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质生产力助推南疆羊产业高质量发展研究
2024-12-31王华东刘琮翊
摘" 要:为促进南疆羊产业的高质量发展,该文采用对比分析法,结合新质生产力与南疆羊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内涵与内在联系的分析,提出以新质生产力助推南疆羊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路径。新质生产力具有高科技、高效能、高质量特征,但目前南疆羊产业存在的主要问题有生产方式落后、产品科技含量低且品质不高、产业链不完善,以及羊养殖和管理人才匮乏等,与新质生产力的高科技、高质量、高能效的要求相比存在一定的差距;对此,在国家大力提倡以新质生产力促进畜牧业发展的情况下,可以采取科技创新引领产业升级、加强品种改良和疫病防控技术研究、优化产业结构提升附加值、加强区域内外的合作、完善应用型技术人才的培养和培训,从而在自给自足的基础上推动南疆羊产业的高质量发展。
关键词:南疆羊产业;新质生产力;高质量发展;生产方式;技术人才
中图分类号:F326.3" " " 文献标志码:A" " " " " 文章编号:2096-9902(2024)23-0098-05
Abstract: In order to promote the high-quality development of the sheep industry in southern Xinjiang, the paper uses a comparative analysis method and combines the analysis of the connotation and intrinsic connection between new-quality productive forces and the high-quality development of the sheep industry in southern Xinjiang, and proposes to use new-quality productive forces to promote the high-quality development of the sheep industry in southern Xinjiang. path. new-quality productive forces ha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high-tech, high-efficiency and high-quality. However, the main problems existing in the sheep industry in southern Xinjiang are backward production methods, low technological content and low quality of products, imperfect industrial chains, and lack of sheep breeding and management talents. Problems, there is a certain gap compared with the requirements of high-tech, high-quality and high-energy efficiency of new-quality productive forces; In this regard, while the country strongly advocates using new-quality productive forces to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of animal husbandry, it is possible to adopt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to lead industrial upgrading, strengthen research on variety improvement and epidemic prevention and control technologies, optimize the industrial structure to enhance added value, strengthen cooperation within and outside the region, and improve the training and training of applied technical talents to promote the high-quality development of the sheep industry in southern Xinjiang on the basis of self-sufficiency.
