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回归生活 自然延伸

2024-12-20王英

东方娃娃·保育与教育 2024年12期
关键词:大班毕业典礼幼小

我园秉承陈鹤琴先生的“活教育”思想,以“玩中学,玩中长,玩出最酷的自己”为办园目标,在有关文件精神的引领下,结合园所实际情况,从“自然融入”和“多方面准备”两个关键词出发,开展园本化的幼小衔接活动。

一、内涵解读,让幼小衔接思路明晰

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开展2022年全国学前教育宣传月活动的通知》要求“幼儿园要突出将入学准备自然融入幼儿每日生活和游戏,采取循序渐进做好身心各方面准备的方法”。教育部《关于大力推进幼儿园与小学科学衔接的指导意见》的附属文件《幼儿园入学准备教育指导要点》以促进幼儿身心全面准备为目标,围绕幼儿入学所需的关键素质,提出身心准备、生活准备、社会准备、学习准备四个方面的内容。

入学准备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幼儿园应把入学准备的目标和内容自然融入幼儿的游戏和一日生活,从小班就开始,逐步培养幼儿健康的体魄、积极的态度和良好的行为习惯等,帮助他们为“终身学习”做好准备。基于此,我园制定了以小班为起点的三年幼小衔接目标,突出学习品质的培养,建构“纵向延伸、梯度衔接”的教育路径。

以大班幼小衔接课程设置为例,我园通过组织系统性、综合性的主题活动,以时间轴设定关键主题(见图1),从“升班了”到“我是小主人”,逐步增强幼儿的自信、自理、自律意识。相应地,我们调整幼儿在园的一日作息安排,适度增加集体活动的时长,定期开展模拟课堂,重视专注能力、倾听能力的培养。同时,我们调整活动规则方向,引导幼儿学习制订计划和建立规则意识,通过“鲁镇集市”等游戏活动,培养幼儿的任务意识,让幼儿当自己的主人,逐步养成自觉遵守规则的习惯,培养自我管理的能力。

二、三圈打造,让幼小衔接生态融合

陈鹤琴先生在《幼稚教育之新趋势》一文中指出:“一个活泼的幼稚生在幼稚园里自由惯的、活动惯的,一旦进了形式很重的小学,当然要发生种种困难。所以为沟通小学和幼稚园起见,有许多地方,小学一年级与幼稚园联络起来,成为一个系统,同由一个人去主持。”我园深入研究并领会陈鹤琴先生的教育理念与主张,依据“教育生态圈”理论,将原本“陡峭”的幼小衔接过程转化为渐进式的“缓坡”,积极构建三位一体的幼小衔接教育生态圈。

1.凸显幼儿主体圈,捕捉真实需求

幼小衔接有多个主体,它需要幼儿园向“上”衔接,而这个“上”是指能直达幼儿真实的生活、真实的情绪、真实的想法。进入小学,家长感受到的是压力和焦虑,教师则充满了期待和祝福。那从孩子的角度来讲,是否真像家长担忧的那样困难重重,抑或如教师认为的那样充满向往呢?我园在学期初就对8个大班268名幼儿进行了调查,发现结果并非完全符合成人的设想。有32%的幼儿不想去小学,他们表达了自己的焦虑与担心:作业很多怎么办?老师不喜欢我怎么办?如果考试差了妈妈会骂我吗?星期天是不是都要去补课?我还能和好朋友再见面吗?而这些担心大多跟幼儿的自我评价以及家庭氛围有关。

