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叶圣陶美育理念下小学美术绘本教学策略探究

2024-12-15狄青云

考试周刊 2024年46期
关键词:美术学科绘本教学小学

摘"要:伴随素质教育的持续深入,美育教育的重要性逐渐凸显出来。为保证美育教育的质量的提升,小学美术教学实践需要引入新思想,融入新理念。文章从叶圣陶美育理念出发,将绘本运用到小学美术的教学实践中,从而为小学生绘出多彩生活、感知美术世界提供支持。

关键词:叶圣陶教育理念;小学;美术学科;绘本教学

中图分类号:G623.7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8918(2024)46-0155-04

课题项目:苏州市教育科学“十四五”规划2021年度课题“基于叶圣陶美育思想的小学绘本教学模式研究”(课题编号:2021/Y/02/013/07)。

作者简介:狄青云(1987~),女,汉族,江苏苏州人,苏州市相城区北桥中心小学,研究方向:美术教学。

对叶圣陶的教育思想的解读可以从三个方面着手:一是“美”涉及精神层面;二是“真”的才“美”;三是“美”可以使人感动。这些方面奠定了叶圣陶美学思想的基调。他一开始就将“美”与“真”连接了起来,而“真”又是以“人间”为根基的,为他思考美与生活的关系问题奠定了基础。文章从叶圣陶美育思想出发,提出小学美术绘本教学的创新思路,为小学美术教学改革服务。

一、绘本的概念与特点分析

绘本是一种融合了文字与图画的儿童读物,与传统意义上以文字描述为主的读物有着显著区别,因其语言简洁、图画生动活泼等特点而深受小学生的喜爱。在绘本中,文字与图画并不是主导与辅助的关系,而是相辅相成、缺一不可的。两者相互作用,共同呈现绘本的内容和主体。现阶段,绘本已经被广泛运用到教育教学实践中,并取得了显著的应用效果,为小学美术教学改革提供了新的思路。与传统的教学资源不同,绘本资源的特点鲜明,具体如下:一是形象直观。将文字与图画巧妙地融合,能够带给小学生更加立体、直观的感受。相较于传统的文字呈现方式,绘本当中结合图画的方式呈现内容更具感染力。很多情况下,小学生根据画面就可以感受其中传递出的内容、感知画面呈现的美感,这是普通读物不具备的特点。二是贴近实际。美术作品的诞生通常与生活紧密相关,绘本的内容也是基于生活实际所展现和呈现,本身是立足于生活实际的。绘本内容的引入充满着生活的气息,能够引导小学生发现生活当中的独特之美,使得生活气息更浓郁。三是风趣幽默。由于绘本的受众群体是年龄偏小的儿童,所以创编内容要结合儿童的心智特点进行设计,绘本中融入了更多趣味性的元素,更好地调动学生的阅读兴趣。四是韵律性强。在绘本当中除了文字和图画外,通常还会以歌谣的方式呈现。这种表达方式让绘本的形态进一步发生改变,也方便小学生主动理解绘本,配合图画表现得更加生动。

二、叶圣陶美育理念下小学美术绘本教学策略

叶圣陶理念下小学美术绘本教学的意义和价值不容忽视,如何将绘本全面融入和运用到小学美术的教学实践中,还需要做好教学全过程的优化与创新,分别从教学情境、教学内容、绘本留白、绘本呈现形式以及教学评价方向着手,搭建一个完整的小学美术教学框架,更新小学美术教学环境。

(一)创设美术绘本教学情境

绘本情境的创设,是进一步挖掘绘本所诠释出的育人价值与艺术特点的实践过程,致力于对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为学生了解绘本和接触绘本提供渠道和路径。创设小学美术绘本教学情境,能够让传统的小学美术教学空间得到拓展,采取以“绘本”为核心的方式,让小学生在翻阅绘本的过程中了解绘本的创作特点,为后续的自主创作奠定基础。

