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主题引领下的小学英语单元整体教学
2024-11-26褚幸驰
英语单元整体教学是以教材单元为基础,用系统论的方法对教材中具有内在关联的内容进行分析、重组、整合,把同单元的几篇课文整合在一起进行教学,使其变成一个整体的教学设计。主题是单元整体教学的灵魂,可以提供丰富的语境和深刻的内涵。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英语教师要以单元教学目标为统领,指导学生有目的、有规划地学习,让学生从整体上掌握英语知识,逐步养成良好的语言应用能力。下面,笔者以译林版三年级英语上册Unit 4 My family为例,简要论述一下在主题引领下的小学英语单元整体教学策略。
一、整体解读,明确单元主题
译林版小学英语教材中的每个单元在编排时都围绕一个主题展开,由八个模块构成,从不同角度、不同侧重点训练学生的语言能力,之间有着很强的关联性。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从整体上研读教材,深入分析单元内各个板块、各个内容、各个知识点之间的内在联系,把握单元的核心知识点,从而明确单元主题,确定教学方向。
例如,在讲授“My family”一课时,笔者先整体研读文本,确定单元主题。本单元由八个板块构成,包括两个完整的配图故事、两篇非完整的图配文、一个字母表和一首英文歌曲。Story Time是一个对话语篇,主人公Mike用相册为朋友介绍自己的家人;Fun Time以游戏的方式让学生用“This is...”句式介绍自己的家人;Cartoon Time用卡通的形式让小动物相互介绍家人,不仅再现了主要句型,还回顾了“Hi、Good evening”等日常用语,将知识有效串联起来;Letter time旨在让学生学习字母的规范写法;Song time呈现了一首家庭氛围浓厚的歌曲;Checkout Time、Ticking Time、project则以练习和评价的方式检测学生对于“This is...”句型及“father、mother、grandpa”等单词的掌握情况。不难看出,整个单元围绕介绍家人的主题展开,各个板块紧密联系、相辅相成、环环紧扣、层层深入,旨在引导学生掌握家庭成员的英文表达方式和介绍家人的基本英文句型,帮助学生在日常的生活中展开英文对话,并促使学生用英文熟练地向他人介绍自己的家人,以此培养学生尊重他人、关心家庭、关爱家人的传统美德。在教学过程中,笔者从整体视角出发,为学生解析了单元内各板块的主要内容、表达方式、文本内涵等,并归纳总结了单元的内部联系,提炼了单元主题,确定了单元整体教学的方向和目标。
二、紧扣主题,优化教学设计
小学生形象思维发达,但抽象及概括能力欠缺。因此,在单元整体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紧扣单元主题,优化教学设计,创造性地整合各个教学板块,引导学生由浅入深、有条不紊地展开学习,还要充分考虑学生的认知水平、学习能力、心理特征等因素,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探究欲,拓宽学生的视野,提升学生的语言能力,促进学生多元化发展。
1.基于主题,激活已知经验
英语是一门应用性和实践性很强的基础学科,学生只有不断复习、巩固,才能形成长效记忆,将其内化为自己的语言。单元主题是新旧知识间的过渡桥梁,能够降低学习难度,加深学生的理解,让学生高效学习。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充分借助主题,引导学生回顾和思考已学内容,以旧带新,帮助学生平缓过渡,让学生以更好的状态迎接新的挑战。
例如,在教学“My family”一课时,笔者通过单元主题,引导学生复习和巩固已学知识,让学生将新旧知识联系起来,以提高学习效率。“My family”的上一个单元是“My friend”,再上一个是“Hello”,几个单元从编排、结构到布局都有着很强的关联性和延续性。在“Hello”一课中,学生学习了“Hi、Hello、Good morning、Good afternoon”等日常生活用语,以及“I am...”基本句式,学会了打招呼和自我介绍。“My friend”中增加了告别用语“Goodbye”和“He/She is...”基本句式,学生从中掌握了道别和介绍朋友的方法。“My family”则延续了上一单元的内容,学生从中掌握了“sister、grandpa、grandma、mother、father、brother”等介绍家人的基本英文词汇和重点句式“This is...”,并学习了“Hi、Good evening”等日常礼貌用语。在教学过程中,笔者引导学生回顾了之前学过的知识,让学生分角色进行英语对话,利用小卡片复习礼貌用语,有效激活了学生的经验,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率。还通过主题的关联性,引导学生回顾和复习了所学知识,让学生联结学习经验,高效学习新知,并通过这种连续的、整体化学习建构完善了自身知识体系。
2.围绕主题,创设真实语境
任何语言的学习都离不开真实、具体的语境,学生只有在具体语境中才能掌握单词、语法、句型的正确用法,理解文本内容,掌握核心知识,内化语言技巧,发展语言能力。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围绕主题创设真实语境,帮助学生理解和记忆单词,让学生熟悉和掌握功能句型,固化新知,内化语言能力。
例如,在教学“My family”一课时,笔者根据主题为学生创设了为做客的朋友介绍家人的情境,并通过问题帮助学生固化了新知。
师:“李雪和刘洋去小东家做客,小东和妈妈出来迎接他们,这时小东该说什么呢?”