2.建立园校学习圈,减少教育差异

我园与柯岩中心小学建立了幼小衔接教育共同体,旨在通过教研与资源共享,为幼儿提供一个更加顺畅和高效的过渡环境。一是开展“学习式教研”,共同学习梳理小学《一年级课标要求》和幼儿园《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的差异所在,明确幼小衔接的目标与方向,共同制订幼小衔接计划与方案;二是进行“问题式样教研”,幼儿园教师走进小学校园进行现场研讨,深入了解当下幼儿进入小学后存在的普遍问题;三是开展“体验式教研”,邀请小学教师到幼儿园真实体验游戏,发现幼儿游戏中的学习与发展;四是开展“课堂式教研”,小学教师与幼儿教师共上一节课,发现幼儿阶段和小学阶段在教学方式上的差异。通过上述一系列的教研活动,教师们在互动中分享了各自的经验和方法,共同探讨了如何更好地帮助幼儿适应新的学习环境,为他们的顺利过渡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3.打造家园合作圈,共通教育理念

在三位一体的关系中,影响最大的是家庭教育。对幼儿来说,幼小衔接不仅是知识层面的衔接,更重要的是习惯培养、心理品质、行为习惯、学习能力等全方位的衔接。那么,如何转变家长以学习结果为第一的导向思维呢?

从小班开始,我们就推荐家长阅读陈鹤琴先生的《活教育》《家庭教育》以及其他有关家庭教育的书籍,引导家长参加园本课程,不断提升家长的教育意识和亲子陪伴质量。从小班到大班,我们还通过家长学校讲座、家长会等形式与家长进行三年的衔接渗透,向他们传递以“自然过渡”和“习惯培养”为主题的幼小衔接理念。到了大班,我园逐步向家长推荐科学进行幼小衔接的文章,在相关主题活动中引导家长与幼儿一起了解小学,分阶段搜集家长的问题,并与小学协同解决家长的困惑与疑虑,从而使家长放松心态、稳住阵脚,帮助孩子做好行之有效的入学准备。

例如,今年学期初,我们请幼儿设计了一份希望家长做哪些入学准备的清单,他们在清单上尽情抒发自己的想法:“给我一些耐心、一些时间。”“我学习不好的时候,千万不要冲我发脾气,和我一起慢慢进步。”“给我更明确的规则和要求,在我需要帮助的时候帮助我。”“给我学习的时间,也要给我游戏的时间,这样我才能学得更好。”这些清单让家长听到孩子真实的声音和内心的想法,转变了家长以学习为导向的思想观念,使家长更愿意配合和支持幼儿园的幼小衔接工作,真正实现了家园合力,共同为幼儿进入小学做好准备。

三、四有模式,让幼小衔接润物无声

“活教育”思想主张密切联系生活,激发儿童的活力。我园通过对生活与自然的探索与实践,最终在生活化的幼小衔接活动中实现了教师从“基于成人”到“基于儿童”,幼儿从“被动参与”到“主动发展”。

1.有趣生活,让幼儿具身体验

我园提倡“具身学习”的体验式学习,幼儿利用身体、通过身体、彰显身体,注重身体的感知、运动、技能、体验、表达和经验,实现知、情、意、行的和谐统一。大班幼儿进入小学,面对的是生活中的真问题,而解决问题的能力是在一次次的自我探索中培养的。他们通过倾听自己内心的声音,追随自己学习的节奏,建立起心理上的秩序感,为未来的小学生活做好各种积极的准备。在“小学,你好”活动前期,大班幼儿提出了关于小学的诸多问题:小学到底是什么样呢?小学到底要学什么本领?课间十分钟玩什么呢?小学的饭菜好吃吗?等等。这些问题有关于生活的,有关于学习的,还有关于人际交往的。通过交流与讨论,教师引导幼儿梳理并计划自己的小学之行。在参观过程中,幼儿带着自己的“问题九宫格”,不断找寻着问题的答案。他们不仅观摩了小学的教学活动和专用室活动,采访了小学的哥哥姐姐,还在小学食堂品尝了一顿美味的中餐,小学生活在他们的心中变成了一幅令人期待的美好图景。