例如,以“放学了”为例。根据该教学内容,教师首先要做好教学目标的确定和原创绘本场景的设置。教学目标关注学生的任务动态观察能力、理解人物动态与人物间的关系、以主题为原点创作人物动态场景、以提高学生的鉴赏能力等。设置绘本的创作场景为“课后生活”,教师要按照小学生的理解能力和偏好,选择绘本场景的创设方式,采取多媒体场景创设的方式帮助学生了解原创绘本创作的主要元素和内容。教师也要采取语言表达等方式,让绘本创作得以展开。除了自主创编绘本的方式外,教师还可以引入绘本中的元素来创设情境。如将《爷爷的肉丸子汤》应用到美术教学中,借助绘本创设一个实践性的场景,采取模拟的方式安排分工,以动态化的方式呈现绘本,优化教学情境和氛围。

创设教学情境是利用好绘本的特殊性,对其中涉及的素材信息进行挖掘,以便于充分了解绘本的基本特征,吸引小学生主动参与实践,以真实的情境创设与安排,拉近小学生与绘本之间的距离。

(二)结合教学内容精选绘本

绘本素材多元多样,绘本在小学美术教学实践中的运用,对小学生的成长有重要意义。教师要利用好教学空间和教学场景,让绘本的价值得到充分释放。为此,小学美术教师要精选绘本素材,从而确保绘本可以发挥较强的教育价值和教育意义,成为推动小学美术教学转型的主要教学资源,为小学生提供针对性的学习要素。

例如,在教学“建筑艺术的美”的相关内容时,为了让小学生能够了解建筑艺术并感知建筑艺术的独特魅力,在绘本素材的选择上对一些基础薄弱的学生选择《爸爸造的房子》这样简单的绘本,方便小学生理解;也可以为一些基础较好的学生提供《建筑的故事》这样难度较大的绘本,为其开阔眼界提供支持。多元的绘本资源的灵活选择,能够为每一个小学生群体提供针对性的内容,强化这一群体的学习和理解能力,进而实现教学质量的提升。除在美术课堂上根据学生的基本情况灵活筛选绘本素材外,教师还可以在班级内部建立绘本素材库,让绘本成为小学生日常生活中的主要一部分,随时随地可以选择自己感兴趣的绘本素材进行欣赏。

教师结合小学美术教学内容选择绘本素材,使得绘本素材的针对性更强,能够为处于不同层次的小学生提供针对性的学习内容,调动和激活小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帮助他们充分体验美术的存在,感知美术艺术的魅力。

(三)巧设绘本留白

在叶圣陶美育思想的引领下,小学美术绘本教学中,要让小学生全程参与具体实践过程,让小学生获得良好的学习感受和学习体验,从而对绘本的美有深刻、全面、充分的了解。绘本的一大特点是丰富的图画,且图画的风格多元多样,创作者可以根据自身的喜好和特长选择不同的表现形式。但不可否认,绘本的创设初衷是生动地诠释内容,辅以文字让内容呈现更立体。在小学美术教学实践中,运用绘本素材,要做好对绘本的留白处理。这样的方式可以充分挖掘绘本素材的价值,让学生可以发现美、欣赏美。

例如,在教学《风筝的魅力》的相关内容时,教学目标是通过绘本让小学生了解风筝的相关知识,并对风筝的结构、种类和制作方法有一定的了解,从而体会另一种别样的制造之美。作为小学美术课堂上学生实践能力的强化路径之一,教师在进行美术教学过程中,则可以充分挖掘绘本当中蕴含的深刻内涵,采取绘本留白的方式给予小学生充足的想象空间和创造空间。如对有关于风筝的相关绘本选择后,引出独立性的探究性问题如硬翅风筝、软翅风筝、板式风筝等构造、形式、特点等。以这样的留白激活小学生的美术探究欲望,并采取绘画和描述的方式将风筝的类型和基本特征进行介绍,以总结风筝的类型,并了解各类型的风筝特征。

