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SWOT分析的腾冲市茶旅融合发展研究
2024-12-31高旭霞陈省忠黄申逵张彦昌张靖仪
摘 "要:腾冲市拥有的特殊地理位置及丰富的茶文化和旅游资源,为茶旅融合发展提供了先决条件。该研究通过SWOT分析法,研究腾冲市茶旅融合发展的内在优势、潜在劣势、外部机会和威胁,并提出发展策略。分析结果显示,腾冲市在茶文化资源、地理位置、旅游资源等方面具有显著优势,但在产品同质化、基础设施和服务水平等方面存在明显劣势。基于SWOT分析,该研究提出一系列发展策略,这些策略不仅为腾冲市茶旅融合发展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同时也为其他地区茶旅融合发展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关键词:腾冲市;茶旅融合;SWOT分析;发展战略;可持续发展
中图分类号:F592.7 " " "文献标志码:A " " " " "文章编号:2096-9902(2024)22-0116-04
Abstract: Tengchong City's special geographical location and rich tea culture and tourism resources provide prerequisites for the integrated development of tea tourism. This study uses SWOT analysis to study the inherent advantages, potential disadvantages, external opportunities and threats of the integrated development of tea and tourism in Tengchong City, and propose development strategies. The analysis results show that Tengchong City has significant advantages in tea cultural resources, geographical location, tourism resources, etc., but has obvious disadvantages in terms of product homogeneity, infrastructure and service levels. Based on SWOT analysis, this study proposes a series of development strategies, which not only provide theoretical support and practical guidance for the integrated development of tea tourism in Tengchong City, but also provide valuable reference for the integrated development of tea tourism in other regions.
Keywords: Tengchong City; integration of tea and tourism; SWOT analysis; development strategy;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腾冲市位于中国西南边陲,其悠久历史文化以及独特气候使得这座小城越来越被大众熟知,成为近年来人们热衷的旅游城市。而高黎贡山特有的光、温、水、热气候环境,造就腾冲市“名山脚下的生态茶、火山灰上的养生茶、无法复制的腾冲茶”。截至2023年,中共中央和国务院再次发布文件,指出产业在推动乡村发展中的重要作用,要加强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高度融合[1]。因此,旅游业这种支柱产业和茶叶产业的结合就显得非常重要。茶旅融合是产业发展大趋势,而且利用茶叶传统第一产业与旅游业第三产业相结合,探索其融合发展的内在机制,为乡村振兴战略的需求找到新出路。
1 "腾冲市茶旅融合发展现状
1.1 "腾冲市茶旅基本情况
1.1.1 "腾冲市茶产业发展基本情况
腾冲市拥有15万亩(1亩约等于667 m2,下同)人工种植茶园和4.7万余亩野生茶树群体,主要分布在高黎贡山、牢家山、坝外山和茶林河四大古茶树群落[2]。经过多年发展,腾冲市茶园基地已拥有9万多亩无性良种茶园[3]。
