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病案教学法联合标准化病人用于中医内科学临床带教的价值

2025-01-02温玉平房志科

大医生 2025年1期
关键词:中医内科学标准化病人临床带教

【摘要】目的 研究病案教学法(CBL)联合标准化病人(SP)用于中医内科学临床带教的价值,为临床带教工作提供参考。方法 选取2022年1月至2024年1月于广州中医药大学东莞医院实习的80例实习医师进行研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实习医师行传统带教模式,观察组实习医师接受CBL联合SP教学模式。记录两组实习医师考核成绩、中文版批判性思维能力测量表(CTDI-CV)评分和对带教的满意度情况,并进行比较。结果 观察组实习医师各项考核评分均更高(均Plt;0.05)。观察组实习医师CTDI-CV评分各维度均高于对照组(均Plt;0.05)。观察组实习医师整体带教满意度高于对照组,总满意率高于对照组(均Plt;0.05)。结论 CBL联合SP用于中医内科学临床带教的效果较好,增强实习医师的批判性思维能力及对复杂病例的分析能力,提高对带教老师的满意度。

【关键词】病案教学法;标准化病人;中医内科学;临床带教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2665.2025.01.0132.03

DOI:10.3969/j.issn.2096-2665.2025.01.043

中医内科学以中医理论为基础,阐述内科疾病的病因病机、证候特征、辨证论治等内容的临床学科,不仅致力于揭示人体内部的复杂机制,更强调理论与实践的紧密结合,确保诊疗活动的科学性与准确性[1-2]。因此,提升临床教学质量及培养知识、能力与素质三者均衡发展的综合应用型人才,已成为目前中医内科学教学改革所面临的核心挑战与迫切任务。病案教学法(CBL)的核心在于借助真实或模拟的病例场景,激发实习医师的自主学习动力,引导实习医师主动探索、分析问题,并在团队合作中寻求解决方案。不仅能够加深实习医师对医学理论知识的理解,还能够培养其临床思维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3]。标准化病人(SP)能够模拟真实患者的各种症状、病史及情绪状态,为实习医师营造高度真实的临床实践环境,不仅可提高实习医师的临床技能,还能够增强其沟通技巧和人文关怀能力[4]。基于此,本研究将CBL与SP模式相结合,在中医内科学的教学中应用,以期为该领域的临床教学提供有价值的参考依据,推动教学质量的进一步提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22年1月至2024年1月于广州中医药大学东莞医院实习的80例实习医师进行研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实习医师年龄20~23岁,平均年龄(21.54±0.36)岁;男性 21 例,女性 19 例。观察组实习医师年龄20~23岁,平均年龄(21.56±0.35)岁;男性22例,女性18例。两组实习医师年龄、性别资料比无差异(均Pgt;0.05),可比。本研究经广州中医药大学东莞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实习医师知情并签署知情同意书。纳入标准:⑴首次参与中医内科的实习;⑵学习掌握与理解能力需处于正常水平。排除标准:⑴在带教期间离职的实习医师;⑵带教期间缺席超过2次的实习医师。

1.2 教学方法 对照组实习医师行传统带教模式,按照既定的教学计划进行学习。带教教师在指导实习医师负责床位管理的同时,也系统地教授中医内科的理论知识,并安排相应的临床技术实践操作练习。观察组实习医师接受CBL联合SP教学模式。带教教师依据既定的CBL联合SP教学路径表,引导实习医师完成各阶段的学习任务。⑴确立典型教学案例。带教教师从中医脑病中选出具有教学意义的典型案例(10例),指导实习医师提前预习并掌握相关的基础知识。实习医师将深入钻研中医脑病的基础治疗步骤,掌握治疗方案和治疗流程的核心理论。同时,还需对中医脑病病房的环境配置、管理规章、职责安排及专科治疗的执行细节进行全面了解。⑵在带教教师的指导下,实习医师对SP(8例)进行中医四诊操作及全面的体格检查,并展开深入的讨论。实习医师负责搜集SP的病史及临床信息,通过灵活运用中医的望、闻、问、切四诊技巧,结合体格检查和辅助检查结果,综合分析后得出初步的诊断结论。依据对患者的评估结果,制订出相应的治疗方案,并预测预后情况。在讨论交流环节,负责管理患者的实习医师向小组成员详细汇报病例细节,带教教师则负责引导分析病例中遇到的问题。实习医师需主动发言,确保充分表达团队中每个人的看法。带教教师指导并点评讨论中的问题。面对病例中的疑难问题,教师会组织小组进行辩论,明确争论焦点,小组成员需整合各自观点,共同得出一致结论。⑶教师通过病例教学,引导实习医师进行全面诊断和鉴别诊断,深入分析以增进理解,在此基础上,教师还会解答病例中的常见问题,并评估教学效果以确保达到教学目标[5]。均于第4周进行考核。

