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汇社会责任践行情况探究
2024-12-31陈秋霞袁晓旭
摘要:近些年,频发的食品安全问题引起社会各界关注,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消费者权益,产生了负外部性。以双汇为例,基于内部控制五要素视角,对企业食品安全问题展开剖析。研究表明,双汇存在内部分工和制衡制度不完善、相关质检部门监督不到位、风险意识薄弱及外购生猪风险较大等问题,导致其社会责任缺失。基于此,提出双汇应加强质检部门监督力度、增强风险管理意识、完善生猪供应商资质审核和考核机制等建议,以保证企业社会责任履行到位,为构建和谐可持续的食品生态圈贡献力量。
关键词:社会责任;内部控制;食品安全
0" 引言
自20世纪20年代社会责任概念被提出以来,学者对社会责任议题进行了深入研究。Armstrong[1]对社会责任缺失做出如下定义:“它是一种非法或虽然合法但不符合伦理道德的行为,这种行为决策在一定程度上忽略了社会的总体利益,而偏向考虑单方面利益。”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实施食品安全战略,让人民吃得放心。但近年来,新闻报道中常出现忽略食品安全、售卖假冒伪劣产品等社会责任缺失相关事件,引发学术界和理论界的共同关注。
到底是什么原因驱动企业发生社会责任缺失事件?张海心[2]从环境因素、组织行为因素及公司个体层面对社会责任缺失的动因进行了深入剖析,发现市场成本压力与失当行政行为会显著提升企业社会责任缺失的可能性。侯和爽[3]、李莹[4]指出,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外部压力和动力不足,内部监督激励机制也不完善。在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专注肉类加工的大型食品公司——双汇投资发展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双汇”),2022年先后被曝出生产车间出现乱象、鸡肉肠出现异物等食品安全事件。研究这些事情的来龙去脉,对于保障食品安全具有现实意义。
1" 社会责任相关概念
1.1" 社会责任概念
1924年,美国学者奥利弗·谢尔顿(Oliver Sheldon)在其著作The philosophy of Management中提出了“社会责任”的概念,首次把企业利益相关者权益与企业资金周转运动结合起来。之后,诸多学者针对社会责任概念展开深入研究和分析。美国学者阿尔奇·卡罗尔(A
rchie Carroll)给出了社会责任的较为全面的定义,指出社会责任应该包含法律责任、经济责任、自愿责任及道德责任4个部分。
我国学者对于社会责任的研究起步较晚,且因经济制度的差异及研究范围、地域因素的不同,对社会责任概念的界定还没有形成统一、有效的公认标准。卢代富[5]、刘俊海[6]均认为,社会责任不仅要确保企业股东利益最大化,而且要考虑其他利益相关者的权益,如债权人、员工、客户等。
结合学者现有观点,本文认为,企业社会责任是一种积极的或关系性的责任,是对公司股东以外的利益相关者所应承担的义务,是道德和法律义务的结合,是对股东利润最大化这一传统原则的补充。
1.2" 社会责任缺失概念
国外学者对企业社会责任缺失的研究主题比较宽泛,而我国学者以理论研究为主[7],其中姜丽群[8]的文献被引用频次较高。本文借鉴姜丽群[8]对于社会责任缺失的定义,即社会责任缺失指企业在经营过程中更多考虑自身利益,或者出于其他方面的原因,没有比照社会对于企业的期待来承担相应的责任,而产生的明显负外部性。
2" 内部控制及其与社会责任的关系
2.1" 内部控制的定义及五要素