Keywords: sheep industry in southern Xinjiang; new-quality productive forces; high-quality development; production methods; technical talent
随着全球经济的快速发展和技术的不断进步,传统产业的转型升级已成为推动经济社会持续发展的重要动力。新质生产力,作为由技术革命性突破、生产要素创新性配置、产业深度转型升级而催生的当代先进生产力,正逐步成为引领产业升级和经济增长的新引擎。这一概念的核心在于通过劳动者、劳动资料、劳动对象及其优化组合的质变,实现全要素生产率的显著提升。南疆羊产业作为当地的传统支柱产业之一,不仅承载着保障当地畜产品供给、促进农牧民增收脱贫的重要使命,还在促进农业农村经济发展、维护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然而,长期以来,南疆羊产业面临着生产方式传统、科技含量低、生产效率不高和产业链不完善等挑战,严重制约了其高质量发展。
因此,在新质生产力涌现的背景下,如何运用数智技术、绿色技术等先进适用技术为南疆羊产业注入新动能,推动南疆羊产业的高质量发展,成为本文写作的重要议题。
1" 新质生产力与南疆羊产业高质量发展的理论内涵与内在联系
1.1" 新质生产力下南疆羊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内涵
新质生产力,是指摆脱传统经济增长方式、生产力发展路径的先进生产力质态[1],具有高科技、高效能、高质量特征,符合新发展理念的先进生产力[2]。
南疆羊产业属于畜牧业,其中的南疆是指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天山南部,羊产业特指当地的肉羊产业;《国务院办公厅关于促进畜牧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中指出,畜牧业高质量发展的目标是“畜牧业整体竞争力稳步提高,动物疫病防控能力明显增强,绿色发展水平显著提高,畜禽产品供应安全保障能力大幅提升”。因此,南疆羊产业高质量发展可以初步定义为:实现南疆肉羊产业整体竞争力、动物疫病防控能力、绿色水平和羊肉产品供应安全保障能力大幅度提升的目标。
南疆地区地域广袤,肉羊品种繁多,如刀郎羊、巴尔楚克羊、黑头羊、和田羊和柯尔克孜羊等。种类繁多的肉羊在保障羊肉产品多样化的同时,也提高了南疆羊产业的内部竞争力,同时也要求不同的地区结合当地优势选择合适的高质量发展路径。新质生产力作为摆脱传统束缚、引领产业升级的重要力量,其高科技、高效能、高质量的特质为南疆羊产业的升级发展指明了方向。按照新质生产力的要求,南疆羊产业将实现从传统养殖向现代化、标准化、品牌化转型,进而提升整体竞争力、动物疫病防控能力、绿色发展水平以及羊肉产品供应安全保障能力。
1.2" 新质生产力与南疆羊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联系
1.2.1" 时代背景与理念的契合性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发展新质生产力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和重要着力点。从性质上看,新质生产力和南疆羊产业高质量发展是2个相对对立的概念,两者的交集是新质生产力助推南疆羊产业高质量发展:通过南疆羊产业经济增长方式、生产力发展路径的提升,实现南疆羊产业高科技、高能效、高质量和高配套保障的发展。
新质生产力的提出反映了传统生产力观念的局限性,强调质量、创新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3]。这与南疆养殖业高质量发展的需求高度契合。南疆羊产业在追求高质量发展的过程中,需要关注质量提升、创新驱动和可持续发展,以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
1.2.2" 创新驱动的共同点
新质生产力强调创新在推动生产力发展中的核心作用,而南疆羊产业要实现高质量发展,同样需要创新驱动。通过引入新技术、新设备、新工艺和新模式[4],南疆羊产业可以发展生产效率、优化产品质量、降低生产成本,并推动产业升级和转型。
