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核心素养的初中化学试卷讲评课“4+N”教学模式实践研究

2024-12-15张锡森

考试周刊 2024年46期
关键词:试卷试题解题

摘"要:在初中化学教学中,试卷讲评课的重要性被很多教师忽视,没有发挥出应有的价值。新课标背景下,教师可以尝试运用“4+N”教学模式构建高效的试卷讲评课,促进学生核心素养发展,提升化学整体教学水平。基于此,文章运用文献分析法、课堂观察法等方式研究核心素养背景下初中化学试卷讲评课“4+N”教学模式的实践策略,以期提升化学试卷讲评课效果。结合试卷讲评课特点,文章建议教师先聚焦核心素养提出目标,再加强与学生之间的互动,帮助学生达成目标,接着组织学生类比迁移练习,检测目标达成情况,最后引导学生反思,实现小结提升。

关键词:核心素养;初中;化学;试卷讲评课;4+N教学模式

中图分类号:G633.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8918(2024)46-0143-03

作者简介:张锡森(1980~),男,汉族,广东廉江人,中山市民众中学,研究方向:初中化学。

自《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以下简称“新课标”)颁布以来,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与达成备受关注。教师要秉持着“全过程贯穿”的原则,将核心素养渗透到每一个教育环节,除了新知传授还包括试卷讲评等。有效讲评试卷不仅可以帮助学生有针对性地弥补不足,起到巩固与强化作用,还能让教师深入、全面了解学生的核心素养达成情况,在此基础上进行自我反思,合理改进教学模式,有助于提升整体教学水平。鉴于试卷讲评的过程与特点,教师可以尝试运用“4+N”教学模式,突出学生主体地位,使学生从试卷及其讲评中汲取有用的知识与技能,并获得深刻、丰富的情感体验。

一、“4+N”教学模式的内涵

“4+N”教学模式是一种新颖的教学模式,是一线教师基于长期教学实践与经验总结而创设的,符合现代化教育理念。其中,“4”是指提出目标、达成目标、检测目标、小结提升这几个具有基础性的教学环节;而“N”是指若干灵动的教学元素,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根据实际情况与学生需求所设计的内容,如布置具有思考性、探索性的拓展性练习,引导学生整合零散知识点而构建知识网络的问题设计,为了激发学生兴趣而创设的多样化情境等。在新课标的指导下,教师在初中化学试卷讲评课中,需要构建以培养学生核心素养为导向的教学模式,让试卷讲评发挥出应有的价值,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二、基于核心素养的初中化学试卷讲评课“4+N”教学模式实践策略

(一)聚焦核心素养,提出目标

在传统的初中试卷讲评课上,教师过度关注学生答案的对错,追求的是让学生做对题,掌握解题方法。而基于核心素养理念开展试卷讲评课,教师要从培养学生化学观念、科学思维等角度提出目标,充分发挥试题及讲评的功能与价值,丰富试卷讲评课的内涵,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具体来说,在给学生讲评化学试题时,教师不能只关注答案的对错以及解题思路,还要深入挖掘其中所蕴含的核心素养,再朝着这个方向提出目标,让学生得到更好的发展。

试题1"随着环保理念的加强,社会越来越关注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以下做法不符合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是"""。

A.合理使用化肥与农药

B.分类并回收生活垃圾

C.净化工业废水,符合标准后再排放

D.大量燃放烟花爆竹

对这道题,大多数学生都能选出正确答案,但这道题的价值不仅在于选项是否正确,而是从化学与社会角度出发考查怎样保护我们所生活的环境。以学生在生活中常见的生活现象为例,考查学生是否知道怎么做才能保护环境,目的是提升学生对化学的认知,让学生知道化学在促进社会可持续发展上发挥的作用,以增强学生的责任担当。所以,在讲评这道试题时,教师应当将目标设置为:培养学生科学态度与责任,让学生理解社会、化学与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能够自主且科学地保护环境,具有当代青年应有的使命与担当。

试题2"根据图示完成化学气体制取实验,并解决下列问题:

图1

图2

(1)图1的实验装置中,①的名称是"""。

(2)在连接好实验装置后,首先要检查装置的""",然后再添加化学药品。

(3)在化学实验室中,通常使用图1装置制取O2,写出化学反应方程式:"。

(4)在化学实验室中,通常使用图2装置制取CO2,写出化学反应方程式:"。

在讲评这道题时,教师不能只告诉学生正确答案是什么,还要立足化学实验讲解每一个步骤、装置的原理,使学生掌握基础的实验技能、学会正确操作,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以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与实践能力。只有以发展学生核心素养为落脚点设置教育目标,才能真正发挥这道试题的价值。

(二)加强师生互动,达成目标

在传统初中化学试卷讲评课上,通常是教师讲、学生听。甚至有些教师一味地给学生灌输解题方法、解题思路,要求学生死记硬背。这不利于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还会让学生对教师产生很强的依赖性。为了培养学生核心素养,开展试卷讲评课,教师要遵循以生为本的原则,加强与学生之间的互动。只有让学生切实有效参与知识探究活动,才能锻炼其科学思维,培养其科学探究与实践能力,使学生形成化学观念与良好的科学态度、责任。例如,试卷讲评课上的内容是学生已经学过的化学知识,很多教师只是按部就班地讲解,忽视了深入探索。实际上,讲评内容并不是简单重复原有的形式,而是要有变化与创新。在讲评试题过程中,教师要学会变化角度引导学生思考,并带领学生分析比较、归纳总结等,使学生在掌握常规解题思路与方法的基础上具备新思路,如探索一题多变、一题多解、速解、巧解等,帮助学生进一步巩固、强化知识,并从中掌握重要的解题方法、分析方法与思想方法,以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逆向思维等。

试题3"在100g不知道浓度的稀硫酸溶液中投入6g铁屑,发生化学反应。在反应结束后,溶液中有剩余的铁,进行过滤,过滤之后的滤液质量是105.4g,问稀硫酸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是多少?

在讲评这道试题时,教师可以先给出一种常规的解题思路,即从化学反应前后溶液中溶质质量之差入手:设100g稀硫酸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是x%,根据化学方程式Fe+H2SO4FeSO4+H2↑,得到98∶54=100g·x%∶5.4g,从而解得x=9.8。提供这一解题思路后,教师再组织学生以小组为单位交流、探讨,尝试从不同角度寻找解题方法,如化学反应前后溶液中水的质量是不变的,可以以此为突破点;如化学反应前后,溶液中O元素质量不变、S元素质量不变,可以从这两点着手寻找解决方式;还可以从化学反应前后溶液中溶质或反应后的滤液入手找到解题方式等。总而言之,教师在试卷讲评课上要为学生提供实实在在思考的机会,激活学生的思维,引导学生自主思考并多角度解题,以锻炼学生的问题分析能力、思维发散能力,促进其科学思维能力的提升,达成核心素养培养目标。

(三)类比迁移练习,检测目标

以培养学生核心素养为目标进行化学试卷讲评,教师在引导学生分析解题思路后还要引导学生迁移练习,让学生运用所讲的解题方式和技巧解决问题,从而检测学生对知识与技能的掌握程度,判断核心素养目标的达成情况。以上文中的试题2为例,从核心素养角度分析,试题2的设计意图是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和实践能力。在试题分析结束,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给学生再出示一道题目:

试题4"探究“二氧化碳是否溶于水以及与水反应”的化学实验,结合所学的知识,尝试回答以下问题。

【探究主题】二氧化碳是否溶于水以及与水反应

【提出假设】

假设1:二氧化碳溶于水但不与水反应。

假设2:"""""""""""""。

【实验设计】

用石蕊溶液染干燥纸,制作4朵紫色的花朵,然后进行如下实验:

第一朵:将稀醋酸喷洒到第一朵花上。

第二朵:?