2022年,全市取得有机认证茶园11 692.7亩、绿色认证茶园27 167亩、欧盟认证茶园3 000亩、无公害认证茶园8万亩。绿色认证茶产品16个,有机认证茶产品17个,另有2 033.5亩茶园处于转换期。同时期实现茶叶总产23 200 t,包括红茶1 384 t、晒青茶5 396 t、烘青茶12 787 t、炒青茶2 923 t、乌龙茶630 t。茶产业总产值达到26.86亿元,其中农业产值7.58亿元,精制茶加工7 340 t,精制茶产值15.3亿元,产品流通产值3.77亿元。鲜叶平均价为6.0元/kg。
腾冲市茶产业迅速壮大,拥有19家重点企业和305家茶叶初制所。其中包含1家国家级龙头企业、4家省级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以及2家市级企业。通过食品安全认证企业有16家,县级行业协会1家,乡级协会3家,茶叶专业合作社21家。全市有18个注册商标,其中包含1个中国驰名商标、5个地理标志证明商标、4个省级著名商标以及13个其他商标。产品种类包含红茶、绿茶、普洱茶和乌龙茶等,构建出“腾冲茶”公共品牌和企业自主品牌的良好局面。
1.1.2 "产品特色及市场销售情况
在市场销售方面积极实施“走出去”战略,推动本地茶产业发展。全市企业在全国多个城市开展推广活动,高效提升茶产业知名度,使订单连续增长。市内茶叶龙头企业和部分有订单的茶叶合作社也加大对名优茶叶收购和加工力度,确保茶叶品质提升。在鲜叶收购方面,价格保持稳定,单芽茶叶收购价格在40~50元/kg,一芽一叶茶叶为25元/kg,一芽二叶茶叶则为15元/kg[4]。这些举措显著提高了高档鲜叶收购量。全年茶叶生产中,春茶主要以名优茶加工为主,而夏秋茶则以红碎茶和大众茶为主,除龙头企业收购少量高品质茶叶进行加工外。这样不仅促进茶叶产业发展,也提升当地茶叶市场竞争力,为茶农带来实实在在的经济效益。
1.2 "腾冲市旅游产业发展概况
腾冲市旅游资源得天独厚,拥有火山地热国家地质公园、高黎贡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和顺古镇等众多自然景观[5]。除自然景观外,腾冲市还拥有丰富的民族文化资源。这里是多个少数民族聚居地,包括傣族、彝族、白族等,各民族传统节日、民俗活动、手工艺品等都为旅游业增添了独特魅力。腾冲市以“世界腾冲 天下和顺”为品牌核心,致力于推动旅游业向更高品质发展。值得一提的是,腾冲是云南省内唯一拥有2个国家5A级旅游景区的县市区[4]。
根据表1中数据显示,腾冲市旅游业在新冠感染疫情之外的时期持续呈现上升趋势,尤其是2023年,旅游人数增长,达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水平,这与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相呼应[6]。随生活水平不断优越,人们对于美好生活的向往日益增强,更注重精神追求和自我价值实现。
1.3 "腾冲市茶旅融合发展情况
目前腾冲市旅游业和茶叶产业发展都保持良好势头,但茶旅融合发展不够深,只有部分企业,以腾冲市高黎贡山生态茶业有限责任公司为代表,在茶旅融合方面,依托茶叶产业,开发了一系列茶文化旅游项目。高黎贡山茶博园、蒲川清河茶文化温泉旅游小镇高空玻璃漂流项目已建成运营,极边高山乌龙茶庄园、曼哈古茶庄园、清凉山茶庄园等项目基本建成,蒲川清河茶文化温泉旅游小镇、虞家营大地茶海、司莫拉有机茶观光建设正在加快推进[7]。这些项目不仅丰富了旅游产品供给,也促进茶叶产业多元化发展。
据统计,腾冲市拥有48个A级景区,这些景区与茶叶产业相结合,形成了独特茶文化旅游线路,吸引了大量国内外游客。腾冲市茶旅融合发展取得显著成效,茶叶产业与旅游业的深度融合,不仅促进地方经济发展,也为游客提供更加丰富多彩旅游体验[8]。但总体来说,腾冲市茶旅的融合深度和广度仍然有极强的发展空间。
2 "腾冲市茶旅融合SWOT分析
2.1 "优势分析
2.1.1 "地理位置优越
腾冲市坐落于中国西南边陲,隶属于云南省保山市,地处著名人口地理分界线“胡焕庸线”西南端。腾冲与缅甸接壤,拥有长达150公里国境线,是中国通往南亚和东南亚的重要通道和枢纽,历史上被誉为“极边第一城”。作为云南省一部分,腾冲紧邻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与芒市等地共同构成了小众旅游地。
2.1.2 "气候特征明显
腾冲市位于海拔约1 600 m高原之上,享有年均气温约15.1 ℃宜人气候,其森林覆盖率高达73.9%,空气质量优良,细颗粒物(PM2.5)浓度常年低于10 ?滋m/m3[9],被誉为“天然氧吧”,是人们理想居住地之一。这里不仅拥有得天独厚自然环境,还是中国大陆唯一火山与地热温泉共存地区,拥有99座火山和88处温泉,这些自然奇观共同塑造了腾冲独特地理风貌和舒适气候条件。
2.1.3 "茶产业历史悠久
根据历史资料记载,腾冲茶树种植历史可追溯至唐代,当时茶叶是作为贡品供奉于皇室,彰显了其品质的优越[10]。这里的茶园,尤其是分布在蒲川、新华、团田等乡镇的乌龙茶园,以及高黎贡山等地的野生茶树群落,不仅是茶叶生产基地,更是茶文化传承活化石[11]。
