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实用性阅读与交流任务群视域下小学语文有效教学策略探究

2024-12-15黄雅彬

考试周刊 2024年46期
关键词:实用性阅读与交流教学策略小学语文

摘"要:在新课程下的小学语文教学中,构建学习任务群逐渐成为一项重要措施。在语文学习任务群中,实用性阅读与交流是一种重要形式。为此,文章针对小学语文学习任务群的设计在教学实践中进行了观察与总结,并适当整理了与之有关的文献资料。在理论分析与实践探究有机结合的前提下,文章明确了运用实用性阅读与交流任务群组织小学语文教学的必要性,思考了实用性阅读与交流任务群视域下小学语文教学的原则和具体策略,以期逐步达到理想的育人效果。

关键词:小学语文;实用性阅读与交流;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G623.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8918(2024)46-0040-04

作者简介:黄雅彬(1980~),女,汉族,福建漳州人,漳州市龙海区石码中心小学,研究方向:小学语文教学。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以下简称《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内容主要以学习任务群组织与呈现”。由此可见,构建语文学习任务群是《课程标准》提出的基本要求。从整体来看,现阶段的语文学习任务群可以划分为三个层面,而实用性阅读与交流是发展型学习任务群的重要组成部分。简单来说,实用性阅读与交流任务群可以划分为实用性阅读与实用性交流两项内容,两者之间是相辅相成的,前者可以理解为理解以及摄入信息,而后者则是学生建构与应用的结果。由于阅读和表达本身就是贯穿于语文学习的重要活动,所以实用性阅读与交流任务群会对学生的语文学习效果产生直接影响。因此,小学语文教师要准确把握实用性阅读与交流任务群的基本特征,明确学生的认知特点,并以此为基础不断探索实用性阅读与交流任务群视域下小学语文教学的有效方法,以逐步优化教学过程,帮助学生提高学习质量。

一、运用实用性阅读与交流任务群组织小学语文教学的必要性

从实际情况来看,实用性阅读与交流任务群在小学语文课程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所以运用这一任务群组织小学语文教学是必要的。

第一,有利于促进学生语文核心素养发展。从概念来看,实用性阅读与交流任务群的基本过程是让学生通过阅读、观察、倾听等方式进行信息的整合,并使其依托具体的情境进行得体的表达。在这一过程中,学生首先可以积累丰富的语言材料,并进行语言知识的应用。其次,学生要对信息进行分析、提炼与整合,并且要在交流中进行思考与判断。这有利于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由此可见,实用性阅读与交流任务群有利于从语言和思维等角度促进学生语文核心素养发展。

第二,有利于突出语文课程的实用性。语文学科具有工具性特征,语文课程中的语言文字本身就是一种信息载体以及交际工具。不难理解,在实用性阅读与交流任务群中,之所以用“实用性”对“阅读与交流”进行修饰,最主要的目的就是避免教师仅仅从文化、审美等角度引导学生理解文学性的内容,让学生更加关注语文知识的实用价值。从整体来看,语文学习中三类发展型学习任务群分别指向“生活实用”“理性思辨”以及“文学审美”这几种功能。由此可见,语文学科的实用性价值提升到了与思辨性、文学性同等的地位。所以运用实用性阅读与交流任务群组织语文教学是必要的。

第三,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知识迁移应用能力,并通过语文学习满足学生的现实生活需要。实用性阅读与交流任务群更加关注学生对语言文字的理解以及信息的传递。所以在实用性阅读与交流任务群视域下的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既要通过课内教学帮助学生进行实用性语文知识的建构,也要鼓励学生积极适应生活需要,使学生将课内所学知识迁移应用到实际生活中,从而帮助学生实现知识应用能力的发展。

二、实用性阅读与交流任务群视域下小学语文教学原则

为了在实用性阅读与交流任务群视域下,有效组织小学语文教学,教师要以恰当的原则作为指导。

第一,整体性。顾名思义,整体性原则强调将教学内容视为有机的统一体。在实用性阅读与交流任务群中,阅读和交流之间存在相辅相成的关联。因此,教师在实用性阅读与交流任务群的实施过程中必然要遵循整体性原则。根据这一原则的要求,教师要立足于整体视角设计语文学习活动,避免割裂阅读和交流这两项语文活动之间的关系。只有这样,教师才能帮助学生经历完整的学习活动。