在小学美术课堂上运用绘本并非单纯的绘本选择和鉴赏,更要选择绘本的内容,给足留白内容,激发调动小学生的学习兴趣,让他们在绘本探究中有新的感受和体验。

(四)创新绘本呈现形式

绘本的美不单单是从鉴赏的角度着手,更要利用绘本的内涵进行多种形式的创造,通过多途径、多方法挖掘绘本的魅力。在叶圣陶美育理念的影响下,小学生在美术课堂上进行绘本的学习,教师要不断创新绘本的呈现方式。

第一,临摹绘本。绘本中的图画拥有大量的原创素材,临摹是一种最基础的感知绘本艺术魅力的途径。且对小学生群体而言,临摹过程和临摹方式小学生本身并不陌生,运用好临摹的方法有利于小学生感受绘本中图画创作者的构图思想和绘画技巧,学生通过临摹学会“读画”,对绘本中营造的画面情绪有充分的认知。第二,改写绘本。这里提到的改写绘本,指的是小学生对绘本素材的二次创作的过程,临摹的方式是对原有图画的模仿,改写绘本则是赋予绘本不同的含义和特征。这样的方式小学生更容易和绘本建立情感上的关联,并根据自己的理解让绘本的内涵得到充分释放,以新的元素的融入进行加工与优化,有助于小学生的思维创新力的激活。且这种改写的方式也让绘本的特征更加鲜明,学生的学习自信也因此得到强化。第三,原创绘本。对小学生群体而言通过绘本的学习其自身对绘本的内容的理解和感知能力明显增强,为了考验小学生的综合能力和综合素养,尝试设置原创的绘本主题,激活和引导小学生进行绘本的自主创作,生成原创的绘本。在进行绘本主题的选择时,教师可以根据小学生的个性需求灵活选择,以此来保证原创绘本的鲜明特征。

绘本在小学美术课堂上的运用,在运用形式上要做出调整与优化,以充分保证绘本的价值,根本上为小学生的学习感受的提升服务。与传统的绘本呈现方式相比,多元的绘本呈现形式调动和激活了小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强化了小学生的学习体验。

(五)开展教学评价

从叶圣陶美育思想出发,小学阶段的美育环境和美育氛围得到优化,小学美术课堂面临转型与升级。绘本作为一种特色鲜明的教学资源,运用到小学美术的教学实践中,势必引起化学反应,进一步增强小学生的美术学习体验和学习感受。但需要注意,想要持续发挥绘本的美育作用,还需要建立健全教学评价方案。

例如,在小学美术绘本教学实践中,对绘本运用的全过程进行评价,包括教师教学形式的选择、教学方法的创新等,也包括学生的学习体验和学习感受、学习效果和未来的学习意愿等。以这样的方式搭建一个全方位的学习评价框架,真实了解小学美术课堂上绘本的运用情况,以真实的教学评价为依托,赋能小学美术绘本课堂实践。教学评价的结果,要能够运用到小学美术的教学实践中,进一步增强小学生的美术学习感受。除了全方位的立体教学评价方法之外,还尝试打造开放性的教学评价方案,以新颖的评价为支撑和依托,推动和促进小学美术绘本教学的持续深入。如为了检验小学美术绘本教学的效果,学校可以定期开展有关于美术绘本的鉴赏活动、创编活动等,以这样的方式检验绘本教学的效果和有效性,真实了解绘本教学的必要性,以活动的方式让绘本教学的质量得到检验。教师可以第一时间了解学生的基本情况,并针对性地做出教学内容上的调整。

开展教学评价时,小学美术绘本教学的重要环节,也是核心环节。如何保证小学美术绘本教学的有效性,在教学评价方法上进行调整与优化,始终保证教学评价与教学全过程的衔接,进一步提升教学评价的质量,为小学美术教学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案。

三、叶圣陶理念下小学美术绘本教学的意义

叶圣陶的美育思想中,核心构成部分是养成教育和趣味教育,强调在日常的生活、大自然、学科教育等多渠道开展美术教学,推动美育目标的达成。小学阶段的学生正处于思想快速发展的关键时期,美育作为小学美术的核心目标之一,如何提高小学美术教学质量还需要引入更多元素。绘本教学的引入让小学美术教学资源更丰富,带给小学生全新的美育内容,完善和构建小学美育新框架。