生:小东要给朋友介绍自己的妈妈,可以说:“Hi, Li Xue. Hi, Liu Yang.This is my mother.”还要向妈妈介绍自己的朋友:“Mom, this is Li Xue,she is my friend.This is Liu Yang, he is my friend too.”
师:“如果现在是早上,李雪和刘洋要怎么说呢?”
生:“Hi或Good morning”。
师:“如果现在是下午呢?”
生:“Good afternoon.”
师:“这时小东的爷爷从房间里走了出来,小东要说什么呢?”
生:“This is my grandpa.”
师:“李雪看见小东的全家福,指着照片上的小女孩问小东‘Who is she’小东要如何回答呢?”
生:“She is Beibei,she is my sister.”
师:“朋友见到后都围了过来,今天爸爸和奶奶带妹妹出门了,小东想通过全家福介绍他们,他要怎么说?”
生:“This is my father and this is my grandmother.”
师:“晚上,朋友该回家了,这时候他们要做什么?”
生:“Goodbye!”
师:“朋友回到家,要和自己的家人说什么呢?”
生:“Good evening!”
就这样,笔者通过主题为学生创设了真实、具体的语境,让学生从主人公的视角灵活运用英语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在这些层层递进的问题中,学生积极思考答案和应对方法,反复操练核心知识与技能,有效固化了新知,为之后的学习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3.根植主题,渗透素养培养
英语是一门工具性学科,学生通过学习,可以发展语言应用能力,提升思维品质,形成文化意识,提高学习能力,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根植单元主题,引导学生探索单元主题的意义,领悟单元主题的深刻内涵,从而发展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
例如,“My family”这一单元的主题是介绍自己的家人,从表面上看是词汇和基本句型训练,从更深层次来说是为了让学生文明礼貌、尊重他人,介绍家人是为了让学生关爱家人、关心家庭,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对于小学低段学生来说,这种情感和价值的渗透是十分重要的。小学生的心智发育尚未成熟,加上家人的宠爱,很多小学生或多或少存在骄纵、任性、自私、自我的特点。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除了引导学生掌握核心知识外,还要利用多种方式引导学生对家人表达热爱之情。可以让学生仔细观察,了解家人的兴趣、爱好、特长等,再利用全家福向同学介绍自己的家人;还可以让学生根据自己对家人的印象为家人画像,并利用已经掌握的知识编写英文对话,这样既检验了学生的学习情况,激发了学生的创编思维,还促进了学生核心素养的提升。
4.升华主题,强化情感体验
情感体验对小学生来说有着重要的意义。在单元整体教学中,教师要积极引导学生发现主题背后的思想感情、价值取向和人文内涵,以此强化学生的情感体验,培养学生的价值观。
例如,“My family”这一单元的主题是家人之间的感情,笔者为学生设计了“我教爷爷奶奶学英语”的活动,让学生化身小老师,教爷爷奶奶说英语,和爷爷奶奶用简单的英语交流,这样不仅能够增进学生与爷爷奶奶之间的感情,还能够加强家庭凝聚力,强化学生的情感体验。学生接到任务后,学习更加积极了,不仅主动找老师纠正读音,还积极向老师请教英语教学方法,为老师讲述爷爷奶奶学习时的趣事,师生之间的沟通与交流更加频繁,学生的学习也更加高效。笔者通过“教爷爷奶奶学习英语的教学活动”不仅升华了单元主题,还让学生体验到英语交流的乐趣及家人之间可贵的情感,学生化被动为主动,从教师的视角学习和巩固知识,学习更加高效了,劲头更加足了。
