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县域高中振兴与义务教育间的关系思考
2024-11-21刘博
2021年12月,在教育部、国家发展改革委等九部门联合印发的《“十四五”县域普通高中发展提升行动计划》中提出,要发挥县域高中热点辐射作用,带动区域内义务教育段协同发展,完善普惠性义务教育保障机制,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进一步推进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
可见,县域高中是县域内基础教育的“龙头”,在推进教育高质量发展和乡村振兴战略中承担着重要使命。办好县域普通高中(以下简称县中)才能提升县域教育整体发展水平,进而带动县域义务教育段优质均衡发展,促进县域教育生态链整体健康发展。
一、现状与问题
党的十八大以来,国家大力推进高中教育,县中办学资源得到显著提升,但眼下仍然存在诸多较为突出的问题。
(1)基础投入不够。县中的发展受制于地方的财政水平和资金的投入力度,校舍和场馆、设备仪器、实验器材、新媒体设备等的建设或者更新都会受其影响。而地市、省城经济发展较好和财政收入丰厚的地区能够给予所属高中更多的资金支持,因此,相较于县中,省市高中在软硬件方面拥有极大优势,为提高教育质量提供了最基本的保障,这对所在区域的县中产生了较强的虹吸效应。同时,在县中的综合收入中,有限的自主资金也成了制约学校发展的原因之一。
(2)教研水平不高。优秀教师不仅课讲得好,课堂组织得好,教学成绩高,而且教科研水平也高。如果这些教师能留在县中就能带动一个年级甚至一个学校的集体教研。但教师越优秀,诉求也就越高,如对业务成长的渴望、对薪资待遇的希冀、对自身价值的认同,以及对Apb1Tqp5ujrltxbzDMJci7nzGSH3G3LUBfmQu4/HA+E=让子女接受更好的教育的诉求等。若这些诉求一直得不到满足,相当一部分教师就会选择离开自己曾经深耕的县中,会直接导致县中教研水平下降,也间接影响了义务教育段的教研水平。
(3)管理难度大。随着时代的发展,一个新的管理问题摆在县中眼前——手机。大部分农村孩子由于父母外出务工,从小对手机形成依赖,进入高中后仍会千方百计地违规使用手机,占用了大量本该学习的时间,极大地影响了他们的成长,还带来很多其他次生问题。比如,由于父母在外,缺少关爱,遇到问题又得不到有效的救助,学习上也找不到自信,身边又缺少榜样,他们除了沉迷游戏、短视频外,也因为手机的使用而产生更多的网恋、早恋、网贷、诈骗等问题。
种种问题的存在,严重影响了县中的发展,县中学生想考上好大学变得比较艰难。而随着社会发展,越来越多的家庭对孩子的教育高度重视,他们对县域教育逐渐失去信心,便将孩子送到更好学校求学,这使得县中优质生源流失情况越来越严重,反过来进一步影响了县中的发展。县中的发展受限又直接影响了义务段学校的发展,从而使得县域教育生态圈不断恶化。
二、问题解决策略分析
要振兴县域教育,必须先理解县中为何衰弱,更要深刻理解县中和义务教育段的关系,再明晰县中如何变强。
振兴县中教育,要坚持把改善县中学校的办学条件作为促进普通高中发展的基础性工作,在硬件上优先保障,在资金上优先安排。同时要打造一支数量充足、结构合理、素质过硬、品质优良、相对稳定的教师队伍,为学校发展注入持久动力。要始终聚焦“高质量发展”这一中心。直面短板,大力推进名师课堂、高效课堂建设,强化课前、课中、课后管理,积极探索“互联网+教育”发展新模式,在服务管理的细节处下功夫。秉持“敞开大门办教育”的原则,开展与城市名校全方位、深层次的交流合作,实现借力发展,快速提升。与此同时,加强组织领导,完善激励机制,强化督导问责,深化招生管理改革,坚持走出去、引进来,健全帮扶结对措施,共同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县中要变强,不可忽略的是要建立建设生源基地,积极主动帮扶义务教育段薄弱学校,要深刻认识到义务教育段是高中教育的源头,明白“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的道理,帮助义务教育段解决教育教学问题实质是帮助高中学校自身发展。
大河有水小河满,小河水满大河渊。县中和县域内义务教育段的小学、初中是相互成就、相互提升和共同进步的关系。以优先发展县中为抓手,协同共进一起发展、提升。最终,县域内义务教育和高中教育都能得到蓬勃发展。