第三朵:将集气瓶装满二氧化碳,然后直接在瓶中放入第三朵花。

第四朵:在第4朵花上喷水,然后再将花放入装有二氧化碳的集气瓶中。

(1)对第1朵花,可以用"""代替实验中的稀醋酸。

(2)对第2朵花,你设计的实验内容是"""。

(3)对第3朵花的实验处理方式,你认为目的是"""""。

【进行实验】操作实验并观察、记录现象,展开实验探究。

【实验结论】假设2成立,支持其成立的化学实验现象是"。

【反思交流】

(1)在实验现象不明显时,判断其是否发生化学反应,实验探究的核心思路是""""。(多选题)

A.逻辑推理判断B.获取事实证据

C.控制实验条件D.设计对比实验

(2)在氢氧化钠溶液中加入稀盐酸,实验现象不明显,可以用什么方法去判断是否有化学反应发生:"。

教师以化学实验为立足点,以培养学生科学实践与探究能力为落脚点,将实验情境与真实情境转化为试题情境,引导学生探究二氧化碳是否溶于水以及与水反应。这不仅可以深化学生对化学知识本质的理解与认识,还让学生清楚地认识到理解观察、实验探究两种常见探究方式的区别。在迁移应用过程中,学生完整地参与了科学探究过程,掌握了比较与类比思维、控制变量、分析与综合等解题方法,也学会了基于实验事实的获取进行逻辑推理与科学判断,核心素养培养目标得以贯彻落实。

(四)组织学生反思,小结提升

在化学试卷讲评课上,教师需要获得真实、有效的反馈,了解学生是否已经掌握化学知识与解题思路。所以,教师需要组织学生反思、总结,以此提升学生解题水平,促进其核心素养发展。如对照目标,让学生回顾这节课的内容,思考有哪些收获;对照本节课中强调的易错题,总结有哪些已经完全弄懂的,还有哪些仍然不明白或存有疑惑;对照整体考试情况,总结有哪些试题自己做得比较好、哪些试题不应该错,尤其是因为没有规范书写或审题不清而导致的错误。为了培养学生良好的纠错习惯,教师可以让学生准备一本错题集,在每一次试卷讲评课结束后抄下自己认为有价值的错题,结合教师讲评内容归纳解法。

三、结论

综上所述,要想上好初中化学试卷讲评课,教师要以实际学情为出发点,以核心素养培养为落脚点,合理运用“4+N”教学模式,先提出目标;再通过与学生的有效互动达成目标,组织学生迁移练习、检测目标;最后组织学生反思,小结提升,实现“教师教得轻松,学生学得高效”。教学实践结果表明,运用“4+N”教学模式学生开展化学试卷讲评课可操作性强,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也大有可为。因此,在初中化学试卷讲评课上,应广泛运用“4+N”教学模式,充分发挥试卷讲评的功能与价值,顺利达成课程教学目标。

参考文献:

[1]刘红梅,刘补云.践行核心素养导向评价"引领初中化学教学改革——2021年天津市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化学试卷评析及教学建议[J].考试研究,2022(3):51-57.

[2]黄恭福,邹海龙.落实立德树人任务"发展学科核心素养——湖南省常德市2020年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化学)试卷评析[J].实验教学与仪器,2020,37(12):3-7.

[3]朱根俊.初中化学试卷评讲方面有效性策略[J].数理化解题研究,2020(26):97-98.

[4]戴松.例谈上好初中化学试卷评讲课[J].中学课程辅导(江苏教师),2014(2):85.

[5]钱芳.试卷评讲:我们忽视了什么——基于初中化学试卷评讲课有效性的反思[J].考试周刊,2011(60):7-9.

猜你喜欢

试卷试题解题
用“同样多”解题
设而不求巧解题
2021年高考数学模拟试题(四)
用“同样多”解题
2019年高考数学模拟试题(五)
《陈涉世家》初三复习试题
2019届高考数学模拟试题(二)
Module5 A Trip Along the Three Gorges
Module5 Great People and Great Inventions of Ancient China
Module 4 Sandstorms in Asi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