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减”背景下初中语文主题阅读教学方法创新
2025-01-07王榕
摘要:阅读是语文教学的核心,也是推动学生语文思维发展的关键。然而传统的阅读教学存在着诸多问题,无法达到新课改的要求。主题阅读模式的出现改变了这一局面,不仅能够帮助学生快速建立知识框架,还可以深化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
关键词:“双减”;主题阅读;教学方法
在传统语文阅读教学中,部分教师的教学方法不够科学,增加了学生的负担。为了提升教学效率,主题阅读教学被应用到课堂教学中,增加了阅读的连贯性和趣味性,有利于学生语文知识体系的构建。语文教师应挖掘主题阅读的内涵,注重教学内容的精细化、教学方法的科学化,引领学生在阅读的海洋中遨游,提升语文综合素养。
一、更新思想,巧用教材
进入语文教材的文章都是经过编者精心挑选的,具有很高的阅读价值。教师要树立“大语文观”,系统性地解读主题阅读的内涵,锻炼学生把握主题的能力,建立起师生学习共同体,在一系列的阅读活动中助力学生成长。教师可以用单元主题作为主题阅读的核心,便于学生进行深度阅读理解,提升思辨能力。如,教师可以选取一个作者,将他的数个作品整合到一起,开展主题阅读活动,让学生对作者的写作手法和生平经历都有全面的认识。
在深入开展主题阅读的大背景下,教师要积极开发校本阅读教材,将更多、更全的文章融入进来,给学生创造良好的阅读体验,使其对主题阅读的感触更深厚。在校本教材中,教师可以开发全新的阅读主题,将学生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阅读内容都涵盖进来,形成校本课程特色,用阅读滋润学生的心田,减轻学生对阅读的抵触情绪,让“阅读”走向“悦读”。教师还要定期修订校本阅读教材,广泛听取学生的意见和建议,鼓励学生为校本教材搜集素材,增加学生的成就感[1]。
二、构建情境,爱读会读
阅读材料中涉及许多故事类的素材,阅读这类主题的文章需要有生活经验,切身感受具体的情感。为了在主题阅读中获得情感体验,语文教师应开发多样化的教学策略。
引入情境教学法,将学生置于个性的情境之中,满足学生的求知需求,让学生爱上阅读,推进语文课堂教学改革。鲁迅的作品刻画了许多栩栩如生的形象,教师可以鼓励学生扮演相应的角色,将文章内容表演出来。
教师可以设计游戏挑战情境,将语文主题阅读知识融入游戏中,让学生一边学一边玩,真正落实寓教于乐。具体来讲,语文教师可以结合阅读主题,组织学生进行“画脉络图”活动,将主题阅读的文章的中心思想、闪光点、篇章结构等绘制出来,形成完善的阅读脉络图,学生便能很清晰地找到主题阅读的方向。教师还可以让学生发挥聪明才智,为阅读主题设计广告语,用优美的语言去向别人介绍主题,吸引学生的参与。比如讲家国情怀为主题的阅读时,教师让学生创编一些爱国宣传语,有的学生说“用最热情的血液喷薄出祖国最辉煌的明天”,有的学生说“爱国不分年龄,心中燃烧的火焰永不熄灭”。当学生沉浸在情境之中时,能够准确把握主题,看待事物的方法和角度也更加独特。
三、创新教法,内外结合
为了降低学生的阅读压力,传递快乐阅读理念,语文教师要加强对主题阅读方法的讲解和指导,创新课堂教学方法,倡导学生自主阅读,以适应现代社会的需求。首先要根据主题建立书单。“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只有拥有了阅读素材,才能够进一步地实施阅读教学,教师应积极寻找与主题相关联的文章或者书籍,制定阅读书单。其次要经常看书评。主题阅读教学离不开阅读理解,教师可以推荐学生在网络上寻找优质书评,从书评中找到破题的灵感,学习专家学者的阅读技巧,从而对主题阅读产生更大的欲望。再次要学会扫读和精读结合。主题阅读的阅读量非常大,有些内容不需要详细地阅读,只要进行扫读就可以。有些内容学生则必须精读才行,要将作者所传达的意图弄清楚,要对每一篇文章的细节理解到位,要灵活掌握修辞手法、写作风格等[2]。
主题阅读是塑造心灵的阅读,每一个主题都有着独特的内涵,都能够开拓学生的思维。所以教师必须利用好主题,开展课外阅读活动,促使学生进行由浅入深的学习。比如阅读主题为“亲近自然”的文章,里面会涉及一些游记,详细记录了祖国美丽的景色。教师可以让学生扮演“小导游”,向其他人介绍游记里的风景名胜,使学生能够学思结合,尽情展示自我。再比如阅读主题为“浓浓乡情”的文章时,教师转变思路,要求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说出关于乡情的古诗词,使学生获得耳目一新的感觉,积累更多写作素材。
四、评价反馈,形成习惯
教学评价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环节,有效的主题阅读教学评价能够为学生下一阶段的学习指明方向。教师要在“双减”政策指引下,适应新课标要求,采取多主体的评价方式,使学生感受到新意,提升参与兴趣。教师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鼓励学生对主题阅读课堂教学情况进行评价。也可以要求学生对自己在课堂的表现进行公正评价,方便师生之间开展有效的互动和交流,强化评价效果。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之间进行互相评价,用学生的视角去品味主题阅读,诉说自己同伴在阅读中出现的问题,在温馨的氛围中实现共同成长。
在“互联网+”背景下,阅读评价方式有了新的突破。教师可以利用多种教学软件来辅助评价 ,这些软件不仅提高了评价效率,还提供了个性化的反馈,帮助教师更好地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比如,教学软件能够记录学生参与主题阅读的次数和完成主题阅读练习的质量,综合考量学生的阅读水平,制作综合性的评价报告,有效提升学生积极性,使学生更容易接受评价内容。
在“双减”背景下,主题阅读教学任重而道远,既要达到阅读教学的预期目标,还要减轻学生阅读的负担。语文教师应将主题阅读作为一项重要的教学方式,引领学生在阅读中展现自我,掌握正确的阅读方法,收获更多阅读经验,从而使学生获得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刘烨明.浅谈“双减”背景下初中语文主题阅读教学的创新实践探究[J].语文世界(中学生之窗),2022(04):75.
[2]段宝霞,张小芳.初中语文主题阅读教学实践研究[J].中学课程辅导,2021(09):88-89.
作者简介:江苏省南京市求真中学语文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