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内镜下套扎联合组织胶注射治疗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效果及安全性观察

2025-01-02王菁

大医生 2025年1期
关键词:出血安全性

【摘要】目的 探讨内镜下套扎联合组织胶注射治疗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效果。方法 选取2022年2月至2024年2月庆阳市人民医院收治的70例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5例。对照组患者行内镜下套扎术,观察组患者行内镜下套扎联合组织胶注射。比较两组患者疗效、出血情况、凝血指标和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两组患者整体疗效、总有效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gt;0.05)。两组患者急性止血成功率、近期再出血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gt;0.05);观察组患者远期再出血率更低(Plt;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D-二聚体(D-D)、血小板计数(PLT)水平均升高,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均缩短(均Plt;0.05);但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gt;0.05)。观察组患者并发症总发生率更低(Plt;0.05)。结论 相较于单纯实施内镜下套扎术,内镜下套扎联合组织胶注射治疗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可减少远期再出血发生率,并降低并发症发生风险,具有较高的安全性。

【关键词】内镜下套扎术;组织胶;食管胃静脉曲张;出血;安全性

【中图分类号】R5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2665.2025.01.0138.04

DOI:10.3969/j.issn.2096-2665.2025.01.045

食管胃底静脉曲张主要是由慢性乙型肝炎、肝硬化引起肝组织重构,门静脉压力升高所致,大部分门静脉高压由肝硬化引起。因此,肝硬化患者更易发生食管胃底静脉曲张,这不仅会导致患者消化功能降低,还可能导致胃底静脉破裂出血,轻者出现黑便,重者可能伴有呕血等症状,更严重者甚至会出现失血性休克死亡[1-2]。传统治疗常采用压迫止血的方式,并给予药物降低门静脉压力。随着内镜技术的发展,内镜下套扎术、硬化剂、组织胶的使用逐渐增多。内镜下套扎术是采用机械性闭合血管的方式,虽然操作简单、止血效果良好,但对于胃底曲张成团静脉,则无法有效一次性套扎,并且套环易脱落,可能会引起大出血[3]。组织胶是水样固化物,具有操作简便、愈合效果良好的优点,有利于促进组织凝固,形成血栓,达到止血目的,但门静脉压力升高可导致多部位同时发生静脉曲张,单纯采用组织胶注射难以获得良好的效果[4],临床上多采用联合治疗方案。基于此,本研究探讨上述方案联合治疗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22年2月至2024年2月庆阳市人民医院收治的70例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5例。对照组患者中男性22例,女性13例;年龄31~74岁,平均年龄(51.03±9.87)岁;出血次数2~7次,平均出血次数(3.48±1.01)次;静脉曲张类型:食管、胃底、食管-胃分别为9例、4例、22例;病因:酒精性肝硬化、乙肝肝硬化、胆源性肝硬化、其他分别为6例、18例、4例、7例;Child-pugh肝功能分级[5]:A级、B级、C级分别为4例、16例、15例。观察组患者中男性21例,女性14例;年龄30~75岁,平均年龄(50.76±10.15)岁;出血次数1~6次,平均出血次数(3.55±1.03)次;静脉曲张类型:食管、胃底、食管-胃分别为8例、3例、24例;病因:酒精性肝硬化、乙肝肝硬化、胆源性肝硬化、其他分别为7例、19例、3例、6例;Child-pugh肝功能分级:A级、B级、C级分别为3例、15例、17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gt;0.05),组间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经庆阳市人民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患者及其家属均知情并签署知情同意书。纳入标准:⑴符合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临床诊断[6];⑵均为首次接受治疗;⑶临床资料完整。排除标准:⑴伴有其他严重器质性病变者;⑵合并其他消化系统疾病(如胃癌、消化性溃疡等)者;⑶伴有严重心、肺、肾功能不全者;⑷合并免疫系统疾病者。

1.2 治疗方法 对照组患者接受内镜套扎术。在内镜下确定靶血管和套扎点,每条曲张静脉套扎点间隔1~2 cm,直至所有曲张静脉被套扎,负压吸引曲张静脉至套扎环中继续吸引直至视野充分变红释放套扎皮圈,套扎后解除负压状态,静脉球变紫为套扎成功,尽量结扎所有曲张静脉,有血栓者采用血栓下方套扎处理。观察组患者接受内镜套扎联合组织胶注射治疗,内镜套扎术操作与对照组一致。食管曲张静脉每点注射硬化剂——聚桂醇注射液(陕西天宇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80445,规格:10 mL∶100 mg)3~10 mL,如曲张静脉出血仍无缓解则在原点附近注射1 mL组织胶水(北京康派特医疗器械有限公司,国械注准20173024576,规格:栓塞型0.5 mL/支),拔针,用生理盐水冲洗,止血1周后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决定是否给予套扎;胃底采用三明治法治疗,于曲张静脉团近破裂口约5 mm处用一次性内镜用注射针(江苏唯德康医疗科技有限公司,国械注准20173141366,型号:VDK-IN-23-230-2304-A)预充50%葡萄糖注射液穿刺曲张静脉回抽有血,退出针芯,注射组织胶1.5 mL(根据曲张静脉大小决定),然后注射50%葡萄糖注射液2.5 mL,见破口处有排胶,用注射针鞘触曲张静脉变硬,观察无出血后吸引退镜结束操作。两组患者术后2周复查,之后于术后第1、3、6个月时复查,随访时间均为6个月。