2.有益游戏,让幼儿学会学习

幼儿园应将培养大班幼儿的学习品质作为核心目标之一,并将这一核心目标融入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我园没有刻意为大班幼儿举行太多轰轰烈烈的节日仪式,而是聚焦他们的学习需求和学习可能,利用“小区域”,挖掘“大智慧”。例如,在大班晨间签到活动中渗透前书写目标,利用“沙土画字框”“姓名连线卡”“水墨书写区”等支持不同水平的幼儿进行操作游戏。在自然角中,设置“大米操作”“切晒南瓜”“松果浸水”“水培种植”等可操作、可观察、可记录的诱导性探索区,将自然材料转变成教育资源,链接多元的学习方式,让他们在生活与大自然中深度学习。

3.有力运动,让幼儿挑战自我

我园与小学进行课程内容模块的比对研究,发现42%的一年级学生在身体运动能力方面达不到小学的健康体质检测指标。其原因在于幼儿园以户外自主游戏为主,更注重游戏兴趣与游戏创意,小学则以运动技能与体能发展为主。因此,我园在大班设置了适合幼儿身体发展水平且与小学体育关联性较强的活动内容,增强教育的连贯性,坚持活动的趣味性,提高的幼儿主动性,促使幼儿在活动中形成坚持运动的意识和习惯。我们以大班体能大循环作为体育运动的切入点,积极开展聚焦儿童游戏精神的实践活动。运动项目组成员与小学专职体育教师共同研讨,以积极运动体验和运动兴趣为导向,梳理了“大班体能大循环”的总目标和各项目的分目标,构建了以“相信运动能力、支持运动挑战、发展运动智慧、成就健全人格”为目标的运动模式。在体能大循环中,大班幼儿以不同的方式在游戏中展现自我、表达自我、实现自我,从而为进入小学积累了更多的精神力量与成长动力。

4.有爱毕业,让幼儿期望出发

毕业是人生一个阶段的圆满结束,更意味着人生另一个阶段的即将开始。那么,幼儿期待什么样的毕业典礼,以及什么样的毕业典礼对他们具有发展价值呢?大班教师竭力为幼儿提供全面参与毕业典礼的机会,支持他们采用喜爱和擅长的方式参与毕业典礼,并向幼儿传递一个理念:毕业典礼是属于每个人的,每个人都应为自己的毕业感到自豪。从毕业典礼的环境布置开始,幼儿通过展示照片、张贴作品等活动,向弟弟妹妹呈现自己在三年幼儿园生活的点点滴滴。他们悬挂心愿卡,书写自己告别幼儿园的难舍心情;种下成长树,留下在幼儿园的美好祝福……毕业典礼的节目由毕业班的幼儿共同讨论,从角色分配、道具制作、动作编排等都由幼儿自己分小组组织。演出前夕,毕业生自己制作节目单,邀请陪伴自己成长的爸爸妈妈、幼儿园里的保健医生、保安叔叔、食堂阿姨、园长妈妈等共同见证自己的毕业。这是真正以幼儿为主角的毕业典礼,让每一名幼儿满载着对幼儿园生活的美好记忆离园,为未来的成长做好铺垫。

“活教育”给了我园所有大班毕业生一个伴其一生的魔法,那就是——“活”:我们的身体是“活”的,可以运动、可以负重,可以到任何我们想去的地方;我们的小手是“活”的,可以做出我们想做的东西;我们的头脑是“活”的,遇到再大的困难也不怕,都可以想办法解决。或许这就是“活教育”思想赋予幼小衔接真正的教育意义所在吧!

猜你喜欢

大班毕业典礼幼小
学校举行2021年毕业典礼
认知风格与大班幼儿阅读理解能力的关系研究
我院隆重举行2020届毕业典礼
如何有效地做好幼小衔接
伴随成长 毕业典礼
有爱的地方就有家——大班绘本阅读活动《想要一个家》
幼小衔接真正该做什么
从养成教育入手 促幼小平稳衔接
我是一颗闪亮的小星星——大班绘本阅读活动《高个子皮皮》
从大班阅读活动“七只瞎老鼠”说说课堂提问这点事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