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框架式教学法在高中思想政治课中的运用

2024-11-26于战平李志宏

陕西教育·教学 2024年12期
关键词:框架记忆过程

随着时代的快速发展,高中政治课程新教材知识的专业化倾向更强,密度和容量更大,关联和融合更深,教学内容更加繁琐,需要记忆的内容也增加了很多,导致大多数学生难以深刻理解和融会贯通所学知识,主要有以下两个方面问题:一方面,多数学生以应付考试或升学为目的,只关注成绩,缺乏学习积极性,无法真正投入到学习中;另一方面,学生学习方法单一,死记硬背或只听不记,对知识的内涵和外延掌握有问题,记忆的都是一些细碎、零星的内容,容易遗忘。基于上述认识,笔者结合学校教育教学改革,初步探索了高中思想政治课“四步一导”框架式教学模式,并在教学中不断地检验和修正,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一、“四步一导”框架式教学的内涵

(一)“四步”的内涵

“四步”具体可以分为自读自建知识框架、合作完善知识框架、深化运用知识框架、巩固再现知识框架四个环节。

1.自读自建知识框架

自读自建知识框架就是依托导学案,通过自主学习的方式让学生在课前自读教材,独立思考,自主构建知识框架,自主探究问题情境,自主完成导学案。导学案分为学习目标、学习重难点、学习方法、学习过程四个方面。学习过程分为基础梳理、建构框架、合作探究、课堂练习、课后作业五个部分。在梳理基础部分时,教师可以将知识问题化,将问题条理化,简化设问内容,这是为学生构建和理解知识框架奠定基础的。为了降低构建知识框架的难度,教师还可以为学生搭建脚手架,留白关键词,引导学生进行补充和完善,如在导学案上和课堂中为学生介绍构建知识框架的方法,促使学生尽快适应,并自觉地运用框架式学习法(见下图)。

2.合作完善知识框架

在自主构建知识框架的基础上,学生要紧扣教材基础知识,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完善、细化、美化知识框架。这一环节至少要占20分钟的课堂教学时间,因为是新课,教师必须重视学生基础知识的掌握和基本能力的培养。必要时,教师还要反复多次地为学生展示知识框架,让学生在不断重复、对比、完善知识框架的过程中,深刻理解、记忆当堂知识。

3.深化运用知识框架

深化运用知识框架分为合作探究和课堂练习两环节。在合作探究环节中,教师要围绕重难点知识,应用情境教学法让学生进行合作探究或小组辩论。学生在小组内讨论交流后,可以选出一名代表分享合作探究成果。在课堂练习环节,由于学生在课前已经完成了导学案上的当堂检测习题,教师可以选取具有代表性的答案让学生进行分享,并通过生评、师评进一步完善知识框架。这样既能够巩固学生所学知识,又能够重点检验和反馈学生对本节课的掌握情况。此外,在课堂练习中,教师选择主观性习题时一定要按照高考要求,选择能呈现和检验学生知识框架的典型试题。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要自觉运用多种评价方式,在学生自评的基础上可以增加学生互评和教师评价等。

4.巩固再现知识框架

在巩固再现知识框架环节,教师可以将其作为课后作业布置给学生,让学生整理、记忆,并绘制知识框架图。意识和行为的重复,久而久之就会成为一种习惯,学生在重复记忆和再现应用中,就会习惯运用框架式学习法。

(二)“一导”的概念

“一导”是指教师在整个教学过程中,组织学生活动、引导学生思维、点拨方法思路、精讲重难点等活动,主要体现教师在教学中的作用。教师的“导”一定要克服一讲到底或以讲为主,要转变传统的教师观和学生观,要重新定位师生角色。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主角,教师是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和服务者。因此,教师要把课堂真正还给学生,做到“五个还给”即把时间、学习权、话语权、探究权、发展权还给学生。

二、“四步一导”框架式教学模式的应用效果

(一)提高学习效率

很多学生表示:“框架图不仅能够帮助他们更好地梳理繁杂的教学内容,理顺学习思路,管理学习方法,加深学习印象,整合所学知识,还能够帮助他们理解知识,掌握知识。”传统的教学方法缺乏重点和清晰的知识结构,导致学生难以理解关键概念,而框架图的使用则能更好地满足学生的需求。教师利用框架图可以将关键词用线条、层次、箭头和符号等更加直观地呈现给学生,这样不仅能够加深学生的记忆,还能够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创造能力和想象力,对学生的学习有很大的帮助。

(二)促进学生主动学习

思维方式其实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最重要的技能。在传统的课堂教学中,教师讲学生听,很多学生只能被动接受知识,而框架式教学是让学生用连线的方式将关键词、关键信息等联系起来,在不断加工细化的过程中逐渐消化、理解所学知识,并将其变成自己的东西。这是一个将复杂知识系统化、把书读薄的过程,也是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教材,从而实现自我发展的过程。在小组展示与描述中,学生要不断复习和强化记忆,还要还原课本知识,这既是提高学生表述能力的过程,又是一个把书读厚的过程。这种方式既可以锻炼学生的概括能力和记忆能力,还可以避免学生机械地接受教师传授的知识,让学生在自主思考、主动学习、独立解答问题的过程中,提升思维能力,养成主动学习的良好习惯。