在南疆地区肉羊品种繁多,每个地区的气候、水土、饲料等影响肉羊生产的条件不可避免地存在一定的差异,而且在市场需求多元化、生物多样性保障羊肉产品供给的情况下,也要求羊产业呈现多元化的发展生态,并结合当地实际情况发展属于自己的创新驱动发展之路。
1.2.3" 质量提升的一致性
新质生产力追求的是高质量、高效能、高效率的生产力,而南疆羊产业高质量发展也要求提高产品质量、增强产业竞争力。这种质量提升的一致性使得新质生产力成为南疆羊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有力支撑。
对此南疆羊产业除了产业模式需要向现代化畜牧业方向发展,结合羊的生长需求和特点提供不同的配套设施外,也要求科研人员进行品种改良、人工输精、科学饲喂和高效育肥等技术的研发,地方政府加大品牌建设和输出,相关物流行业积极加强冷链运输建设等。
1.3" 可持续发展目标的一致性
新质生产力在推动经济增长的同时,注重环境保护和资源节约,追求可持续发展。因此,南疆羊产业高质量发展也需要注重生态环境的保护和资源的合理利用,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有机统一。
另外,以新质生产力促进南疆羊产业高质量发展是一个宏观的产业,除了肉羊饲养和产品加工外,也需充分考虑市场、交通运输、农产品品牌建设等多方面的配套保障。
2" 新质生产力背景下南疆羊产业的优势和问题分析
2.1" 南疆地区羊产业的优势
一是政策优势。保障肉产品供应一直是党和国家满足人民物质需求关注的重点,因此,在近年来乡村振兴、农业高质量发展的政策推行中一直也比较重视畜牧业的发展,对此新疆也高度重视,在政策支持、农户培训、基本物质供应方面也加大了支持力度[5]。
二是产业优势。畜牧业一直是南疆地区的重要产业之一,数量庞大的农户不仅具有较高的积极性,在多年的畜牧业发展中也积累了较多的原始经验[6]。近年来积极响应自治区产业联农带农,是南疆羊产业发展的重要保障之一。
三是资源优势。南疆地区虽然沙漠较多,但融化的天山雪水也环沙漠打造了很多绿洲,使南疆地区草地资源丰富,这为肉羊的生长提供了良好的保障[7]。而且南疆地区的盐碱地作为一种广泛存在的资源,也在很大程度上提升了羊肉的品质:贴着地表食草的羊摄入量较多的盐碱,在很大程度上减小了羊肉的酸度和膻味,这也是南疆羊肉比较受内地消费者、来南疆旅游的游客欢迎的原因之一。
四是产品优势。南疆羊种类繁多的特点,既保障了市场供给的多元性和稳定性,又在内部竞争中促进了品种的改良,从而提高了在全国市场的竞争力。
五是市场优势。南疆地区的大部分居民素有喜食羊肉、善做羊肉的传统,这一方面为南疆肉羊产品的销售提供了广阔的市场,另一方面也吸引了内地消费者的关注,市场正处于逐步扩大中。
2.2" 新质生产力背景下南疆羊产业面临的问题
虽然南疆羊产业具有以上优势,但是在发展方面和北疆相比还存在很大的提升空间。《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畜牧业“十四五”发展规划》中指出,在优化肉羊生产布局方面南疆地区需要加大多胎品种的推广力度、加快地方良种的提纯复壮,从而满足本地消费需求。由此可以看出,南疆地区羊产业仅在满足本地消费需求方面也存在必要的提升空间,要想满足南疆以外的需求需要在生产力方面取得质的变化。通过分析发现,南疆地区羊产业发展主要面临以下3个问题。
2.2.1" 生产方式落后
虽然南疆地区畜牧业具有较强的资源优势和产品优势、一定的产业优势,但是大部分绿洲都处于丝绸之路上,轻工业、旅游业同样比较发达,因此在畜牧业方面的投入、相对较少。而且和北疆相比,在以往的畜牧业发展、气候条件方面也存在一定的不足,例如北疆的草场更广阔、游牧传统悠久,北疆气候更冷、肉羊生长周期强。
因此,在这些历史因素的影响下,南疆的羊产业发展的增长速度一直处于相对滞后的状态、未能及时跟进时代发展的步伐,与新时代对新质生产力的要求相比存在一定的差距。例如,羊的饲养模式既有放牧模式,也有圈养模式,而圈养模式的比重不仅导致羊肉的质量有所下降[8],也导致羊的品种难以在自然条件中不断优化。
这种落后的生产方式,导致南疆羊在产量、质量等方面都不符合新质生产力高科技、高质量的要求,而且使投资者、养殖者缺乏信心,影响了南疆羊产业向高能效方向的发展,甚至形成恶性循环,同样不符合新质生产力的要求。
2.2.2" 产品科技含量低,品质不高
由于生产方式落后和品种改良不足,南疆羊肉的品质和口感难以满足市场需求。而且和放牧相比,圈养羊在运动量和运动时长等方面整体上不如牧区的羊。这些都是导致当前南疆羊需要提纯复壮的主要原因,与新质生产力高质量的要求不符。
例如南疆阿合奇县饲养的柯尔克孜羊具有耐粗饲、增重快、适应在陡峭山地放牧的特点,但是受过去饲养条件的影响,不仅体格在不断变小,毛色变得五花八门,品种的品质也有了很大程度的变化。