2.1.4 "政府支持力度大
政府对茶旅融合发展的重视体现在一系列扶持政策的出台,这些政策为茶旅产业发展提供了坚实支撑。保山市针对茶叶产业高质量发展,制定了为期3年的行动计划(2023—2025年),该计划强调了生态茶园建设重要性,提倡数字化技术应用,以及推动茶叶全产业链发展。目标是打造强势茶叶品牌,培育龙头企业,构建一个融合茶文化、茶产业和茶科技的现代茶叶产业体系。
2.2 "劣势分析
2.2.1 "产业融合深度不足
目前,茶旅融合项目多集中在少数龙头企业,缺乏广泛行业参与和市场渗透。此外,茶旅产品创新性和多样性不足,未能充分挖掘和展现腾冲独特茶文化和自然景观,导致旅游体验同质化现象较为严重。且腾冲市相较于其他知名茶叶产区,其茶叶品牌知名度和影响力也有待提升。
2.2.2 "基础设施和服务水平待提升
腾冲市虽然在旅游基础设施建设上有所投入,但与快速增长的数学旅游需求相比,仍显不足。部分茶园和旅游景点基础设施建设滞后,影响游客体验和满意度。特别是在交通、住宿、餐饮等基础服务设施方面,存在一定瓶颈。同时,旅游服务人员专业素质和服务水平参差不齐,影响了游客整体体验,不利于茶旅融合品牌长期建设。
2.2.3 "市场营销和品牌建设滞后
腾冲市茶旅融合产品在市场营销和品牌建设方面相对滞后。虽然部分企业已开始在省内外进行推广,但整体营销策略和品牌传播力度不够,缺乏有效市场定位和目标客群分析。这导致腾冲茶旅融合产品市场知名度和影响力有限,难以形成强大品牌效应。
2.2.4 "人才匮乏和创新力不足
茶旅融合需要既懂茶文化又懂旅游管理的复合型人才,目前这方面人才储备不足。腾冲市在茶旅融合发展中面临人才短缺问题,尤其是缺乏具有创新思维和专业技能的复合型人才。这限制了茶旅融合产品创新开发和市场竞争力。同时,由于创新能力不足,腾冲市在茶旅融合模式、产品设计、服务体验等方面创新进展缓慢,难以满足多样化市场需求。
2.3 "机遇分析
2.3.1 "国家政策支持与乡村振兴战略
随着国家乡村振兴战略深入实施,腾冲市作为拥有丰富农业资源和旅游潜力地区,将受益于国家政策倾斜。乡村振兴战略强调产业繁荣和生态宜居,为腾冲市茶旅融合发展提供了政策支持和资金保障。腾冲市可以利用这一机遇,深化茶产业与旅游业融合,打造特色茶旅品牌,促进地方经济多元化发展。
2.3.2 "旅游消费升级与市场需求
随着国民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旅游消费呈现出个性化、多样化趋势。消费者对于旅游体验的需求不再局限于传统观光游览,而是更加注重文化体验、生态休闲和健康养生。腾冲市丰富的茶文化和独特自然景观恰好满足了这一市场需求,为茶旅融合产品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
2.3.3 "科技数字化转型与文化传承
科技的进步使得数字化转型成为可能,腾冲市可以利用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等现代信息技术,提升茶旅融合的管理效率和服务质量。通过建立智慧旅游平台,实现旅游资源数字化展示和个性化推荐,增强游客互动体验。同时,数字化技术还可以应用于茶园管理,提高茶叶生产智能化水平,确保产品质量和安全。
2.3.4 "区域合作发展
随着“一带一路”倡议推进,腾冲市可以加强与周边国家旅游合作,共同开发跨境旅游线路,吸引更多国际游客。同时,腾冲市成功举办一系列知名品牌赛事,启迪冰雪小镇入选中国花样滑冰队定点训练基地和中国滑冰协会会员单位,构建“一日比赛、多日停留,一人参赛、多人旅游”体育旅游模式。通过国际交流,腾冲市可以学习借鉴国外茶旅融合的成功经验,提升自身竞争力,为茶旅融合带来了更多合作机会和资源共享。
2.4 "挑战分析
2.4.1 "产业融合深度与广度的提升挑战
目前,茶旅融合项目主要集中在少数龙头企业,缺乏广泛的行业参与和市场渗透。为实现真正产业融合,需要鼓励更多中小企业和合作社参与进来,共同开发多样化茶旅产品,提升旅游体验的独特性和吸引力。
2.4.2 "基础设施与服务质量的提升挑战
随着旅游人数快速增长,现有的交通、住宿、餐饮等基础设施可能无法满足需求,尤其是在旅游高峰期。此外,旅游服务人员专业素质和服务水平参差不齐,需要通过培训和引进专业人才来提升服务质量,以满足游客对高品质旅游体验的期待。
2.4.3 "市场营销与品牌建设的创新挑战
腾冲市茶旅融合产品在市场营销和品牌建设方面存在滞后现象,需要创新营销策略和品牌传播方式。这包括利用数字营销、社交媒体、内容营销等现代营销手段,提升腾冲茶旅融合产品市场知名度和影响力。
2.4.4 "人才引进与培养的挑战
腾冲市在茶旅融合发展中面临人才短缺问题,尤其是缺乏既懂茶文化又懂旅游管理的复合型人才。这限制了茶旅融合产品创新开发和市场竞争力。为了解决这一挑战,腾冲市需要加大人才引进和培养力度,通过与高校和研究机构合作,以满足茶旅融合发展人才需求。