1.3 观察指标 ⑴比较两组患者疗效。显效:静脉曲张完全消失,内镜检查无残留小血管,消化道黏膜呈正常色泽;有效:静脉曲张基本消失,内镜检查可见残留小血管;无效:静脉曲张和内镜检查结果无改善或加重[7]。总有效率=显效率+有效率。⑵比较两组患者止血情况。包括急性止血成功(内镜治疗72 h内术区无活动性出血)、近期再出血(静脉曲张消除前出血)和远期再出血(随访期间再发出血)。⑶比较两组患者凝血指标水平。采集患者静脉血3 mL,以全自动凝血分析仪(深圳迈瑞生物医疗电子股份有限公司,型号:CX-9000)检测血小板计数(PLT)。采集两组患者静脉血3 mL,抗凝后采用离心机离心10 min(转速为3 000 r/min,离心半径为13 cm),取血浆以全自动血凝分析仪检测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D-二聚体(D-D),检测时间均为治疗前、治疗后3 d。⑷比较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并发症总发生率=[(发热、咽喉痛、胸痛和溃疡)例数/总例数]×100%。

1.4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 22.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处理。计数资料以[例(%)]表示,采用χ2检验,等级资料比较采用秩和检验;计量资料以(x)表示,采用t检验。以Plt;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疗效比较 两组患者整体疗效、总有效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gt;0.05),见表1。

2.2 两组患者止血情况比较 两组患者急性止血成功率、近期再出血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gt;0.05);观察组患者远期再出血率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lt;0.05),见表2。

2.3 两组患者凝血指标水平比较 治疗前,两组患者各凝血指标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gt;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D-D、PLT水平均升高,PT、APTT均缩短,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lt;0.05);但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gt;0.05),见表3。

2.4 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 观察组患者并发症总发生率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lt;0.05),见表4。

3 讨论

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可导致大量血液迅速丢失,患者可能出现失血性休克,威胁患者生命安全,此外,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还易引发肝硬化、肝性脑病等并发症,加重病情。既往研究显示,内镜套扎术联合硬化剂注射虽可起到止血效果,但大剂量使用会增加并发症发生率,而单纯注射硬化剂堵塞静脉并不充分,再发出血风险比较高[8]。医用组织胶固化速度快,封堵效果好,可达到快速阻断血流和止血目的,而既往多采用三明治夹心法(碘油-组织粘合剂-碘油),但该方法容易引起异位栓塞[9]。因此,本研究采用高糖-组织胶-高糖三明治法,分析内镜套扎术联合组织胶注射的有效性和安全性,以期为临床治疗方案的选择提供参考。

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急性止血成功率稍高于对照组,近期再出血率稍低于对照组,但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观察组远期再出血发生率更低,提示观察组方案在预防远期再发出血上有良好的价值。既往临床针对该病主要是实施单纯内镜套扎术,具有定位准确、操作简便、时间短和创伤小等优势,并且进行套扎处理可有效降低血流量,以此达到止血效果,但单纯内镜套扎处理效果有一定局限性;在此基础上给予组织胶注射,组织胶可快速聚合,固化、紧密镶嵌在组织表面,可有效阻断食管-胃底静脉血流,降低静脉压力,控制出血[10]。既往有研究显示,三明治夹心法注射组织粘合剂治疗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效果显著,对儿童患者也有着较高的安全性,但容易诱发并发症[11]。而本研究所采用的三明治法,可有效闭塞血管,迅速止血,具有不良反应少的优势,同时联合内镜套扎术可使出血部位能够迅速止血,改善患者预后,但联合治疗时需要注意操作步骤,需先对患者进行注射组织胶治疗,然后再进行套扎处理,因组织胶降低门静脉压,再进行套扎处理,可减少再出血,提高疗效,改善预后。