另外,由于以往的产业从业者不重视羊肉产品的管理,同质化的问题较为严重,并没有按照羊肉等级、部位做到按质定价,导致相关的羊肉加工产业和技术没有往精细化的方向发展,最终也影响了优良品种的保留和改良。
对地广人稀的南疆地区来说,“酒香不怕巷子深”的商业规则已经不太适应;在当前互联网营销对品牌发展形成较大积极影响的情况下,南疆地区羊肉体格较小、毛色五花八门的劣势也会被不断扩大。而且从现有产量看,南疆地区的羊产业尚未实现自给自足,不同市县的羊肉产品也很难有余量向其他地区推广,这种相对封闭的营商环境如果不能及时打破,即使有优良的品种保障羊肉的品质,也很难形成较大的市场影响力;即使在新质生产力的推动下实现了羊产业的高质量发展,也很容易遇到产品滞销的困境。
2.2.3" 产业链不完整
南疆羊产业缺乏完整的产业链,从养殖到加工、销售等环节缺乏有效衔接,导致产品附加值低。
目前南疆羊产业的产业链具有明显的地域性特征,尚未以羊肉加工、运输、品牌建设等核心产业模块为基础深度打通区域之间的连接,使每个地区的羊都能快速流向南疆其他地区、内地的餐桌。地理因素、技术生态、产业理念是造成这些问题的主要原因:南疆地域广袤但人口较少,从短期内看巨资打造现代化产业链虽然满足产业壮大后的需求,但和尚未自给自足的现状存在一定的矛盾冲突;同时南疆羊产业发展速度相对滞后导致的技术更新整体上低于其他地区的现状,也导致配套产业链的投资较少、技术力量薄弱,要想彻底构建符合新质生产力的产业链,需要的资金较大、技术人才较多;同样,在自给自足尚且存在一定困难的情况下,很多投资者也把品牌建设重点放在了当地居民、游客的消费上,在提升当地羊产品在其他地区影响力方面的投入整体较少。简单地说就是,南疆羊产业的产业链整体上是传统模式的产业链,不能满足新质生产力高能效特点下羊产品增长后充分发挥产品优势、市场优势影响力的需求。
2.2.4" 羊养殖和管理人才匮乏
在国家政策的大力支持、科研机构的积极参与下,品种的改良、新质生产力升级实现的过程中,需要大量的应用型人才转化科学技术在生产一线中促进南疆羊产业的高质量发展。但是受多方面原因的影响,南疆羊产业在羊养殖和管理等方面一直存在人才匮乏的问题,导致与新质生产力高科技的要求存在较大的差距。
造成这一问题的原因有2点:一是优秀青年人才流失严重,目前越来越多的乡村青年更青睐于去城市发展,而要想将新技术推广到优质羊的饲养中,借助智能化养殖系统、精准饲养技术实现高效能的发展目标,不仅需要优秀青年积极学习技术、转化技术,也需要更多的优秀青年传承技术。二是目前羊产业对这类技术型或管理型人才的刺激有限,导致人才培养和培训体系失衡,从传统羊产业模式到以新质生产力为核心的新产业模式的发展不是一蹴而就的,甚至不是一代人能完成的,这不仅需要在产学研融合中建立完善的人才培养机制,培养掌握现代养殖和管理技术的青年人才,也需要提供较好的在职培训、相对较好的待遇等福利保障,使青年人才在脚踏传统生产模式实地的基础上,推动南疆羊产业向新型生产模式过渡,而目前对市场经济环境下物质生活需求较高的青年人的支持依然有限。
3" 新质生产力助推南疆羊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路径
3.1" 科技创新引领产业升级
针对生产方式落后的问题,南疆羊产业需要摆脱传统经济增长方式,围绕品种优化生产方式、逐步提升核心生产力的质态。例如加强科技创新,推动南疆羊产业向智能化、数字化、绿色化方向发展;引进先进技术和设备,提高生产效率和资源利用效率,降低生产成本。
新质生产力强调科技创新的核心地位。南疆羊产业应引进先进的养殖技术和管理模式,如智能化养殖系统、精准饲养技术等,实现养殖过程的自动化、智能化和精细化。这不仅可以提高养殖效率,降低养殖成本,还可以减少人为因素对养殖过程的影响,提高羊肉的品质和安全性。
另外,为了进一步提升生产效率,南疆羊产业应完善产业链,实现从养殖到加工、销售等环节的有效衔接。通过引进先进的加工技术和设备,开发多样化的羊肉产品,满足市场多样化需求。
3.2" 加强品种改良和疫病防控技术研究,提高羊肉品质和产量
品种是影响羊肉品质、提升市场竞争力的关键因素之一,在当前电子商务和冷链运输技术高度发达、大众消费能力日益提升的今天,如果不能保证羊肉的品质,很难获得消费者的认可,即使保证产品的产量也无法销售出去。
因此,针对产品质量低的问题,南疆羊产业应加强品种改良工作,通过引进优良品种、开展杂交育种等方式,培育出适应当地气候和饲养条件的优质肉羊品种。同时,加强疫病防控技术研究,提高肉羊的抗病能力和生长速度,进一步提升羊肉的品质和产量。
3.3" 优化产业结构提升附加值、加强区域合作和对外开放
针对产业链不完整的问题,南疆羊产业应完善产业链,实现从养殖到加工、销售等环节的有效衔接。通过引进先进的加工技术和设备,开发多样化的羊肉产品,满足市场多样化需求。同时,加强品牌建设和市场营销工作,提高产品的知名度和美誉度,进一步提升产品的附加值和市场竞争力。