内部控制是指一个部门内部为达成其总组织整体的目标,同时确保其资产的安全性和完整性,会计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管理政策的有效落实,组织经营的经济性、效率性和有效性,而采取的一套自我调节、自我管理、合理计划、恰当评价和有效控制的手段。内部控制五要素分别为内部环境、风险评估、控制活动、信息与沟通、内部监督。
2.2" 内部控制与社会责任之间的关系
内部控制与社会责任之间存在密不可分的关系,二者之间互相促进、相互成就。王海兵等[9]研究表明,财务绩效和内部控制均对社会责任产生正向显著影响。李文昌和杨沈炜[10]指出,建立完善的内部控制制度对企业践行社会责任有较好的促进作用。
良好的内部控制可以使企业有效规避风险,完善经营管理,从而提高企业经济效益,让企业拥有稳定的资金链。因此,企业有动力投入更多资源履行其社会责任。
3" 食品行业社会责任履行现状分析
根据中国轻工业联合会发布的数据,2023年,我国食品制造行业规模以上企业数量为9 774家,在制造业中占比较大。
根据金蜜蜂中国社会责任报告数据库统计,2006年,企业社会责任报告披露数量呈现明显上升趋势,这主要是因为这一年被视为我国社会责任报告发展的元年,中国证监会、上海证券交易所、深圳证券交易所等陆续发布了社会责任披露的相关指引。自此,披露社会责任报告的公司数量逐年增加,且披露内容呈现多元化。2016年和2022年为社会责任报告披露公司数量较多的年份,均在550家以上。2013—2022年,食品行业社会责任报告披露公司数量基本呈现波动增长态势,但是总体上披露社会责任报告公司的比重仍偏低,说明食品行业社会责任信息积极性有待进一步提高。
2022年11月,润灵环球、第一财经研究院、诺亚控股共同撰写的《2022年中国A股公司ESG评级分析报告》发布。该报告分析了1 267家A股上市公司的ESG信息披露情况,覆盖57个行业,其中食品行业共有32家涉评企业。根据该报告给出的涉评行业ESG平均得分,食品行业平均得分为1.89,在57个行业中排名第48位,得分相对较低,排名相对靠后。这说明食品行业社会责任履行质量还比较低,有较大的提升空间。
4" 双汇社会责任缺失问题分析
4.1" 双汇基本情况
双汇是农业产业化的国家重点代表性公司,也是中国规模最大的肉类加工企业,形成了饲料加工、养殖、屠宰、产品包装等相对完整的产业链。该企业的愿景是做中国最大、世界领先的肉类提供商,缔造“百年双汇”。双汇位列“2023年中国民营企业500强”榜单第169名。
在经营成果方面,2019—2022年,双汇营业收入呈现波动性增长,2022年比2019年增加23.83亿元。2020年,双汇利润总额达到最高值79.73亿元,2022年下降到71.60亿元。从营业收入和利润总额相对变化看,双汇在成本费用管理方面有待进一步改进。
4.2" 双汇有关食品安全问题
2011年,双汇“瘦肉精事件”被曝光后,近年来并未真正重视企业社会责任,依然被曝出一些食品安全问题。
4.2.1" 生产车间存在安全隐患
2022年3月15日,“双汇生产车间乱象”在微博上成为热门话题。该公司被曝出生产车间消毒环节过于随意、几乎看不到风淋系统等问题。当日,双汇集团官网发布《南昌双汇食品有限公司关于相关媒体报道内容的声明》,就媒体报道的食品安全问题致歉,决定封存管控涉案产品并对相关责任人进行停职处理。
4.2.2" 产品中出现异物
据媒体报道,2022年3月,哈尔滨某消费者在网购的双汇鸡肉肠中吃出了变质异物。该消费者在与售后客服就赔偿一事未达成一致的情况下,申请平台介入。2022年4月,双汇火腿肠再现异物事件,有消费者在食用双汇火腿肠时,被里面的异物划伤舌头。
双汇作为食品行业龙头企业,尤其要践行社会责任,提供高质量、安全系数高的食品是其对消费者应尽的义务。
5" 基于内部控制五要素视角的双汇社会责任缺失原因分析