1.3 观察指标 ⑴比较两组实习医师考核成绩。考核包括基础理论知识、专科理论知识、中医临床接诊能力和沟通交流能力共4个维度。基础与专科理论知识考核:随机抽取科室题库中的中医内科知识课题测试,满分为100分,得分≥80分表示理论知识达标。中医临床接诊能力考核:随机选取接诊内容,满分为100分,评分≥80分为合格。沟通交流能力考核:模拟真实情境,以现场提问的方式评估实习医师在应急风险状况下的沟通能力,满分为30分,评分≥20分为合格[6]。⑵比较两组实习医师中文版批判性思维能力测量表(CTDI-CV)评分。CTDI-CV共包含认知成熟度、分析能力、求知欲、系统化能力、自信心、寻求真相和开放思想7个维度,共70个条目,分数范围为1~6分,评分与实习医师的批判性思维能力成正比强[7]。⑶比较两组实习医师满意度情况。采用自拟调查问卷(Cronbach’s α系数为0.860)评估,满分100分,gt;80分为非常满意,60~80分为满意,lt;60分为不满意。总满意率=满意率+比较满意率。

1.4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 22.0统计学软件处理数据。计量资料以(x)表示,行t检验;计数资料以[例(%)]表示,采用χ2检验或秩和检验。以Plt;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实习医师考核成绩比较 观察组实习医师各项考核评分均更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lt;0.05),见表1。

2.2 两组实习医师CTDI-CV评分比较 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实习医师CTDI-CV各维度评分均更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lt;0.05),见表2。

2.3 两组实习医师带教满意度情况比较 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实习医师整体带教满意度更优,总满意率更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lt;0.05),见表3。

3 讨论

中医内科学借助中医理论,对内科病证的病因、病机及其诊治规律进行深入剖析,其发展强调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从而指导临床运用中药进行有效治疗[8]。中医内科的疾病种类繁多,病情复杂多变,对临床医师的理论素养和逻辑思维能力有着较高的要求。因此,探索更优的临床带教模式对提高实习医师的专业知识、能力及素质具有重要作用。故本研究探索CBL与SP相结合的教学模式,旨在推动教学质量的提升。

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实习医师各项考核评分均高于对照组,提示CBL联合SP用于中医内科学临床带教的价值更高,实习医师考核成绩较理想。分析原因为,CBL联合SP能够促进实习医师临床思维能力的全面发展,使理论与实践得以更好地融合。首先,CBL教学法通过引入真实或模拟的病案,实习医师在分析讨论中逐步掌握疾病的诊断、治疗及预后评估等临床技能,强调以实习医师为中心,鼓励实习医师主动探索、积极思考,从而培养其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中医内科学领域,病案教学法能够帮助实习医师深入理解中医的辨证施治原则,学会灵活运用中医理论进行临床分析[9]。SP经过专业培训,能够模拟各种疾病的临床表现和患者心理,使实习医师能够更真实地感受临床氛围,锻炼其临床沟通技巧和应变能力。同时,SP还能根据实习医师的表现给予及时反馈,帮助实习医师及时纠正错误,提高临床技能[10]。将CBL与SP相结合,既发挥CBL在培养实习医师临床思维能力方面的优势,又利用SP在模拟真实临床场景方面的特点,两者相辅相成,共同提升中医内科学临床带教的效果。这种教学模式能够激发实习医师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提高实习医师的自主学习能力;同时,通过反复的实践和反馈,实习医师的临床技能和综合素质也得到提升。

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实习医师CTDI-CV各维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提示采用CBL联合SP的教学方法可增强实习医师在批判性思维。分析原因可能与CBL的教学模式有关,CBL教学模式通过引入真实的或模拟的临床病例,使实习医师置身于复杂的医疗情境中,面对具体问题时需要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分析、判断与决策,提升批判性思维能力。实习医师在分析病例的过程中,不断地质疑、假设、验证,逐步构建起自己的临床思维框架,进而在面对复杂多变的病情时能够保持冷静、理性的态度,进行科学合理的判断。另外,SP作为模拟的真实患者,其表现具有高度的仿真性和可控性,能够根据教学需求,准确模拟各种临床症状和体征,为实习医师提供实践机会。在与SP的互动过程中,实习医师需要仔细观察、耐心询问、详细记录,并结合中医理论进行综合分析,这一过程可有效提高其病例分析能力。同时,SP还能根据实习医师的表现给予及时反馈,帮助其及时纠正错误,巩固学习成果。CBL与SP的联合应用还促进教学资源的优化配置。通过精心设计的病例和高度仿真的SP,教师可以更高效地传授临床知识和技能,减少对真实患者资源的依赖[11]。