三、深化主题,开展实践活动
语言能力的提升离不开科学有效、丰富多样的实践活动。在单元整体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基于单元主题设计富有意义、便于探究的实践活动,让学生从感知、交流、运用的过程中逐步完善自身知识体系。
例如,在教学“My family”一课时,笔者为了让学生进一步应用相关知识表达自己内心的情感,便组织了《我爱我家》主题演讲活动。在准备过程中,学生首先梳理了自己的家庭情况和家庭成员的特点,总结了自己想要对家人说的话,完成了初稿,不会的地方用中文或拼音代替。随后在笔者的指导下,一遍遍打磨稿件,最终顺利完成了演讲稿。此外,学生还请笔者为其进行了范读,并用录音笔记录了下来,在课余时间跟着录音一遍遍练习:“Good morning, everyone. There are five people in my family,grandpa,grandma,father,mother and me.My father is a doctor and my mother is a nurse.They are all very busy.I am taken care of by my grandparents.I love my family.I hope my family will always be healthy and happy.”在坚持不懈的努力下,学生熟练流畅、饱含深情地发表了自己的演讲,赢得了阵阵掌声,也顺理成章地夺得了第一名。除了演讲活动外,笔者还让学生根据Song time版块的歌曲重新填词,表达自己对家人的情感;根据Fun time中蝌蚪和青蛙的故事进行主题探究活动……这些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不仅锻炼了学生的英文写作和口语表达能力,还锻炼了学生的创编能力和创新思维;主题探究活动不仅开阔了学生的视野,增长了学生的知识,还丰富了英语的教学内容。
四、延伸主题,启发文化意识
英语是文化交流的纽带,是学生理性认识世界的窗口。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根据实际教学情况延伸主题,带领学生探索西方文化,培养学生的文化意识,引导学生发现、分析和对比中西方文化的异同,让学生理性看待双方的差异,养成独立思考的好习惯。
例如,在教学“My family”一课时,学生提出了这样的问题:“为什么英文中外公和爷爷都叫grandpa,外婆和奶奶都叫grandma,这样我怎么辨别爷爷和外公呢?”这个问题一提出,就得到了很多学生的共鸣。笔者看学生都有疑问,便和学生一起就这个问题展开了专项学习活动。学生经过查找资料和观看视频发现,原来这跟中西方文化差异有关。中国人家庭观念很重,百善孝为先、家和万事兴都代表了中国人对于家庭的理解。但西方除了直系亲属之外,家庭观念比较淡,以个人为基础,更强调个人尊严和自由发展,除父母外称呼上的区分就没有那么重要了,爷爷和外公如此,其他旁系亲属也同样如此,Uncle可以指大伯也可以指舅舅,Aunt指小姨、姑妈等女性长辈。大部分情况下,长辈和晚辈之间可以直呼其名,必要时可以用姓名加上称呼表示,如Uncle Mike、 Aunt Mary、Grandma Sophie等。在中国,这些区分就很细致了,爸爸的兄弟叫伯伯,爸爸的姐妹叫姑姑,妈妈的兄弟叫舅舅,妈妈的姐妹叫阿姨,不仅如此还会根据排行区分,如大舅、二舅、大伯、二伯等。如此巨大的差异让学生惊叹,学生纷纷赞叹还是中国的传统好。
总之,在主题引领下的单元整体教学中,教师要在把握全局的基础上有的放矢,引导学生紧扣主题,展开各种探究性学习,帮助学生持续、渐进、深入地学习英语知识,锻炼学生的英语技巧。还要根据教学实际需要及学生的实际情况整合单元内容,优化教学设计,帮助学生形成系统的英语知识体系,激发学生的文化意识,促进学生英语核心素养的全面提升。
作者单位" 江苏省南通市唐闸小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