第二,主体性。针对语文学习中的阅读和交流活动,《课程标准》指出“鼓励自主阅读、自由表达”。这一要求表明学生在各项语文活动中均发挥着重要的主体作用。因此,在实用性阅读与交流任务群视域下的语文教学中,教师应遵循主体性原则。在这一原则引领下,教师要明确学生的学习需要,提高学生的学习参与度,帮助学生发挥出主观能动性。这样可以一定程度上改变学生被动接受的学习方式,使学生在主动参与的过程中逐步提升学习质量。

第三,科学性。为了保障实用性阅读与交流任务群视域下小学语文教学的有效性,教师在教学中必然要遵循科学性原则。在这一原则引领下,一方面,教师要明确《课程标准》的基本要求。实用性阅读与交流任务群作为新课标提倡的课程组织形式,其设计与实施需要满足《课程标准》的要求。另一方面,教师要准确把握学生的认知特点,使教学活动契合学生学习需要,并且要避免超出学生的“最近发展区”。从实际效果来看,在科学性原则引领下,教师可以更加精准地设计学习任务群,从而提升教学质量。

第四,渐进性。在实用性阅读与交流任务群视域下的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语文能力的发展并非一蹴而就的。针对这种情况,教师在实用性阅读与交流任务群的设计与实施中要避免急于求成,不能追求在短时间内帮助学生实现语文能力的快速发展,而是要循序渐进地提高教学要求,帮助学生逐步实现发展与提升。

三、实用性阅读与交流任务群视域下小学语文教学策略

(一)设置学习目标,明确任务导向

无论利用任何方法组织小学语文教学,为了帮助学生提高学习质量,教师都需要使学生明确具体的发展指向。由于实用性阅读与交流是一种综合性、整体性的学习任务群,所以借助这一任务群组织小学语文教学的过程中,为了避免语文学习偏离重点,教师更需要设置清晰的学习目标,以帮助学生明确任务导向,从而有序实施教学活动。

以《爬山虎的脚》为例,基于实用性阅读与交流任务群的要求,教师可以结合本课内容设置以下几项学习目标:第一,准确理解文章的叙述顺序,理解文中重点的字、词、句,并据此分析爬山虎的脚有怎样的特点。第二,体会文章语言的生动与准确,分析作者描写爬山虎的脚的特征时使用了怎样的语言表达方法。第三,从文章中借鉴作者使用的观察记录方法,逐步优化细心观察的习惯,提高观察能力,并在认真观察中获取信息。上述目标不但与实用性阅读与交流任务群的要求相符,而且体现出了本课教学内容的重点,所以能够为后续教学活动的实施奠定基础。总之,在学习任务群视域下的小学语文教学中,设置与任务群以及教学内容相对应的学习目标是必要的。

(二)创设课堂情境,激发学习意愿

在学习活动中,兴趣是一种重要的驱动力。《课程标准》强调“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想象力、求知欲”。因此,在实用性阅读与交流任务群的实施过程中,为了使学生主动参与任务群的学习,教师可以结合教学内容创设课堂情境,以优化任务群的实施环境,从而增强学习内容对学生的吸引力,激发学生学习意愿。这有利于提高学生在任务群学习中的参与度,进而为教学质量的提升筑牢基础。

以《观潮》为例,在中年级阶段,实用性阅读与交流任务群的要求之一是引导学生学习与大自然有关的文章,让学生欣赏和感受大自然的奇妙,进而使学生主动观察以及描写大自然。为了在本课教学中达到这一目的,教师首先要激发学生学习热情,并促进学生的理解与感悟。从学情来看,由于很多学生没有观赏钱塘江大潮的经历,所以若直接组织学生进行文本阅读,尽管教师可以帮助学生掌握一些实用性的语言表达方法以及观察方法,但容易使学生感到枯燥,并影响学生阅读理解的准确性。针对这种情况,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视频进行情境创设,借助与钱塘江大潮有关的视频资料,可以全景式地呈现钱塘江大潮发生的全过程,从而通过画面、声音等角度突出钱塘江大潮的宏伟气势。这不但可以优化学生学习体验,激发学生学习热情,而且能够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帮助学生对文本内容形成更加准确的认识。