本研究结果还显示,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实习医师带教满意度均更优,提示CBL联合SP模式能够提升实习医师对带教老师的满意度,进而营造和谐的带教氛围,并有效促进带教质量的提升。分析原因为,CBL与SP模式的结合,通过模拟真实临床场景,使实习医师能够更直观地面对和解决问题,这种“实战”体验极大地增强其学习积极性和参与度。同时,带教老师在此过程中不仅是知识的传授者,更是引导者和辅助者,通过精心设计的病例和SP的模拟,使实习医师主动思考、积极讨论,从而加深学生对专业知识的理解和记忆。此外,该模式还促进师生之间的交流与互动。在病例讨论和角色扮演过程中,实习医师能够直接向带教老师提出疑问,获得及时的解答和指导,这种即时的反馈机制有利于快速纠正错误、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12]。同时,带教老师也能从实习医师的表现中发现问题,及时调整教学方案,实现因材施教。CBL与SP模式的结合有利于培养实习医师的临床思维能力和决策能力。通过模拟真实情境中的病情判断、治疗选择等过程,实习医师能够逐步建立起系统的临床思维框架,学会在复杂多变的临床环境中做出合理的决策。

综上所述,在中医内科学临床带教中,运用CBL联合SP的模式具有更高的教学价值,不仅能够增强实习医师的专业素质和批判性思维能力,还能提升对带教老师的满意度。

参考文献

曹淼,肖凡,符超君,等.中医内科学疾病定义与诊断标准问题探析[J].中华中医药杂志, 2024, 39(1): 70-74.

曹淼,肖凡,喻嵘,等.基于中医内科学疾病定义模式探析其本质规律[J].中华中医药杂志, 2024, 39(7): 3280-3284.

王历花,储真真,赵进喜,等.学生标准化病人结合病案教学法在中医内科学临床带教中的应用[J].现代中医临床, 2020, 27(2): 57-60.

杨芳,夏风飞. SP结合CBL教学模式在医患沟通教学中的应用价值[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22, 20(8): 197-198.

路嘉. CBL教学法结合标准化病人(SP)在护理教学中的应用分析[J].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 2017, 1(15): 205-207.

岳麓旭,范柳笛.标准化病人(SP)在临床医学教学及技能考核中的应用[J/CD].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 2020, 7(38): 177-178.

俞杰,王佳林,王明钰,等.中文版临床推理与反思自评量表在护理学专业学生中的信效度测试研究[J].中华医学教育杂志, 2019, 39(7): 539-544.

卢健棋,黄溥玮,朱智德,等.基于《中医内科学》教学谈中医临床思维的培养[J].广西医学, 2020, 42(20): 2749-2751.

宁尚波,方贺,付爽. SP结合CBL教学法在颌面外科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继续医学教育, 2024, 38(8): 72-75.

武芸,江振宇.“CBL+PBL+SP”整合教学法在消化科临床实习中的应用研究[J].西部素质教育, 2023, 9(17): 165-168.

李淑娟,牛君义,陈凤英,等. CBL结合SP教学法在急诊临床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23, 15(10): 50-54.

蔡静,娄月,黄湲,等.案例教学法联合标准化病人教学模式在中医脑病实习生带教中的应用[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22, 20(6): 27-29.

猜你喜欢

中医内科学标准化病人临床带教
情景模拟教学在护理本科《健康评估》课程中的应用
浅谈《中医内科学》理论教学中的问题及对策
客观结构化临床考试在护理本科毕业生临床技能考核中的实践与探讨
影响实习护生临床带教效果的问题分析及对策
临床医学专业OSCE考试的效果评价及满意度调查
临床带教对新毕业护生转变角色的影响
“师带徒”在《中医内科学》实践教学中的应用
标准化病人教学在提高临床技能中的作用
中医内科研究生能力培养的问题与思考
新型综合培养模式在新生儿科进修医生临床带教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