3 "腾冲市茶旅融合发展对策
3.1 "深度开发文化旅游资源
腾冲市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丰富的茶文化资源和独特民族风情,应进一步被挖掘和利用。腾冲市可以依托这些优势,打造特色鲜明茶文化旅游品牌。例如,通过举办茶文化节、茶艺表演、茶叶采摘体验等活动,增强游客参与感和体验感。同时,加强与茶叶生产企业合作,推出具有地方特色茶产品,提升旅游商品附加值。丰富茶文化内容,构建独特旅游品牌。组织多样茶文化活动,提高腾冲市茶文化旅游影响力和吸引力。积极响应国家号召,提前了解行业动向及相关政策,拓宽旅游市场。利用政策优势,争取更多支持,创造出更多满足市场需求的旅游产品。
3.2 "创新营销模式,打造腾冲品牌
通过线上线下融合的模式打造腾冲茶旅融合的影响力。利用互联网和社交媒体平台,如微博、微信、抖音等,开展线上宣传和推广活动,提高腾冲茶旅的知名度和影响力。线下通过举办茶叶节、茶文化体验活动、茶旅主题展览等方式,吸引游客前来体验,增强品牌体验感和互动性。建立数字化的营销模式,建立腾冲茶旅的官方网站和移动应用,提供茶旅信息查询、在线预订、游客评价等功能,提升游客的便利性和满意度。同时加大强化品牌宣传,加大在主流媒体和网络平台的广告投放力度,提高腾冲茶旅品牌的曝光率和知名度。制作茶旅宣传片,通过网络、电视等媒体渠道广泛传播,展现腾冲茶旅的独特魅力和价值,增强腾冲茶旅品牌的影响力和权威性。
3.3 "完善基础设施和便利条件
腾冲市茶旅融合的发展面临基础设施不完善、旅游服务水平有待提高等问题,应加大投入,进行系统性改善。腾冲市应加快交通网络建设,提升旅游交通便捷性;加强旅游服务人员培训,提高服务质量;完善旅游信息服务系统,为游客提供更加便捷的信息查询和预订服务。完善交通、住宿、餐饮等设施,提升相关人员专业技能,确保为游客提供更加舒适便捷的旅游体验,可以通过建设茶山步道、旅游公厕、生态停车场等基础设施,提升游客的旅游体验。
3.4 "加大人才引进和培养力度
高质量的专业人才队伍是挖掘和推动茶旅融合的重要力量。一方面,针对茶旅融合这一行业的人才需求,采取校园直招的方式,直接吸引和选拔优秀的应届毕业生,为茶旅融合发展注入新鲜血液。利用腾冲科学家论坛等高端平台,积极开展招才引智工作,与国内外知名专家、学者建立合作关系,可以为茶旅融合发展提供咨询和指导。另一方面,打造柔性引进人才平台载体,吸引更多高层次人才来腾冲开展科研、教学、创业等活动。
4 "结束语
腾冲市茶旅融合发展道路,既是机遇的探索,也是挑战的应对。依靠特殊的地理环境优势与茶文化资源,腾冲市应加强茶文化品牌深度推广,完善基础设施,积极响应国家及当地政策保障,坚持生态环保的绿色发展理念,提高相关人员整体素质,提升当地经济发展水平。其茶旅融合发展研究显示特有的优势与挑战。经过SWOT分析,腾冲市茶旅融合发展道路清晰,未来的成功将取决于如何巧妙地将优势转化为动力,将挑战转化为机遇。在保护与发展的平衡中,腾冲市会利用好茶旅融合独特魅力,为乡村振兴书写新篇章作出新贡献。
参考文献:
[1]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做好二〇二三年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重点工作的意见[N].人民日报,2023-02-14(01).
[2] 游慕贤,雷超铭.中国野茶花[J].森林与人类,2015(5):38-45.
[3] 何茂选,番仁典.茶旅融合助推腾冲茶业发展[J].云南农业,2019(3):28-30.
[4] 潘承根.腾冲市旅游地产开发类型及产品优化研究[D].昆明:云南师范大学,2021.
[5] 李玉曼.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腾冲市和顺镇文化治理研究[D].昆明:云南大学,2018.
[6] 钱力,倪修凤.贫困人口扶贫政策获得感评价与提升路径研究——以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为视角[J].人文地理,2020,35(6):106-114.
[7] 韩启荣.云南腾冲市召开茶叶产业发展工作会议[J].中国茶叶,2016,38(4):30.
[8] 王倩.乡村振兴背景下普洱市茶旅融合的SWOT分析[J].山西农经,2023(7):11-13.
[9] 杨丽云,陈骏飞,侯志江,等.云南腾冲市药用植物资源调查与分析[J].中国野生植物资源,2022,41(11):84-92.
[10] 杨东铭.论唐代茶文化的特点及其对新时代茶文化的启示[J].农业考古,2023(5):27-32.
[11] 苏文苹.高黎贡山南段东西坡中山湿性常绿阔叶林群落学比较研究[D].昆明:西南林学院,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