(三)整合知识结构

在传统的课堂教学中,教师通常会把一节课的内容分成若干个知识点来讲解,只强调单个知识的记忆和掌握,而忽视了知识之间的关联性。当一个个知识被人为割裂时,学生只能孤立地理解,从而导致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不够全面和完整,而完整、合理的框架图可以有效改变这一弊端。框架式教学十分注重知识的结构化、系统化呈现,学生在制作框架图的过程中,除了要掌握基本的技巧和方法外,还要探究各知识点之间的内在联系、逻辑关系和层级关系,这样不仅能够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还能够增强学生的迁移能力,让学生在举一反三中灵活应用所学知识。

三、“ 四步一导”框架式教学的运用

(一)对学生进行培训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积极创新教学模式,改变传统的教学方法,帮助学生掌握和应用框架图,可以在课前或课堂教学中教会学生绘制框架图,具体如下。

1.确定主题或主线

学生绘制框架图时,教师要引导学生准确把握所学单元知识各层级的主题或主线,让学生总结、归纳与主题相关的主干知识及其关键字词。一般来说,高中思想政治课框架图的第一层级主题是框标题,第二层级主题是目标题,目标题中主干知识的关键字词就是重点内容,若还有第四、第五层级以此类推即可。

2.确定各层级主题需要注意的方面

(1)理清课、框、目的主题内容及主干知识都有哪些,以及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是什么,便于连线制图。

(2)根据课程标准、学习目标和设置的议题确定各层级主题及主干知识。主干知识是指学科中最基础、最重要的概念、原理,对学生建构、完善知识体系,提升学科能力有着重要的支撑作用。在绘制框架图时,学生除了参考教材主干知识所涉及的概念、原理、观点外,还要处理好课标与教材的关系。

(3)概括各层级主题及主干知识中的关键字词时不仅要简明扼要,利于理解记忆,还要便于在框架图中书写。

(4)在展示活动中,学生要将框架图中的关键词和知识点层次用教材的原话复述出来,即还原课本内容。

(二)提高学生的知识重组和整合能力

在构建框架知识体系的过程中,学生呈现的主题与教材知识顺序可能并不完全一致,这就要求教师在应用框架式教学模式时把握好难度和深度,确保学生扎实地掌握基础知识。学生只有一步一个脚印,反复进行操练,才能触类旁通,豁然开朗。此外,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不断提醒学生,让学生在先前学习的基础上逐渐完善自身知识体系,利用线条、箭头等符号将知识点连接起来,形成逻辑清晰的网络结构。这种以点带线,以线成面,以面为网的学习方式,不仅能够更好地帮助学生理清知识结构,还能够促使学生更加全面地掌握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效率。

(三)强化框架图的课堂使用训练

框架式教学法特别注重知识内容的完整性和系统性,以及生生互动和师生互动,让学生在互动讨论中提出问题、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但高中政治课程课时少、内容多,学生如果在课堂中交流频繁,讨论激烈,可能会使课堂教学时间难以控制,使得教学内容难以全部完成。解决此问题最好的办法就是强化框架图的使用训练,教会学生绘图方法,让学生在课堂上能够快速找出关键词,理清知识点,并在课后进行完善。此外,如果教师能将框架图与导学案结合起来,将预习与练习相结合,锻炼学生填补“框架”空缺的能力,这样就能有效提高课堂效率,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也能凸显框架式教学法的作用。

(四)小组合作与教师指导相结合

学生在制作框架图时可以独立自主完成,也可以小组合作完成,这样不仅能够让学生在学习中获得成功的喜悦,还能够让学生在交流讨论中发现彼此的优势,从而深刻地感受团队协作的重要性。但在日常教学中,学生受认知范围狭窄、时间紧迫、难以理解框架知识等因素影响,很难及时绘制完整的框架图。因此,教师要在小组讨论或展示环节及时给予学生指导,帮助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构建科学、合理且独具个性的知识体系。学生在绘制框架图的过程中,通过小组合作和生生互评,若能把某一课的内容与其他课、其他单元或其他分册的内容联系起来,学习效果一定不会差。

(五)根据学生差异制定构图标准

在制作和展示框架图时,教师应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和能力提出不同的要求,不能使用过于严格的标准,也不能无视学生的具体情况,而是要按照一定步骤逐步提升要求。因此,在教学框架图的制作过程中,教师既要注重知识的科学性、系统性和结构性,又要让学生感受到框架图的直观、简洁等特点。高一、高二年级的框架图制作重在强调简洁明了,层次清楚,容易记忆,关键词准确。高三年级比较重视运用,强调知识的系统性、完整性及整体性。对于每个年级段的学生来说,若能把每节课的内容以关键词的形式,层次分明地用框架图表述出来,学习效果会更好。

框架式教学法的基本理念是:学习快一点,回头少一点,偶尔漏一点。因此,在框架式教学中,教师不仅要认真分析知识体系的框架线索,从整体上把握各章节的主题和主线,还要强调各部分知识的交叉和联系,注意各阶段知识之间的相互渗透,提升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培养学生的综合学习能力,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培育学生的政治学科核心素养。

作者单位" 陕西省渭南市教育研究所" 陕西省渭南市大荔县城郊中学

猜你喜欢

框架记忆过程
框架
广义框架的不相交性
描写具体 再现过程
临终是个怎样的过程
记忆中的他们
WTO框架下
儿时的记忆(四)
儿时的记忆(四)
记忆翻新
在这个学习的过程中收获最大的是哪些,为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