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课标视域下小学音乐课程跨学科融合教学路径研究

2024-12-15简群

考试周刊 2024年46期
关键词:跨学科融合小学音乐

摘"要:2022年,我国的教育部门发布了新修订的义务教育课程方案以及课程标准,跨学科主题学习是重点和最大的亮点。在义务教育过程中,新课标有明确的规定,要设立跨学科主题学习活动,也就是要开展跨学科的主题教学,要进一步加强课程协同效果。

关键词:新课标视域;小学音乐;跨学科融合

中图分类号:G623.7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8918(2024)46-0159-04

作者简介:简群(1975~),女,汉族,江西樟树人,福建省龙岩市东新小学,研究方向:小学音乐教学。

跨学科教学是包含两门或者两门以上的学科进行的知识教学,整合两门或者两门学科以上的专业知识。跨学科主题式教学,并不是任意的学科混搭,而是学科之间的融合,构建良好的学科一体化,设立主教学,辅助教学学科项目,让学科之间有效融合。

一、小学音乐跨学科教学的特征

现阶段,教育部颁发《义务教育艺术课程标准(2022年版)》,涉及内容较多,包括课程的理念、课程的目标、课程的内容、实施过程等方面。跨学科教学在教学过程中就是融合的一种方式,和传统模式的单学科教学进行对比,不仅打破了单一的教学模式,在教学活动开展过程中,还让多种学科实现了融合,丰富了学生目前的知识结构,同时让学生掌握到了不同学科知识。这和现阶段社会所需要的复合型人才保持一致,可培养复合、立体的人才。同时,在新课标改革的背景之下,学生不仅通过跨学科的教学活动掌握了到了专业的知识,同时也提升了个人的综合素养。跨学科是让不同学科之间知识有所融合,在新课标的背景下,让学科之间增强了联系性和互动性,这也是目前跨学科教学的最大优势。在小学音乐学科教学过程中,总结了跨学科教学的特点。

(一)以音乐学科为核心

目前,跨学科教学过程中,都是把本学科作为重点或者是核心内容,然后加入其他学科知识开展的教学活动。在小学音乐跨学科教学过程中,要将音乐作为核心,同时要把握音乐这门学科的最大优势。在小学的音乐教学过程中,音乐教学是为了培养学生的音乐意识,同时让学生对音乐有很大的认识,但是在音乐跨学科教学过程中,就要深挖教学本质和目标。学生在跨学科理念下,不仅要丰富自己的专业知识,同时也要规范自身的行为。其中,音乐教师不仅要有音乐知识,还要有音乐的技能、音乐的艺术实践等,才能让学生感受到音乐的魅力,同时也能增强学习的兴趣,丰富音乐知识的储备,培养自身良好的学习习惯。

(二)以美育融合为导向

目前,随着新课标改革,在小学教学活动开展中素质教育是根本,其中美育是重要的构成一部分。在教学活动中,加强美育才能让学生全面地成长,同时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让学生树立良好的价值观和人生观,形成良好的审美感。在小学音乐教学中,实行跨学科教学模式,不仅充分体现了美育的价值,也让学生的想象力得到开发,扩宽了学生的思维模式,在小学阶段培养学生的独立,塑造他们独立思考的能力。因此,在小学音乐课程教学中,进行跨学科教学,是美育融合的导向。音乐教师在制订教学目标和任务时,要加入美育,才能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

(三)以信息技术为支撑

现代化教学模式背景下,可通过多媒体、互联网、信息化技术等开展教学活动,也就是让学科实现更好的融合。目前,在小学音乐学科跨学科的教学活动中,要借助多媒体、信息化技术,从探索到实践等不同阶段来开展教学,让跨学科教学让具现代化、智能化。与此同时,教师要掌握不同的专业知识,善于利用这些辅助工具,让跨学科教学活动开展得更加有效。另外,通过利用现代化技术,可缩短学科的备课时间、提高效率,学生在教学中可达到预期的效果。

二、小学音乐课程现状及存在问题分析

(一)传统小学音乐课程教学中受到很大的限制

在传统小学音乐课程教学中,教学内容和教学形式比较受限。第一,在传统的小学音乐课程中,教师更看重音乐知识的内容,音乐理论知识的学习是重点,但是尚未融合其他学科,音乐这门学科和其他学科之间缺乏联系,从而造成了音乐课程比较孤立,也缺乏整体性。第二,在传统的小学音乐教学中,教学内容枯燥单一,都是音乐知识和技能,缺乏一定的实践性和融合性。学生在学习中比较枯燥,尚未理解真正的含义和实质,从而造成了音乐教学活动的开展效果不佳。第三,传统小学音乐教学形式单一,都是教学传授和讲解,和学生之间的互动较少,同时也缺乏创新性,无法激发学生对音乐这门学科的兴趣,从而也影响到了学生的学习效果。

