路”情境期间,学生可以通过动作展示“我向着一条路极目望去,直到它消失在丛林深处”的情境,并结合语言展示自己对作者这内心思想活动的理解。这样,学生在联想的过程中,便可以深度解析诗歌中“久久伫立”“轻声叹息”“人迹更少”“一生的道路”等关键词,推测作者通过树林、荒草、落叶等意象阐述的哲理,提升其分析深度。

(三)师生互动,为深度解析提供方向

学生在自主学习时,容易忽视课文中的关键信息,导致对课文解析深度不足。教师可以组织互动活动,引导学生思考。教师可以设计问题或任务,请学生为教师“解惑”或尝试“说服”教师,从而让学生在与教师互动的过程中理解课文中的词句,领悟作者的思想。

以八年级上册《白杨礼赞》教学为例。为使学生透过白杨感受到中华儿女的精神和意志,教师可以设计以下任务:请结合课文用“白杨树是……的树”这一句式介绍白杨树,如“白杨树是力争上游的树”。

在任务的驱使下,学生可以到课文中寻找介绍白杨品质的词语。这样,当教师请学生分析中华儿女的精神和意志时,学生也可以结合白杨树的品质,完成文章主旨分析的任务,从而体会到“象征”这一手法的妙处。

(四)关联生活,让阅读深度影响学生

深度学习不仅强调学生的学习态度、学习过程,还重视学习成果对学生的影响。教师可以在完成课堂教学任务后,通过组织学生进行征文活动,开展校内外实践,搭建文本与生活的桥梁,让学生运用在阅读过程中积累的语言知识描述生活现象,结合课文中渗透的积极思想来规范自己的言行。

以九年级下册《谈读书》教学为例。课堂教学期间,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从课文内容出发,思考自己的读书经历,讨论自己在今后的生活中应如何读书。如在教学“读书补天然之不足,经验又补读书之不足”一句时,教师可以请学生联系生活分享自己的见解,从而使其意识到:自己应在阅读过程中获取知识,并结合生活实践理解或验证书中的内容。同样,在完成课堂教学任务后,教师也可以引导学生积极践行《谈读书》中分享的读书理念和读书方法,使阅读教学真正对学生的发展产生深远影响。

总而言之,深度学习理念融入初中语文阅读教学,能够引导学生深层次思考文本信息,从更深层次入手把握文本思想内涵和主旨的同时,使高阶思维活动真实发生在语文学习过程中。初中语文教师可以结合深度学习理念组织阅读教学活动,通过创设情境让学生产生参与阅读活动的动机,鼓励其在阅读过程中展开联想,分析作者笔下的事件和思想,并巧妙通过师生互动帮助学生更加细致、全面地解析课文,最后将阅读活动与生活关联,使其对学生的长远发展产生积极影响。

作者简介:江苏省泰州市白马初级中学语文教师。

猜你喜欢

阅读教学策略深度学习初中语文
如何打造初中语文高效课堂
例谈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微写作”
初中语文阅读理解解题技巧初探
打造初中语文高效课堂的几点做法
文学背景下高中语文阅读教学策略研究
由阅读的目的谈英语阅读教学
MOOC与翻转课堂融合的深度学习场域建构
大数据技术在反恐怖主义中的应用展望
深度学习算法应用于岩石图像处理的可行性研究
基于深度卷积网络的人脸年龄分析算法与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