(三)设计驱动问题,引导自主探究

在实用性阅读与表达任务群视域下的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无论引导学生进行知识的获取,还是组织学生进行表达交流,都应遵循主体性原则。在这一原则引领下,教师要避免用直接讲解代替学生的思考,而是要让学生在自主探究中增强自身的认知体验。同时,教师可以结合学习任务群的要求设计驱动问题,为自主探究活动提供载体,从而帮助学生增强学习感悟。

以《慈母情深》为例,从实用性阅读与交流任务群的角度来看,教师在文章教学中要引导学生学习记人叙事的方法,使学生了解如何利用恰当的表达方法记录令人难忘与感动的人和事。在《慈母情深》一文中,作者用生活中发生的小事表现出了母亲对孩子的无私关爱,并表达了孩子对母亲的敬爱。在本课教学中,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自主探究。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可以结合文本内容设计一些驱动问题,如:①文章描写的主要事件是什么?②文中有哪些描写母亲语言与外貌的句子?你对哪些词语的印象比较深刻?为什么?③文章的描写顺序是什么?④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我”家的生活比较贫困?⑤什么地方可以看出“我”对这本书的渴望?母亲对这件事的态度是什么?学生可以在问题引领下进行阅读与思考,从文中提炼出有价值的信息。在此基础上,学生要结合自己的理解进行交流讨论。在这一过程中,学生不但可以获得个性化的理解,而且能够逐步实现思维发散,从而提升学习的有效性。

(四)注重读写结合,拓展学习深度

在实用性阅读与交流任务群的实施过程中,教师要遵循整体性原则。根据这一原则的要求,教师要立足于整体视角设计教学活动,有机结合阅读和表达这两种语文活动。在这种情况下,读写结合无疑是一种契合任务群要求的教学方式。因此,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内容设计读写练习任务。这样不但有利于落实任务群的育人要求,而且能够帮助学生拓展学习深度,深化学生学习体验。

以《落花生》为例,文章中父亲在谈论花生好处时,揭示了花生默默奉献、不图虚名的品格,并由此引出了“做人不能只讲究体面,而是要做有用的人”这一道理。在阅读过程中,学生学习了借物喻人的方法。在此基础上,为了让学生更好地学习有效传递信息的方法,教师可以利用读写结合的学习任务组织学生进行书面语言表达。在这一过程中,学生要回忆生活中的人、事、物,思考哪一种物品具有值得人们学习的品质和特点,然后借鉴文中所学的语言表达方法进行描写。利用这种方式,教师可以帮助学生加深阅读感悟,并使学生在书面语言表达中更加熟练地掌握借物喻人的表达方法。

(五)丰富活动形式,提升交流能力

运用实用性阅读与交流任务群组织小学语文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充分重视学生交流能力的发展与提高。从实际情况来看,交流能力是一种综合性的语文素养,不但包括语言表达,也涉及倾听中的分析与反应。因此,教师不能仅仅组织学生进行常规的阅读以及书面语言表达,而是要设计更加丰富的活动形式,从而帮助学生在具体情境中进行交流。

以《小英雄雨来》为例,在这一阶段,实用性阅读与交流任务群的要求之一是引导学生生动讲述革命英雄的事迹。为了有效培养学生的交流能力,教师可以结合阅读内容组织角色扮演的趣味课堂活动。在这类活动中,学生可以将阅读文本中的故事背景作为具体的交际情境。同时,学生要对课文内容进行深度的阅读探究。在此基础上,学生应结合自己的理解对文本内容进行适当调整,将其改编为适合课堂中表演的剧本。之后,学生要自主分配《小英雄雨来》这个故事中的主要角色,并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课堂表演。从实际效果来看,利用这种形式的课堂活动,学生不但可以在阅读中进行信息的提炼与整合,而且能够以具体角色的身份在交际情境中进行对话,可以直接锻炼学生的倾听与交流能力。此外,这种活动形式与学生活泼好动的性格特点比较相符,所以有利于进一步优化课堂氛围,激发学生参与热情。