(二)尚未认识到跨学科教学模式的重要性

第一,在音乐学科教学中开展跨学科教学,不仅可以让学生的音乐课程内容和形式有所丰富之外,还能体现出教学课堂的趣味性。和其他的学科进行融合,让音乐教学的视野得到扩宽,还能提高学生对音乐的理解能力。第二,跨学科教学中,小学音乐和其他学科融合,让不同学科的知识达到了互联互通。音乐这门学科和美术、科学等融合,学科之间的合作性增强,还能提升学生的跨学科思维模式。另外,通过跨学科的整合,学生了解到了不同学科之间的联系性,增强了学生的实用性,同时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和探索的兴趣。

三、新课标背景下小学音乐跨学科教学实践

在美育课程体系中,音乐是重要的构成部分,美育的开展融合了审美教学以及美感教学。传统的音乐课程在教学过程中都是学生以听觉为主,尚未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美育教育的本质就是要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增强想象力和道德情操。在新课标改革的背景之下,要追求素质教育,同时也要让各个学科实现融合。音乐和体育、美术、语文等学科的融合,让学生不仅掌握音乐专业知识,还能和其他学科实现联动。

(一)“音乐+语文”的跨学科教学实践

在音乐学科教学中和语文的融合,从表面上分析两门学科之间关联较少,但是经过分析和思考之后,两门学科之间联系得更紧密。一方面,在语文学科中有很多诗都是演奏类型的,很多古代的音乐创造人都会写古诗词;另一方面,在音乐的构成中,歌词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也是文字的一种载体。创造歌词的过程要了解含义,对歌词的每一个字都要斟酌,才能通过优美的旋律体现出美感。每一句歌词的背后都蕴含着丰富语文知识。因此,音乐教师要扩宽教学方式,和语文知识充分融合,才能增强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

例如,在人教版音乐五年级下册的《古韵新声》教学中,可以进行“音乐+语文”的融合实践教学。与此同时,在这个单元中还有两首歌曲——《梅花》和《静夜思》。这两首歌曲都是来自语文学科中王安石的《梅花》和李白的《静夜思》。因此,在进行“音乐+语文”的跨学科教学过程中,音乐教师就可以让学生先了解古诗的含义、作者的创作背景等,然后带领学生朗诵古诗、感受作者的创作时的情感,可以通过创设情景让学生用听觉感受,并在脑海中形成一幅美好的画面,就能了解音乐的实质含义和内涵。例如,在学习《春晓》这首歌的过程中,因为这首歌是通过古诗进行的改编,教师在讲解这首歌的过程中,可以让学生先掌握古诗词的含义、充分了解含义之后再进行朗诵,最后进行音乐教学,可让学生感受古诗中蕴含的音乐情感。

(二)“音乐+美术”的跨学科教学实践

在音乐学科和美术之间的跨学科融合教学过程中,虽然没有语文学科的联系性较大,但是二者之间是互相依附、相辅相成的。在小学阶段,音乐和美术在教学中都是比较直观的,音乐教学是以听觉为主,然而美术教学是以视觉为主,占据到了“五感之中”的“两感”。音乐和美术的跨学科教学,要让听觉和视觉实现良好的融合,也就是通过音乐的听觉来达到激发学生视觉的创造力的目的,通过音乐增强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在人教版音乐五年级《卢沟谣》教学中,这首歌的歌词和背景都蕴藏深厚的意义和故事,作者在创作这首歌时发生了卢沟桥和“七七事变”。因此,音乐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就可以让学生了解歌词的含义,让音乐和美术实现融合。歌词比较简单也比较贴切,反映了卢沟桥事变,同时用水清清、月圆圆勾勒出卢沟桥的夜晚景色。教师引导学生通过音乐歌曲,创造一幅作品,可以从歌词中了解到月夜、桥梁等画面。音乐和美术的融合,让学生达到了视觉和听觉的效果,增加了艺术的美感。

(三)“音乐+体育”的跨学科教学实践

在小学教学活动开展中,跨学科的教学不仅是让知识之间实现交融,也能增强学生掌握能力的本领。开展跨学科的教学,还能让学生的思维模式实现发散,达到教学的目标。从素养方面分析,开展跨学科的教学,不仅是让学生掌握到更多的技能,还能全面发展。在音乐和体育两门课程融合过程中,综合性较强,教师在进行跨学科教学活动中,可以让舞蹈和音乐更好地融合。

在人教版音乐四年级《中国功夫》教学过程中,选择了和武术相匹配的音乐作品,其中有《中国功夫》和《男儿当自强》,都是比较振奋人心的歌曲,都是用在武术表演的背景音乐。因此,教师在音乐和体育跨学科教学中,将这些音乐作为背景,然后按照音乐节奏进行武术动作的讲解。和传统的武术训练不太一致,通过音乐的衬托,可以让武术的特点更凸显,同时音乐和体育的融合,也给音乐增添了刚性之美。音乐元素在体育学科中的应用,不仅让学生锻炼了身体,同时也感受到了音乐的美感,真正实现了音乐和体育的融合,达到了教学的目标。