(一)符合学生的身心特点

小学生天性活泼、精力旺盛,其自身对新鲜事物充满着强烈的好奇心。这些特点都决定了美术教学的侧重点要以小学生的成长为前提。与传统的小学美术教材内容相比,绘本内容的呈现方式更生动,且由于绘本本身的形态多样、内容多元,极容易满足小学生的个性化学习特征,符合学生的身心发展需要。绘本内容图片精美、文字简练,能够充分展现出绘本的核心意图,并且大量的绘本留白,也使得绘本的可开放性更强。叶圣陶理念下绘本资料的融入,更符合该理念倡导的内容,也更契合小学生对美术学科学习的身心特征。

(二)拓展学生想象空间

在传统的小学美术教学实践中,为了让小学生感知美、体会美的存在,通常教学内容是以简单的美术作品的赏析为主,科普性和教育目的性强,导致大部分小学生对美术学习缺乏足够的兴趣和主动性。结合叶圣陶理念的核心观点,将绘本素材引入小学美术的教学实践中,拓宽了学生的想象空间,带给小学生不一样的情感体验。如绘本当中的形式多样,素材开放性和包容性强,极容易调动小学生的主动性和探究积极性,绘本当中的大量留白也激活了小学生的想象能力。如绘本中可以让小动物们说话、让故事本身充满趣味,小学生接触绘本能够更好地发现美、分析美和享受美。

(三)提升学生审美素养

不同的主题绘本的创作风格、艺术表现形式都有所不同,利用巧妙的表达方式和表达手段,能够丰富小学生的美术鉴赏能力与技巧。从叶圣陶美育理念出发,绘本的运用要保证小学生可以参与其中,从而获得良好的感知和体验。由于绘本的风格特征不同,对绘本素材的使用也要考虑到小学生的基本特点,让小学生了解创作风格、创作手法,不断提升自我的审美能力。

四、结论

综上所述,绘本作为一种特殊的资源,将其运用到小学美术课堂上,对推动美术课堂的转型和升级有积极意义。要充分利用美术课堂的开放性,挖掘和释放绘本资源的独特魅力,调动小学生的美术学习积极性。与传统的教学模式相比,绘本素材的运用营造了一个开放性的空间,只有持续释放绘本的育人属性,才能够为小学生的美术学习提供坚实保障,让小学生充分感知美术世界。

参考文献:

[1]顾思悦.“双减”政策下的小学美术课堂多元化教学探究[J].小学生(中旬刊),2024(5):61-63.

[2]缪薇薇.绘本让学生绘画越来越美——儿童绘本在小学美术教学中的应用[J].小学生(下旬刊),2024(4):97-99.

[3]陈斐婧.基于创造力培养的小学美术色彩教学探析[J].色彩,2024(3):145-147.

[4]杨蕾.儿童绘本在小学美术教学中的应用[J].天津教育,2024(9):134-136.

[5]余正超.浅谈儿童绘本在小学美术教学中的实践应用[J].智力,2024(8):187-190.

[6]嵇淑静.试论水墨画特色绘本与小学美术课堂的融合[J].文科爱好者,2024(1):111-113.

[7]苏端凤.儿童绘本在小学美术教学中的应用案例[J].新课程研究,2024(3):126-128.

[8]许伟伟.以绘本融入小学美术教学的策略探究[J].学苑教育,2024(3):40-42.

[9]严明.新课标下小学生美术核心素养的培养[J].教育界,2024(1):68-70.

[10]苏新新,吴超华.整合传统文化绘本资源"开拓小学美术课堂新路径[J].少儿美术,2024(1):33-35.

猜你喜欢

美术学科绘本教学小学
试论高中审美思想教育对美术学科教学的重要性
中小学美术学科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策略探究
核心素养取向的美术课程
美术学科知识类型的划分与教学条件适配的选择
从图画的背后读出含义
如何优化绘本教学中的提问策略
基于文体意识的小学语文绘本教学
共读绘本从“句号”到“省略号”
体育教学中准备活动的作用与类型研究
生本教育理念下的美术教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