(六)开展生活实践,促进体验升华

实用性阅读与交流任务群的目的之一是突出语文课程的实用性,这一目的和语文学科的工具性特征是相符的。基于上述目的和特征,教师在小学语文教学中,不能仅仅引导学生在课堂中进行学习,而是要鼓励学生开展生活实践,使学生在实践中进行知识迁移应用,帮助学生进一步实现学习体验的升华。

以《只有一个地球》为例,针对高年级阶段的语文学习,实用性阅读与交流任务群的要求之一是鼓励学生分享观察与探索自然过程中的所见所闻。本课教学的主要目标是培养学生保护自然生态环境以及节约自然资源的意识。为了达到这一目标,教师要根据实用性阅读与交流任务群的要求组织学生进行课外实践,让学生通过实践走进大自然,并鼓励学生对周围的自然生态环境进行认真观察,记录自然生态环境问题。回归课堂之后,学生要进行分享与交流,相互介绍自己在课外实践中的发现,并探讨造成自然生态环境问题的主要原因,讨论自己作为一名学生要在自然环境的保护中承担哪些责任。利用这种方法,学生可以在课内阅读的基础上进行实践,并进一步展开表达与交流,从而在由浅入深的学习过程中实现语文能力的提高。

(七)完善评价方式,实现提质增效

正如前文所述,学生语文能力的发展并非一蹴而就的。所以在实用性阅读与交流任务群视域下,学生在每一次学习活动中难免会出现一些问题。针对这种情况,教师要采用更加恰当的评价方式,认真观察和分析学生的学习效果,并以此为基础调整教学活动,从而帮助学生实现语文学习的提质增效。

首先,教师在评价中要鼓励学生进行自我总结以及相互分享。这样学生可以通过自评与互评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想法,而教师则可以根据学生的想法判断实用性阅读与交流任务群的实施效果。其次,教师要充分重视过程性评价,认真观察学生的学习过程,及时帮助学生解决普遍存在的问题。此外,教师在终结性评价中可以设计一些开放性的问题,并从不同维度判断学生的学习效果,避免仅仅关注学生基础语文知识的掌握情况。最后,教师要在评价的基础上,及时调整教学计划,从而使教学活动形成良性循环。

四、结论

综上所述,在现阶段的小学语文课程中,设计与实施实用性阅读与交流任务群逐渐成为一项重要措施。为此,教师应根据这一任务群的要求不断探索小学语文教学的有效方法,并及时弥补教学中的不足之处。这样有利于逐步优化教学过程,引导学生深入参与语文学习,从而帮助学生实现综合语文能力的提高。

参考文献:

[1]贾琳,荣维东.小学“实用性阅读与交流”任务群解读与实施[J].语文教学通讯·C刊,2022(11):14-18.

[2]梁昌辉.切于实用,有益于生活——“实用性阅读与交流”任务群教学解读[J].语文建设,2022(10):26-31.

[3]滕衍平.“实用性阅读与交流”学习任务群的内涵解读与教学建议[J].小学教学设计(语文),2022(9):27-30.

[4]许嫣娜,黄妍.小学语文“实用性阅读与交流”学习任务群的实践路向[J].新教师,2023(10):28-30.

[5]章冰瑜.小学语文高年级“实用性阅读与交流”任务群设计策略[J].新课程导学,2023(23):21-24.

[6]陆耀芳.例谈小学语文“实用性阅读与交流”的教学[J].教育,2023(8):43-45.

猜你喜欢

实用性阅读与交流教学策略小学语文
低年级写话教学策略
谈以生为本的群文阅读教学策略
写话教学策略初探
高中语文“实用性阅读与交流”学习任务群的教学策略
浅谈复习课的有效教学策略
浅谈高中生语文实用性阅读能力培养
“实用性阅读与交流”任务群的理解与实施
基于项目式学习的“实用性阅读与交流”教学
优化朗读技巧,提升语文实效
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