(四)小学音乐和道德与法治学科融合

在学生学习音乐的过程中,利用音乐中的歌词就能感受到音乐的本质,还能让学生树立良好的观念,陶冶学生的情操,增强学生的情感价值,实现学生的品德教育。道德与法治是小学阶段中十分重要的一门学科,在跨学科融合中,小学音乐教师要不断地创新,要让二者之间融合。通过二者的融合,在音乐学科中不仅能达到德育的渗透目的,还能在音乐学习中形成正确的思想。例如,伴随着新课标的改革,小学音乐教学在《郊游》讲解过程中,要结合道德与法治这门学科,让学生制作工具,营造郊游的氛围,要求学生在教学的过程中要遵守纪律,如不能乱扔垃圾、不能破坏大自然中的草木等,同时要在生活中不能浪费,养成良好的行为。两门学科的融合,不仅让学生在音乐的艺术教学中掌握到知识,还能培养学生的道德观念。学生通过学习,就能了解到保护环境的重要性,会珍惜资源和食物,同时也感受到了音乐的艺术美,增强了自身的法治观念。

四、跨学科整合视角下小学音乐课程改革的挑战与对策

(一)跨学科模式视角下小学音乐课程改革面临的挑战

在跨学科的模式下,小学音乐在教学过程中还面临着不小的挑战。最重要的就是在音乐教学中和其他学科之间能够实现很好的融合,才能达到知识的学习和技能的培养。另外,在新课标的改革背景下,教学理念、教学方法和教学资源等方面都是难点和重点。第一,在跨学科的融合过程中,小学音乐教学中教育观念的转变是最大的难点。传统的小学音乐教学开展中,都是单纯的音乐知识传授,对其他学科尚未进行融合。因此,在新的教育改革背景下,小学音乐教学中要从传统的单一教学模式向着多元化的方向实现转变,要培养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同时也锻炼学生的综合素养。第二,在跨学科融合过程中,教学方法的改革是其中重要的一个环节。传统的小学音乐教学过程都是一种以教师作为主导来进行讲课的方式,然而这种形式会影响学生的主观能动性,缺乏创新性思维。因此,在新课标的改革中,音乐教学中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通过和其他学科的融合,创造多种教学方法,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第三,充分利用教学资源,也是目前跨学科融合下最需要重点关注的问题。要想达到跨学科融合的目标,就要分析和整合、充分利用教学资源,如教学设备、教材和多媒体等。与此同时,还要培养一支经验丰富的教师团队,教师要增强自身的能力,才能更好地应对改革。

(二)探讨应对这些挑战的策略和方法

第一,要转变教育理念和观念。强化良好的跨学科融合的教育理念,教师在积极参与跨学科融合教学过程中,要让音乐和其他学科实现充分融合,让不同学科的知识得到很好的互联互通。第二,创新教学方法。传统的教学方法比较单一,同时也无法适应当下的社会发展。因此,要创新教学方法,通过探索、合作等方式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此同时,要巩固和重视学生的主体位置,不同学科的教师要加强彼此的沟通和交流,才能更好地满足当下的学生学习需求,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各种活动。另外,在教学过程中,可采用VR技术,可以营造出不同的音乐场景,通过VR营造出各国的氛围,如古典、浪漫等音乐情景,学生戴上VR眼镜,就能感受到不同国家的音乐风格。

五、结论

综上所述,随着国家对小学新课标的改革,跨学科融合模式在小学教学过程中应用越来越广泛,也是目前改革工作的重点和难点。通过跨学科的融合,可以让学生的学习能力得到锻炼之外,还能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与此同时,教师要充分地利用资源,利用多媒体、VR等技术以更好地融合音乐和其他学科。另外,要从创新教学方法、改变教学理念等方面入手,开展丰富多彩的跨学科活动,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爱好,达到教学目标。

参考文献:

[1]黄瑀.小学音乐美育的跨学科整合与应用[J].教育实践与研究(A),2023(5):34-37.

[2]李家燕.高职小学教育专业音乐课程分级教学改革研究——以北海职业学院为例[J].教育教学论坛,2023(11):73-76.

[3]贾俊.课程改革背景下的小学音乐课堂教学策略[J].山西教育(教学),2023(12):63-64.

[4]葛高荣.新课标理念下小学音乐课程教学方式的改革[J].学园,2024,17(7):84-86.

[5]杨沛璋.小学音乐跨学科融合实践研究[J].戏剧之家,2023(36):118-120.

[6]徐丽君.让音乐课堂“活”起来——小学音乐课堂教学创新策略分析[J].好日子,2021(4):272.

[7]穆丛丛.学科融合下的小学音乐课堂美育主题教学研究[J].教学管理与教育研究,2023,8(7):94-96.

猜你喜欢

跨学科融合小学音乐
高中生的生涯规划的跨学科融合
STEAM教育在通用技术教学中的应用初探
跨学科融合的探究与实施
深化人文综合体验课程改革的思考
新常态下产业转型升级对人才培养的新要求及对策建议
游戏教学法在小学音乐课堂教学中的运用
小学音乐教学中的创新教育
提高小学音乐课堂提问有效性的策略
开启学生智慧,构建快乐课堂
如何走出小学音乐教学的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