如何履行社会责任是企业保证自身可持续发展必须要考虑的问题。履行社会责任短期内可能耗费企业一些资源,但在无形中也会提升企业的声誉度,提高客户对企业的认可度。近些年,双汇频频被曝出社会责任缺失事件,严重违背公众的期待,已产生负外部性。这到底是无意行为,还是受短期利益驱使而故意为之?下面从内部控制五要素角度剖析双汇社会责任缺失背后的原因。
5.1" 内部环境视角
5.1.1" 内部分工与制衡制度不完善
通过查阅双汇近5年的年报和部分年份的内部控制报告可知,该公司虽然设置了股东大会、董事会、监事会等治理结构,但是均由创始人万隆进行管理,上述机构并没有完全发挥作用。这样的内部环境可能造成决策者带有强烈的主观意识,进而导致公司内部效率低下,面对危机时无法采取正确、科学的应对措施。
5.1.2" 质检部门监督机制不够完善
双汇产品质检要经过多道工序,但2011年依然被发现添加了“瘦肉精”这一国家严令禁止的添加剂。双汇设有质检部门,但并未设置监督部门。不能排除其为了保证自身利益,可能将质检工作形式化,进而出现产品质量危机。2022年3—4月短短2个月时间内,双汇就发生两起食品安全事件,且均是由质检部门工作出现纰漏造成的。可见,双汇并未切实履行社会责任。
5.1.3" 缺少岗位轮换制度
双汇缺少定期轮岗制度,可能导致公司内部员工以权谋私,无法相互制约。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的规定,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协商一致,可以变更劳动合同约定的内容。
5.2" 风险评估视角
5.2.1" 风险意识薄弱
双汇对于产品有18道质检工序,也有相应的质检部门负责其产品质量,但是依然出现了“瘦肉精”问题。究其原因,在于公司风险意识较为薄弱,对风险预测不够重视。虽有质检部门,但缺乏监督部门,导致质检部门工作存在形式化隐患。
5.2.2" 外购生猪风险较大
双汇生猪以外购为主,虽然避免了在养猪方面的一些风险,减少了养猪成本,但是同时带来了更大的食品安全风险。对于企业而言,养殖户的诚信状况、饲养流程、生产规模等都至关重要。双汇若无法确保养殖户安全养殖,就会对自身食品安全造成隐患。此外,若双汇没有合理的岗位轮换等相关制度的约束,外购生猪的负责人与养殖户可能出现利益输送。
5.3" 控制活动视角
双汇在风险评估上存在的问题导致其控制活动浮于形式,未能起到有效的内部监督作用。在出现“瘦肉精”事件引发的品牌危机后,双汇时隔数日才第一次回应相关事件,且没有及时、有效地对市场反应进行干预。时至今日,双汇再度出现产品负面消息,说明其没有在根本上尝试发挥控制活动的作用。
5.4" 信息与沟通视角
第一,2022年,双汇接连出现重大食品安全问题,且相关事件具有相似性,反映出其整改措施并没能迅速传递并落实到其他子公司。
第二,企业内部审计人员与领导沟通存在问题。根据双汇2022年3月发布的《内部控制自我评价报告》,在短期内出现两次食品安全事件之后,双汇仍未在内部控制评价结论中有所披露。据了解,双汇内部审计人员平时工作中一般无法直接与上级领导对接,所有情况都由负责人上报,审查结果会受到上级领导决策的影响。同时,日常审计项目的开展也是在上级领导的指挥下进行的。双汇基层审计人员与上级沟通不足,领导对内部审计结果的重视度也不足。
5.5" 内部监督视角
食品安全事件无不反映了双汇的内部监督体系存在缺漏,运行效果也较差。如果一家食品企业未建立完善的内部监督体系,很可能导致重大食品安全问题。这也是双汇社会责任缺失的重要因素之一。
6" 双汇强化社会责任履行对策
针对社会责任缺失问题,双汇可以从企业自身和供应商两个层面加以解决。
6.1" 建立严格的监督机制和轮岗机制,完善治理体系
第一,严格实施总公司及各子公司之间的轮岗制度。该措施具体运行模式为子公司之间定期轮流派出监督巡视小组,且每一期每家子公司的监督小组成员及监督对象都随机更换。总公司对发现食品安全问题的监督小组予以奖励,对被发现食品安全问题的子公司给予一定处罚。这样,保证公司呈现较好的内部制度环境。
第二,总公司派出监督小组定期随机对子公司进行抽检,若发现食品安全问题被遗漏,则对该子公司及其对应的监督小组进行一定处罚。