需要加强羊肉加工技术研发和品牌建设,提高产品附加值和市场竞争力。例如结合当地优美的自然风光,加强观光牧场的建设,借助游客的口口相传提升南疆羊、南疆地区对消费者的吸引力;结合互联网时代的营销环境打造网红营销模式、提升品牌影响力,比如在和哔哩哔哩、京东、天猫等平台合作的基础上,打造网红营销队伍,逐渐使更多消费者了解南疆羊产业及羊肉产品的渠道,促进零售业的发展、助力打赢品牌破局的攻坚战。
另外南疆地区应加强与周边地区的合作与交流,共同推动羊产业的发展。积极开拓国际市场,提高产品的出口量和出口额,为南疆羊产业的发展注入新的动力。对此南疆羊产业在产业升级的基础上,需要具体实施以下两大战略:一是在南疆地区的合作中,通过地域间的合作互通有无,使多元化的羊肉产品出现在疆内群众的餐桌上,从而在种类繁多的优质羊中确定重点品牌并整合资源,提升产品的竞争力;二是在与内地的合作中,借助政策优势、现代冷鲜技术,不断加强与内地企业(含物流企业)的合作,在实现高效能、高质量发展的基础上向内地输送更多的羊肉产品,逐渐打开市场。通过这2种策略,南疆羊肉产品的市场影响力将不断提升,高收益也能反哺、刺激、促进产业结构的高质量发展。
3.4" 加强政策扶持和人才培养
针对应用型人才匮乏的问题,需要以政策扶持为基础加大人才培养。对此政府应加大对南疆羊产业的扶持力度,制定相关政策和措施,如提供贷款支持、减免税收等优惠政策,降低企业的运营成本。同时,加强服务体系建设,为企业提供技术咨询、市场信息等全方位的服务支持,帮助企业解决生产经营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
在此基础上,还需要加强人才培养和引进工作,提高从业人员素质和技术水平,为产业发展提供有力支撑。例如积极引入社会服务机构进入南疆,完善南疆羊产业技术服务基础体系建设。工程技术和技术科学的发展,离不开良好的区域环境和基础学科的发展水平,而南疆由于基础设施相对落后,且教育资源有限,因此大多数羊产业从业人员虽然有心学习更多的知识却不可避免地存在接受能力有限的问题,所以要想为羊产业提供持续的动力并维护乡村振兴的成果,就必须加强技术服务基础体系。
可以预期的是,在培养和培训了大量人才的基础上,南疆羊产业的技术转化力度将不断加强,优质羊品种优势和新质生产力优势也会逐渐发挥出来,品牌影响力也会逐渐提升,从而促进饲养区域生活质量的不断提升、吸引更多的优秀青年人才加入进来,逐渐建立完善、持续的应用型人才保障体系。
4" 结束语
大力推进科技创新、着力推进生产方式创新、以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创新、深化人才工作机制创新,是关于推动新质生产力加快发展的重要部署。从南疆地区羊产业发展现状看,在产品创新、生产方式、产业融合和人才供给等方面都存在一定的不足,与新质生产力的要求、党和国家在新质生产力发展方面的部署都存在一定的差距。在这种情况下,围绕品种改良提升生产资料的质量,围绕生产方式引领产业升级、加强产业合作和融合、加大人才培养和供给力度已经成为当务之急,也是以新质生产力推动南疆羊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有效选择。
参考文献:
[1] 张小斌,洪康.新质生产力: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的着力点[J].中国商人,2024(5):196-198.
[2] 柴雅欣.以新质生产力推进高质量发展[N].中国纪检监察报,2024-03-05(002).
[3] 张鹏,嵇慧敏.新质生产力的科学内涵与实践路径研究——基于生产要素视角的分析[J].长春大学学报,2024,34(5):43-48.
[4] 章刘成,常纪锋,尤婷婷.新质生产力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理论逻辑与发展路径[J].对外经贸,2024(4):61-64,97.
[5] 毛静蕾.新疆南疆部分地州畜牧业发展形势分析[J].新疆畜牧业,2021,36(3):34-37.
[6] 尹亚斌.推动南疆畜牧业高质量发展助力打赢脱贫攻坚战——南疆肉牛肉羊养殖管理技术培训班在喀什举办[J].中国畜牧业,2020(20):10.
[7] 穆叶仙·吐松.新疆南疆地区畜牧业可持续发展对策的思考[J].草食家畜,2018(1):51-53.
[8] 刘娜娜,许承云,王锡波.新疆南疆地区肉羊生产经济效益分析模型构建及影响因素分析[J].黑龙江畜牧兽医,2016(22):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