PT、APTT水平异常表达提示患者凝血功能异常,出血、血栓发生风险增加;D-D是血栓溶解物,血凝状态与D-D表达有关;PLT在凝血、止血等过程中发挥着关键作用[12]。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D-D、PLT、PT、APTT等凝血指标均优于同组治疗前,提示联合方案在改善血凝上有一定价值,而与对照组治疗后相比,观察组患者D-D、PLT水平稍高,PT、APTT水平稍低,但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这可能与样本量较少有关。分析原因为,内镜套扎术使用皮圈结扎静脉,机械作用让血管闭塞,达到止血和预防出血目的,而给予组织胶可使静脉两侧增粗,变白,可快速产生止血效果,改善血流循环,进而达到抑制疾病进展的目的,并且所采用的三明治法能够灵活搭配,针对食管-胃底静脉曲张不同情况都可进行有效治疗,从而保证治疗效果[13-14]。另外,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提示联合治疗方案能够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是一项安全有效的治疗技术。内镜套扎术具有操作简便,并发症少的优势,但有研究显示,与单纯内镜套扎术相比,联合注射组织胶并无降低并发症的效果[15],这与本研究结果存在差异。可能与本研究样本量、个体存在差异有关,限制研究结果的外推性,后续研究需对此进一步开展研究,以对本研究结果进行再验证。

综上所述,相较于单纯实施内镜下套扎术,联合组织胶注射可减少远期再出血,并具有较高安全性,值得临床应用。

参考文献

邓臣前,孙娟.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出血的内镜诊断和治疗指南解读[J].中国临床医生杂志, 2023, 51(7): 775-780.

刘星淇,王鹏阁,何松,等.急性胃底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治疗策略的研究进展[J].临床急诊杂志, 2023, 24(12): 657-662.

郝元震,程芮,张澍田.重视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的治疗[J].中国实用内科杂志, 2022, 42(10): 793-795.

张震.内镜下组织胶联合硬化剂注射和套扎术治疗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的临床效果[J].现代消化及介入诊疗, 2021, 26(6): 756-760.

邢荣春,郑军,肖建华. Child-Pugh分级的发展及临床应用[J].山东医药, 2011, 51(52): 114-115.

中华医学会肝病学分会,中华医学会消化病学分会,中华医学会内镜学分会.肝硬化门静脉高压食管胃静脉曲张出血的防治指南[J/CD].中国肝脏病杂志(电子版), 2016, 8(1): 1-18.

中华医学会消化内镜学分会食管胃静脉曲张学组.消化道静脉曲张及出血的内镜诊断和治疗规范试行方案(2009年)[J].中华消化内镜杂志, 2010, 27(1): 1-4.

周胜云,李增魁,段志辉,等.三腔二囊管在辅助急性内镜下组织胶注射术联合硬化剂注射、静脉曲张套扎治疗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作用观察[J].湖南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0, 40(S1): 128-129.

杜亮,吴学勇,吴伟.套扎联合硬化黏合治疗老年肝硬化胃食管静脉曲张的疗效[J].中国老年学杂志, 2023, 43(12): 2879-2882.

李应杰.内镜下套扎术联合组织胶黏合剂治疗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的效果及治疗后早期再出血影响因素[J].中国医药导报, 2016, 13(22): 65-68.

王琳,芦军萍,黄瑛,等.内镜下组织粘合剂注射和套扎术治疗儿童食管胃静脉曲张出血24例临床观察[J].中国循证儿科杂志, 2014, 9(1): 33-36.

逯世林,张娜,王琳,等.抗凝血酶Ⅲ在乙型肝炎肝硬化失代偿期和并发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中的评估价值[J].中华消化杂志, 2022, 42(11): 770-776.

朱文耘.内镜下硬化剂联合组织胶治疗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效果及对PLT、PT的影响[J].中国医学创新, 2023, 20(25): 29-33.

张博江,姚红娟,宋瑛,等.内镜下套扎术结合改良三明治法治疗肝硬化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患者的效果及对胃肠激素水平、凝血纤溶功能的影响[J].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 2022, 7(20): 66-69, 127.

李红青,黄沛理,王小青.内镜下食管静脉曲张套扎联合组织胶治疗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效果观察[J].中国实用医刊, 2020, 47(1): 84-87.

猜你喜欢

出血安全性
两款输液泵的输血安全性评估
既有建筑工程质量安全性的思考
某既有隔震建筑检测与安全性鉴定
米氮平治疗老年失眠伴抑郁症的疗效及安全性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治疗后出血的相关因素分析
泮托拉唑治疗消化性溃疡合并出血的疗效观察
浅谈损伤性出血的临床表现及治疗
奥美拉唑治疗胃溃疡合并出血的疗效分析与临床报道
泮托拉唑治疗消化性溃疡合并出血36例疗效观察
我院125例住院患者使用丹参酮IIA磺酸钠注射液的安全性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