第三,公司应进一步完善股东大会、董事会、监事会等治理结构,充分发挥各个治理机构的作用,实现权力间的互相制衡,避免某些部门以权谋私情况发生。另外,不管是管理者还是员工,均应加强风险管理意识,对企业经营过程中可能产生的风险或已经发生的安全事件进行充分评估,并编制相关风险预警预案。
6.2" 提高供应商选取标准,进行定期考核和评估筛选
第一,提高供应商选取标准。由于双汇自身已投产的生猪养殖规模不大,外购生猪需求量较大,因此对于供应商的考量标准也需严格。双汇应制定严格且合理的供应商引入审批制度,对供应商资质、产品质量、供货能力等做到层层把控,按照技术部门制定的相关质量安全制度签订合同,到货之后由相关主管人员按照要求验收入库。
第二,对供应商进行定期考核和培训。对于双汇这种以肉类为主的食品加工企业而言,供应商所提供的生猪质量是关键所在。因此,在引进供应商之后,双汇应实施供应商考核制度,以免供应商在供货过程中偷工减料,进而引发食品安全问题。双汇应以月度或季度为标准,对供应商质量、数量及合作情况进行考核,并将考核结果发布于公司网站,以便供应商自行查阅与核实。双汇在考核供应商情况的同时,也不能缺少实地考察。双汇应定期派员工去供应商处驻厂检验,进行实地评估。上述建议有利于双汇及时对风险进行评估,保证供应链可持续发展。此外,针对供货能力与产品质量通过考核与评估的供货商,双汇应定期组织培训活动。
7" 结语
履行社会责任是企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方式之一。企业只有在创造利润的同时,兼顾其他利益相关者的权益,才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可持续发展。双汇应最大限度地完善内部治理体系,在社会责任实践方面不断加强,为客户提供高品质产品。
参考文献
[1]ARMSTRONG J S.Social irresponsibility in management[J]. Journal of Business Research,1977,5(3):185-213.
[2]张海心.企业社会责任缺失的前置因素与外部性的作用机理
研究[D].合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20.
[3]侯和爽.我国企业社会责任缺失的原因与对策探讨[D].成都:西南财经大学,2007.
[4]李莹.我国中小企业社会责任缺失问题及对策研究[D].北京: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19.
[5]卢代富.公司社会责任与公司治理结构的创新[J].公司法律评论,2002(00):34-45.
[6]刘俊海.公司社会责任与和谐消费环境的营造[J].上海政法学院学报,2005(4):19-22.
[7]张爱卿,高应蓓.基于CiteSpace的国内外企业社会责任缺失研究可视化对比分析[J].中央财经大学学报,2020(6):91-104.
[8]姜丽群.国外企业社会责任缺失研究述评[J].外国经济与管理,2014,36(2):13-23.
[9]王海兵,刘莎,韩彬.内部控制、财务绩效对企业社会责任的影响:基于A股上市公司的经验分析[J].税务与经济,2015(6):1-9.
[10]李文昌,杨沈炜.内部控制与企业社会责任关系研究:基于财务绩效的中介效应[J].财会通讯,2018(36):99-103.
收稿日期:2024-01-03
作者简介:
陈秋霞,女,1985年生,硕士研究生,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社会责任与ESG。
袁晓旭,女,2001年生,本科,主要研究方向:社会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