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思政课跨学科主题学习的实践
2024-11-26胡玲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思政学科作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如何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和育人方式,真正发挥思政课程的引领作用,是每个教师需要深思的问题。
一、什么是跨学科主题学习
达·芬奇说:“欣赏我的作品的人,没有一个不是数学家。”达·芬奇就是跨学科的巨匠,他精通物理、天文、数学、人体解剖等知识,他的作品是数学、科学和艺术的结晶,用教学的话语来说就是多学科知识、思想和方法的综合运用,是跨学科的结晶。一个完整的人的生活是不分科的,思想也是不分科的,有成就的大家不可能囿于单一学科。例如,机械制造技术人员要研究产品设计、生产、加工、制造、销售、回收乃至再生的整个过程;精密仪器制造人员要掌握铸造、焊接、塑形与切割等技术。这一切除了工艺革新之外,还体现了跨学科的重要性,说明从事创造性工作的人一定是融通开放而非片面封闭的。习近平总书记在二十届中央政治局第十一次集体学习时的讲话中提到“新质生产力”,在2024年全国两会上“新质生产力”成为热议的关键词。笔者得到的教育启示是: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人才,不仅要有扎实的学科基础,还要有打破学科壁垒,整合学科知识的意识和能力。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教师要有打破常规的勇气和解开乱麻的智慧,要找到培养学生正确价值观、关键能力和必备品格的方法。
二、跨学科主题学习的实践与探索
1.拟定方向
在学校的统筹安排下,年级组长可以打破学科边界,基于主题学习的需要,召集全年级各学科教师集中进行教研活动,以学生经验、生活实际、学科基础、学习兴趣为出发点,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初步拟定一个跨学科主题学习的方向。
2.二次研磨确定主题
跨学科学习主题可以从两方面提炼:一是从道德与法治教材及相关学科教材中提炼,如可以从四年级道德与法治课《餐桌上的浪费》与数学《认识更大的数》提炼出“珍惜食物”的学习主题。二是从社会生活或学生生活中的问题入手,如从《我是一张纸》《我们所了解的环境污染》等生态文明建设中提炼跨学科学习主题。不管是从学科交叉内容中,还是从生活问题中提炼主题,都要充分调动师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基于主题确定的需要,年级组长可以邀请骨干教师参与研磨,对跨学科主题学习的合理性进行二次论证。
3.设计方案
年级组长组织的道德与法治课程跨学科主题学习教研活动应以本学科教师为主,规划学习主题,起草学习方案。
4.主题审议
学校应结合学科基础、地域文化特点、学生已有经验和接受能力等,从党和国家教育政策及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实际出发,邀请专家和骨干教师对跨学科主题学习进行综合考量和判断,提出建设性意见,使跨学科主题学习更具思想性、科学性和可操作性。
5.课时安排
为了避免跨学科主题学习流于形式、涉及的学科各自为政等问题,学校应设立跨学科主题学习月,组织各学科集中开展。此外,还应将学科教学与社会实践、主题研学相结合,有的放矢,提高综合育人的成效。
6.完成任务
学习任务是跨学科主题学习的基本要素,可以是一系列彼此关联的任务串,也可以由总任务和子任务构成。教师可以将不同学科的知识、技能、方法整合,以自主性、体验性、开放性、综合性为特征,让学生在合作探究、集体交流中解决问题。教师还可以适当设置课前任务和课后拓展任务,将课内与课外、校内与校外有机融合。
7.学习评价
一是从教师、学生、专家的视角评价。学校应为道德与法治课程制定评价标准,如评价维度、评价内容、评价标准、评价等级等。二是注重过程评价。学校要为道德与法治课程跨学科主题学习设计评价方案,如入项开启、实践探究、结项复盘等。三是评比表彰。学校可组织跨学科主题学习教学总结会,让参与跨学科主题学习的各学科教师面对面交流,加强成员之间的沟通,激励教师共同参与跨学科主题学习活动。
三、跨学科主题学习管理流程
1.方案申报
学校应以年级组为单位,调动各学科教师参与跨学科主题学习的积极性,并要求其撰写主题学习设计方案。
2.审批发布
设计方案应由学校教学主管部门初审,最终通过学校审批发布。
3.教学实施
学校可以成立以道德与法治教师为主的跨学科主题学习备课组,进行集体备课、优化设计、教研反思等活动。
4.中期指导
各年级组汇报活动进度与教学效果,反馈问题和需求,学校有针对性地提供支持和指导。
5.终期考评
学校组织各年级组对整体实施情况进行评估考核。
6.推广应用
优秀典型案例可以纳入学校跨学科主题学习资源库,进行推广。
总之,笔者希望在道德与法治课程跨学科主题学习中,教师能够成为乐于合作、善于反思,具备多元文化意识和跨学科沟通能力的学习者。
作者单位" 陕西省汉中市滨江实验第二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